-
未來十年中國將建月球科研站
10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發言時介紹了中國未來月球探測計劃。吳偉仁表示,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採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誌性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行列。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未來載人登月可期!
據央視報導,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近月點環月軌道。點火起飛前,還實現了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據了解,與「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以及玉兔月球車上的國旗採用噴塗方式不同, 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亮出的國旗是一面真正的「織物版」旗幟。這背後凝聚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三江九部科研人員的智慧與汗水。
-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未來十年中國將建月球科研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10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發言時介紹了中國未來月球探測計劃。吳偉仁表示,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採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誌性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行列。未來十年左右,月球南極將出現中國主導、多國參與的月球科研站,中國人的足跡將踏上月球,我國將邁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吳偉仁在發言時並沒有具體說明未來月球科研站怎麼建設。
-
俄科學院院士:適合建月球基地的地方不多!中國人何時載人登月?
不管是建設近月軌道空間站還是載人登月,其最終目的是要在月球建立基地。嫦娥五號的成功,月軌對接技術的成熟,意味著月球基地將很快成為現實。當前,明確載人登月日期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美國的2024年登月的「阿爾忒彌斯」重返月球計劃,一個是俄羅斯的2030年載人登月計劃。
-
俄科學院院士:適合建月球基地的地方不多!中國人何時載人登月?
●中國月球基地循環系統已經準備好了,美國卻失敗了 不管是建設近月軌道空間站還是載人登月,其最終目的是要在月球建立基地。 ●俄科學院院士:月球適合建基地的地方很少,競爭激烈 嫦娥五號的成功,月軌對接技術的成熟,意味著月球基地將很快成為現實。
-
美媒關注:嫦娥月球「取土」載人登月可期
全文摘編如下:中國探月工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30日實現在月球附近組合體分離,中國離成為第三個從月球獲取月壤和巖石樣本的國家的目標更近一步。與此同時,美國太空人是否能在中國實現載人登月前重返月球,還是一個未知數。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組成。
-
美媒關注:嫦娥月球「取土」 載人登月可期
在進入地球軌道後,與軌道器分離的返回器將獨自返回地球。整個任務預計共需23天左右。中國在2004年立項的嫦娥探月工程規劃包括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步驟。嫦娥五號此次探月任務是無人月球探測階段的最後一步。
-
中國載人登月可期,美媒有點著急了
全文摘編如下:中國探月工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30日實現在月球附近組合體分離,中國離成為第三個從月球獲取月壤和巖石樣本的國家的目標更近一步。與此同時,美國太空人是否能在中國實現載人登月前重返月球,還是一個未知數。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組成。
-
嫦五剛完成月壤採樣,印度求助俄羅斯花費14億,準備載人登月
嫦五完成月壤採樣,印度突然公開重要計劃,先登月後載人航天專家介紹,接下來完成採取月壤的嫦娥五號就會按照原計劃,啟動返回地球的任務。該任務環節將決定成敗,一旦能順利將月壤封裝帶回地球,且不管帶回多少,都算成功。而無人探測器登月取土返回地球任務,將會保障國內下一步載人登月順利實施。
-
嫦娥5號之後,我國載人登月階段開啟
隨著嫦娥5號的發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在海口舉行,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在論壇上表示,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同時,後續國家將繼續執行嫦娥6號、嫦娥7號和嫦娥8號等任務。在以嫦娥5號為標誌的探月工程中,我國的探月工程分為無人探月、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完成無人探月後,該工程將開始載人登月階段,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的啟用,新一代運載火箭、載人飛船的研製,都預示著我國載人登月將不再遙遠。
-
嫦五帶回的月壤放在哪?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這些問題有答案了!
俄羅斯和美國的九個採樣點,都在緯度30度的範圍,嫦娥五號的採樣點選擇了43度的風暴洋東北角的玄武巖區域,這是全新的採樣區域,全新的樣品研究,對月球表面的風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區域地質背景、區域地質演化方面應該作出很多科研貢獻。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嫦五帶回的月壤將入藏國博與公眾見面!
-
載人登月造假?美國給了中國1克月壤,成分對比有了答案
1969年7月20日,載著阿姆斯特朗的登月艙降落到月面。此後三年美國一共還進行了6次載人登月,其中一次失敗。截止1972年,美國一共將12人送到月球表面上。 當美國人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之中時,伴隨而來的卻是巨大的質疑。
-
俄計劃2025年前載人登月 2035年飛火星
當地時間8月31日,俄羅斯航天署署長佩爾米諾夫宣布,俄制定出到2040年的太空探索計劃,包括2025年實現載人登月,此後在月球建永久基地,以及2035年之後載人飛往火星等。 未來計劃雄心勃勃 綜合英國《每日電訊報》等媒體報導,當天,佩爾米諾夫表示,俄羅斯已經制定了未來大約30多年的太空探索計劃,並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等不同階段。
-
6000萬美國人相信:阿波羅登月是假的,給中國的1克月壤已說明一切
在幾十年前,美國人首次將人類送上地球。如今,我們國家來月球上挖土,這就讓很多網友想到了美國曾經送我們國家的1克月壤。隨後,美國向我們國家發來「賀電」,甚至還表示想要我們國家的月壤。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不少人又開始質疑,美國究竟有沒有登月?對此,權威專家給出了相應的分析,當初送給中國的1克月壤,早就已經說明一切。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或已取消 嫦娥5號停止研發
當此際,《新民周刊》從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相關內部人士處獲悉,我國對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規劃有重大調整,原來進行的載人登月準備工作暫緩。目前的探月計劃,將是——「嫦娥三號」達到落月;由於「嫦娥四號」已經投產,也將如期發射,未來將完成模擬載人登月,進行採樣,然後返回地球;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探月計劃將告一段落。
-
嫦娥五號計劃帶回2千克左右月壤
嫦娥五號採樣返回,將採集回大約2千克月壤樣本,分別來自月表和2米深度之下。這些月壤將成為研究月球地質和演化的重要材料。雖然一直有探測器在月球軌道和月表,通過科學裝置研究月球,但地球上擁有規模更大的研究設備、更豐富的研究手段,將月壤帶回地球研究,必然會為研究提供更好的研究條件,有望獲得更豐富的新認知。
-
月球兩極將成為未來登月落腳點
許多人對美國能否靠它如期實現載人登月表示擔憂。不過,航天專家黃志澄對美國登月計劃有一定信心,認為2024年實現登月的可能性超過一半。他表示,由於受到俄羅斯、中國航天發展的壓力,美國加快載人登月腳步的決心很大。早些時候有外媒報導,川普要求為NASA額外追加16億美元預算,這些資金將加快火箭和登月系統的研發進程。
-
「嫦五」返回方式獨特 載人登月未來可期
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就嫦娥五號登月專訪了航天專家、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焦維新表示,這次嫦娥五號登月將面臨3大難點,為避免返回時的高溫和巨大的過載加速度對返回艙造成損害,返回艙將採取「打水漂」的方式穿過大氣層。而中國此前已經做了相關的實驗和周密的準備,焦維新對於飛船的成功返回非常有信心。焦維新還透露,目前我國正在緊鑼密鼓地為載人登月做各項準備。
-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建設月球基地,載人登月正在...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管競今日(11月2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受訪時透露,我國正在籌備載人登月。本次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歐陽自遠在文昌發射場受訪時表示,嫦娥五號的任務也是我們國家無人月球探測的收官之作。我們此前已完成了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完成這些任務之後,我們還要建設月球基地並籌備載人登月。我們還要去探測太陽系的其它幾個行星,向太陽系的星辰大海挺進。
-
業內人士稱中國載人登月計劃可能已取消—新聞—科學網
當此際,《新民周刊》從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相關內部人士處獲悉,我國對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規劃有重大調整,原來進行的載人登月準備工作暫緩。目前的探月計劃,將是——「嫦娥三號」達到落月;由於「嫦娥四號」已經投產,也將如期發射,未來將完成模擬載人登月,進行採樣,然後返回地球;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探月計劃將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