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北京分院「啟明星」優秀人才計劃紀實(上)—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一顆「啟明星」,點亮一群星
中科院北京分院「啟明星」優秀人才計劃紀實(上)

 

37歲的熊志建,是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副研究員,同時也是所長助理、所黨政辦公室主任。一手做科研,一手搞管理,在別人看來遊刃有餘的他,其實也有過一段迷茫的日子。他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是一顆「啟明星」照亮了他的職業之路。

一個照亮前路的計劃

2001年7月,剛剛大學畢業的熊志建來到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工作。在職期間他選擇繼續攻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能源化工領域的戰略研究和產業發展規劃。2010年年底,他又被任命為黨政辦公室副主任,著手管理工作。

從科研崗位轉變為管理崗位,這種轉換並不容易。熊志建回憶:「那個時候,我感覺很生澀、很茫然,不知道從哪個角度切入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也不知道怎樣才能不負領導厚望。」

儘管領導和同事們都給予了他很多建議和幫助,但由於缺乏系統的教育培訓,他總有種「摸黑」上路的感覺。這種困惑一直持續到2012年。這時,一個嶄新的契機出現了。

2012年,中科院北京分院領導研究決定,啟動實施北京分院「啟明星」優秀人才評選工作。

「『啟明星』優秀人才評選工作是積極探索複合型人才培養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以培養高素質的管理領軍人才為目標,努力培養一批具有良好政治素養、較強業務和管理能力,德才兼備的複合型人才。」 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北京分院院長何巖說,這既是為了推進我院「率先行動」計劃、「創新2020」和 「一三五」規劃的深入實施,「也是為了進一步加強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培育優秀青年管理人才。」經嚴格評選,熊志建等43名時年35歲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脫穎而出,入圍了第一屆「啟明星」優秀人才計劃,其中科研人員18名、管理人員16名、支撐人員9名。這些年齡相近、背景相似的年輕人們,有了一個親切的暱稱:「星星們」。

一場嚴格的比拼與評選

「啟明星」優秀人才評選工作,得到了研究所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各單位高度重視,從培養本單位未來的管理領軍人才的角度出發,嚴格按照規定的選拔條件,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在科研、管理和支撐一線的青年骨幹中認真組織開展遴選工作,切實做到優中選優,把真正具有較好發展潛力、需要重點培養的優秀青年人才推薦出來。

「評選堅決杜絕搞個人圈定、弄虛作假等不正之風,推薦人選必須經黨委會討論研究、所務會審核同意後,報北京分院。」 北京分院分黨組常務副書記、副院長馬揚指出。北京分院邀請有關人員組成評選委員會,按照評選條件和相關要求進行嚴格的評選;評選結果提交北京分院分黨組會研究審議,經公示後,最終確定「啟明星」優秀人才最終名單。

「啟明星」人才計劃就是要將一些素質過硬、能力較強的科研管理工作者遴選出來,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一個平臺,這是一場實力和能力的比拼與評選。各單位也積極採取各種有效形式,圍繞「啟明星」優秀人才評選工作和入選者的工作表現做好宣傳,進一步塑造和提升了「啟明星」優秀人才培養計劃的影響力和品牌效應。

一群冉冉升起的星星

在已經評選的的前兩屆「啟明星」優秀人才計劃中,一共77顆「星星」冉冉升起。在他們中,已有2人成長為所局級領導、5人被列入研究所後備幹部。這不禁讓人期待,未來的「啟明星」優秀人才計劃還會培育多少人才,帶來多少驚喜?

1978年出生的陳雪峰,如今已任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長。作為一位非常年輕的所局級幹部,她相信自己取得的成績,與「啟明星」優秀人才計劃的培養是密不可分的。

陳雪峰迴憶,當她得知自己入選首屆「啟明星」優秀人才計劃時,內心非常激動。她意識到,這是中科院北京分院為培養青年科研和管理骨幹人才而打造的一項創舉,從而對此充滿了期待。

「實踐證明,『啟明星』計劃的整體設計和培訓方式非常科學。」陳雪峰說,在首屆「啟明星」優秀人才集中培訓中,中科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北京分院院長何巖所做的報告,全面梳理了中科院的歷史、職能和組織架構。北京分院分黨組常務副書記、副院長馬揚與大家一起分享了在中科院開展管理工作的實踐經驗和心得。這些都讓她印象深刻。除了政策宣講、理論解讀這樣的「硬貨」外,有關壓力管理、心理調試等方面的培訓,也讓人倍感貼心。

「這些課程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有理論,又有技巧。」陳雪峰總結。

一片星星織就的光網

每位「星星」都提到,他們在「啟明星」計劃中的最大收穫,就是結識了一群好朋友。

第二屆「啟明星」成員徐穎,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科學家,也是中科院光電研究院建院以來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她說:「我是做科研工作的。在「啟明星」這個團隊裡,我有了跟科技處、人事處等管理部門的夥伴充分交流的機會,這讓我得以從全新的角度看待科研管理工作,也能夠更好地與機關職能部門相互協作,共同做好科研工作。」

陳雪峰則告訴記者,當她在研究所的管理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常會想到向「啟明星」團隊的夥伴求教,而且往往都能有所啟發。在「啟明星」們的微信群裡,每當探討問題時,大家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一個人有了問題,一群人幫助解決,最後所有人都能有所收穫。」陳雪峰說,「我相信,『啟明星』計劃對我的影響還將繼續綿延下去。在我的生命歷程和職業生涯裡,都將是一份寶貴的經歷。」

「這種感覺,就像是把一顆顆單個的星星連成線,再把線織成面,最後形成一張大網。這是一份非常強大的助力!」熊志建說。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廣州分院赴海南昌江、三亞考察交流—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廣州分院副院長謝昌龍率隊赴海南昌江、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考察交流。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中科院國家科創中心建設工作小組辦公室、中科院北京分院、中科院深海所、中科院南海海洋所、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所、中科院廣州健康院以及中科院駐瓊單位代表有關負責人參加了考察活動
  • 中科院上海分院表彰一批「傑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
    (中科院上海分院 供圖)   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4日電(鄭瑩瑩)中科院上海分院3日下午舉行第六屆
  • 中科院廣州分院8人3個基層黨組織獲表彰—新聞—科學網
    此次會議以視頻形式舉辦,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機關黨委組織全體在職黨員、離退休支部書記參加會議。 會議宣讀了中國科學院「兩優一先」表彰決定。廣州分院系統單位嚴聖甫、陳鳴、李尹雄、陳俊、戴俊彪5人獲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向銀花、範德權、蓋文慶3人獲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廣州能源所第三黨支部、深圳先進院醫工所黨總支、亞熱帶生態所環江喀斯特站黨支部3個支部獲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 中科院北京分院京區黨委2016年度工作會議舉行
    2月24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京區黨委2016年度工作會議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懷柔校區會議中心舉行,中科院黨組成員、北京分院院長、分黨組書記、京區黨委書記何巖出席會議並講話。北京分院分黨組常務副書記、副院長、京區黨委常務副書記馬揚作工作報告。北京分院紀檢組組長、京區黨委副書記喬均錄主持會議。
  • 科學網—中科院京區「中關村人才苑」奠基
    本報北京12月21日訊(記者丁佳)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京區首個「3H工程」人才公寓項目「中關村人才苑」舉行奠基儀式。
  • 中科院北京分院天津創新產業園共建籤約儀式在津舉行
    ,近日,天津市科委與中科院北京分院、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東麗分園聯合在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中科院北京分院天津創新產業園。中科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北京分院院長何巖,天津市科委黨委書記、主任戴永康,東麗區委書記尚斌義,區委副書記、區長孔德昌,中科院北京分院常務副院長吳建國,天津市科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段志強,東麗區副區長楊灝等出席籤約儀式並座談。  籤約儀式上,段志強副主任與吳建國副院長、楊灝副區長共同籤署合作協議。  隨後,三方共同舉行座談會。
  • 朱志遠任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
    原標題:朱志遠任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   科學網1月8日上海訊(記者黃辛)1月6日,中科院上海分院領導幹部調整宣布大會在上海舉行。中科院人事局局長李和風宣布任命通知:朱志遠任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中科院原副院長、上海科技大學校長江綿恆,以及中科院人事局、上海市科技黨委相關領導出席了大會。
  • 概念驗證創新大賽中科院力學所專場路演舉行—新聞—科學網
    7月2日,由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主辦,中科智匯工場聯合中科院力學所承辦的「概念驗證創新大賽中科院力學所專場路演」活動在中科智匯工場舉行。
  • ...分院學習貫徹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在北京分院領導班子...
    中科院科創中心暨北京分院學習貫徹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在北京分院領導班子任免宣布大會上的講話精神 2019-11-11 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
  • 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統的科研院所不拘一格培養青年人才
    當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因其在猴生殖的技術突破,破格作為正高級工程師引進時,他正向原單位申請副高級職稱,並考慮是否要放棄非人靈長類研究工作。就在不久前,為便於他培養博士研究生,神經所再次將其由工程系列轉為研究系列。  兩次重用,其背後是神經所求賢若渴的迫切,更是對人才的尊重。青年科技人才最具創新活力,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
  • 中科院上海分院與俄科學院遠東分院籤署合作協議—新聞—科學網
    合作協議籤署現場 2019年1月28日-29日,俄羅斯科學院副院長、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院長謝爾吉延科·瓦連京一行4人訪問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訪問期間,籤署了中科院上海分院與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合作協議, 到訪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參觀了上海光源、蛋白質設施、超強超短雷射裝置等大科學裝置。 1月2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和俄羅斯科學院副院長、遠東分院院長謝爾吉延科·瓦連京在中科院上海分院就合作領域、內容及方式等進行了深入討論和磋商,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協議。
  • 遼寧首批「興遼英才計劃」名單公布 中科院瀋陽分院多個團隊/個人...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訊(記者丁寧)近日,遼寧省發布首批「興遼英才計劃」獲獎名單,來自中科院瀋陽分院系統的70餘個團隊或個人入選。
  • 中科院上海分院與復旦加強戰略合作—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4月24日,復旦大學與中科院上海分院院校合作座談會在上海分院舉行。
  • 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科技成果廣東對接會在穗舉行
    朱漢斌/攝 今天(10月23日)上午,由廣東省科技廳、中科院北京分院、中科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科技成果廣東對接會在廣州舉行。會前,廣東省副省長黃寧生會見了前來參加對接會的中科院副秘書長、北京分院院長何巖一行。 對接會上,何巖、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雅林、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中科院廣州分院院長吳創之主持。
  • 白春禮向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統領導幹部
    5月16日下午,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舉辦2014年領導幹部學習班上,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以實施「率先行動」計劃、加快改革創新發展為主題,應邀做了重要報告。上海分院院長江綿恆和分院及研究院所領導班子成員共80餘人參加了學習會,上海分院黨組書記、副院長、滬區黨委書記王建宇主持學習會。   白春禮在報告中深入分析了中科院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深刻闡述了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大力度推進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 中科院2018年分院系統科技合作工作交流會召開
    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亞平出席會議並講話。中科院12家分院及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有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局長嚴慶主持,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趙千鈞代表該局從院地合作與區域創新、平臺管理、項目管理、科技副職與人才培養、統計宣傳等5個方面匯報了院地科技合作工作思路。
  • 嘉定區政府與中科院上海分院合辦中科院上海實驗學校
    為集聚和推動教育與科學資源的深度融合,深化嘉定區教育綜合改革,提升教育品質,妥善解決科研人員子女的入學需求,2016年1月19日,嘉定區政府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在嘉定–高校科研院所座談會上簽署了合作舉辦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學校協議。
  • 4名山西科技工作者獲得2019國家優秀青年基金!
    8月16日,2019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名單公布,太原理工大學李立博、崔豔霞,中北大學唐軍,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陳成猛等4名山西科技工作者上榜。傑青和優青已經成為中國人才梯隊最重要的兩個臺階,幾乎是每一個中青年學者的奮鬥目標,也是每一個科研單位所必爭的人才。
  • 習近平視察中科院上海分院
    5月21日,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市委副書記殷一璀、副市長楊定華在中科院副院長、上海分院院長江綿恆等陪同下視察了中科院上海分院的科技創新工作。習近平指出,上海分院為國家和上海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基礎雄厚,實力強大,在科技創新工程中取得了很大成績,具有很高的科技創新能力,是國家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科院廣州分院與海南省會商院地合作—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中科院廣州分院院長秦偉一行近日就推進中科院和海南省院地合作有關事宜與海南省科技廳進行了工作會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