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揭示大自然的美麗之一:植物的綠色「防曬霜」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網

不僅我們人類,植物也會想盡辦法保護自己的。

當照在葉子上的陽光快速變化時,隨之而來的就是突然激增的太陽能,為了讓自己不受到傷害,從植物到細菌的光合生物進化出許多策略。然而,科學家一直無法確定其潛在機制。

近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中,由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物理學家Nathaniel M. Gabor教授領導的國際科學家團隊構建出一個模型,再現了在許多光合生物體中觀察到的光合作用「捕光」的特徵。

捕光指的是與蛋白質結合的葉綠素分子收集太陽能的過程。在光合作用中,收集光能量是從吸收陽光開始。綠色植物和某些其他生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食物的過程被稱作光合作用。

研究人員的模型借鑑了複雜網絡科學的理念,這是一個致力於探索手機、大腦和電網高效運行的領域。該模型描述了一個簡單網絡,它能輸入兩種不同顏色的光,同時還可以輸出穩定的太陽能功率。這種狹窄輸入產生了顯著的結果。

該研究第一作者Gabor說:「我們的模型表明,光合作用生物僅吸收非常特定顏色的光,這樣就可以自動保護自己免受太陽能突變的影響,從而實現非常有效的能量轉換。綠色植物呈現綠色,而紫色細菌則呈現紫色,因為在它們吸收的光譜中,只有特定區域才適合抵禦快速變化的太陽能。

圖片來源:Science

十多年前,當Gabor還是康奈爾大學的博士生時,他第一次開始思考光合作用。他想知道為什麼植物會排斥綠光,即最強的太陽光。多年來,他與世界各地的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合作,目的就是進一步了解有關光合作用的統計方法和量子生物學理論。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植物學家、該研究共同通訊作者Richard Cogdell鼓勵Gabor將模型擴展到更大範圍,將生長在入射太陽光譜截然不同的環境中的光合生物包括在內。

他說:「令人興奮的是,我們隨後就證明了這個模型也適用於綠色植物以外的其他光合生物,而且它確定了光合採光的基本特性。我們的研究表明,通過選擇與入射太陽光譜相關吸收太陽能的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小輸出中的噪聲,這些信息可用來增強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該研究合共同通訊作者、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著名實驗物理學家Rienk van Grondelle致力於研究光合作用的基本物理過程。他說,研究團隊發現某些光合作用系統的吸收光譜選擇了特定的光譜激發區域,這些區域可以消除噪聲並使能量存儲最大化。

具有豐富光合捕光研究經驗的van Grondelle說:「這個非常簡單的設計原則可用於設計人造電池。」

Gabor解釋說,植物和其他光合作用生物具有多種策略來防止由於過度暴露於太陽光而造成的損傷,從能量釋放的分子機制到葉片以物理運動追蹤太陽等不同的方法。就像防曬霜一樣,植物甚至已經進化出有效的防紫外線功能。

他說:「顯然,在複雜的光合作用過程中,保護生物體免於過度暴露於陽光是成功產生能量的驅動因素,這是我們用來開發模型的靈感。我們的模型結合了相對簡單的物理學,但是與生物學研究中的大量觀察結果一致。這是非常罕見的。如果繼續使用我們的模型進行實驗,我們可能會找到更多理論和觀察結果之間的共識,從而加深對大自然內在運作原理的見解。」

為了構建這個模型,Gabor和同事們將簡單的網絡物理學應用於生物學的複雜細節中,並且能夠對高度多樣化的光合生物做出清晰、定量和通用的闡述。

Gabor說:「我們的模型第一次基於假設來闡釋了為什麼植物是綠色的,而且我們給出了通過更詳細實驗測試該模型的路線圖。」

Gabor補充說,光合作用可以被認為是廚房的水槽,水從水龍頭流入,從排水管流出。如果流入水槽的水量比流出的水量大得多,水槽就會溢出,水會淹沒地板。

他說:「在光合作用中,如果進入捕光網絡的太陽能流量明顯大於流出的,則光合作用網絡必須進行調整,以減少突發的能量湧入。當網絡無法控制這些波動時,生物體就會試圖排出多餘的能量。在這樣的過程中,生物體會遭受氧化應激,從而損害細胞。」

研究人員對他們的模型如此通用且簡單感到驚訝。

Gabor說:「大自然永遠會讓你感到驚訝。一些看起來如此複雜的事情可能會基於一些基本規則來運作。我們將這個模型應用於不同光合生態位的生物,並繼續複製出精確的吸收光譜。在生物學中,每一條規則都有例外,以至於找到一條規則通常是非常困難的。令人驚訝的是,我們似乎已經找到了光合作用生命的一個規則。

Gabor指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光合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光合作用過程的微觀組成部分的結構和功能上。

他說:「生物學家很清楚,鑑於生物體對其外部環境的控制很少,因此生物系統通常不能得到很好的調節。迄今為止,這一矛盾尚未得到解決,因為沒有模型將微觀過程與宏觀特性關聯起來。我們的工作提供了解決這一矛盾的首個定量物理模型。」

接下來,在最近幾筆資金的支持下,研究人員將設計一種新型顯微鏡技術,以測試他們的想法,並利用量子光學工具推動光生物學實驗技術。

Gabor說:「關於大自然,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去理解,而當我們解開它的神秘面紗,它看起來只會更加美麗。」

論文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8/6498/1490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植物是綠色的?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以及其他一些生物(比如一些細菌)通過利用陽光,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有機物的過程。然而,過多的太陽能對植物來說會是一種負擔。同樣,當強烈的陽光大量地傾瀉在植物葉片上時,光合作用過程也有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 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洶湧的太陽能的影響,光合生物發展出了一系列防止由於過度暴露在太陽下而造成損害的策略——從分子層面的能量釋放機制,到葉片追蹤著陽光進行物理性運動,有的植物甚至發展出了像塗抹防曬霜一樣的能有效抵禦紫外線的措施。
  • 科普:為什麼植物是綠色的?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以及其他一些生物(比如一些細菌)通過利用陽光,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有機物的過程。 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洶湧的太陽能的影響,光合生物發展出了一系列防止由於過度暴露在太陽下而造成損害的策略——從分子層面的能量釋放機制,到葉片追蹤著陽光進行物理性運動,有的植物甚至發展出了像塗抹防曬霜一樣的能有效抵禦紫外線的措施。 然而,對於這些策略的基本設計原理,科學家卻一直知之甚少。
  • 《綠色植物盆景》金錢豹子-協助拍攝
    盆景,中國優秀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地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美麗的縮小版的山水風景區。
  • 植物是何如防曬的?科學家揭示植物平衡生長和抗紫外脅迫的新機制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這幾天,太陽像是打了雞血,「炙烤」著申城,人可以塗上防曬霜、吹著空調避暑,那麼植物又有什麼防曬秘訣呢?13日,國際學術期刊《植物細胞》(The Plant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劉宏濤研究組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油菜素甾醇信號平衡植物生長和抗紫外脅迫的新機制。
  • 科學家揭示植物平衡生長和抗紫外脅迫的新機制
    植物響應UV-B脅迫的工作模型三伏天,豔陽高照。在陽光下暴曬的植物如何防曬呢?它們是否也有「防曬霜」呢?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劉宏濤研究團隊的研究有了新發現,揭示了油菜素甾醇信號平衡植物生長和抗紫外脅迫的新機制,相關研究論文近日發表於《植物細胞》。
  • 走入美麗童顏世界,和美麗符號創造無限可能的美肌新世界
    以大自然的奧秘為靈感,美麗符號品牌創始人將自然的相生美學與崇高的品牌理念相融合,將技術與藝術性結合,構築青春美肌,時尚魅力經久不褪。品牌始終秉持以「綠色植物精華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理念,為消費者帶來健康、安全、有效的產品體驗,以專業的研發和貼心的陪伴,呈獻專屬美膚護理,令肌膚盡享童顏之美和舒悅體驗。美麗符號經營世界高端面膜產品和奢華美顏產品。在全球各個國家定位為高端化妝品品牌。
  • 植物為什麼是綠色的?葉綠素的演化之謎
    (綠光吸收具有降噪功能,保護組織安全)植物為什麼是綠色的呢?而不是黃色、白色、灰色或者紫色,黑色的呢?大自然千奇百怪,花朵顏色眾多,但森林或植物葉片總體而言是綠色的?這是為什麼?簡單而言,是因為植物葉片的葉綠體主要吸收了紅光和藍光,以及大多數的綠光,少量的反射了綠光,所以植物看起來就是綠色的。
  • 大自然中千奇百怪的植物,不知道你認識幾種
    摘要: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不僅僅歷史悠久,就連地產也是十分豐富的,比如說,每當我們去樹林或者是山上的時候,都會看到許多千奇百怪的植物,那麼這些植物就是大自然孕育的奇妙生物,在這些植物當中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沒毒的,有好看的有不好看的,所以說這一點更加突出了大自然奇妙的特性。
  • 建立在水上的城市,湖水完全是綠色的,大自然的魅力
    整體顏色真的是很鮮豔的顏色,並且綠色的植物和黃色的花朵真的是完美的搭配,很多的人都說大自然的魅力無窮,主要還是在於它的特色,在不遠處的景色當中,我們會發現有著自然的許多奧妙,還記得曾經跟朋友一起來這裡的時候,他說:你看這裡多美啊,抓緊時間,帶著你喜歡的人一起來吧。
  • Science:揭示高粱植物利用蜀黍氰甙抵抗害蟲和食草動物機制
    2016年11月2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揭示出高粱植物利用化合物蜀黍氰甙(dhurrin)抵抗害蟲和食草動物的機制。該小組在Science期刊上,描述了他們的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和他們的發現對代謝中間體(metabolon)研究領域可能產生的影響。
  • Sbike動植物百科:世界十大最美麗的蝴蝶,大自然神來之筆!
    大自然的精靈,美麗花仙子的化身。
  • 生機溼地 「美麗湖北」的綠色支撐
    我們享有的食物、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以及使地球宜居的氣候,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我國的主題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旨在動員社會各界,自覺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譽,水系發達,河網縱橫交錯,755個湖泊灑落其間,長江在此綿延1061公裡,是中下遊幹流徑流裡程最長的省份。
  • 生機溼地「美麗湖北」的綠色支撐
    我們享有的食物、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以及使地球宜居的氣候,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我國的主題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旨在動員社會各界,自覺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譽,水系發達,河網縱橫交錯,755個湖泊灑落其間,長江在此綿延1061公裡,是中下遊幹流徑流裡程最長的省份。
  • 植物是何如「防曬」的?科學家揭示了植物平衡生長和抗紫外脅迫的新機制
    」的研究論文,本文揭示了油菜素甾醇信號平衡植物生長和抗紫外脅迫的新機制。劉宏濤研究組的研究發現油菜素甾醇(BR)信號通過控制植物「防曬霜」--黃酮醇的合成抑制擬南芥和多種作物的UV-B脅迫反應。BES1介導植物生長和UV-B防禦反應之間的平衡。BR激活的BES1抑制黃酮醇生物合成關鍵轉錄因子MYB11、MYB12和MYB111表達,從而減少黃酮醇的積累。引起脅迫的UV-B會抑制BES1的表達,從而促進黃酮醇的積累。
  • Sbike動植物百科:世界十大最美麗的蝴蝶,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大自然的精靈,美麗花仙子的化身。她的生命雖然短暫,卻擁有大自然最美麗的外表,五顏六色、體態輕盈,像穿著漂亮衣服的小姑娘,翩翩起舞,在花叢間盡情的展現她迷人的舞姿。下面為您推薦最美麗的十大蝴蝶,請您欣賞。
  • 鳥語系列之一:大自然的愛語
    鳥兒有美麗的羽毛,鳥兒會叫,鳥兒會飛,鳥兒會遷徙,鳥兒有很多人類所不知道的秘密。人類想像鳥兒一樣飛,所以發明了飛機。大自然缺少鳥兒,就會缺少一份美麗,一份生氣。嘰嘰喳喳的鳥兒,就像大自然的愛語。人們若要傾聽大自然的聲音,絕對少不了鳥兒的叫聲。來看幾種美麗的鳥兒,傾聽大自然的愛語。
  • 它是冥界四花之一,外表美麗卻有大毒,遇見千萬要小心
    大自然界中最不缺的就是綠色植物,有的美豔動人,有的樸實無華,不計其數姿態萬的野花野草共同點綴著,也能為大自然增添不少美感。其實,很多其貌不揚野生植物往往掩藏著不菲的價值,而很多美豔動人的花草卻暗藏毒性,一旦不小心就很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 有一大片綠色的麥田,並且有淺色的天空,很美麗!
    對於這種綠色的葉子,再加上紅色的花瓣還有黃色的花心,看上去特別的美。面前的景色,是舉世無雙的景致,美麗的景致總是讓人神往的,總是令人沉醉的,萬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看到的只是九牛一毛,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要告訴大家,但凡是大自然的景色,都是第一。
  • 抗病小體 揭示植物免疫秘密(美麗中國·熱點)
    近日,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項重大研究成果,揭示了植物免疫系統的工作原理,有望發展出新的植物防病害手段,提高農作物自身抗病蟲害的能力。  因此,要想提升植物自身的免疫力,首先必須得搞清楚抗病蛋白的工作原理和機制。然而,這項工作十分困難。從25年前首個抗病蛋白被發現到現在,人們仍然沒能揭示其中的奧秘。  「抗病蛋白的構成複雜、分子量大且構象多變,對解析其結構帶來了極大困難。」周儉民說,「25年來,多個國際頂尖實驗室都未能破解完整的抗病蛋白結構。」  抗病蛋白結構為何如此重要?
  • 藍色的天空下有綠色的樹木,那美麗的顏色,真的是讓人如痴如醉
    藍色的天空下有綠色的樹木,並且還有很多的小花,很好看,面前的景色,是舉世無雙的景致,美麗的景致總是讓人神往的,總是令人沉醉的,我們無法從一個景致中,評判一個景色的好壞,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要告訴大家,但凡是大自然的景色,都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