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進入新的活動周期!我們該如何應對?

2020-12-07 騰訊網

噓!小聲點兒,太陽要越來越活躍了

就在昨天2020年9月15日,美國的NASA和NOAA兩大部門聯合宣布「太陽已經正式進入第25活動周」這一消息,與之一同公布的還有科學家們對未來10年太陽活動的一系列判斷,這堪稱是太陽系的頭等大事,畢竟地球身處這裡很多事情都要聽太陽的。各位看官感覺這個瓜吃起來有些難度,木有關係,今兒個懂懂就帶大家來一起摘瓜、切瓜、吃瓜。

11年太陽的影像直觀反映不同活動水平

「花幾分鐘懂點兒啥,道理安排個明白兒」

這是太空懂點兒啥的第16篇原創,走起~

NASA和NOAA到底說啥了?

一個是美國的國家航空航天局,一個是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他們一同聯絡了世界範圍內的多位空間科學以及太陽物理領域的科學家,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太陽活動及其趨勢的團隊。這有點像是給太陽的「表現」做總結和規劃,以大約11年為一個區間,剛剛過去的2009到2019的十一年屬於太陽的第24個活動周,現在剛好進入了下一個周期。

2020年太陽活動進入第25活動周,紅線為預測活動趨勢

通過數據可以直觀的看出來,太陽在第24活動周的表現應該說比較一般,相比前面3個活動周而言其活動的「強度」整體仍是降低的,甚至接近了十九世紀「道爾頓極小期」對應時間內的太陽活動水平。

不過該團隊的預報小組主席Lisa Upton博士表示,「我們一致的認為太陽會在第25活動周內上揚走強,大家對這一點非常相信」,也就是說未來幾年裡太陽可能不會再像現在這般止水平靜了。而在2025年將迎來太陽在本活動周內的高峰,該年7月預計黑子數將突破114個,此時各類爆發活動的數量和頻率達到最大。

這就有點像給未來10年左右時間裡的太陽活動定了個調子,現在已經是本周期內的最低點位了,後面將逐漸走強,預計會超過上一個活動周但又遠遠達不到歷史極值,各位與空間天氣相關的行業人員要注意了!

什麼是太陽活動周?是如何規定的?

本質上這是太陽自有特點的一個長期體現,說白了人家原本就這樣,不受任何人的影響,但是人類就是充滿了求知慾和探索心,自從伽利略開始藉助天文望遠鏡去觀測太空,他就發現太陽上比人們以往所想的熱鬧多了,經常出現顏色較深的黑子區域,而且自轉速度還沿著太陽的緯度各有不同,於是伽利略就開始了對黑子日常化的位置和數量記錄,以及相對精細化的影像記錄,這一觀測就堅持了多個寒來暑往,並且還有一大堆人也在一起做著這件事。

1859年卡林頓繪製的黑子圖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慢慢看出了些規律,如果將每日太陽上出現的黑子的數量按照時間分布來畫圖,會呈現一條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波浪」曲線,並且,這條曲線是周期性重複出現的,於是就有了太陽活動周的概念。

到現在為止,人類已經連續的系統的觀測太陽黑子超過四百年了,太陽也將他的秘密告訴了人類,那就是平均11年為一個活動周(短的9年,長的接近14年),黑子數最多的年份被稱為活動極大年,少的則被稱為極小年,在剛剛過去的第24活動周裡,2014年就是黑子數在2月超過140的極大年,對照2019年的月均黑子數只有不到2個,高低立現。

三個世紀以來黑子數的連續變化

黑子多了少了的有什麼關係?

太陽活動周裡唯一的關鍵變量就是黑子的數目,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就是因為它重要,要知道,幾乎所有的太陽活動,包括耀斑、日冕物質拋射、暗條爆發等等,都是發生在黑子的區域,對於太陽來說,就像是戰爭的策源地,核爆的爆心區,颱風最強時的風眼。太陽的能量在磁場的作用下聚集起來形成黑子,造成它的溫度較周圍低1500度左右,從地球看起來就像太陽上的一塊黑斑。

黑子的數量、形態、大小變化可以直觀的反映出太陽爆發的可能性,這對人類現代社會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我們的重要基礎設施,時常暴露在太陽的威脅之下。提幾組數據大家就有直觀的認識了,航天活動中大約50%的故障和報錯都與太陽活動有關;一次因太陽而起的大停電覆蓋面積超過160萬平方公裡,這比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四國國土面積的總和還要大;對於人類通訊和導航領域的打擊更是半個地球「一鍋端」式的,不然科學家們也不會把超級太陽風暴排在僅次於小行星撞地球之後第二位威脅人類的自然災害了。

太陽活動對人類高技術裝備和活動影響顯著

不過,以目前太陽活動的整體水平來看,第25太陽活動周預計和第24周情況相仿,與可能出現超級太陽風暴而產生的顧慮相比,大家更要提防與太陽相關的謠言,找時間我們再說說這些和我們聯繫更緊密的事兒。

相關焦點

  • 已確認:太陽進入新的活動周期!我們怎麼辦?
    小聲點兒,太陽要越來越活躍了 就在昨天2020年9月15日,美國的NASA和NOAA兩大部門聯合宣布「太陽已經正式進入第25活動周」這一消息,與之一同公布的還有科學家們對未來10年太陽活動的一系列判斷,這堪稱是太陽系的頭等大事,畢竟地球身處這裡很多事情都要聽太陽的。各位看官感覺這個瓜吃起來有些難度,木有關係,今兒個懂懂就帶大家來一起摘瓜、切瓜、吃瓜。
  • 這個月太陽可能會進入一個新的活動周期
    根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最近的一份報告,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空間天氣預報中心主任柯林頓·華萊士預測,本月太陽可能進入新的活躍周期——太陽周期25(CS25)。然而,確切日期仍不確定。 太陽產生一個強磁場,大約每11年翻轉一次,也就是說,在每個太陽周期結束時,太陽磁場的南極和北極會發生切換。
  • NASA研究指出,太陽活動進入新周期,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在過去八個多月的時間裡,科學家們探測到太陽活動逐漸增強,並且預測它最終會在2025年7月份迎來最活躍的時期,然後重新下降,一直到2030年這個周期才算結束。那麼科學家們是如何確定太陽周期的始末?根據NASA和NOAA兩個機構的科學家發布的公告來看,去年12月份太陽活動的極小期正式開始,那為什麼時隔大半年之後他們才確定了這件事呢?對此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在去年年末就通過觀測和分析基本確定太陽活動進入了極小期,但是那時候還沒有足夠多的數據支撐他們的理論。
  • NASA研究指出,太陽活動已經進入新周期,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在過去八個多月的時間裡,科學家們探測到太陽活動逐漸增強,並且預測它最終會在2025年7月份迎來最活躍的時期,然後重新下降,一直到2030年這個周期才算結束。那麼科學家們是如何確定太陽周期的始末? 根據NASA和NOAA兩個機構的科學家發布的公告來看,去年12月份太陽活動的極小期正式開始,那為什麼時隔大半年之後他們才確定了這件事呢?對此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在去年年末就通過觀測和分析基本確定太陽活動進入了極小期,但是那時候還沒有足夠多的數據支撐他們的理論。
  • 太陽黑子進入新活動周期
    2月23日,青島觀象臺發布了2008年太陽黑子相對數,去年曾連續3個月未出現過太陽黑子。而據介紹,今年起,「太陽活動」進入第24個高峰周期,青島觀象臺堅持每天觀測,以預報其爆發期的到來,提醒相關部門做好防範。
  • 太陽正在「清醒」,開始新的周期
    在過去的幾年中,太陽一直昏昏欲睡,幾乎沒有黑子、明亮的耀斑或從其表面散發出的大量磁化等離子體。但是科學家日前宣布,我們的恆星正式進入一個新的周期-第25個太陽周期。第24個太陽周期被確定於2019年12月結束,當時該周期的平均黑子數達到最小值,新周期的第一個黑子開始出現。
  • 太陽進入新的活動周期,5年後達到高潮,或會有太陽風暴突然產生
    科學家們早就發現太陽表面的黑子和耀斑等有周期性活動的現象,時長在11年左右,在這一個周期中,太陽的內部活動會引起太陽表面的日珥、耀斑、黑子等出現從低潮向高潮再到低潮的一個活動過程。在太陽表面活動的高潮時期,太陽輻射和太陽風等會引起地球空氣中、地面上一些物質的變化,甚至可能改變地球氣候。
  • 太陽可能本月進入新一輪活動周期
    原標題:太陽可能本月進入新一輪活動周期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太空天氣預報中心主任柯林頓·華萊士預測,太陽可能於本月邁入新一輪活動周期——太陽周期25(CS25)。不過,具體哪一天發生目前還難以確定。
  • 專家稱,太陽已經開始,新的太陽周期
    了解太陽周期很重要,因為太陽引起的太空天氣-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事件的爆發-會影響太空中的電網,衛星,GPS,航空公司,火箭和太空人。我們還獲得了更多有關太陽活動如何影響我們的信息。根據國際專家對太陽周期25預報小組的公告,新的太陽周期25號太陽周期於2019年12月正式開始。
  • 模擬太陽活動,專家推測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該如何應對?
    從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輕易感受氣候變暖。當然,我們也可以看見,全球變暖所帶來各種危害。如果我們再不保護環境,溫度會再持續升高,那麼它們所帶來的危害更大。最近,就有科學家指出,在2030年的時候,太陽很有可能進入「休眠」期,從而導致地球因為這個「休眠期」而進入「小冰河期」。而這個預測也曾經被有權威的報紙上報過。但究竟這個預測的準確性有多高,就不得而知。
  • 地球還會進入小冰河?NOAA:4月太陽活動可能進入第25個周期
    作者:文/虞子期 4月9日,我們得到一個關於「太陽活動」的新消息,那就是近日美國《新聞周刊》發表了這樣的一個結論,那就是NOAA太空天氣預報中心主任柯林頓·華萊士預測,我們地球將可能在4月正式進入到新一輪的活動周期,這一下可以說是消除了大家長期以來對「小冰河時期」的一個看法,因為太陽活動可能緩慢活躍起來了
  • 太陽活動如何影響經濟周期?
    就在同一時期,被稱為地球一切生命力源泉的太陽活動,也發生了稱得上是百年一遇的異常變動。太陽活動大致11年為一周期,其標誌性的太陽黑子數量反覆增減。然而上一次的極小期過去了12年之久,仍不見黑子數量增長。甚至進入2009年後,太陽黑子的靜止狀態仍在延續,根據日本國立天文臺的觀測,觀測到有太陽黑子的天數,1月為4天,2月僅1天,相當靜寂。
  • 太陽可能本月進入新一輪活動周期,太陽磁場南北極將對調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太空天氣預報中心主任柯林頓·華萊士預測,太陽可能於本月邁入新一輪活動周期——太陽周期25(CS25)。不過,具體哪一天發生目前還難以確定。太陽會產生強大的磁場,該磁場大約每11年翻轉一次,也就是說,在每一輪太陽周期結束時,太陽磁場的南北極會對調。
  • 下一個太陽活動周期開始了
    科學家剛剛宣布我們的太陽即將進入一個新的活動周期。在過去幾年中,太陽活動相對較低,現在科學家已經確認太陽活躍度最低值是在2019年12月,然後一個新的太陽活躍周期即將來臨,這意味著我們預計太陽活動將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開始增加。
  • 太陽上的「終結者」引發等離子體海嘯,並將開始新的太陽周期!
    這項研究依賴於近140年來從地面和太空觀測到的太陽活動。了解了這些終止器的運行情況後,科學家預測當前的太陽周期(太陽周期24)將在2020年上半年結束,不久之後新的太陽周期25就會開始。在第一項研究的推動下,科學家們進行了第二項研究,利用一個複雜的計算機模型,探索了終結者事件如何觸發一個新太陽黑子周期開始的機制。
  • 地球進入小冰河時期,那麼我們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
    這個因素和上文的大氣成分變化和洋流變化都有關係,但這些很難在間冰期這麼短的時間內發生,因此間冰期可能和太陽的黑子活動降低、太陽輸出下降,以及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空間位置周期變化(米蘭科維奇循環),當然也可能是火山噴發導致大量塵埃形成氣溶膠覆蓋大氣層,造成到達地面的輻射減少。
  • 太陽開始第25周期:太陽即將醒來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的恆星一直很昏昏欲睡,幾乎沒有太陽黑子、明亮的耀斑或大量磁化等離子體從它的表面發射出來。這段平靜的時期被稱為太陽活動的最小時期,但情況又開始升溫。太陽周期第25周預測小組的專家最近宣布,太陽已經正式進入一個新的周期,自從我們有足夠的數據來可靠地識別它們以來,這已經是第25個周期了。
  • 太陽開始第25周期:太陽即將醒來
    太陽已經進入第25個太陽周期,即將醒來。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的恆星一直很昏昏欲睡,幾乎沒有太陽黑子、明亮的耀斑或大量磁化等離子體從它的表面發射出來。這段平靜的時期被稱為太陽活動的最小時期,但情況又開始升溫。
  • 地球進入小冰河時期,我們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
    關於氣候這個問題,長期以來都是我們人類備受關注的一個話題,然而就在最近,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相關報告指出太陽活動將有可能達到近200年來的最低水平,這也就意味著全球即將降溫。由此一些科學家們就推測地球可能會在15年內進入新一階段的冰河時期,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我們人類該如何應對這一災難呢?
  • 新的太陽周期到來!未來十年,太陽可能會保持一個「乖乖」的狀態
    暴風雨般的太空天氣,意味著我們最喜歡的滾滾熱氣球(太陽)上,會有更強烈的電磁活動——這會擾亂衛星、電網和太空旅行的運行。幸運的是,當太陽進入第25個太陽周期時,研究人員正在預測一段相對平靜的太空天氣——平安無事的太陽預報,的確是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