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附近, 「鋼鐵俠」在3000英尺(近1000米)高空與客機擦肩而過,成功引起了美國FBI的注意。這一消息隨後得到了美國聯邦航空局的證實:當地時間8月31日18點35分左右,一名飛行員發現一男子正駕駛噴氣背包飛行,大約30秒後,另一名飛行員稱也看到此人經過,距離客機最近時僅約200米。
噴氣背包在漫畫和科幻電影中一直都被描繪成未來的交通工具,這一突發消息雖然聽起來有些難以置信,但是近幾十年來不少國家、飛行愛好者都在前僕後繼的進行關於噴氣背包的構想、研發和嘗試,部分裝備的確已經可以達到這樣的高度,只不過出於技術和能源原因,大多數裝備始終只能維持飛行幾分鐘而已。
據了解,噴氣背包是一隻名副其實的「吃油機器」,飛行器在30秒的飛行過程中將消耗23升的燃料。飛得越高,需要的燃料就越多,因此燃料的成本和重量成了最難攻克一關。
如今「鋼鐵俠」突然出現在公眾面前,雖然飛行者身份和飛行數據尚未得知,但是再一次成功打破了幻想與現實世界的界線。翟老師說,科技發展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這一消息預示著人類個人駕駛飛行器的時代即將來臨,等設備、技術更趨成熟的時候,人類只要背上背包就可以實現飛天夢。
▌翟老師指出,以人類目前科技產業的發展速度來看,當大多數人還在討論某項技術能不能在飛機上更好應用的時候,一些更先進的技術已經顛覆了原有的產業進程,可能會讓某些行業遭到巨大的威脅。
相比普通人對於噴氣背包的期待,很多國家對於這一技術都寄予厚望。要知道,噴氣背包的概念最早源於美國軍方,早在1949 年美國軍方就開始進行噴氣背包的生產和設計。未來各國很可能把該技術應用於軍事領域,倘若有戰事發生,戰場空中化、陸軍飛行化就會成為趨勢,屆時將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鋼鐵俠」之戰。
▌翟老師表示,很多年前這些被局限於漫畫和電影中的無邊想像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雖然我們希望科技越來越發達,但這種個人飛行行為非常危險,未來各國相關技術、領空管轄範圍等法律規定一定要儘早的完善和實施。
在夢想的驅使下,人類的潛能不斷被挖掘,未來必定會解鎖更多的先進技術,這對人類發展來說是一大幸事。但是伴隨科技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同時,我們應該加以思考的是: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物力去研發的超前技術,對人類進步是否真的具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