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嘉麗
雖然對於孩子們來說,了解昆蟲的最佳選擇,比起在家裡看電腦當然不如去野外那麼原生態。但是已經開學了,你也不能天天去野外,然而,就算作業再多,孩子的視野也不能停止擴展,所以發現這部叫做《微觀小世界》的動畫長片以後,我不禁兩眼放光。
這是兩位法國藝術家製作的動畫片。
這不是紀錄片!!!這不是紀錄片!!!這不是紀錄片!!!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裡面的主角都是3D打造。配音是真蟲。也就是說動畫片裡昆蟲的聲音都是捕捉了現實裡昆蟲的聲音。至於動畫的真實程度,該系列作品獲得2007年所有年齡組最佳電視系列片的Pulcinella獎可以說明問題。基本可以仿真昆蟲的現實樣子,完全指引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看到昆蟲一秒認出。
除此之外,影片是沒有字幕和旁白的。所以並非迪斯尼那種強行加戲的動畫片,這是仿真!仿真!仿真!有一個cctv的引進版本進行了配音,建議你避開,因為該系列動畫片最大的特點就是無需一個字就能讓你明白昆蟲世界的生存原則。人給昆蟲配音,想想都是畫蛇添足。
雖然我只看了三集,卻覺得該系列動畫片必須推薦給上到五十歲下到五歲的全年齡人群。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動畫製作的完美和聲音捕捉的真實,而在於動畫片的拍攝角度。好的動畫片,僅僅靠畫面就奠定自己江湖地位的不是沒有,但此片,有點類似《貓和老鼠》的套路,每一集,都有核心。另外,每集只有5分鐘左右,建議每天服用三集,不會對孩子眼睛造成傷害。
全劇一共兩季,每季都是七八十集,多嗎?以相對論來看,絕對是每集太短!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前三集,感受一下這部動畫長片的精彩。
01瓢蟲
開篇第一集講的是一隻喜歡吹喇叭的瓢蟲,向垃圾桶裡成群的蚊子挑釁,而上演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戰事。與我國歷史上各種著名以少勝多的戰役都可一起史冊留名期間,
還有一位醬油感十足的無辜蜘蛛客串悲情苦角。
故事無論是情節還是動感度,都特別喜感,這種喜感,貫穿了我看過的三集,以此類推,實在特別容易打動小朋友,而且,故事的設置都充分展現出了昆蟲的特點,讓人在捧腹大笑之餘對昆蟲特點印象深刻,所謂寓教於樂大概就是這種意思。
02蝗蟲
這一集出現的是一個特別調皮的蝗蟲,每次其他昆蟲到草上就被它使壞彈走。無論是螞蟻。屎殼郎,蜜蜂還是啥都著過它的道。
動畫片裡,每次蝗蟲得手以後的偷笑都製作得惟妙惟肖,笑得特別賊眉鼠眼。
但是它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招惹我們瓢哥(第一集以一蟲之力單挑千軍萬蚊的瓢蟲)。於是毫不意外了,終於有一天它被瓢哥修理了。
這個故事充分詮釋了啥叫」皮一下可以,皮幾萬不行「,以及「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看過故事的小朋友一定會對蝗蟲的彈跳力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在故事中烙下對昆蟲特性的了解,比你拿張卡片對著孩子說「這是蝗蟲這是煺它喜歡幹壞事它會跳」那不是好多了?
03屎殼郎
當孩子問你什麼叫「屎殼郎」時,帶他來看這部動畫長片吧。
當一隻屎殼郎推著屎球上路,遇到另一個推著大屎球的屎殼郎,它們之間會發生的故事跟普通孩子之間會發生的故事並不會有什麼兩樣,當然是放棄自己的小的,去搶別人的大的。很多小孩子玩玩具就是這樣。
而當兩隻屎殼郎在爭搶中發現另外一個屎殼郎推著更大的屎球路過時,你猜,又會發生什麼?
當三隻屎殼郎在爭奪無敵大屎球的時候,大屎球掉到了馬路中間,你猜,常理推斷,會發生什麼?
這部動畫片簡直是人性的放大寫照,昆蟲的世界,在這部劇裡全部都被賦予人性的故事,看完以後,你還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怎麼做才能得到屬於自己的那塊屎球?哈哈哈哈。
而不看這部動畫片之前,我真的不知道原來屎殼郎還會飛,了解昆蟲世界的正確打開方式,就是打開這部動畫長片。
還有更多好玩的故事,等著你去看。每一集故事,都是一個人性考驗。這,才是這部動畫長片最值得你帶孩子看的地方。那些成年後我們一定會遇到的難題,在這部動畫長片裡,提前為你展開了,無論哪種選擇,都是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