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不同動物眼睛裡看到的世界的樣子?也許會顛覆你的認知

2020-12-04 小青育兒世界

因為最近看過一個視頻,關於動物眼裡看到的世界的樣子,顛覆了我的認知,讓我開始懷疑,我看到的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嗎?還是只是我認為的真實世界而已

6種不同動物眼睛裡看到的世界的樣子?

美國生態學家Eleanor Caves通過研究發現,絕大部分的動物能夠看見的細節比人類少。

一、蛇眼中的世界

蛇的視力可是相當弱白天活動的蛇,眼睛中有一個特殊結構可以擋住紫外線晚上吸收更多的紫外線。因為蛇鼻子上有紅外線感受體叫做「窩器」,所以在它眼中的世界,都是用熱源的形式顯示的,就如下圖一樣:

二、貓眼中的世界

很多養貓的人,其實並不知道貓咪仿佛一個高度近視眼。所以它很可能從來不知道自己的主人長什麼樣?但是喵咪光源很敏銳,這是因為它的眼睛網膜上有杆狀的感光細胞,所以在夜裡貓咪也能行動自如。

三、馬眼中的世界

馬是非常神奇的一個動物,因為眼睛長在頭部兩側,視角範圍能達到330-360度之間,這是人類無法比擬的。但因為張在頭部兩邊,所以馬的眼前有一個很窄的視覺盲區,所以馬就是一個「眼前瞎」,並且它是一個紅綠色盲,世界裡只有兩三種顏色。

四、鷹眼中的世界

鷹眼是非常厲害的,不僅能夠分辨紫外線,就連晶狀體的形狀也可以改變,能夠快速聚焦,所以鷹在高空中就能發現很小的獵物,迅速捕食。看下圖人類視覺和鷹視覺的對比,你就會感覺真心比不了!

五、蜜蜂眼中的世界

你看蜜蜂天天圍著花轉,但其實連花的顏色都分不清,因為他們只能分辨黃、綠、藍三種顏色。所以它根本分不清花朵美不美,就是為採蜂蜜而已。但是因為對紫外線敏感,所以找到每朵花的位置非常容易。

六、鳥眼中的世界

似乎很多動物對於顏色的感知能力都非常局限,但你認為人類就是一個感知顏色最強的種類了嗎?其實不然,在人眼所辨認顏色方面,與一些鳥類相比,我們甘拜下風。因為鳥類可以看到紫外線光譜,所以這部分鳥類所見到的世界更加多彩。

我記得當時我看完這些動物眼中的世界,我第一反應就是要讓孩子學科學,要讓孩子提高認知。學會用科學思維探索問題,要敢於質疑,敢於去探索事物的本質,而不是盲目的相信自己眼睛所見到的世界。

古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句話很有道理,都更相信自己眼睛親眼所見的事情,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的原出處是「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告訴我們要通過觀察,科學地認識世界,才能看清事物本質。

也是通過這個視頻,讓我意識到什麼叫認知決定你看到的世界。有太多人很少去思考表象背後的本質,因為這種能力的缺失,讓很多人陷入了騙局之中。所以想要科學地認識世界,就要從提高認知開始,而科普知識、科學課就是提升認知的大門。

於是我開始在網絡上給孩子尋找能夠讓孩子認識真實世界的科普書。但是找了很多我發現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圖片過於卡通,我孩子又已經5歲了,卡通圖片難免讓人覺得幼稚,而且對於世界不能客觀認識,還好我看到了《第一次遇見科學》

這套書裡面的圖片,都是來自美國國家地理學習公司的攝影大片。相信很多網友也曾經看過他們的地理雜誌。每次我看的時候,都有一種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這個動物原來長這樣的驚嘆!他們的圖片裡都透漏著對自然的敬畏,每張照片中的主人公就是一個動物、一個植物,而不是用高高在上的人類視角。

這種圖片能讓孩子更準確地認識這個真實的世界。這套書的圖片是來自美國國家地理,裡面的科普內容是「十萬個為什麼」出版社編纂的。這可是一個做兒童科普知識的老品牌了,伴著好幾代人成長。

《第一次遇見科學》這是專為中國兒童打造的科普啟蒙課程,為什麼說是課程?因為這不僅僅包括12冊書,還包括了96節視頻課程,實際上是給孩子買了一個居家科學課。這套書歷時兩年才編纂完成,是因為他融入了新的理念。

我之前看過一個物理學家費曼分享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強調很多一年級的科學教材是錯誤的,因為選擇直接灌輸定義!而真正的科學是通過觀察、思考、一連串的發現、並且保持質疑,這才是科學探索的樂趣。

其實很多科普書正如費曼所講,上來就是科學知識的羅列,只是死記硬背科普知識,孩子不但沒有興趣,也無法形成科學思維。而《第一次遇見科學》就採用了新的理念和新的闡述方式。

一個章節的知識分為4個部分,首先由學習目標、探究的問題、然後是用真實的圖片,讓孩子去觀察背後的科學知識,引發孩子的思考和探索。最後還設計了一個空白頁,繼續讓孩子思考,思考自己學到了什麼,或者是有什麼疑問。

不得不說這種教材設計的很人性化,而且真是從培養科學思維,激發孩子好奇心的角度出發,只有孩子喜歡科學,喜歡探索才能提高認知。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套書是我認為科學啟蒙中比較優質的書籍,分享給大家。

美國幼兒園已經要上科學課,以色列的2011年化學諾貝爾獲獎者也曾表示,科學課從5歲就要開始。反觀我們的家長,從沒有將科學認知世界當作一件很重要的事兒,反而只會盲目地讓孩子識字、學外語!這樣的現象,本身就很值得思考!

相關焦點

  • 8種動物的眼睛所看到的這個世界的樣子
    與動物比起來,人類擁有很多的優勢,我們有語言交流方式,也比動物要更聰明不少。我們與動物們的差異很多,例如,許多的研究已經發現,動物們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與我們大不相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8種動物的眼睛所看到的這個世界的樣子。
  • 10種不同動物在看到這個世界時所產生的獨特視角
    我們人類的眼睛是可以看到光明以及不同的顏色,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其他動物眼中的這個世界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呢?對於這個假設,一些科學家也進行了研究,發現了很多動物視角,與人類差別都非常大,尤其是顏色方面,或許可以顛覆很多人的傳統認知,那麼今天小編來和大家分享一下,10種不同動物在看到這個世界時所產生的獨特視角!
  • 科學假設:11種動物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的樣子
    從我們出生一直到1周歲以後,我們的視線從黑白和模糊,變成了清晰而又五顏六色的世界。自此,我們在人生當中非常快速的習慣了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那麼,你有思考過你家中的狗狗或狗狗,以及天空中的麻雀或花叢中的蜜蜂所看待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嗎?今天,咚咚就將為你介紹,11種不同的動物眼睛裡所看到的世界。
  • 動物視角:模擬6種不同的動物眼中所看到的世界
    我們早已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五彩繽紛的一切,我們也習慣了大多數生命或事物身上所特有的色彩。但是,當你看著其它生命,並為它們身上的獨特色彩而著迷的時候,你是否想過,你家中的小貓咪看到的世界是否和你一樣呢?討人厭的蚊子所看到的世界又是怎樣的呢?
  • 動物模擬視角:6種動物的眼中所看到的世界的形態
    當有一隻動物看著你的時候,你除了感覺到瘮得慌以外,你是否思考過它們所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作為人類,我們可以看到非常美麗的事物,但對於動物而言,它們可能無法享受人類眼睛的精彩世界,也可能能夠看到更加精彩的世界。在今天的文章裡邊,小編就將來向你講述,6種動物的眼中所看到的世界的形態。
  • 世界也許不是我們看到的樣子!
    是指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丁格貓」。
  • 動物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看到這6種動物的視角,你作何感想?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依靠眼睛我們可以看到,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世界是充滿著色彩的,當我們看到自然界的任何事物的時候,都被她們的美貌折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這樣的問題,人類眼中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那動物眼中的世界呢?它們的視角與人類有哪些不同呢?
  • 動物看到的世界和人類一樣嗎?一起看看7種不同動物的獨特視角
    作為人類,我們自然而然會認為動物與我們存在巨大的不同。但你可能不會去思考,它們所看待的世界是否與你我有很大的不同。即便是面對相伴於我們身邊的寵物,也是如此。那麼,動物們究竟如何看待世界的呢?今天,讓小編帶你了解7種不同動物的獨特視角吧。
  • 到達宇宙「邊緣」會看到什麼?三種可能的景象,顛覆你的認知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這不是廢話嗎,世界上當然什麼物體都具有靜止質量。其實不然,宇宙中不具備靜止質量的物質還是有的,比如說「光子」,光子就不具備靜止質量,只要在運動的時候才具有質量。而正因為光子不具備靜止質量,所以光子才能夠達到光速。那麼為什麼要講這麼看起來好像和「宇宙邊緣」毫無關係的問題呢?其實這兩者關係匪淺。
  • 世界上「最苦」的4種水果,顛覆大家對水果的認知,第4種少有人知
    世界上「最苦」的4種水果,顛覆大家對水果的認知,第4種少有人知。隨著時代的發展,水果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已經越來越重要了,很多人都認識到了,水果當中富含的維生素,c含量以及各類微量元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這些東西都是對我們身體非常好的物質,再加上水果大多數吃起來都清涼可口甜美無比,因此水果在生活當中受到了大家的喜愛,不管是從營養角度還是從美味角度都無可挑剔,但是我們大家對水果的印象卻太過呆板,並不是所有的水果都甜美無比,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世界上最苦的4種水果,顛覆我們對水果的認知
  • 科普:顏色謎題,你是否思考過?也許你我看到的世界根本不一樣
    科普:顏色謎題,你是否思考過?也許你我看到的世界根本不一樣從我們已有的認知中知道,我們看這個世界有著不同的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而顏色其實是通過眼睛、大腦以及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對光的視覺感受。這也被一些科學家認為顏色並不存在於外部世界,不像那些實物存在於我們之外。有這麼一種觀點,顏色其實是我們大腦創造出來的。
  • 動物眼中的世界不光沒有顏色,看到最後,顛覆三觀!
    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多彩的世界,人們每天依靠眼睛獲取大量的信息。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你眼中的世界和動物眼中的世界有什麼不同呢?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上發布了一項研究,發現大多數動物的視覺都不及人類,但卻能呈現出另一番奇妙的景象。像我們人類之所以能看到五彩斑斕的顏色,是因為眼睛擁有3種視錐細胞,每種細胞能分別感應三種顏色,分別是紅、藍、綠。
  • 宇宙之外是什麼樣的世界的?科學家的回答,顛覆你的認知!
    宇宙之外是什麼樣的世界的?科學家的回答,顛覆你的認知!從古代開始,人類的探索一直都在進行中。
  • 《物質以外的世界》:顛覆你對物質世界的固有認知
    然而,現代科學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重要事實。我們從五官接收所有外界資訊,眼睛看,耳朵聽,鼻子嗅,舌頭嘗,身體感覺,從而認識了世界。我們從不認為「外部」世界與我們的感受有所不同,我們從出生起就依賴這些感官認知世界。
  • 看到後顛覆以往認知!
    看到後顛覆以往認知!宇宙中存在太多的未知事物,這些東西需要人類進行全新的探索。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太歲的名號,卻根本不清楚太歲是個什麼樣的東西,無論動物還是植物,有一點肯定的是,太歲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否則也不會有這種名稱了,很多人都心生疑惑,那麼它到底是動物還是植物呢?
  • 顛覆認知!我們所認識的恐龍可能並不長成那個樣子……
    在他的認知裡,恐龍根本就不長目前我們所公認的這個樣子。他認為,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很多動物,要麼有著圓滾滾的身子,要麼有著蓬鬆的毛髮,看上去都很萌,為什麼遠古時期的恐龍卻要長成那副樣子?科學家也明白,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因為科學的嚴謹性要求他們不能做沒有證據的推斷,而古生物們軟組織的形態就是一件無證據的事,所以我們現在就只能看到「殭屍」狀的古生物復原圖。看了上面那些復原圖,我們不禁對恐龍的真實長相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印象中的恐龍就是一副精瘦、強壯的樣子,但如果在它們的身體裡加上脂肪,可能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 另一種可能更顛覆認知
    這些打臉事件讓科學家逐漸清醒,看似熟悉的太陽系其實隱藏著很多顛覆認知的秘密。與此同時,尋找外星生活的方向開始慢慢改變。相信大家都發現了,現在經常能看到一些「發現幾百光年外的宜居星球」之類的報導。有些人之所以去研究這些,並不是因為想給人類找一個新的家園,而是因為他們不用承擔很大的責任去研究完全無法驗證的東西,他們會得到大量的科研經費。
  • 一種顛覆認知的動物,一生只進一次食,而後曬太陽可終生不餓
    摘要:一種顛覆認知的動物,一生只進一次食,而後曬太陽可終生不餓。大家都知道,小編主要是以科普植物為主,其中尤其是野生植物,然而,最近一些時間時常會收到一些粉絲朋友的私信,叫我有時間的話可以稍微科普一些動物類。
  • 第二種起源猜想,顛覆你的認知
    正是這難以解釋的問題,讓許多人懷疑人類的起源或許還有第二種可能。其實除了古猿直接進化而來以外,人類的起源確實存在著第二種可能,比如一直不被主流承認的「海猿假說」。1960年,海洋生物學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了一個顛覆認知的推測
  • 你可能永遠無法看到人類囚禁的6種有趣的動物
    不得不說,如今的人類通過動物園和水族館,已竭盡全力來圈養一些世界上最奇異的動物了。雖然人類科技的發展,的確可以這麼做。但這也並不能代表,人類可以將任何想要圈養的動物都放入水族館裡或動物園裡,有許多的動物,你可能永遠都無法在水族館或動物園裡看到。更多的時候,你只能通過電視節目去了解它。而今天,我們就要和你聊聊,你可能永遠無法看到人類囚禁的6種有趣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