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隱藏的悲劇:泰姬18年連產14子,最後掏空身體難產而亡

2020-12-06 趣觀歷史

引言

王安石在《登飛來峰》中寫道「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然而像王安石一樣能夠登到最高一層,撥開浮雲遮眼看到事物全貌的終究是少數。很多時候,我們都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因而不能夠看清事物的本質,這就是為什麼在網絡上經常發生輿論反轉。有時候不僅我們不太了解的新事物會用表現掩蓋自己的本質,連我們熟悉的事物都未必是看上去的那樣。

01

眾所周知,泰姬陵是舉世聞名的建築,無論是在印度還是在其他各個國家都為人們所熟知,有「世界新七大奇蹟」之稱。這座通體是純白色大理石,點綴為玻璃和瑪瑙的美麗建築,被譽為印度穆斯林最完美的瑰寶。除了美麗的外形之外,同樣吸引著人們的還有泰姬陵的愛情故事。它的主人被賜名為「泰姬·瑪哈爾」,就是「宮廷之翹楚」的意思,可見當時的統治者沙·賈汗有多麼寵愛她

▲泰姬陵

據說在她死後,沙·賈汗悲痛欲絕,一夜白頭,於是傾全國之力用22年時間為愛妻建成了泰姬陵。前後共有兩萬多人參與過泰姬陵建設,這座宏偉而浪漫的建築最終在1653年(還有說法是在1654年)建成,300多年來始終被視為愛情的見證。在建成之初,沙·賈汗曾說:「如果人間有天堂與樂園,就是泰姬陵。」這座建築之奢華宏偉已經完全不似一座陵墓,其沉鬱氛圍遠遠不及莊嚴肅穆之氣。

沙·賈汗畫像

然而泰姬陵背後所隱藏的悲劇和悽涼卻是少有人知。19歲從波斯來到印度的美女阿姬曼·芭奴,在印度王宮中生活得18年時間裡生下了14個孩子,這樣的負擔遠非常人身體所能承受,而她也早已因頻繁生產被掏空了身體中的所有養分。1593年阿姬曼·芭奴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在她19歲時與21歲的沙·賈汗成婚,成為他的第二任妻子。兩人原就是一見鍾情,又郎才女貌,婚後的生活也十分融洽。

▲泰姬陵

沙·賈汗原名庫拉姆,在登基之後才為自己取了「沙·賈汗」這個名字,意為「世界之王」。他也是莫臥兒帝國歷史上的一位梟雄,在1622年時就曾謀奪父親皇位,失敗後顛沛流離七年之久,直到1628年父親死後他才在阿拉格稱帝。在他統治時期,曾經多次擴張印度版圖,並平定了帝國內部各公國的叛亂。

02

結婚後,阿姬曼·芭奴與沙·賈汗同甘共苦,陪伴他多次上疆場。1628年,沙·賈汗繼承王位,成為莫臥兒帝國第五任皇帝,而阿姬曼·芭奴則在生產自己的第14個孩子時,身體養分被掏空因產褥熱難產死於產床。在古代,特別是對於君王來說,綿延後嗣固然是極其重要的事情,然而18年生育14個孩子仍舊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這意味著阿姬曼·芭奴幾乎沒有時間好好休養身體。更加可惜的是,這些孩子並沒有全部活下來。

▲阿姬曼·芭奴

沙·賈汗的全部孩子中最終只活下來了7個。據說,沙·賈汗在阿姬曼·芭奴去世後就終日以淚洗面,不思朝政,以至於大權旁落任由幾個兒子爭奪。事實上,1631年也就是阿姬曼·芭奴去世的當年,沙·賈汗就派人鎮壓了孟加拉的葡萄牙人,1636年至1646年十年間相繼吞併印度周邊多個城鎮。直到1657年他生了重病,幾個兒子才有機會爭奪權柄。

▲泰姬陵建築細節

最終他的二兒子奧朗則布擊敗了有父親支持的皇太子,將父親軟禁在阿格拉堡中一間能夠看到泰姬陵的房間中整整5年,直到他去世。在這段時間中只有大女兒陪伴著他,相傳即便是沙·賈汗主動開口要喝水,奧朗則布都只給他墨水。1666年沙·賈汗去世,奧朗則布最終將他與自己的母親阿姬曼·芭奴同葬於泰姬陵中。

▲奧朗則布戎裝畫像

中國古代就常有「紅顏禍水」的說法,似乎每一個昏君身邊都必然有著一個妖妃,比如妹喜被認為是夏桀暴虐無道的主要支持者;紂王寵妃妲己多以狐狸精的形象出現於文學作品中;周幽王為逗褒姒一笑而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也讓褒姒冠上了「禍水」之名;唐玄宗的楊貴妃更是被逼自盡在馬嵬坡下。阿姬曼·芭奴與沙·賈汗的故事從歷史來看除了這座泰姬陵以外絲毫不浪漫,沙·賈汗也並不是因為她的影響而無心朝政以至被囚禁。

結語

2020年5月31日,印度官員表示泰姬陵在雷暴天氣中部分受損,這也讓很多被這段悽美愛情故事感動的人們遺憾不已。誠然,泰姬陵確實是建築學史上的重要成就,然而其中是否蘊含著真摯的愛情卻並不能下定結論,畢竟大部分女子都不願承受19年生育14個孩子之苦,更不願自己去世後還要背上」令丈夫傷心欲絕不思朝政「之名。在了解了事情全貌之後再看泰姬陵,總會有些不一樣的感受。

參考資料:

《登飛來峰》

相關焦點

  • 泰姬陵見證的愛情:王后寵冠六宮連生14子,難產而死國王一夜白頭
    泰姬陵見證的愛情:王后寵冠六宮連生14子,難產而死國王一夜白頭愛情一直是人類社會永恆的話題,在世界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過程中,也湧現出了很多悽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尤其是封建帝王與嬪妃之間的愛恨糾葛,更是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泰姬陵雖然宏偉,泰姬19卻年生了14胎,最終因難產而死
    說起泰姬陵,這個可以說是印度的象徵性建築之一。每個去印度的人幾乎都會去看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伊斯蘭建築的代表作,被譽為「完美建築」,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譽。而且目前有新世界七大奇蹟之稱。可以說泰姬陵的榮譽是非常多。
  • 泰姬陵:愛情背後的悽美,18年誕下14子,也因此油盡燈枯
    導語:泰姬陵是被譽為世界新七大奇蹟的文化遺產,是古印度莫臥兒國王沙·賈汗(意為世界的統治者)為愛妃阿姬曼·芭奴建造的巨型陵墓,相傳沙·賈汗為此一夜間白了頭,因此泰姬陵可謂是因愛而生,成了二人愛情的延續。
  • 泰姬陵的愛情悲歌:泰姬18年產14子,39歲得產褥而去世
    ▲阿姬曼·芭奴泰姬原名阿姬曼·芭奴,波斯人,1593年生,出身貴族,非常貌美,皮膚如玻璃般透明,性格溫婉。泰姬19歲嫁給了20歲的沙·賈汗,18年時間裡生下了14個孩子,平均1.3年,也就是16個月生產一次。
  • 印度泰姬陵背後的慘劇:泰姬18年連生14子,油盡燈枯喪命在產床上
    不過在浪漫愛情故事的背後,還有一個慘劇,受盡了寵愛的泰姬18年連生14子,幾乎整個青春年華都在不停的生孩子,想想也相當不容易,以至於她油盡燈枯,喪命在產床上。而不管沙賈汗如何的殘暴,泰姬始終對他不離不棄,加上她的絕世美貌,使得沙賈汗更是對她寵愛不已,作為一個女人,泰姬是幸福的。與此同時,泰姬一直在為沙賈汗生兒育女,婚後18年生了14個孩子,基本上嫁給沙賈汗後就一直在生育。而一個女人生那麼的孩子,其實對身體的損害非常大,可沙賈汗那麼寵愛泰姬,為何忍心讓她不停的生孩子?
  • 泰姬陵背後的悲劇:泰姬19年連生14個孩子,精力耗盡死在了產床上
    泰姬陵,乃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統治者,沙賈汗為紀念其愛妃——蒙泰姬·馬哈爾所建。因為泰姬陵的美,每年都可以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參觀。而泰姬陵背後的故事,更讓人感到唏噓,正如印度詩人泰戈爾所寫得那樣:「沙賈汗,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財富和榮耀,都會隨光陰流逝……只有這一顆淚珠——泰姬陵,在歲月長河的流淌裡,光彩奪目,永遠,永遠。」沙賈汗原名庫拉姆,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的第四位國王查汗吉爾的第三子。
  • 「泰姬陵」背後的愛情:被國王獨寵,18年生13子,油盡燈枯在產房
    泰姬陵是印度著名的建築,絕大多數人想不到的是,在男女關係尖銳的印度,泰姬陵背後竟然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 1628年,沙·賈汗父親去世,沙·賈汗立即登上皇位並將所有兄弟殺死,沙·賈汗不是一個好兒子好兄弟,卻是一個好丈夫,身為一個本該可以坐擁三宮六院的皇帝,他娶了阿姬曼·芭奴之後再也沒娶,還給了她一個美麗的頭銜——泰姬·瑪哈爾,「宮廷之翹楚」的意思,這也就是泰姬陵名字的由來。
  • 泰姬陵背後的真相,泰姬淪為生子機器,共有14個孩子,死在產床上
    恍若仙境的泰姬陵是沙·賈汗送給妻子的最後一份禮物,從古至今,無數人望著這份禮物幻想那一段美好的愛情。這座瑩白的泰姬陵是沙·賈汗、阿姬曼二人愛情的豐碑。沙·賈漢曾在建好之初說:「如果人世間有天堂與樂園,泰姬陵就是這個樂園。」這是沙·賈汗為阿姬曼修建的天堂樂園。
  • 泰姬陵背後的故事:泰姬19年內生下14個孩子,耗盡心力而亡
    「叫我寶寶就行,我打算先去一次泰姬陵,然後再……」「大哥大哥,泰姬陵在印度!」這是著名電影《人在囧途之泰囧》裡面的著名片段,而在這個片段中提到的泰姬陵就是印度的著名景點。誠然,這個景點的名字裡有個泰字,但是也不能因為這個字,就把它分配給泰國!而這座著名的景點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悲劇的愛情故事。
  • 泰姬陵背後的血淚:泰姬18年連生14個孩子,隨軍出徵死於產床
    要說印度最著名的景點,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泰姬陵,包括前段時間川普訪印都在泰姬陵留下了合影,這個地方現在看起來是很唯美,但是背後卻有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泰姬陵是莫臥爾帝國第五任皇帝沙賈汗為寵妃阿姬曼·芭奴所建,兩人的感情可以追溯到少年時期。
  • 泰姬陵,到底是愛情的象徵or墳墓?
    但自古紅顏多薄命,泰姬在生下第14個孩子後,因產褥期內出現發熱持續不退而香消玉殞,年僅38歲。泰姬死後,沙賈汗傷心欲絕,一夜之間竟然白了頭髮。為什麼說泰姬陵是愛情的墳墓?他們結婚僅僅19年,她為他生下了14個孩子,只有四男三女存活下來。
  • 泰姬背後的悲劇:為國王生孩子,19年連生14個,累死在產床上
    偉大的建築背後都有很多的奇蹟加身,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蹟",到印度旅遊的遊客,必去的景點就是泰姬陵。泰姬陵幾乎融合了印度穆斯林藝術的所有精髓,成為了世界遺產中的經典傑作之一,被譽為"完美建築",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譽。在印度人民心中,有著非常崇高的位置。
  • 「泰姬陵」背後的悽涼:她備受恩寵,連生14子,奄奄一息在產房
    「泰姬陵」,在印度是一個著名的建築,裡面葬著曾經深受國王沙·賈漢寵愛的妃子,阿姬曼·芭奴。然而在「泰姬陵」的背後有一個悽涼的愛情故事,阿姬曼芭奴雖然備受恩寵,給沙·賈汗連生14個孩子,最後卻奄奄一息在產房。
  • 泰姬陵背後的悽美愛情:泰姬伴隨國王19年,生第14個孩子時去世
    但是沙賈汗卻獨獨對泰姬非常好,他和泰姬幾乎是形影不離,即使是在外徵戰的時候也會帶著她。沙賈汗和泰姬在一起19年,因為感情深厚,兩個人有了14個孩子。但是很不幸的是,這些孩子中活下來的只有四男三女,皇位之爭後,只有三皇子和三個女兒活下去,更為不幸的是,泰姬本人也因為生產去世了。
  • 泰姬陵背後泣血慘劇:結婚18年,生育14次,油盡燈枯而死
    這座陵寢便是泰姬陵,如今泰姬陵也被評選為了「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關於萬裡長城的故事還有很多,那麼泰姬陵的故事又有哪些呢?l 泰姬陵1631年,一座在後來聞名世界的建築開始動工了,這樣一座通體呈現白色,採用大理石為材料的陵墓開始拔地而起。整個陵園大致呈現為一個長方形。
  • 印度王后,在世生了十四個孩子,最後死於難產,王子為其建泰姬陵
    我們到印度的時候可以看到很多標誌性的建築,這個地方就是泰姬陵,基本上來印度遊玩的遊客都會來這裡打卡。這是一個美麗且壯觀的地方,而在這個建築的背後還有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有很多人是這樣是這樣說印度泰姬陵的,和我們國家的長城意義基本上一樣的。
  • 泰姬陵是愛情的象徵?背後真相:泰姬19年生14個孩子,死在產床上
    眾所周知,泰姬陵是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自己心愛的第二任妻子所建造的。所以,有人說沙賈汗雖然是一個好大喜功的暴君,但他似乎也是一個情深意重的男子。然而,泰姬陵建成的背後,也是一個慘劇。沙賈汗的寵妃原名叫阿姬曼·芭奴,1593年出生在阿格拉一個貴族家庭。
  • 耗時12年建成的泰姬陵隱藏驚天秘密,陵墓中的女人究竟是誰?
    泰姬陵——印度的象徵,建築的瑰寶,一場曠世之愛的遺物。如今,泰姬陵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吸引人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有300多萬人慕名而來,觀賞這座人類最美麗的建築。泰姬陵的內室是一座陵寢,墓主人是國王沙賈汗一生的摯愛——泰姬·瑪哈爾。
  • 泰姬陵背後的愛情:泰姬19年連生14胎,油盡燈枯死在了產床上
    在印度有著「印度明珠」之稱的泰姬陵就是這麼一座建築,在它光鮮的外表背後,埋藏了一段悽慘的愛情故事:泰姬19年內連生14個胎,最終油盡燈枯死在了產床上。 泰姬·瑪哈爾,原名阿姬曼·芭奴,1593年出生在阿格拉城的貴族家庭。她的家族是來自波斯的移民,出色的血統讓她有著極其美麗的容顏。父母給了她最為高級的教育,讓阿姬曼在各個方面都有所建樹,才華過人。
  • 泰姬陵背後的故事:王妃19年連生14胎,泰姬死後國王性情大變
    今天,我們要回溯的便是世界奇蹟之一的泰姬陵,同樣作為陵墓,相比粗狂雄偉的金字塔,而言,泰姬陵明顯偏於優雅和貴氣,就像一位絕美的女子,靜靜佇立在世界的一角。泰姬的愛情泰姬陵的歷史要從17世紀的莫臥兒王朝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