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見證的愛情:王后寵冠六宮連生14子,難產而死國王一夜白頭

2020-12-06 貴妃說史

泰姬陵見證的愛情:王后寵冠六宮連生14子,難產而死國王一夜白頭

愛情一直是人類社會永恆的話題,在世界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過程中,也湧現出了很多悽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尤其是封建帝王與嬪妃之間的愛恨糾葛,更是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主人公叫阿姬曼·芭奴,而泰姬陵是印度國王沙·賈汗為紀念她而修建的。阿姬曼·芭奴寵冠六宮連生十四子,難產過世國王一夜白頭。

邂逅國王

所有的愛情初見時總是美好的,阿姬曼·芭奴在趕集的途中邂逅了沙·賈汗。阿姬曼·芭奴是位波斯姑娘身材曼妙容貌豔麗,沙·賈汗就對眼前這個傾國傾城的姑娘一見鍾情。

更為難得的是,阿姬曼·芭奴不光容貌出眾,而且還是一位賢良淑德的妻子。不僅精通音律,而且在朝政方面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沙·賈汗的父親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第四位國王,名叫賈汗吉爾。當時的沙·賈汗野心勃勃想要提前繼承父親的皇位,甚至還還發動宮廷政變。

生死相依

可惜最後以失敗告終,沙·賈汗後來發配邊疆長達7年之久。這麼多年沙·賈汗飽受風霜雨雪,然而愛妻阿姬曼·芭奴卻一直不離不棄陪伴在他身邊。

患難見真情,沙·賈汗從心底裡很感激這位賢妻,因此兩人如影隨形,即使他外出打仗讓愛妻隨行。沙·賈汗覺得有妻子的陪伴,上場殺敵才更有勇氣。

又過去了一年沙·賈汗的父王過世,兄弟之間為了爭奪皇位爾虞我詐,最終在嶽父的支持下,沙·賈汗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王位,成為了莫臥兒王朝的第五代國王。

寵冠六宮

沙·賈汗統治手段十分殘酷,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幾乎將手足兄弟屠殺殆盡。在沙·賈汗統治印度期間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勢力,平定了邊疆地區的動亂,將國土面積拓展了1/4。

話說回來,沙·賈汗雖然對外統治殘暴不已,然而對自己的王后阿姬曼·芭奴卻是寵愛有加。沙·賈汗繼承王位後雖然後宮佳麗無數,然而讓六宮粉黛無顏色的卻是阿姬曼·芭奴王后。

他們兩人19年的婚姻甜蜜恩愛,阿姬曼·芭奴可謂獨享雨露,一口氣為國王生育了14個孩子。我們現在看來依然驚訝不已,這幾乎是一年一個娃的節奏。

難產而死

然而當時的印度醫療水平不發達,王后在生育最後一個孩子的時候,竟然難產而死。沙·賈汗因為愛妻的離去悲痛不已,甚至青絲一夜之間變成白髮。

痛定思痛的沙·賈汗自責不已,覺得自己不應該讓妻子生育那麼多孩子。內疚不已的沙·賈汗下定決心,要為自己的愛妻修築世界上最雄偉、最美麗的陵墓。

修築泰姬陵

沙·賈汗不遠萬裡從世界各地調來了很多能工巧匠,中還包括義大利、法國和波斯等地的畫家、珠寶家。整個工程動用了幾十萬勞工經過二十多年的協同努力,最終才完成泰姬陵這個舉世矚目的建築。

值得一提的是,沙·賈汗害怕自己的愛妻被打擾,並沒有安放在棺槨裡,而是隱藏於密室之中。即使王后過世多年,沙·賈汗的深情並沒有半點消退。

據統計整個泰姬陵奢華無比,花費在四千萬盧比左右。再加上多年來的徭役,老百姓甚至沒有時間種田捕魚。最終整個龐大的莫臥兒王朝被泰姬陵拖垮,很多地區爆發了農民起義。

晚年的沙·賈汗更加殘暴,為了保守住王后地宮的秘密,他下令處死了泰姬陵設計師,而且還將所有的工匠砍去了手臂。他的所作所為,將本來優雅美麗的泰姬陵染上了鮮血。

宮廷政變

歷史好像是一個圈一樣,晚年的沙·賈汗走向了自己父王的那條路。幾個兒子一直以來都對王位垂涎不已,在沙·賈汗病重後更是躍躍欲試想要奪權。

其中最有實力的當屬奧朗則布王子,他在1658年發動宮廷政變,將自己的老父親趕下了王位。他以叛國罪的名義,將自己所有的兄弟頭顱砍下,並且送到了沙·賈汗的面前。

歷史是驚人的相似,怪不得我們常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今的這一幕對於沙·賈汗來說並不陌生,因為曾經的他也是這麼走過來的。

晚年的沙·賈汗被自己兒子幽靜起來,像是輪迴報應一樣被關在了阿格拉昔日的王宮。剛開始的時候沙·賈汗還能通過天窗遙望到泰姬陵的背影,後來年紀越來越大視力下降,沙·賈汗只能通過寶石的折射來遙望泰姬陵。

晚年悲慘

沙·賈汗被軟禁的八年中孤孤單單,兒子繼承王位後再也沒去看過他。晚年的沙·賈汗沒有子女、沒有愛人也沒有權力,有的只有曾經自己為愛妻修建的泰姬陵。

幸運得是,沙·賈汗過世後兒子將她與王后合葬在了泰姬陵,也算是了卻了他心中一直以來的夙願。這對陰陽相隔的戀人,終於能夠在天堂相會。

也許很多讀者看了這個故事才恍然大悟,原來雄偉壯觀的泰姬陵背後,有著這樣一段悽美浪漫的愛情傳奇。在這段權力的遊戲中沒有人是贏家,他們為了皇位和愛情都付出了一切。

如今的泰姬陵已經成為了印度的標誌性建築,因為它精美絕倫,因此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如今依然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參觀。

小編點評

古代的印度婦女地位較低,即使貴為一國王后,命運也是坎坷悲慘。縱使阿姬曼·芭奴寵冠六宮,但卻依然難逃變成生子機器的命運。

阿姬曼·芭奴連生十四個孩子最終難產而死,一代絕世美女在自己三十七歲的時候便撒手人寰。這點小編也是很難理解,如果真的愛自己的王后,為什麼要讓她一直辛苦的懷孕生子呢?

也許這是印度的風俗,也許在印度女子生育已近成為了天經地義的事情。小編覺得沙·賈汗還是明白的太遲,即使為了愛妻一夜愁白頭,並且勞民傷財修建泰姬陵,斯人已逝又有何意義呢?

可以說泰姬陵唯一的意義就是見證了這單那浪漫的皇家愛情,有的是帝王的深情、權力的算計和歷史驚人的相似。

相關焦點

  • 泰姬陵背後的悽美愛情:泰姬伴隨國王19年,生第14個孩子時去世
    泰姬陵見證了印度莫臥兒帝國的皇帝沙賈汗和他的王后阿姬曼·芭奴之間的悽美愛情。沙賈汗和貌美如花的阿姬曼·芭奴婚後感情深厚,兩個人不離不棄相伴19年,可是自古紅顏多薄命,阿姬曼·芭奴在生第14個孩子的時候,因感染產褥熱香消玉殞。沙賈汗和阿姬曼·芭奴感情非常好。
  • 泰姬陵,到底是愛情的象徵or墳墓?
    泰姬陵,「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是到印度遊玩必去的打卡聖地。今年元旦期間,我們一行人從新德裡到瓦拉拉納西再到菩提伽耶,打卡了印度幾大古蹟,泰姬陵是其中的一個點。以前對泰姬陵的記憶,是孤獨的黛安娜王妃獨自一人坐在長凳上,背後是象徵著愛情的泰姬陵,白色的建築映襯得黛安娜王妃更為寂寞。
  • 泰姬陵隱藏的悲劇:泰姬18年連產14子,最後掏空身體難產而亡
    ▲泰姬陵據說在她死後,沙·賈汗悲痛欲絕,一夜白頭,於是傾全國之力用22年時間為愛妻建成了泰姬陵前後共有兩萬多人參與過泰姬陵建設,這座宏偉而浪漫的建築最終在1653年(還有說法是在1654年)建成,300多年來始終被視為愛情的見證。在建成之初,沙·賈汗曾說:「如果人間有天堂與樂園,就是泰姬陵。」這座建築之奢華宏偉已經完全不似一座陵墓,其沉鬱氛圍遠遠不及莊嚴肅穆之氣。
  • 泰姬陵的愛情悲歌:泰姬18年產14子,39歲得產褥而去世
    有「世界新七大奇蹟」之稱的泰姬陵,位於印度北部亞穆納河轉彎處的大花園,亞穆納河下遊。就在今印度距新德裡200多公裡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內,亞穆納河右側。300多年來,泰姬陵一直是被當作愛情的見證。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拉」,泰姬陵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同時上面還鑲嵌了很多寶石。
  • 印度泰姬陵背後的慘劇:泰姬18年連生14子,油盡燈枯喪命在產床上
    這滴巨大、價值連城的「眼淚」給世界留下了不盡的、關於愛情的遐思。——泰戈爾作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泰姬陵令多少人驚嘆於它的壯觀華美……一座陵墓修得如同一座宮殿,可見泰姬·馬哈爾生前有多受寵,才能獲得如此風光。印度泰姬陵背後的確有個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令無數人為之感動,不由嘆息。而現今的泰姬陵,也成為了愛情的象徵,足夠讓人遐思幻想,為之心醉神迷。
  • 泰姬陵背後的故事:泰姬19年內生下14個孩子,耗盡心力而亡
    「叫我寶寶就行,我打算先去一次泰姬陵,然後再……」「大哥大哥,泰姬陵在印度!」這是著名電影《人在囧途之泰囧》裡面的著名片段,而在這個片段中提到的泰姬陵就是印度的著名景點。誠然,這個景點的名字裡有個泰字,但是也不能因為這個字,就把它分配給泰國!而這座著名的景點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悲劇的愛情故事。
  • 泰姬陵雖然宏偉,泰姬19卻年生了14胎,最終因難產而死
    說起泰姬陵,這個可以說是印度的象徵性建築之一。每個去印度的人幾乎都會去看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伊斯蘭建築的代表作,被譽為「完美建築」,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譽。而且目前有新世界七大奇蹟之稱。可以說泰姬陵的榮譽是非常多。
  • 泰姬陵的愛情:國王每7天去給亡妻獻次花,晚年卻被兒子囚禁至死
    泰姬陵為何被稱為永恆的愛情之淚?建築之美難掩愛情之傷!泰戈爾有首詩這樣寫道:「沙賈汗,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財富和榮耀,都會隨光陰流逝只有這一顆愛的淚珠——泰姬陵,在歲月長河的流淌裡,光彩奪目,永遠,永遠。」
  • 「泰姬陵」背後的愛情:被國王獨寵,18年生13子,油盡燈枯在產房
    有的印度男人因為宗教原因,還可以娶3、4個老婆,娶回來對她們好不好就要看丈夫個人的品德,不過大部分印度男人家暴成風,並且以此為榮,在印度很難看到有真摯的愛情。泰姬陵是印度著名的建築,絕大多數人想不到的是,在男女關係尖銳的印度,泰姬陵背後竟然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
  • 泰姬陵:愛情背後的悽美,18年誕下14子,也因此油盡燈枯
    導語:泰姬陵是被譽為世界新七大奇蹟的文化遺產,是古印度莫臥兒國王沙·賈汗(意為世界的統治者)為愛妃阿姬曼·芭奴建造的巨型陵墓,相傳沙·賈汗為此一夜間白了頭,因此泰姬陵可謂是因愛而生,成了二人愛情的延續。
  • 泰姬陵背後的悲劇:泰姬19年連生14個孩子,精力耗盡死在了產床上
    而泰姬陵背後的故事,更讓人感到唏噓,正如印度詩人泰戈爾所寫得那樣:「沙賈汗,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財富和榮耀,都會隨光陰流逝……只有這一顆淚珠——泰姬陵,在歲月長河的流淌裡,光彩奪目,永遠,永遠。」沙賈汗原名庫拉姆,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的第四位國王查汗吉爾的第三子。
  • 泰姬陵背後的慘劇:泰姬19年連生14個孩子,油盡燈枯死在了產床上
    除了這些話劇與神話,還有諸多歷史愛情故事,比如為博美人一笑的「烽火戲諸侯」;「自掛東南枝」的焦仲卿、劉蘭芝;唐玄宗與楊貴妃「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愛情。自古英雄的身邊總是伴隨著諸多美人,印度泰姬陵也見證了一段悽美愛情。
  • 印度王后,在世生了十四個孩子,最後死於難產,王子為其建泰姬陵
    我們到印度的時候可以看到很多標誌性的建築,這個地方就是泰姬陵,基本上來印度遊玩的遊客都會來這裡打卡。這是一個美麗且壯觀的地方,而在這個建築的背後還有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有很多人是這樣是這樣說印度泰姬陵的,和我們國家的長城意義基本上一樣的。
  • 泰姬陵背後的真相,泰姬淪為生子機器,共有14個孩子,死在產床上
    印度的泰姬陵,很多人心馳神往之處,這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埋藏著的是一位女子的愛情,泰姬陵因為愛情而誕生,也因為愛情而被世人所熟知。恍若仙境的泰姬陵是沙·賈汗送給妻子的最後一份禮物,從古至今,無數人望著這份禮物幻想那一段美好的愛情。這座瑩白的泰姬陵是沙·賈汗、阿姬曼二人愛情的豐碑。沙·賈漢曾在建好之初說:「如果人世間有天堂與樂園,泰姬陵就是這個樂園。」這是沙·賈汗為阿姬曼修建的天堂樂園。
  • 世界最美陵墓,2萬巨匠用了22年耗空國庫打造,只為紀念一位王后
    這是一座為愛情而建的建築,通過建築傳達的愛情,能過穿越時空,經得起世間的風雨。偉大建築背後舉世無雙的故事故事的開端總是美好的。年輕的王子在集市上遇到了一位漂亮姑娘,從此一生迷戀著她。5年後,王子滿20歲與姑娘結婚。姑娘從此被稱為泰姬·馬哈爾,意思是宮中最高尚的人。
  • 阿格拉遊記:睹悽美之地泰姬陵,憶起背後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導遊說此基是泰姬陵的前導參觀點,規模不如泰姬陵。但其花園之方正、建築之協調與阿格拉的泰姬陵有異曲同工之妙圖案多數星幾何狀,線條簡潔,與四周花園非常和諧。陵墓有鏤空的石格窗子,光線自空格透到石棺上,若隱若現,宛如訴說著久遠歷史中的爭鬥與怨憤。整座陵莊重大方,有伊斯蘭文化的簡潔優美,又不失皇室的莊嚴權威,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泰姬陵是愛情的象徵?背後真相:泰姬19年生14個孩子,死在產床上
    泰姬陵,「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全稱「泰姬·瑪哈拉」。它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高30米,頂部有座八角亭的十分氣派的拱門,用玻璃、瑪瑙、寶石等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泰姬陵被譽為「完美建築」,又被稱為「印度明珠」。
  • 「泰姬陵」背後的悽涼:她備受恩寵,連生14子,奄奄一息在產房
    「泰姬陵」,在印度是一個著名的建築,裡面葬著曾經深受國王沙·賈漢寵愛的妃子,阿姬曼·芭奴。然而在「泰姬陵」的背後有一個悽涼的愛情故事,阿姬曼芭奴雖然備受恩寵,給沙·賈汗連生14個孩子,最後卻奄奄一息在產房。
  • 泰姬陵背後泣血慘劇:結婚18年,生育14次,油盡燈枯而死
    這座陵寢便是泰姬陵,如今泰姬陵也被評選為了「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關於萬裡長城的故事還有很多,那麼泰姬陵的故事又有哪些呢?l 泰姬陵1631年,一座在後來聞名世界的建築開始動工了,這樣一座通體呈現白色,採用大理石為材料的陵墓開始拔地而起。整個陵園大致呈現為一個長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