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的愛情悲歌:泰姬18年產14子,39歲得產褥而去世

2020-12-06 歷史漫談君

有「世界新七大奇蹟」之稱的泰姬陵,位於印度北部亞穆納河轉彎處的大花園,亞穆納河下遊。就在今印度距新德裡200多公裡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內,亞穆納河右側。300多年來,泰姬陵一直是被當作愛情的見證。

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拉」,泰姬陵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同時上面還鑲嵌了很多寶石。泰姬陵不僅用它美麗而獨特的建築吸引著人們, 同時泰姬和印度國王沙·賈汗(波斯語的意思是世界的統治者)悽美的愛情故事也為之增添了一絲神秘之感。

沙·賈汗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宗教,通武略,可謂是文武雙全,是他的父親的得力助手,幫助父親統領軍隊。

▲泰姬陵

1653年,泰姬陵終於建成,建造的時間長達20多年,動用了2萬多民工,共耗費4000萬盧比,使國力受到了很大的損傷,真是勞民傷財。

泰姬死後,沙·賈汗悲痛欲絕,一夜白頭,感覺生活沒了顏色。為了紀念泰姬,,開始用心修建她的陵墓。

▲阿姬曼·芭奴

泰姬原名阿姬曼·芭奴,波斯人,1593年生,出身貴族,非常貌美,皮膚如玻璃般透明,性格溫婉。

泰姬19歲嫁給了20歲的沙·賈汗,18年時間裡生下了14個孩子,平均1.3年,也就是16個月生產一次。

除去十月懷胎,這樣兩個孩子間隔的時間裡,泰姬只有6個月是自由身。也就是說前一個孩子剛生下來6個月,她已經又懷有身孕了。

當然從這方面看,泰姬夫妻二人感情深厚,但是泰姬的接連生產,又得不到休息,也對她的身體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終於在她生育第14個孩子的時候,孩子生下不久,她就因為產褥熱而去世了,只活了39歲。

▲泰姬陵

沙·賈汗原名庫拉姆,是父皇賈汗吉爾的三皇子,也是莫臥兒帝國歷史上的一位梟雄,曾經陰謀篡奪皇位,後來失敗,最後他的父親死後,他成為了第五任皇上。他統治時期,雄韜偉略,野心勃勃,多次擴張印度版圖,平定了內部的叛亂。

沙·賈汗統治時期,加強中央集權,擴建軍隊,平定了德幹各公國的叛亂。1631年,曾命孟加拉總督鎮壓在該地的葡萄牙人。1636年吞併艾哈邁德納格爾,迫使戈爾孔達和比傑伊布爾地區統治者稱臣納貢。長期與波斯薩法維帝國戰爭,爭奪阿富汗。1638年派重兵迫使波斯坎大哈總督阿里·馬爾丹汗投降。1646年佔領巴達赫尚和巴爾赫。

阿姬曼·芭奴與沙·賈汗經常一起南徵北戰,同甘共苦,她做他戰場上的夫人,給他鼓勵,給他精神上的慰藉。

沙·賈汗與阿姬曼·芭奴的孩子活下來的有7個,四個兒子,三個女兒。

1657年,沙·賈汗病重,王位爭奪大戰開始了。幾番博弈之後,奧朗則布,泰姬所生的三兒子成了人生的贏家。他弒兄殺弟並篡位,打敗並殺死太子兼大皇子達拉舒科和四皇子穆拉德,他驅逐了二皇子舒賈,囚禁並廢除沙賈汗皇帝,最後自己登基稱帝。

奧朗則布自然非常痛恨他的競爭對手皇太子也就是他的哥哥和支持皇太子的父親沙·賈汗。他親手取了皇太子的首級,並且送給了父親。

奧朗則布將父親沙·賈汗軟禁在阿格拉堡中,一共有5年。

期間,沙·賈汗聊以慰藉的是能看到他心愛的泰姬陵,且大女兒可以陪著他。就如同倡導「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一樣,被小兒子囚禁於南宮,最後活活被餓死。

偶爾,沙·賈汗的兒子也會去看看他,但是看的目的是希望他早死。他要水喝,兒子也只會給他墨水喝。

1666年沙·賈汗去世,享年74歲,葬於泰姬陵中。

對泰姬陵你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

相關焦點

  • 泰姬陵背後的悽美愛情:泰姬伴隨國王19年,生第14個孩子時去世
    泰姬陵背後是悽美的愛情故事。泰姬陵見證了印度莫臥兒帝國的皇帝沙賈汗和他的王后阿姬曼·芭奴之間的悽美愛情。沙賈汗和貌美如花的阿姬曼·芭奴婚後感情深厚,兩個人不離不棄相伴19年,可是自古紅顏多薄命,阿姬曼·芭奴在生第14個孩子的時候,因感染產褥熱香消玉殞。沙賈汗和阿姬曼·芭奴感情非常好。
  • 泰姬陵隱藏的悲劇:泰姬18年連產14子,最後掏空身體難產而亡
    沙·賈汗畫像然而泰姬陵背後所隱藏的悲劇和悽涼卻是少有人知。19歲從波斯來到印度的美女阿姬曼·芭奴,在印度王宮中生活得18年時間裡生下了14個孩子,這樣的負擔遠非常人身體所能承受,而她也早已因頻繁生產被掏空了身體中的所有養分。
  • 印度泰姬陵背後的慘劇:泰姬18年連生14子,油盡燈枯喪命在產床上
    這滴巨大、價值連城的「眼淚」給世界留下了不盡的、關於愛情的遐思。——泰戈爾作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泰姬陵令多少人驚嘆於它的壯觀華美……一座陵墓修得如同一座宮殿,可見泰姬·馬哈爾生前有多受寵,才能獲得如此風光。印度泰姬陵背後的確有個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令無數人為之感動,不由嘆息。而現今的泰姬陵,也成為了愛情的象徵,足夠讓人遐思幻想,為之心醉神迷。
  • 泰姬陵背後的愛情:泰姬19年連生14胎,油盡燈枯死在了產床上
    它們或是一代帝王的自白,或是一份文化的傳承,又或者,是一段愛情的永恆紀念。在印度有著「印度明珠」之稱的泰姬陵就是這麼一座建築,在它光鮮的外表背後,埋藏了一段悽慘的愛情故事:泰姬19年內連生14個胎,最終油盡燈枯死在了產床上。
  • 泰姬陵:愛情背後的悽美,18年誕下14子,也因此油盡燈枯
    導語:泰姬陵是被譽為世界新七大奇蹟的文化遺產,是古印度莫臥兒國王沙·賈汗(意為世界的統治者)為愛妃阿姬曼·芭奴建造的巨型陵墓,相傳沙·賈汗為此一夜間白了頭,因此泰姬陵可謂是因愛而生,成了二人愛情的延續。
  • 皇后生14個孩子後得產褥病去世,君王為她建造一座陵墓聞名世界!
    沙賈汗是莫臥兒皇帝,15歲的沙賈汗在第一次見到蒙泰姬時,便萌發了情愫。當時的蒙泰姬是皇宮總管阿薩夫汗的女兒,名字叫做阿姬曼·芭奴·貝古姆。五年之後兩人步入婚姻的殿堂。阿姬曼容貌出眾、性情溫柔、多才多藝,擅長處理朝務,為此備受沙賈汗寵愛。無論生活起居或是出戰,阿姬曼總會形影相隨陪伴在沙賈汗身邊。
  • 「泰姬陵」背後的愛情:被國王獨寵,18年生13子,油盡燈枯在產房
    印度女人即使嫁人之後,地位仍然沒有改善,她們17、8歲就被嫁出去,肩負生兒子的任務,越多越好。有的印度男人因為宗教原因,還可以娶3、4個老婆,娶回來對她們好不好就要看丈夫個人的品德,不過大部分印度男人家暴成風,並且以此為榮,在印度很難看到有真摯的愛情。泰姬陵是印度著名的建築,絕大多數人想不到的是,在男女關係尖銳的印度,泰姬陵背後竟然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
  • 泰姬陵美麗愛情故事的背後,是暴君對柔弱女子,還有無數人的摧殘
    說起泰姬陵,大家最先想到的不是泰姬陵本身,而是它背後美麗的愛情故事。1631年,莫臥兒帝國皇帝沙·賈汗最寵愛的妃子阿姬曼·芭奴去世。寵妃之死,令沙·賈汗傷心欲絕。為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他決定給寵妃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
  • 泰姬陵是愛情的象徵?背後真相:泰姬19年生14個孩子,死在產床上
    眾所周知,泰姬陵是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自己心愛的第二任妻子所建造的。所以,有人說沙賈汗雖然是一個好大喜功的暴君,但他似乎也是一個情深意重的男子。然而,泰姬陵建成的背後,也是一個慘劇。沙賈汗的寵妃原名叫阿姬曼·芭奴,1593年出生在阿格拉一個貴族家庭。
  • 泰姬陵背後泣血慘劇:結婚18年,生育14次,油盡燈枯而死
    泰姬陵,全稱是"泰姬·瑪哈爾陵",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才建立的,因愛情而生,那這之中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l 泰姬陵背後的愛情之歌泰戈爾說,泰姬陵是「永恆面頰上的一滴眼淚」。一個如此悽美的比喻,必然連著一個美麗而又悽涼的故事。
  • 泰姬陵背後的真相,泰姬淪為生子機器,共有14個孩子,死在產床上
    印度的泰姬陵,很多人心馳神往之處,這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埋藏著的是一位女子的愛情,泰姬陵因為愛情而誕生,也因為愛情而被世人所熟知。恍若仙境的泰姬陵是沙·賈汗送給妻子的最後一份禮物,從古至今,無數人望著這份禮物幻想那一段美好的愛情。這座瑩白的泰姬陵是沙·賈汗、阿姬曼二人愛情的豐碑。沙·賈漢曾在建好之初說:「如果人世間有天堂與樂園,泰姬陵就是這個樂園。」這是沙·賈汗為阿姬曼修建的天堂樂園。
  • 泰姬陵,到底是愛情的象徵or墳墓?
    泰姬陵,「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是到印度遊玩必去的打卡聖地。今年元旦期間,我們一行人從新德裡到瓦拉拉納西再到菩提伽耶,打卡了印度幾大古蹟,泰姬陵是其中的一個點。以前對泰姬陵的記憶,是孤獨的黛安娜王妃獨自一人坐在長凳上,背後是象徵著愛情的泰姬陵,白色的建築映襯得黛安娜王妃更為寂寞。
  • 泰姬陵雖然宏偉,泰姬19卻年生了14胎,最終因難產而死
    說起泰姬陵,這個可以說是印度的象徵性建築之一。每個去印度的人幾乎都會去看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伊斯蘭建築的代表作,被譽為「完美建築」,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譽。而且目前有新世界七大奇蹟之稱。可以說泰姬陵的榮譽是非常多。
  • 泰姬陵的愛情:國王每7天去給亡妻獻次花,晚年卻被兒子囚禁至死
    泰姬陵為何被稱為永恆的愛情之淚?建築之美難掩愛情之傷!泰戈爾有首詩這樣寫道:「沙賈汗,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財富和榮耀,都會隨光陰流逝只有這一顆愛的淚珠——泰姬陵,在歲月長河的流淌裡,光彩奪目,永遠,永遠。」
  • 「泰姬陵」背後的悽涼:她備受恩寵,連生14子,奄奄一息在產房
    「泰姬陵」,在印度是一個著名的建築,裡面葬著曾經深受國王沙·賈漢寵愛的妃子,阿姬曼·芭奴。然而在「泰姬陵」的背後有一個悽涼的愛情故事,阿姬曼芭奴雖然備受恩寵,給沙·賈汗連生14個孩子,最後卻奄奄一息在產房。
  • 泰姬陵背後的悲劇:泰姬19年連生14個孩子,精力耗盡死在了產床上
    泰姬陵,乃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統治者,沙賈汗為紀念其愛妃——蒙泰姬·馬哈爾所建。因為泰姬陵的美,每年都可以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參觀。而泰姬陵背後的故事,更讓人感到唏噓,正如印度詩人泰戈爾所寫得那樣:「沙賈汗,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財富和榮耀,都會隨光陰流逝……只有這一顆淚珠——泰姬陵,在歲月長河的流淌裡,光彩奪目,永遠,永遠。」沙賈汗原名庫拉姆,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的第四位國王查汗吉爾的第三子。
  • 泰姬陵背後的慘劇:泰姬19年連生14個孩子,油盡燈枯死在了產床上
    除了這些話劇與神話,還有諸多歷史愛情故事,比如為博美人一笑的「烽火戲諸侯」;「自掛東南枝」的焦仲卿、劉蘭芝;唐玄宗與楊貴妃「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愛情。自古英雄的身邊總是伴隨著諸多美人,印度泰姬陵也見證了一段悽美愛情。
  • 泰姬陵見證的愛情:王后寵冠六宮連生14子,難產而死國王一夜白頭
    泰姬陵見證的愛情:王后寵冠六宮連生14子,難產而死國王一夜白頭愛情一直是人類社會永恆的話題,在世界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過程中,也湧現出了很多悽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尤其是封建帝王與嬪妃之間的愛恨糾葛,更是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泰姬陵背後的血淚:泰姬18年連生14個孩子,隨軍出徵死於產床
    要說印度最著名的景點,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泰姬陵,包括前段時間川普訪印都在泰姬陵留下了合影,這個地方現在看起來是很唯美,但是背後卻有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泰姬陵是莫臥爾帝國第五任皇帝沙賈汗為寵妃阿姬曼·芭奴所建,兩人的感情可以追溯到少年時期。
  • 泰姬陵背後的故事:泰姬19年內生下14個孩子,耗盡心力而亡
    「叫我寶寶就行,我打算先去一次泰姬陵,然後再……」「大哥大哥,泰姬陵在印度!」這是著名電影《人在囧途之泰囧》裡面的著名片段,而在這個片段中提到的泰姬陵就是印度的著名景點。誠然,這個景點的名字裡有個泰字,但是也不能因為這個字,就把它分配給泰國!而這座著名的景點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悲劇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