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對於居住在我國東南沿海的人們來說,恐怕一點兒也陌生,尤其是些超強颱風,總是會給居住在那裡的人帶去極大的困擾,使人們的家園飽受摧殘,生命安全難以保障。根據以往的歷史數據顯示,強勁的颱風最強時的風速可達二三百千米每小時,它一邊旋轉一邊前進,並且裹挾著巨浪和暴雨,往往會給人們帶去災難性的後果。但令人驚異的是,颱風眼地區往往風平浪靜、天氣晴朗。那麼,颱風眼和颱風外圍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又是什麼力量在維持著颱風眼區域的安靜和平和?
實際上,颱風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的廣闊海面上,中心持續風速在12~13級的熱帶氣旋。它在行進的過程中會邊轉邊走,而且空氣旋轉流動的速度越快風速也就越大。在具體行進的過程中,位於颱風外圍的空氣在圍繞颱風眼進行高速逆時針旋轉時,會使大量的水蒸氣在風力旋轉的作用下一步步被拉升,從而在高空形成濃厚的雲層,繼而形成強烈的暴雨。在外圍空氣旋轉上升的同時,颱風中心直徑約10公裡的颱風眼區域則會形成下沉氣流。在下沉氣流的影響下,這一區域便會雲消雨散,出現暫時的晴天,如果是在夜間甚至可以看到夜空中閃爍的星星。一般來說,颱風眼區域的風平浪靜會持續6個小時左右,隨著颱風眼的轉移,這一區域就會迎來疾風驟雨。
而且,颱風眼外圍的空氣進行高速的逆時針旋轉,不僅會在颱風外圍形成上升氣流,還會產生強大的離心力,使得颱風眼區域與外面的空氣隔絕開來,這樣外圍旋轉的氣流就無法進入其中,使得這裡成為一個封閉孤立的管子。所以,颱風眼區域的天氣狀況與颱風外圍的天氣狀況會截然不同。也正是因為這樣,颱風眼邊緣是合風風速最大的地方,所以,每次在播報颱風風力的時候,播報員都會說「中心附近最大風力」,而不是「中心最大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