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無人區:攝影師25年冒險拍攝,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2021-01-12 山水遊記

車諾比無人區:攝影師25年冒險拍攝,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當攝影師大衛·麥克米蘭1994年首次訪問普裡皮亞特市時,他預計他的行動將受到限制。

八年前,車諾比核電站的一個反應堆發生了爆炸,事故迫使整個地區緊急疏散,放射性沉降物波及到了整個歐洲。

然而,這位攝影師不僅可以自由地在2590平方公裡的車諾比隔離區漫步,他還可以到達受損反應堆的幾米之內,該隔離區大部分地區至今無人居住。

他在一次電話採訪中回憶說:「挑戰在於找到能帶我進入的人,我不知道該去哪裡,我只能任由司機和翻譯擺布。

他補充說:「我對(危險)沒有真正的感覺,人們只是告訴我,有些地區汙染嚴重,我只能在那裡拍照一兩分鐘。」

這一最初的旅行誕生了一系列怪異的圖像,照片記錄了廢棄的建築、過度生長的遊樂場和清理後廢棄的車輛。

這也更加激發了他的好奇心,在接下來的25年裡,這位加拿大攝影師不停的來到該地區多達20多次。

現在,他拍攝的200張照片終於面世,被刊登在他即將出版的一本書中。

在探索自然的持久力量和衰落的必然性的同時,這些照片讓人們對這座自災難發生以來,基本未受影響的鬼城有了一個驚人的了解。

城市的遺蹟

在今天的烏克蘭,普裡皮亞特是1986年4月災難發生時蘇聯的一部分。

在災難發生前的十年裡,該城市為發電廠及其工人提供服務,該城市曾有大約3萬人居住。

麥克米蘭說:「這裡以前肯定非常美麗」,他研究了該地區以前的檔案圖像。

當時的人們認為它是蘇聯最好的城市之一,這裡有許多的學校和醫院,還有體育和文化設施,所以它就是一個展示性的城市。

這些設施現在已經被遺棄,成為腐爛、生鏽和遺棄的犧牲品。

麥克米蘭的許多照片,無論是展示空蕩蕩的遊泳池還是荒涼的教堂,都揭示了這座城市的荒蕪。

他說:「在學校裡,還顯示出學生們下午活動的跡象,教師裡仍然有教師的記錄簿、教科書、學生作品和類似的東西。」

因此,這裡的建築物變成了一個時間膠囊,定格了事故發生時的很多景象。

圖片顯示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褪色肖像,還有在一個院子裡的列寧半身像,照片定格了這段歷史中的特定時刻。

照片也展示了時間的力量,在某些情況下,麥克米蘭在多年的時間裡多次拍攝同一地點,以突出建築環境的惡化。

其中一個最有力的例子,是在幼兒園樓梯間拍攝的一系列圖像。

第一部分是1994年拍攝的,描繪的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鮮豔旗幟,當時還貼在剝落的牆上。

但是再看去年11月拍攝的最新照片時,旗幟已被損壞變色無法辨認。

麥克米蘭說:「如果你現在遇到它,你肯定不會知道它是什麼,你絕對不會想到它可能是一面旗幟,這也就像我們對蘇聯時代的記憶慢慢消失一樣」。

遊樂場和滑梯的照片也提供了時間流逝的象徵,那些曾經在那裡打過球的孩子,現在大多已經三十或四十歲了。

大自然的回歸

正如他的書名「成長和衰變」所暗示的那樣,麥克米蘭既關注人類的退卻,也關注自然的再現。

他的照片中的風景雖然悽涼,但是卻有很多出不屈的植物和樹木在廢棄的人造建築中迸發出來。

攝影師說:「當人類離開,大自然不再被削減和破壞時,它就會獲得重生並瘋狂恢復,我覺得看到這種再生是令人振奮的,但是文化消失是不可避免的。」

這裡的動物開始重新繁殖,有人甚至告訴他,這裡是歐洲觀鳥最好的地方。

麥克米蘭的照片還展示了他在禁區內遇到的很多人,包括工程師、工人和科學家,他們前來測量野生動物器官的輻射情況。

1995年拍攝的一張照片顯示,一名婦女返回村莊清理祖先的墳墓。

麥克米蘭遇到了這麼多的回歸者,他對自己的身體可能產生的健康影響相對放心。

他現在已經73歲了,最近他經常來一次就在裡面待一周時間,這意味著他已經在車諾比禁區內累積停留了幾個月時間。

自從離開烏克蘭前往加拿大後,他的一位原始導遊患上了淋巴瘤,攝影師說不清楚輻射是否與他的得病有影響。

麥克米蘭說:「關於輻射的事情,它是無形的,我有一次帶上計量器時,這裡的輻射水平是如此的不規則,它們在整個禁區內並不相同,而且變化很大。」

攝影師解釋說,隨著汙染物逐年減少,風險也在隨之降低。

新建的「石棺」(稱為車諾比新安全限制區)現在包圍了爆炸的反應堆,取代了1986年首次豎立的臨時混凝土圍牆,這些圍牆用來阻攔核輻射沉降物。

根據麥克米蘭的說法,這裡的遊客也越來越常見,他有時會在烏克蘭首都基輔遇到一日遊的公共汽車。

去年,一群藝術家甚至在普裡皮亞特上演了一場狂歡,該景點迅速成為攝影師的樂園,他們稱之為「黑色迪斯尼樂園」。

他說:「附近有些人生活在一些受汙染較少的地方,所以我從不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

現在這裡更真實的危險是建築物正在倒塌,它們看著很堅固,但其實很脆弱,當你走過它們時,你不會知道可能會發生什麼。

這些照片讓人們意識到,人們製造出的最恐怖的武器,使用後只會對大自然造成短暫的影響,在地球漫長的歲月長河裡,這些影響就像偶爾躍起的一朵小浪花。

但是對於製造這種武器的人類來說,這卻是最致命的,人類文明的發展將來很可能就葬送在自己的手上。

相關焦點

  • 無人區首次航拍,全球最神秘隕落帶揭開面紗
    隕落帶有多神秘,多麼難尋覓?8月9日開始,現代快報聯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組成的 " 隕石科考隊 " 從南京出發,深入新疆阿勒泰山脈深處的無人區搜尋隕石。視頻請戳↓↓↓隕石墜落地球時也會「挑地方」,往往選的是荒蕪人煙的地方。北疆山脈的深處,遊人無法抵達的牧道上;戈壁的荒漠中,都可能留下隕石隕落留下的痕跡。
  • 車諾比悲劇發生34年後,他們冒險偷偷潛入
    34年過去了,如今的車諾比是什麼樣呢?事故發生後,當地居民全部撤走,這裡成為人類禁地。可隨著美劇《車諾比》的熱播,車諾比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7月10日,烏克蘭政府取消了車諾比景區的多項禁令,開放景區供遊客遊玩。消息一經傳出,烏克蘭遊客暴漲。
  • 看到「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照片,成功揭開月球表面的神秘面紗!
    看到「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照片,成功揭開了月球表面的神秘面紗!宇宙是浩瀚無垠的,人類探索了這麼多年,對它的了解也不過是皮毛。人類自認為地球在宇宙中非常巨大,可當人類真正進入太空的時候,才發現宇宙中存在著數以億萬顆比地球大的星球。
  • 揭開太陽日冕神秘面紗
    圖1 2012年7月11日美國宇航局的高解析度日冕成像儀(Hi-C)捕獲到了太陽日冕活動。通過波長為19.3納米(可見光波長的1/25)的紫外線光的觀測,才獲得了這些具有代表性顏色的圖片。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太陽任何區域溫度達到100萬攝氏度時,強烈的風暴將會對地球產生大破壞,直到今日科學家仍然無法揭開太陽神秘日冕的面紗。然而天文學家近日發布了前所未有的高解析度圖片,顯示了太陽大氣層真正的樣子。
  • 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它是物質能量傳播、釋放、轉換的一種方式。其中,核輻射是人類認識相對較晚的一種輻射形式,也是最為神秘的一種。前不久美劇排行榜上最熱門的《車諾比》,即通過藝術創作,演繹出核事故災難場景,再次引發不少人對核輻射的關注。核輻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神奇的四氧化三鐵,揭開奇異現象的神秘面紗
    雖然故事眾說紛紜、誇大離奇,充滿了恐怖色彩,但我們用科學揭開奇異故事的神秘面紗,真像不僅讓我們領略了科學的魅力,而且對我們的現代生在活也有積極意義。大家可能聽說過1992年故宮的靈異事件:那是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下午,遊客們突然看到故宮的紅牆邊出現了行走的宮女,並用相機拍下了這靈異的一幕。
  • 攝影師四次深入車諾比汙染區 拍攝震撼照片
    攝影師四次深入車諾比汙染區拍攝震撼照片 2012-03-01 14:26
  • 《葉猴王國》揭開白頭葉猴的神秘面紗
    這部長達一個小時的野生動物紀錄片帶我們進入猴子王國的腹地,追隨並拍攝到了珍稀野生動物白頭葉猴在中國美麗的喀斯特地貌山中的神秘生活。  華影青橙獲得允許進入此前一直禁止入內的地區拍攝,從而幸運地揭開了這群世界上最罕見的猴類的神秘面紗。
  • 比國寶還珍稀神獸,中國僅有大約100隻,見到它好運將伴隨一生!
    青藏高原上生活著這樣一隻神秘的野獸。他們擁有與國寶相當的罕見學位。即使在世界上,他們的人數也不到300人。這是什麼動物?  大圖形模式 這種神話中的野獸是金野犛牛,人們通常稱之為金野犛牛。顧名思義,它是一隻全身長著金色或金色皮毛的野犛牛。這種動物一年到頭都生活在高山和高原上是非常罕見的,主要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羌塘無人區。
  • 「遺失的世界」索科特拉島 揭開神秘面紗
    讓我們跟隨英國《每日郵報》,一起揭開這個神秘島嶼的面紗吧!印度洋遺失島索科特拉島遠觀像科幻電影裡的圖片,但事實上它已進化為一個「世外」島,如同迷失的世界島一樣,已和非洲大陸分離了六、七百萬年。索科特拉島位於印度洋,在距索馬利亞250公裡和葉門340公裡的交匯處。島上的惡劣環境,有大面積的沙質海灘、石灰巖溶洞和巍峨的高山。
  • 車諾比事件33年後,現狀如何?被劃無人區,但有老人想搬回
    車諾比事件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核洩漏事故,這次事故造成的輻射值比二戰時期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輻射值高400倍還要多。這起事故發生於1986年,為了躲避輻射,核電站方圓近30公裡以內的所有居民全部遷移,這個區域被劃定為無人區,禁止人居住。核電站造成了烏克蘭將近2000億美元的資產損失,帶來的自然災害也是難以估計的。
  • 他們在現實的車諾比撿垃圾
    後來,車諾比中可利用的物資越來越少,更多的人闖入車諾比只是受到了科幻作品的影響,想體驗進入無人區的刺激。還有些潛行者則是車諾比周邊的居民或者是車諾比親歷者的後代,他們希望能親眼看一眼車諾比,更近的了解、體會那段歷史。
  • 水星行動敏捷,難以觀測,教你如何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大家可能會奇怪水星離地球也不太遠啊,怎麼我們卻很難看到它呢?按道理來說應該不難觀測,但由於水星距離太陽實在太近了,而且自身不夠亮。因此在絕大部分的時候,水星都淹沒在太陽的光芒之中,除非發生日全食,否則是很難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2020-12-03 09: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揭開雷電神秘面紗
    雷電一詞最初源於神話,充滿了神秘色彩。希臘人認為雷電是眾神之神宙斯的武器,用於維持著天地間的秩序;中國人認為雷電由雷公電母掌控,主要作用是在下雨是助威,也可以懲惡揚善;非洲土著人認為一種神秘鳥類的羽毛在閃光,它的翅膀拍動產生了閃電打雷的聲音。當然,人類對雷電的認知不僅僅是停留在神話猜想層面。長期以來,人類用科學的方法研究雷電,經過不斷探索,目前揭開了雷電的神秘面紗。
  • 揭開光線在攝影中的神秘面紗
    多數情況下用25°~45°側順光來進行照明,即相機與被攝主體之間的連線,和光源與被攝主體之間的連線形成的夾角為25°~45°。此時面對相機的被攝主體部分受光,出現了部分投影。這樣能更好地表現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皮膚質感,既保證了被攝主體的亮度,又可以使其明暗對比得當,有立體感。
  • 單反毀一生:野外攝影師的辛酸血淚史
    攝影師冒險近距離拍攝巖漿入海震撼圖    2012年9月,兩名大膽的攝影師Nick Selway和CJ Kale冒著生命危險據報導,2013年1月一位攝影師在印尼的西蘇門答臘島偷拍獼猴,但此舉引發了被拍攝者的不滿。在攝影師還未察覺時,一隻獼猴迅速轉過身去,緊接著來了一個後旋踢。事實上,相機不僅記錄了這隻獼猴標準的中國功夫,還記錄它揮舞著手掌,瞪眼、張嘴生氣的模樣。
  • 走進25年後車諾比:部分物種變異畸形
    部分物種變異畸形在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並引發嚴重核事故過去25年之後,曾經的禁區已不再是一個「死區」。核事故發生後,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一個面積巨大的長而寬的地帶被危險的核輻射覆蓋,數十萬人被迫轉移,重新安置,很多城鎮變成無人區。
  • 揭開帕米爾高原拜火教的神秘面紗
    2500年前,這裡曾舉行過怎樣隆重而神秘的拜火教天葬儀式,然後,誰又將他們安葬在這裡?面對著被稱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頭枕著塔什庫爾幹河,墓主人曾將自己生前怎樣的生活,全部帶入這沉睡了數千年的墓葬中?又留下了多少未解的謎團?這一層層厚厚的神秘面紗,正隨著諸多考古、歷史、民俗專家學者的介入,一點點被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