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五、四、三、二、一!」當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託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啟程奔向月球,距離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不遠處的海灘上,觀景人群揮舞著國旗,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此時,時間定格在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
時間倒回發射前6個小時。天氣預報頁面上,小雨的圖標讓人或多或少有些掃興,但寂靜夜空中的那輪明月和稀疏的星星又給人信心——發射時興許是個好天氣。「你也是來追嫦娥的吧!白天已經下過雨了,我看半夜不會下了。」熟悉當地情況的網約車司機很是熱情,「這將是文昌發射場投用四年多來,首次在凌晨時分執行發射任務。」
過了安檢,進入「觀景海灘核心區」,司機特意放慢了車速,燈光照耀下,「中國夢,航天夢」的招牌格外顯眼。在海南文昌,航天人紮根於海島椰林,矢志逐夢浩瀚太空。「你看右手邊的賓館,起名也很有特色。」司機示意記者。透過車窗,「飛月客棧」的招牌讓人忍俊不禁。「早就訂滿了。十位觀看發射的遊客裡,八名是外地遊客。」他似乎看出了記者的心思,補充說。
圖說:23日晚11時許的海灘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攝
在離「被安利」的海灘還有1公裡多,車輛無法再往前了。路燈下,都是提著帳篷、腳架或是食物的匆匆趕路人。離發射還有不短的時間,可海灘上早已搭起了各色各樣的帳篷。一對從浙江來的老夫妻熟練地鋪好墊子,依偎在一塊。「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夜間看發射。」海邊風大,老先生邊說邊為妻子披上外套。「選擇發射的時間,要考慮地月位置關係,也能減少太陽活動對嫦娥五號的影響。」阿姨拿著望遠鏡瞄向遠處的發射塔,接過話頭,顯然做足了功課。
23日18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此後,「胖五」的每一次變化都牽動著海灘上人們的心。「二聯迴轉平臺打開了!」不少人一邊望著遠方的發射塔,一邊盯著手機裡的直播。
圖說:網友鏡頭裡的「胖五」
此前,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有望創造5個「中國首次」包括: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
激動人心的時候在千呼萬喚中到來,有人高喊著「嫦娥五號,一路順利!」「中國加油!航天加油!」有人揮舞著國旗,唱起《我和我的祖國》……賈啟龍是一位航天人,同樣來到了文昌觀看發射,他告訴記者,最大的體會是航天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堅持自己的夢想。夜幕裡火箭的升空輝煌絢麗,這短短十幾秒光輝的背後是卻是數十年持續的積累和一代代航天人不斷的艱辛、努力、挫折、從頭再來,直到成功。
圖說:上海交大師生也來到了這片「觀景」海灘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攝
文昌發射場旁的這片海灘,到處是深深淺淺的腳印,和坑坑窪窪的月球表面竟有幾分相似。年幼的孩子從媽媽手中掙脫,朝著火箭的方向奔了兩步……小小的腳印,多像探月工程標識裡,「月」的那兩橫。
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郜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