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河流域人口多,土地肥沃,環境怎麼樣?

2020-12-04 地圖帝

恆河位於印度北部,長2525公裡。上遊在喜馬拉雅山脈,由北向南流淌,在印度西北部城市薩哈蘭普爾附近有一個大轉折,開始由西北向東南流淌,然後貫穿印度北部,在孟拉加國與源於我國西藏的布拉馬普特拉河(上遊稱雅魯藏布江)會合,最終注入孟拉加灣。

恆河除了上遊在山區,中下遊都在平原地區,這裡就是印度人視為珍寶的恆河平原。恆河平原除了恆河,還有很多重要支流,如戈默蒂河、卡克拉河、納河。恆河平原面積約有51.6萬平方公裡,比面積約48.6萬平方公裡的我國四川省還要大。

恆河平原土地肥沃,這裡是世界上人口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印度北部有個省級的北方邦,面積約24萬平方公裡,人口多達2.27億人,在世界上所有國家的省級行政區中,北方邦的人口是最多的。北方邦的管轄區域基本上都在恆河平原,這裡河流縱橫,有一眼望不到頭的平原。

圖-恆河支流上的新德裡

恆河平原擁有印度很多重要城市,比如北方邦首府勒克瑙、巴雷利、坎普爾、安拉阿巴德、戈勒克布爾、巴特那、瓦拉納西。瓦拉納西也稱貝拿勒斯,這座城市在印度人心中的分量非常重,有人將瓦拉納西稱為印度的耶路撒冷。很多印度人心中有四大夢想:喝著恆河水,結交聖人和賢人,向溼婆神表達敬意,而這三個夢想都需要住在瓦拉納西才能實現。外界傳言的恆河水「髒」,可能指的就是瓦拉納西河段。但有學者認為這純粹是一種偏見,恆河並不髒,就是瓦拉納西河段也不是外界所傳的那樣。

外國人經常調侃恆河,但恆河卻是大多數印度人心中的聖河、神河,是不能用來開玩笑或是褻瀆的。在印度的神話傳說中,恆河是女神的化身。相傳很久以前,有個叫跋吉羅陀的國王曾做過很多壞事,他後來良心發現,就請來天上的女神下界,幫他洗刷曾經的罪惡。沒想到女神發力過猛,大水從天上猛衝下來,衝壞了很多土地。

圖-航拍新德裡

被人們稱為「神中之神」的溼婆神來到喜馬拉雅山,她用自己的身體阻擋了泛濫的河水,河水變得溫順起來。這麼一來,跋吉羅陀國王洗刷了罪惡,河水也造福了當地的百姓。百姓們認為女神救了他們,就把恆河當成神河。老百姓口口相傳說只要在恆河裡洗澡就能洗掉過去的罪惡,心靈得到淨化,靈魂可以升天,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印度人喜歡在恆河裡泡澡的原因。

在印度經常有人說:「給我一捧恆河水,溼婆神就會在天上注視著我,讓我不敢撒謊、不敢做壞事。」可見恆河在印度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這已經不單純是一條河流了,而是一種崇高的信仰。外國人不能帶有偏見去看印度人在恆河裡沐浴,這是印度人特有的精神存在,每一種文明都值得尊敬。

關於恆河還有一種說法,與牛有關。大家都知道牛在印度的地位非常崇高,稱為神牛,在印度吃牛等於在西方吃狗,會收到一筐爛磚頭的。在印地語中,恆河的發源地加姆爾稱為「牛嘴」。為啥呢?因為印度人認為恆河水是從神牛嘴裡吐出來的清澈泉水,所以恆河水是非常聖潔的。

恆河是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稱為「印度文明的搖籃」、「印度的母親河」,「印度的靈魂」。古印度文明的範圍很廣,西到巴基斯坦,東到孟加拉國,恆河正好流經這條文明帶。有人說水是一切文明的基礎,這話很有道理,如果沒有黃河、長江,我國古代輝煌燦爛的文明是不可想像的。同樣的道理,如果沒有恆河水的滋潤,古恆河文明也可能就不存在了。

現在的恆河依然是印度最重要的河流之一,養育了無數印度人,印度人對恆河有深厚的感情。

本文地形圖出自下面這本書《世界各國地形圖》,含148個國家的地形圖。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失敗的國家:擁200多萬平方公裡肥沃土地,經濟卻年年墊底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世界最失敗的國家,坐擁兩百多萬平方公裡的肥沃土地,經濟卻年年墊底。很多小夥伴一想到這個經濟年年墊底,很快就會想到我們的鄰居尼泊爾,但是尼泊爾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它根本就沒有200多萬平方的肥沃土地。很多小夥伴猜來猜去可能也沒有猜到。
  • 印度恆河那麼髒,為何還有那麼多人去洗澡
    我們生活的環境,到底有多乾淨有多髒呢,比如去過瑞士去過日本的人會說那邊乾淨,但實際上那個乾淨只是相對大部分地方而言,並非絕對乾淨。同樣的,一個地方在我們看來可能很髒,但是在當地人眼裡可能就沒那麼髒了。很多人去印度以後,都不敢輕易嘗試當地的風味小吃,因為他們的生產製造方式,在我們看來實在是太髒了。
  • 衛星地圖:漫步在印度大平原上的恆河,難怪能輕鬆養活4億人口?
    恆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多人口居住的區域,共有超過4億人居住在恆河流域,人口密度達到驚人的約2000人/平方千米。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橫越北印度平原流經北方邦,與其最大支流亞穆納河會合後再流經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最後在印度與孟加拉邊界處分為多條支流注入孟加拉灣。
  • 世界地理小區域——恆河三角洲
    材料一: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分別源於喜馬拉雅山的南、北麓,並在達卡西北匯合成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水系,最後注入孟加拉灣,流域總面積超過170萬平方千米,年徑流總量約1.3萬億立方米,年輸沙量超過10.6億噸,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材料二:圖甲為「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概況及其部分城市氣候資料圖」,圖乙為「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圖」。
  • 全球陸地近1.5億Km²,精華土地7處,中美各有1處
    但對人類來說,地球上的優良土地並不算多。核心是西歐平原、波德平原,土地平坦、肥沃,溫暖溼潤,降水均勻,同南部高地加起來,面積也達到100萬Km²左右,是世界上發達國家最多的地區。耕地面積廣布,人口密度為世界之最!
  • 古印度文明:為什麼興起於印度河,而不是自然條件更好的恆河?
    古印度有一東一西兩條大河,也就是恆河與印度河,它們從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奔流而下,孕育並滋養了燦爛的古印度文明。從自然條件來看,恆河流域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而印度河流域大部分地區氣候乾旱。然而,古印度文明起源地卻是印度河流域,恆河流域直到公元前六世紀才逐漸繁榮起來,這是什麼原因呢?
  • 印度恆河佛教的發源地,你不知道有多髒?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加姆爾的甘戈特力,注入孟加拉灣,流域面積佔印度領土1/4,養育著高度密集的人口。印度恆河河口處的年平均流量為2.51萬立方米/秒,其中在印度境內長2071千米,流域面積95萬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為1.25萬立方米/秒。恆河流域人民在種族上屬於混合來源。在流域的西部和中部,他們原為雅利安人的後裔。後來,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波斯人與阿拉伯人從西面到來,與他們混合起來。
  • 守著肥沃的土地,非洲黑人為何總挨餓?
    既然這麼多人的印象如此,我不妨就從大家的印象說起吧。  肥沃的土地,卻經常餓死人?  第一,非洲氣溫極高,土地乾旱,不長農作物,所以會餓死人?  這是大多數人的鋪遍認知,但是卻犯了個嚴重的錯誤,那就是沒看過世界地圖,不懂世界地理。
  • 恆河對印度意味著什麼?
    而作為英國前殖民地的印度也有一條代表性的河流,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恆河。說到恆河,人們想到更多的可能是關於恆河的戲謔之詞,如「幹了這碗恆河水,來世再做印度人。」等。恆河在印度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今天就讓我們走近恆河。恆河位於印度北部,長2525公裡。
  • 吐蕃強盛時期佔領過恆河流域嗎
    然而大唐王朝並不知道此時天竺國內剛發生了一場動亂:稱霸中印度的戒日王屍邏逸多已死,那些原本被戒日王屍邏逸多徵服的地方割據勢力隨即展開了新一輪的角逐。最終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爾邦北部蒂魯特)王阿羅那順篡位。阿羅那順不知是貪圖唐朝使團的財物,還是聽信讒言以為唐朝將對自己不利,總之他派兵劫殺唐使,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成為了天竺人的俘虜,而使團其他成員則直接被殺死。
  • 共論大河文明 全球15個大河流域代表達成武漢宣言
    依賴著地勢的走向一路蜿蜒奔向大海的大河,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泛濫,給河谷地區帶去了肥沃的土壤,滋養著平原裡生長著的萬物。人類因此獲益,在這片土地上耕種、漁獵、繁衍後代,生生不息。隨著人口增長和財富的積累,城市出現了,文字出現了,國家制度出現了,於是便有了我們現代人口中所說的文明。」肯尼斯•貝林用形象、通俗的語言,闡釋了河流如何影響著一座城市的誕生。
  • 印度專家:想多了
    我們知道,印度人自古視恆河為母親河,甚至是聖河。因為數千年來,這條河所經流域都是印度大陸上土地最肥沃,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這條河養育了無數的印度人。印度人自然對恆河是萬分感激,如今的恆河更多是印度人的精神象徵。數千年來,印度人會在死後把自己的屍體在恆河旁火化,並將殘骸撒入河中,或許在印度人眼裡,這樣做才是死後世界最好的慰藉。
  • 第一是東北平原7倍多,中國4大平原上榜
    第一是東北平原7倍多,中國4大平原上榜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路平原是世界五大基本陸地地形之一,指的是地面平坦或者欺負較小的一個較大區域,主要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平原主要有兩大類型,獨立型平原和從屬型平原,獨立型平原比如長江中下遊平原等,從屬型平原比如關中平原等。那麼亞洲十大平原都是哪?
  • 非洲土地很肥沃,為何農業卻不發達
    名副其實的貧弱之國 當我還未落地,在天空之中俯瞰非洲大地的時候,我就感受到這是一片廣袤、平坦而肥沃的土地。 當地農民居住的房屋 而當地唯一拿得出手的,大概就是廣袤而肥沃的土地了
  • 世界最慘的國家,有12億畝肥沃耕地,每年卻還要進口94億糧食
    而那些要糧食蔬菜的國家,一般都是那種地少人多環境不怎麼樣,而且土地相對貧瘠的國家!好比如韓國,以及中東地區的一些國家,他們的人口比較多,還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一些農產品就需要進口了! 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國家就不一樣了,它是世界最慘的國家,有12億畝肥沃耕地,每年卻還要進口94億糧食
  • 印度的恆河真的那麼髒嗎?親自看完後,我發現了不一樣
    提起恆河,我們腦海總是浮現垃圾遍地、汙染嚴重的場景,為了看一看真實的恆河,我從尼泊爾陸路入境印度,歷經晝夜,只為親眼見證。恆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她不僅是今天印度教的聖河,也是昔日佛教興起的地方,至今還有大量佛教聖地遺存。
  • 大河流域圖
    流域,是以分水嶺為界的一個河流、湖泊或海洋等的所有水系所覆蓋的區域,以及由水系構成的集水區。地面上以分水嶺為界之區域稱為流域。 流域內之徑流集中於最低點而流出。 最低點通常設有水文站量測流量或水位。 流域內水文現象與流域特性有密切關係。
  • 來自克什米爾的「報復」:恆河流域汙染嚴重,新德裡成為霧霾之都
    由於能見度低,德裡機場有30多架航班被迫改變航線,機場人滿為患。新德裡的霧霾,既有地球變暖,全球環境變差的大環境所致,更和印度這些年不注意環境,破壞環境有關。印度是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國家,最厲害的時候,全球汙染最嚴重的十個城市中,印度獨佔九個。這也是他們大力發展經濟的代價,這幾年,印度的經濟增長速度位居世界第一。
  • ...朱俊:三峽水庫攔洪削峰作用明顯,中小河流域治理要尊重環境承載力
    此外,中小河流流域的居住人口也沒有大河流域來得多和集中,可以說大江大河承擔了更多的安全責任,而且它投入資金的產生效率也是最高的,所以優先保證是對的。我認為,這是讓中小河流域在脆弱的環境中找到平衡狀態的一個支撐手段。最後,在中小河流流域的治理中,要考慮它環境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