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8月20日,NASA的旅行者2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展開了它的突破太陽系之旅。
在飛行了41年之後,旅行者2號在2018年11月到達了太陽系日球層的邊界,也就是太陽風的末端。自此以後,旅行者2號進入了宇宙輻射強於太陽輻射的星際空間。
如今,旅行者2號探測器已經距離我們有大約200億公裡了。在如此遙遠的距離和經歷了43年的飛行之後,它依然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關於太陽系外層的重要信息。並且,隨著它飛行得越來越遠,所能夠提供的信息也越來越寶貴和驚人。
最近,旅行者2號項目的團隊根據探測器傳回的信息發現:隨著它越來越遠離太陽,檢測到的空間密度呈現出上升的趨勢。這樣的情況不是第一次發現,在2012年旅行者1號探測器突破日球層的時候,在太陽系的另一側也檢測到了類似的密度梯度規律。這一次的發現,是對旅行者1號探測結果的印證。科學家推測,這種密度的增加,可能是超局地星際介質(very local interstellar medium,VLIM)的大尺度特徵。
雖然有報導稱旅行者2號探測器在2018年飛到了太陽系邊緣,但這是不嚴謹或者說是簡略的說法。實際上,它飛出的只是太陽系的日球層。我們知道,太陽在進行核聚變的時候,會向外釋放出大量的輻射。這些輻射除了電磁波外,還有大量高能等離子體,也就是太陽風,它們以極快的速度射到太空中,並且能夠飛得極遠。
同時,太空中還有來自其他天體的宇宙輻射。在靠近太陽的地方,太陽風更加強大,隨著距離越來越遠,太陽風的強度也在下降,並在某個地方和宇宙輻射達到平衡。所有這些平衡點連接在一起,就是太陽系的日球層頂。日球層頂內部是太陽系的日球層,外側就是VLIM,旅行者1號和2號突破的其實只是這個邊界。
理論上來說,太陽向每個方向釋放的輻射都是均勻的,所以日球層應該是正球體的。但是,由於太陽系還在銀河系中穿梭,這就像剛吹出的泡泡一樣,在動力前進的方向比較突出——
因此,目前來說,科學家普遍認可的是,日球層形狀有點類似於彗星。幸運的是,旅行者1號和2號都在動力的方向突破了日球層,只不過二者之間有一定的角度。如果它們是朝著日球層尾端的方向飛行,恐怕不知道哪輩子能夠飛出去了。
不過,波士頓大學的天文學教授Merav Opher發表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太陽系的日球層應該是類似羊角包的形狀,也就是這樣的——
這項研究我們在前不久發布的《》一文中有所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去閱讀。總之,對於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內容來說,大家可以暫時忽略日球層的形狀。
通常來說,我們認為宇宙是真空的,但這也並不嚴謹。所謂的太空只是高度真空,不可能達到絕對的真空。雖然物質密度低得驚人,但是我們仍然不能視為0。
在日球層內,太陽風所攜帶的質子和電子的密度大約是每立方釐米3~10個粒子,而且隨著距離下降。同時,科學家估算,銀河系的星際空間中,平均每立方釐米含有約0.037個粒子。在二者交界的日球層頂附近,等離子體密度約為每立方釐米0.002個電子。
儘管旅行者號探測器的能源嚴重不足,但是探測等離子體的儀器仍然沒有關閉。通過這些儀器,科學家測量了它們所在區域的等離子體密度。
旅行者1號大約在2012年8月25日穿越了太陽系日球層頂,當時距離我們大約121.6個天文單位,即約181億公裡。一年後的2013年10月23日,旅行者1號在距離我們183億公裡(122.6個天文單位)處首次探測了日球層頂外的等離子體密度,得到的數據大約是0.055個電子/立方釐米。
旅行者2號在穿越日球層頂的一年之後,亦即2019年1月30日,也在距離我們179億公裡(119個天文單位)處探測了所在位置的等離子體密度數據,結果是大約0.039電子/立方釐米,和它的兄弟大致相同。
在接下來幾年的飛行之後,兩臺探測器再一次測量了這個數據。彼時,旅行者一號又飛出了29億公裡(近20個天文單位),結果顯示:等離子體密度增加到了每立方釐米約0.13個電子。
旅行者2號在繼續飛行了約6億公裡(約4個天文單位)後,檢測到了每立方釐米約0.12個電子的密度。和此前的數據做除法可以發現,旅行者2號檢測到的密度增加更為明顯。
和地球表面的等離子體密度相比,這個數據的確小得可憐。但是,這仍然足以引起科學家們的重視,也可能是未來我們了解星際空間的重要內容。目前來說,科學家們也無法確定這種密度梯度究竟從何而來。
對於太陽系的邊界,我們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那裡距離太陽和地球都太遠,接收到的太陽光太少。即便是人類的天文觀測能力已經發展到了今天,對於那片區域的觀測仍然具有極高的難度。
作為僅有的幾個飛出日球層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2號是我們研究星際空間的重要工具。然而,由於能源即將耗盡,它們能給人類帶來的視野恐怕也不會堅持太久。根據NASA的計算,兩個探測器大概在2025年將會耗盡所有能源,最終消失在茫茫宇宙。
如果想要看到更遠的星際空間,我們需要更快的探測器以及更加持久的能源。太陽系之大,讓我們始終無法突破,就像是一個牢籠。人類何時能夠徹底衝出太陽系呢?恐怕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