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球200億公裡,旅行者2號在所謂的太空,反而發現更多物質

2020-10-22 姿勢分子knowledge

1977年8月20日,NASA的旅行者2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展開了它的突破太陽系之旅。

在飛行了41年之後,旅行者2號在2018年11月到達了太陽系日球層的邊界,也就是太陽風的末端。自此以後,旅行者2號進入了宇宙輻射強於太陽輻射的星際空間。

如今,旅行者2號探測器已經距離我們有大約200億公裡了。在如此遙遠的距離和經歷了43年的飛行之後,它依然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關於太陽系外層的重要信息。並且,隨著它飛行得越來越遠,所能夠提供的信息也越來越寶貴和驚人。

最近,旅行者2號項目的團隊根據探測器傳回的信息發現:隨著它越來越遠離太陽,檢測到的空間密度呈現出上升的趨勢。這樣的情況不是第一次發現,在2012年旅行者1號探測器突破日球層的時候,在太陽系的另一側也檢測到了類似的密度梯度規律。這一次的發現,是對旅行者1號探測結果的印證。科學家推測,這種密度的增加,可能是超局地星際介質(very local interstellar medium,VLIM)的大尺度特徵。

雖然有報導稱旅行者2號探測器在2018年飛到了太陽系邊緣,但這是不嚴謹或者說是簡略的說法。實際上,它飛出的只是太陽系的日球層。我們知道,太陽在進行核聚變的時候,會向外釋放出大量的輻射。這些輻射除了電磁波外,還有大量高能等離子體,也就是太陽風,它們以極快的速度射到太空中,並且能夠飛得極遠。

同時,太空中還有來自其他天體的宇宙輻射。在靠近太陽的地方,太陽風更加強大,隨著距離越來越遠,太陽風的強度也在下降,並在某個地方和宇宙輻射達到平衡。所有這些平衡點連接在一起,就是太陽系的日球層頂。日球層頂內部是太陽系的日球層,外側就是VLIM,旅行者1號和2號突破的其實只是這個邊界

理論上來說,太陽向每個方向釋放的輻射都是均勻的,所以日球層應該是正球體的。但是,由於太陽系還在銀河系中穿梭,這就像剛吹出的泡泡一樣,在動力前進的方向比較突出——

因此,目前來說,科學家普遍認可的是,日球層形狀有點類似於彗星。幸運的是,旅行者1號和2號都在動力的方向突破了日球層,只不過二者之間有一定的角度。如果它們是朝著日球層尾端的方向飛行,恐怕不知道哪輩子能夠飛出去了。

不過,波士頓大學的天文學教授Merav Opher發表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太陽系的日球層應該是類似羊角包的形狀,也就是這樣的——

這項研究我們在前不久發布的《》一文中有所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去閱讀。總之,對於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內容來說,大家可以暫時忽略日球層的形狀。

通常來說,我們認為宇宙是真空的,但這也並不嚴謹。所謂的太空只是高度真空,不可能達到絕對的真空。雖然物質密度低得驚人,但是我們仍然不能視為0

在日球層內,太陽風所攜帶的質子和電子的密度大約是每立方釐米3~10個粒子,而且隨著距離下降。同時,科學家估算,銀河系的星際空間中,平均每立方釐米含有約0.037個粒子。在二者交界的日球層頂附近,等離子體密度約為每立方釐米0.002個電子。

儘管旅行者號探測器的能源嚴重不足,但是探測等離子體的儀器仍然沒有關閉。通過這些儀器,科學家測量了它們所在區域的等離子體密度。

旅行者1號大約在2012年8月25日穿越了太陽系日球層頂,當時距離我們大約121.6個天文單位,即約181億公裡。一年後的2013年10月23日,旅行者1號在距離我們183億公裡(122.6個天文單位)處首次探測了日球層頂外的等離子體密度,得到的數據大約是0.055個電子/立方釐米。

旅行者2號在穿越日球層頂的一年之後,亦即2019年1月30日,也在距離我們179億公裡(119個天文單位)處探測了所在位置的等離子體密度數據,結果是大約0.039電子/立方釐米,和它的兄弟大致相同。

在接下來幾年的飛行之後,兩臺探測器再一次測量了這個數據。彼時,旅行者一號又飛出了29億公裡(近20個天文單位),結果顯示:等離子體密度增加到了每立方釐米約0.13個電子。

旅行者2號在繼續飛行了約6億公裡(約4個天文單位)後,檢測到了每立方釐米約0.12個電子的密度。和此前的數據做除法可以發現,旅行者2號檢測到的密度增加更為明顯。

和地球表面的等離子體密度相比,這個數據的確小得可憐。但是,這仍然足以引起科學家們的重視,也可能是未來我們了解星際空間的重要內容。目前來說,科學家們也無法確定這種密度梯度究竟從何而來。

對於太陽系的邊界,我們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那裡距離太陽和地球都太遠,接收到的太陽光太少。即便是人類的天文觀測能力已經發展到了今天,對於那片區域的觀測仍然具有極高的難度。

作為僅有的幾個飛出日球層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2號是我們研究星際空間的重要工具。然而,由於能源即將耗盡,它們能給人類帶來的視野恐怕也不會堅持太久。根據NASA的計算,兩個探測器大概在2025年將會耗盡所有能源,最終消失在茫茫宇宙

如果想要看到更遠的星際空間,我們需要更快的探測器以及更加持久的能源。太陽系之大,讓我們始終無法突破,就像是一個牢籠。人類何時能夠徹底衝出太陽系呢?恐怕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吧。

相關焦點

  • 飛了185億公裡,旅行者2號發現蹊蹺怪事:真空中物質竟越來越密集
    太空很空,比地球上我們能夠製造的真空還空得多,但它並不是絕對的空,總還是有一些粒子存在,我們發射的探測器能夠測出太空的物質密度。美國宇航局(NASA)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2號都已飛出了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
  • 飛了185億公裡,旅行者2號發現蹊蹺怪事:真空中物質竟越來越密集
    太空很空,比地球上我們能夠製造的真空還空得多,但它並不是絕對的空,總還是有一些粒子存在,我們發射的探測器能夠測出太空的物質密度。美國宇航局(NASA)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2號都已飛出了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你想的可能是,星際空間應該更空曠,物質密度應該低於太陽系內部,然而這兩艘飛船最新發回的數據卻讓人大跌眼鏡,越往星際空間深處飛,它們測得的物質密度反而越來越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們暫時還無法準確解釋。
  • 飛了185億公裡,旅行者號發現真空物質越來越多,究竟怎麼了?
    ,比地球上我們能夠製造的真空還空得多,但它並不是絕對的空,總還是有一些粒子存在,我們發射的探測器能夠測出太空的物質密度。你想的可能是,星際空間應該更空曠,物質密度應該低於太陽系內部,然而這兩艘飛船最新發回的數據卻讓人大跌眼鏡,越往星際空間深處飛,它們測得的物質密度反而越來越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們暫時還無法準確解釋。
  • 飛了185億公裡,旅行者號發現真空中物質竟越來越密集,究竟怎麼回事?
    ,總還是有一些粒子存在,我們發射的探測器能夠測出太空的物質密度。 美國宇航局(NASA)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2號都已飛出了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你想的可能是,星際空間應該更空曠,物質密度應該低於太陽系內部,然而這兩艘飛船最新發回的數據卻讓人大跌眼鏡,越往星際空間深處飛,它們測得的物質密度反而越來越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們暫時還無法準確解釋。
  • 旅行者2號距地球約200億公裡,43年從未斷信,它如何與地球聯繫?
    在距離地球大約200億公裡的星際空間裡,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旅行者2號(Voyager 2)」探測器已工作了43年,也是第二個離開太陽圈(heliosphere)的人造物體(第一個是『旅行者1號』)。而在這幾十年裡,旅行者2號只有在去年1月出現故障和地面唯一收發信號站需升級天線斷聯8個月外,都一直保存著聯繫。
  •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古代人對外太空憧憬時,只能在微弱的月光下,抬頭仰望漆黑的夜空,猜想夜空中的情景是怎樣的?由於當時科技有限,古人無法進入外太空,所有的一切只能任憑猜測。
  •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照片,地球只有像素那麼大
    43年,總飛行距離超過200億公裡,雖然它離地球越來越遠,甚至已經聯繫不上旅行者1號了,但是旅行者1號給人類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在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途中,旅行者1號分別經過木星、土星、海王星等太陽系行星並且為這些行星拍攝了大量的高清照片,為人類研究和了解這些行星提供巨大幫助。
  • 飛行200億公裡,傳回上萬張照片,旅行者號的貢獻你了解多少?
    導語:飛行200億公裡,傳回上萬張照片,旅行者號的貢獻你了解多少?就在人類短暫的航天史中,有兩枚探測器成功帶領我們觀測到了太陽系的其他景象,那便是旅行者一號與旅行者二號,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兩個探測器,累計飛行了200億公裡,創下了奇蹟,也為地球傳回了珍貴的數據。那麼旅行者號,飛行200億公裡,到底為人類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 200億公裡外的旅行者2號,失聯半年,終於再次收到科學家指令
    在人類的歷史上,科學家曾經多次嘗試向太空發送消息,尋找茫茫宇宙中的同伴。我們嘗試過搜尋外星人的信號,也在地球上向太空留下了許多存在的證據。而最為大膽的嘗試,莫過於將人類的聲音傳播到太空。尤其在旅行者2號攜帶著那張唱片的情況下,更是讓他們以此為證據,證明外星人的言論。但是,對於這個說法,NASA始終沒有正面回應。更多科學家相信,這只不過是旅行者2號的存儲系統出現了一些小問題。
  • 旅行者1號飛行了223億公裡,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令人深思
    ,反而更多的是畏懼,因為我們認識到了,對於宇宙而言,人類和地球太過渺小了。,目前旅行者1號已經飛行了整整44年了,距離地球整整2280億公裡。 正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旅行者1號的動力最終耗盡,但是同時也已經開始接觸太陽系外部的物質,旅行者1號在距離地球整整60億公裡的位置,給整個太陽系拍攝了一張照片,而在這張照片當中
  • 230億公裡外,旅行者號探測器重大發現,太陽系外圍的電子爆發
    在最近10年內,NASA發射於1977年的兩個旅行者號探測器就飛出了太陽系日球層以外,進入到了星際旅行的階段。日球層是一個特殊的範圍,在日球層內的太空中,來自於太陽的輻射要更加強大一些。,已經穿越了超過230億公裡的空間,進入到了這片區域,它們通過自己的「實地考察」,給我們帶來了對星際空間的全新認識。
  • 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22億公裡,它為什麼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人類雖然登上了月球,但是月球距離地球只有38萬公裡,而如果從地球飛出太陽系的話,路程高達148億公裡,所以人類實施載人飛出太陽系不太現實,不過人類沒有放棄飛出太陽系的夢想,在無法實施載人航天飛出太陽系的情況下,人類退而求之實施了深空探測計劃,這個計劃就是發射多個深空探測器飛出太陽系提前踩點。
  • 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22億公裡,它為什麼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阿波羅登月是人類航天的巔峰之作人類在成功實施阿波羅登月工程之後,把下一個目標放在飛出太陽系,本來人類非常有信心可以實施載人飛出太陽系,結果發現人類自詡發達的科技相對於太陽系來說實在太落後了,人類雖然登上了月球,但是月球距離地球只有38萬公裡,而如果從地球飛出太陽系的話,路程高達148億公裡,所以人類實施載人飛出太陽系不太現實
  • 200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人類是如何與它保持聯繫的?
    、先驅者11號,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不過在這四個深空探測器中,最著名的當屬旅行者1號探測器,因為這個探測器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飛出太陽系的探測器,也是目前為止飛行距離最遠的深空探測器。總飛行距離高達222億公裡,也就是說旅行者1號目前距離地球222億公裡,這個距離比太陽系的直徑(148億公裡)還要大很多,這個距離還是地球與月球距離的7.4萬倍,如此遙遠的距離,生活在地球上的科學家是如何與旅行者1號一直保持著聯絡不間斷呢?
  • 飛225億公裡後,旅行者號回望太陽系,發現一團物質正高速追來
    1號和2號,已分別在2012年和2018年穿過日球層頂,進入了浩瀚的星際空間,目前距地球已達225億和188億公裡。然而最近,美國愛荷華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名譽教授唐·古內特(Don Gurnett)卻發現,一團巨大的物質正從太陽系中衝出,狂追已進入星際空間的略行者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旅行者」發現奇特畫面,距地球7億公裡的星球,居然有火山噴發
    「旅行者二號」發射的時間要晚差不多15天,但是它經過木星附近的時間卻早於「旅行者二號」,這正是因為它選擇了一條更快的軌道進行飛行,而且運載火箭是直接將其送上的脫離地球的軌道,這樣「旅行者一號」的動作就比「旅行者二號」的要快很多。
  • 飛行200億公裡,旅行者號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什麼引人深思?
    對比上圖,我們會發現《日出》中的地球已經要比《藍色彈珠》中的小很多了,而這還沒有離開地月系統。從500萬公裡再看地球,地球已經變得十分渺小。14號,距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完成了主要的科研任務。此時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64億公裡之外,NASA發出指令,使得旅行者1號向後方看太陽系的各個行星,並為他們一一拍下了照片,最後集合成一張全家福。
  • 當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60億公裡時,拍下了這張震驚全世界的照片
    探索宇宙,太陽系並不是終點當人類慢慢地發現,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是無法發現其他文明存在的結論時,便開始了新一輪更為遙遠的宇宙探索之路。於是,美國航天局(NASA)於1977年向太空中發射了迄今為止發射時間最長,距離地球最遠的宇宙探測器旅行者1號。
  • 距地球180億公裡的旅行者二號,中斷和地球的聯繫前,還能飛多遠
    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1977年8月20日發射入太空的旅行者二號,如今已經在茫茫太空中,孤寂的飛行了42年,目前已經飛到了距離地球180億公裡之外的位置。而跟據NASA發布的信息,現在的旅行者二號已經跨越了被稱為「太陽風層頂」(Heliopause)的太陽風邊界,飛出了狹義上的太陽系,真正的進入了恆星際空間。不過目前的旅行者二號,還能和地球保持良好的通信,那麼旅行者二號還能飛多遠才會和地球失去聯繫呢?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為何現在旅行者二號還能和地球一直保持通信呢?
  • 當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60億公裡時,拍下了這張震驚全世界的照片
    ,為了更好的了解到地球的周邊環境,人類向太空中發射了一顆又一顆人造衛星和探測器,在幫助人類觀測地球的同時也希望能夠發現地外文明。於是,美國航天局(NASA)於1977年向太空中發射了迄今為止發射時間最長,距離地球最遠的宇宙探測器旅行者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