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女兒問我,老鼠和耗子有什麼區別?我愣了一下,有區別嗎?耗子不就是老鼠的別名、俗名、諢名、小名嗎?
她又問我,那mouse 和rat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可難住我了。字典裡說,mouse是老鼠,而rat是大老鼠。根本等於沒區別。問說英語的美國朋友,卻被告知,當然有區別,那是兩個不同的物種。
女兒正在美國的小學裡讀5年級,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他們班級這學期在讀一本書《The tale of Despereaux》(直譯為《戴斯佩路的故事》),講一個小老鼠奮勇拯救自己的所愛———一個人類的公主的故事。而陷公主於危險境地的,是一隻大耗子。我用「小老鼠」和「大耗子」區分兩者完全是不得已,因為有著相同的生物特徵的兩個嚙齒類動物,在這則童話故事裡卻有著截然相反的外貌特徵、性格特點,這一區別又促成了兩個小東西截然相反的生命際遇,也推動了整個故事的發展。我必須用相同意思但不同形式的中文詞彙分別指代他們。
比如,當我說「小老鼠」的時候,指的是那隻名叫「戴斯佩路(Despereaux)」的mouse,它出生在城堡內牆上的洞裡、有一雙大耳朵、身體弱弱的、手裡總是拿著一方手帕等著擦鼻涕,動不動就昏倒,熱愛讀書而不是吃書、完全無視老鼠社會的各種規則,是一個滿腦子不合時宜的小傢伙;而說到「大耗子」,卻是那個名叫「羅斯可羅(Roscuro)」的rat,它和上百隻同類,在暗無天日、陰森恐怖的地牢裡出生並長大,以折磨地牢裡的犯人為樂事,靠吃老鼠和人為生,是一群既恐怖又噁心人的大傢伙。
我不知道這兩個「鼠種」在生物學意義上的區別,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有一種老鼠長得老大而醜陋,另一種長得小巧而可愛。我一生中只見過數次老鼠,每一次見到的都是灰黑的圓身子,長長的細尾巴,細腳伶仃、獐頭鼠目,賊眉鼠眼,鼠目寸光。但是我知道,英語裡的mouse 和rat,的確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情感態度。所有動畫片裡出現的機靈可愛憨態可掬的老鼠都是mouse,比如《米老鼠》中的米奇(Mickey),比如《貓和老鼠》中的傑瑞(Jerry),還有《精靈鼠小弟》中的斯圖爾特(Stuart);而rat一般只出現在恐怖片中。
在英語裡,mouse和rat分別有著不同的引申意義,比喻著不同的人格特徵,mouse用來比喻羞怯膽小的人;而rat則用來比喻陰險卑鄙的壞蛋。這兩個詞恰好是戴斯佩路和羅斯可羅的性格特徵。這不正是童話故事的性格特徵臉譜化的特點嗎?
拋開老鼠和耗子在詞語上的糾纏,我得說,在女兒成長的這10年中,這本《The tale of Despereaux》(大陸譯為《浪漫鼠德佩羅》;臺灣譯為《雙鼠記》;我女兒翻譯成《老鼠騎士戴斯佩路》)是我和她看過的最好的當代童話。不僅因為它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塑造了生動的童話形象,更因為,它寫到了愛與謙卑、光明與希望、勇氣與忠誠、懺悔與寬恕,「推己及人」的能力,拯救與自我拯救,這些當代童話裡已經少見的主題。
所以,我慶幸自己可以借著輔導孩子的名義,在成年之後仍然能夠名正言順地捧起這本書,大聲地讀,然後,悄悄地擦去眼角的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