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檢測新玩法,識別AI視頻換臉,準確率高達97%

2020-10-10 科先聲


去年 ZAO 出現時,AI 視頻換臉火了。火了之後便引發擔憂,畢竟誰也保不準自己會不會被P進小電影中,變成奇怪劇情的主人公。因為這樣的例子已經不少見了,許多明星的臉已經被p進小電影了。


神奇女俠的臉被換到一個小影片上


除了蓋爾·加朵,泰勒·斯威夫特、艾瑪·沃特森、斯嘉麗·詹森和麥茜·威廉士(《權利的遊戲》的 二丫)也都中招過。


「中招」的明星們


最關鍵的是大家是很難僅僅通過肉眼判斷視頻是否被 AI 換過臉了。想像一下,如果有人將你的頭像換到小電影裡面,然後廣為傳播,這種情況是不是細思極恐,而且你還很難自證清白。


不過這種情況將迎來改變。

最近,一篇刊登在 IEEE PAMI(模式分析與機器智能彙刊)上的論文提出了新的方法能夠準確識別 Deepfake 視頻,也就是通過 AI 換臉的視頻,並且能以很高的準確率識別出視頻採用的是哪種 DeepFake 算法。

這篇論文提出的思路別出心裁:識別人臉面部因心跳血流產生的微弱變化

學過生物的都知道,人的血管遍布全身,包括臉上。當你睡覺側躺時,甚至都能感受到血液流動產生的跳動感。

當血液隨著心臟的跳動在身體流動時,皮膚就會出現區域性的顏色變化。像常見的脈搏血氧儀和 Apple Watch 上的血氧檢測都是採用這個原理。

同樣的顏色變化也會發生在臉部。只是這種變化極為微弱,肉眼是無法直接看到的,更別說通過視頻看出這種變化。但是如果對視頻進行特定的處理後,增強顏色的變化效果後,臉部顏色的變化就可以通過肉眼非常明顯地觀察出來了。



這樣以後就可以利用這項技術來判斷一個視頻是否為AI換臉過的視頻。這樣就能避免更多的人因為換臉視頻而上當受騙。

這種AI換臉識別技術甚至還能變現。

現在市場上不是有很多換臉軟體,那就反其道而行之。開發一個 App,專門用於檢查視頻是否為換臉視頻。就跟那種一鍵去美顏,還原真實素顏的 App 類似。將這種AI換臉識別技術集合到一個 App 內,以後如果有人將你的頭像換到了視頻裡面,你只需要將視頻上傳到 App,就可以識別出該視頻是原始視頻還是AI換臉過的視頻。


不過這樣的軟體最好是由像BAT這樣的大公司來做,因為需要技術支持以及專業信任的背書。這樣大家才更願意相信視頻檢測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從歐巴馬假視頻到ZAO,換臉和人臉檢測技術發生了什麼?
    在本文提及的多個可用資料庫中,FaceForensics++ 是最常用於檢測人臉身份轉換(即「換臉」)和人臉表情操縱的資料庫之一,基於該數據集的操縱檢測準確率在 90-100% 範圍內。此外,本文還討論了該領域的發展趨勢,並對正在進行的工作進行了展望,如近期宣布的 DeepFake 檢測挑戰賽(DFDC)。
  • AI識別腦膠質瘤基因突變 準確率超過97%
    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膠質瘤個性化診斷和精準治療迎來了新希望。  近日,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 Southwestern)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人工智慧可以僅通過檢查大腦的3D圖像來識別腦膠質瘤中的特定基因突變,其準確率超過97%。腦膠質瘤是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腦瘤,佔所有惡性腦瘤的3/4。
  • 華人研究團隊推出AI「諷刺」檢測模型,準確率達86%
    最近,中國北京的信息工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推出的一款AI模型,『諷刺』識別準確率高達86%。而且,這項研究成果還登上了計算機語言協會(ACL)。在這個例子中,AI的難點就在於如何提高情感分析能力,精準識別出含虛假政治言論的帖子。但相比之下,識別『諷刺』可能比識別虛假政治言論對AI而言更有難度。
  • 華人研究團隊推出AI「諷刺」檢測模型,準確率達86%
    最近,中國北京的信息工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推出的一款AI模型,『諷刺』識別準確率高達86%。而且,這項研究成果還登上了計算機語言協會(ACL)。在這個例子中,AI的難點就在於如何提高情感分析能力,精準識別出含虛假政治言論的帖子。但相比之下,識別『諷刺』可能比識別虛假政治言論對AI而言更有難度。
  • 抖音被曝秘密開發換臉功能,視頻加水印防作偽
    ,可以讓人把自己的臉換入其他視頻中的人身上。要想使用新的換臉功能,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都要求用戶對自己的臉進行多角度生物掃描,然後將其添加到想要的視頻中,並將自己的臉覆蓋在視頻中某人的身上,最後進行分享。
  • 夏日專刊AI產品上新升級集錦,50餘項軟硬能力加速場景落地
    安全生產監控方案 視頻分析邊緣計算盒 EM-BOX 全新升級,上新5項分析功能除安全帽佩戴合規檢測、煙火檢測、電子圍欄外,支持技能增加:陌生人檢測、攀高檢測、睡崗檢測、離崗檢測、人流過密預警。充分利舊現有攝像頭,即插即用,提供可視化管理平臺,支持二次開發。
  • DeepFake檢測新思路:用心跳做"信號",背後的"造假"模型也無處可逃
    由它為基礎開發「AI換臉」術,一方面應用在影視文化行業的想像空間極大,另一方面惡搞與色情影片卻是對人性的聳動。近日,賓漢姆頓大學和英特爾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算法,號稱能用視頻中的生物信號檢測這個視頻是否是偽造的。除此之外,這種方法還能識別出假視頻背後的生成模型。
  • 換臉App背後的恐慌:我的臉什麼時候會被偽造,又該如何辨別?
    誰能想到,全民換臉的時刻這麼快就來臨了。在一夜之間,朋友圈幾乎被ZAO刷屏,親朋好友們紛紛用自己的臉換上了電影明星的臉,「上演天下好戲」。這種以假亂真的換臉視頻技術,其實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換臉變得越來越容易要了解這種換臉視頻是如何實現的,Deepfake技術是繞不開的話題。2017年,一位叫做「Deepfakes」的Reddit網友上傳了幾個色情視頻,引起轟動。令人意外的是,這些視頻裡的演員都是名人,比如「神奇女俠」蓋爾·加朵和「赫敏」艾瑪·沃森。
  • AI換臉視頻讓人真假難辨,新技術用AI來識破它
    border-style: initial; border-; vertical-align: middle; max-width: 50%;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 ;Microsoft YaHei", 微軟雅黑, sans-serif; text-align: start;" />網易科技訊 7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利用Deepfake換臉技術製作的假視頻足以亂真
  • 新冠檢測新方法:用咳嗽聲診斷無症狀感染者,準確率達100%
    在醫學領域,AI識別「咳嗽聲」已用於多項疾病檢測任務。比AI檢測肺炎,哮喘或者神經肌肉疾病等。最後將三種模型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用於檢測肌肉退化的AI框架。研究人員經過檢測發現,基於聲帶強度、情緒、肺和呼吸功能等生物特徵,該AI能夠準確識別出AD患者。
  • 新冠檢測新方法:MIT用咳嗽聲診斷無症狀感染者,準確率達100%
    有數據顯示,世界50%新冠(COVID-19)病例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染。無發燒、乏力、頭暈等明顯特徵的無症狀感染者,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新冠病毒傳播和復發的最大威脅。近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聲稱其利用AI開發了一種無症狀感染檢測新方法。有意思的是,該方法利用的是人的生物特徵——咳嗽聲。
  • 吳博:目標檢測集成框架在醫學圖像 AI 輔助分析中的應用 | AI 研習...
    醫學圖像分析中目標檢測任務的普遍性,使得開發目標檢測集成框架顯得必要。近日,在雷鋒網 AI 研習社公開課上,深圳市宜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博剖析了目標檢測已有的框架,重點分享如何對目標檢測框架進行改造,以便在醫學圖像分析中產生更好的效果。公開課回放視頻網址:http://www.mooc.ai/open/course/559?
  • 準確率高達97.5%:天文學家利用人工智慧,識別出56萬個星系
    由於深度學習技術的人工智慧AI高靈敏度,在圖像中已經識別出多達事實上,使用人類準備的訓練數據,人工智慧成功地對星系形態進行了分類,準確率為97.5%。然後,將訓練好的人工智慧應用於全部數據集,它在大約8萬個星系中識別出螺旋形,其研究發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趣味換臉APP 《臉優》可錄製20秒小視頻
    《臉優》可錄製最長20秒鐘的小視頻或者拍攝換臉之後的照片,界面中有個小小的調色按鍵,開啟後可讓顏色飽和度更高,看上去更鮮豔一些。錄製視頻的過程當中支持隨時更換其它人臉,但目前不支持其它美化效果。
  • 人臉識別主要依靠了基於圖像的空間邊緣檢測技術
    ai換臉技術引起很多人的擔憂,怕外貌損害。這次任性哥帶你回歸本源,用人臉識別,再現青澀年華,你也可以擁有金融界鼻祖級的辨識力。最近我們也在研究人臉識別這個方向,今天就針對這個做個簡單的介紹。什麼是人臉識別?
  • 0.5元可買到匹配身份的人臉數據 AI「換臉」究竟有多危險?
    AI「換臉」你玩過嗎?隨著圖像處理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不少「換臉」應用走紅網絡。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將自己的臉替換成明星或是朋友的臉。然而,AI「換臉」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造成了隱患。有不法分子藉此製作虛假視頻詐騙錢財、利用換臉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權……新技術帶來的新挑戰,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 華米科技AI創新大會海報解讀 帶來更準確的血氧飽和度監測技術
    華米科技將在6月15日舉行主題為「用 AI 解構未來」的AI創新大會,今天其官方微博再次公布了大會的倒計時海報,曝光了華米科技將在RealBeats AI生物數據引擎的基礎上,推出新的技術功能。隨後華米科技副總裁裴帆迪也在微博發表長文,與我們分享華米科技為用戶健康所做的努力。
  • 麻省理工開發新冠檢測AI:聽咳嗽聲識別無症狀感染者
    【僑報網綜合訊】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有大量無症狀感染者不知不覺地傳播病毒。為了檢測出這一部分人群,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人工智慧(AI)工具,可通過咳嗽聲的細微差別發現無症狀感染者。目前,研究者正對這一AI工具進行臨床測試,並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FDA)提出申請,希望能用來篩查無症狀感染者。
  • 深度揭秘AI換臉原理,為啥最先進分類器也認不出?
    智東西4月20日消息,AI換臉已不是新鮮事,手機應用市場中有多款換臉app,此前也曾曝出有網絡IP用明星的面孔偽造色情影片、在大選期間用競選者的臉製作虛假影像信息等。然而,谷歌公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最近的研究顯示,現在的鑑定技術水平還不足以100%甄別出AI換臉作品。另一項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主導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結論。這些研究結果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要警惕AI換臉製作的虛假信息。
  • AI換臉調查:淫穢視頻可定製女星 700部百元打包賣
    來源: 新京報新京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隨著AI技術走紅以及門檻降低,售賣明星換臉的淫穢視頻已經成為一門地下生意。百度貼吧中部分標榜「換臉+女明星姓名」的發帖者,售賣通過AI換臉技術合成的視頻,價格可4元一部,也可158元打包購買700部視頻。而多位知名女明星頻被提及。此外,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閒魚上還有賣家提供「定製換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