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公布腦膠質瘤中融合基因全景圖
圖一、中國人群腦膠質瘤融合基因的全景圖中,67種為讀碼框內融合基因。圖中顯示這些融合基因在不同級別的腦膠質瘤中染色體間的分布及融合情況。 該研究提供了首個針對中國人群腦膠質瘤的高通量NGS測序資料庫,發表了腦膠質瘤中融合基因的全景圖,發現了新的膠質瘤的分子特徵,並首次在繼髮膠質母細胞瘤(secondary glioblastoma)中發現了多次重複出現的PTPRZ1-MET融合基因及其四種不同的融合方式,並且利用獨立的192個病例驗證了這一發現。
-
與腦膠質瘤發病相關的風險因素研究進展
1.可能與腦膠質瘤發病相關的基因突變 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不同類別腦膠質瘤組織的分子遺傳學改變也不盡相同。目前認為,異檸檬酸脫氫酶(IDH)突變、p53基因突變、O6-甲基鳥嘌呤-DNA甲基轉移酶(MGMT)啟動子甲基化、染色體1p/19p共缺失、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擴增可能與腦膠質瘤的發病相關。這類分子標記物測定費用昂貴,且目前主要用於腦膠質瘤患者的療效及預後判斷,若能隨技術發展進行常規測序,則對腦膠質瘤的預防有重要意義。
-
藥物研究有望抑制腦膠質瘤—新聞—科學網
METex14等MET基因相關變異可促進腦膠質瘤惡性進展。 顱內腫瘤是常見致死腫瘤之一,而腦膠質瘤是顱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大部分惡性程度低的腦膠質瘤患者會在十年內惡化為繼發性膠質母細胞瘤(sGBM)。 「歷時近15年,我們收集了3000餘例腦膠質瘤樣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腦膠質瘤生物樣本庫和多維組學資料庫。」江濤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團隊對sGBM樣本隊列進行了全外顯子、靶向或RNA高通量測序研究。
-
全球領先的腦膠質瘤基因檢測試劑盒獲批上市
日前,泛生子自主研發的「人IDH1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和「人TERT基因啟動子突變檢測試劑盒」(以下簡稱IDH1/TERT基因檢測試劑盒)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審查,成為全球領先獲批上市的適用於腦膠質瘤IDH1/TERT基因的檢測試劑盒!
-
腦膠質瘤分子表型特徵之:TERT(端粒酶反轉錄酶)啟動子突變
•建議:建議對膠質瘤進行TERT突變檢測,但不是必須的。
-
腦外科專家顧建文:缺氧下基因突變可致腦膠質瘤
腦膠質瘤是神經系統原發腫瘤中的最常見類型,隨著現代醫學發展及綜合治療技術的進步,腦膠質瘤的診斷與治療有了很大提高,但其療效預後並沒有明顯改善,因此,積極探索膠質瘤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並在腫瘤防治上尋找新的突破仍是當前醫學研究的熱點。
-
新研究揭示腦膠質瘤惡性進展的初步機制
METex14等MET基因相關變異可促進腦膠質瘤惡性進展。 顱內腫瘤是常見致死腫瘤之一,而腦膠質瘤是顱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大部分惡性程度低的腦膠質瘤患者會在10年內惡化為繼發性膠質母細胞瘤(sGBM)。 「歷時近15年,我們收集了3000餘例腦膠質瘤樣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腦膠質瘤生物樣本庫和多維組學資料庫。」江濤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團隊對sGBM樣本隊列進行了全外顯子、靶向或RNA高通量測序研究。
-
Erdafitinib治療腦膠質瘤的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將在天壇醫院啟動...
表一 晚期尿路上皮癌和膠質母細胞瘤FGFR 突變和融合的頻率 註:2019 年 2 月訪問了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和基因組學證據腫瘤信息交換(GENIE)資料庫 中的 FGFR 突變和融合,並篩選 FGFR 熱點突變和可能的致病性FGFR融合 a 總體指所有已確定的FGFR突變和融合。
-
人源腫瘤組織異種移植在腦膠質瘤中的應用進展
膠質瘤PDX複製方法:①採用外科手術、組織及活檢等方法,採集一部分腦膠質瘤的組織標本,將其餘腦膠質瘤組織置於甲醛溶液中冷凍保存,待用分析;②將採集的腦膠質瘤組織標本行去除壞死組織等預處理後,用無菌手術刀將膠質瘤組織切成小塊(1~3mm3)或將組織製備單細胞懸液;③將處理好的膠質瘤組織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中,通常將腫瘤組織移植於小鼠背部皮下
-
STAT3信號通路在惡性腦膠質瘤中的研究進展
,根據WHO分級可分為4級,其中Ⅲ~Ⅳ級稱為惡性腦膠質瘤。儘管近年來治療手段不斷進步,但高惡性度腦膠質瘤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僅為1年左右。 近年來,很多新興的技術對惡性腦膠質瘤的治療都起到了推動作用,例如通過誘導寡核苷酸技術阻斷STAT3使得由STAT3控制的基因在轉錄和翻譯水平都下調,最終達到抑制體內腦膠質瘤細胞的增殖的目的。
-
問答|得了腦膠質瘤能不能治好?
近日,李敖先生不幸因病撒手人寰,其罹患疾病「腦癌」(腦膠質瘤)再次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膠質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顱內腫瘤,約佔所有顱內腫瘤的45%,其中以星形細胞瘤最多見。理論上來講,腫瘤的發生是由於正常細胞的染色體受到遺傳及外界因素的影響,發生二次基因突變而形成的。膠質瘤早期常隱匿起病,根據腫瘤侵犯部位及大小的不同,臨床症狀表現多樣。
-
得了腦膠質瘤該怎麼治?
腦膠質瘤亦稱神經膠質瘤,是發生於神經外胚葉組織的腫瘤。在我國,腦膠質瘤佔顱內腫瘤的33.3%~58.9%,平均43.5%。其治療難度較大,目前腦膠質瘤無法根治,但是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相信我們離攻克腦膠質瘤的那一天也不會太遠了。
-
Cell | G34R/V型膠質瘤—H3.3G34和PDGFRA突變共同促進膠質瘤發生
超過30%的HGGs攜帶非典型H3.3變體的雜合子突變(即34位甘氨酸突變為精氨酸或纈氨酸,G34R/V)【1】。G34R/V型腫瘤具有獨特的病理組織學異質性以及不同程度的雙重神經-膠質細胞間隔等特點,容易導致誤診,近30%的中樞神經系統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被證明是G34R/V突變HGGs。
-
Cell|聚焦G34R/V型膠質瘤:H3.3G34和PDGFRA突變共促膠質瘤發生
撰文 | 章臺柳責編 | 兮高級別膠質瘤(HGGs)是致命的原發性腦腫瘤,伴有組蛋白H3或表觀遺傳修飾因子的體細胞突變。HGGs是青少年和年輕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主要發生在大腦半球葉,大量的病例被認為是表觀遺傳紊亂導致。超過30%的HGGs攜帶非典型H3.3變體的雜合子突變(即34位甘氨酸突變為精氨酸或纈氨酸,G34R/V)【1】。
-
研究| IDH1突變抑制劑 治療膠質瘤臨床前景良好
2008年,Parsons DW等在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GBM)的外顯子組測序研究中首次發現了異檸檬酸脫氫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1)突變。這一發現對膠質瘤治療意義深遠。近年來,神經腫瘤分子取得了重大進展,目前已發現一系列有助於腦膠質瘤臨床診斷和預後判斷的分子標誌物。
-
得了腦膠質瘤會有哪些表現?
【摘要】得了腦膠質瘤會有哪些表現?頭痛頭暈、視力模糊等都是。腦膠質瘤因為血腦屏障的存在,在治療上的難度很大,現代中藥人參皂苷Rh2是小分子結構有利於穿過血腦屏障,對腦膠質瘤比較適用。
-
腦膠質瘤分子表型特徵之:RELA融合
建議幕上室管膜瘤的患者考慮檢測是否存在RELA融合基因。•描述:室管膜細胞腫瘤是來源於腦室與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細胞或腦內白質室管膜細胞巢的中樞神經系統腫瘤。那麼什麼是腦室呢?腦實質內部的腔隙稱為腦室,腦室內有腦脊液,腦室的內壁襯以室管膜上皮細胞。
-
「北京最好的癌醫院」牛小培:腦膠質瘤是怎麼引起的?
腦膠質瘤是因為大腦和脊髓膠質細胞癌變所產生的最常見的原發性顱腦惡性腫瘤。其發病率約佔顱內腫瘤的35.2%~61.0%,由成膠質細胞衍化而來,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高以及治癒率低的特點。膠質瘤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腫瘤疾病,不少人都想知道膠質瘤是怎樣形成的?
-
預防腦膠質瘤 別把手機放枕下
老百姓一提到腦癌,就感覺這是很嚴重的一種疾病,事實上腦癌,也就是腦膠質瘤確實是一種可怕的絕症,這種癌症還偏愛四五十歲的中年男性,在原發性腦腫瘤中發病率居首位,成為除胰腺癌之外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患有這種癌症的人會頭痛欲裂,痛不欲生。
-
癌症最新治療技術,治好了腦膠質瘤……
TTF由一種可穿戴的電池供電設備提供交替的電場,該設備的商品名為Optune(Novocure),已在美國和歐洲獲批用於腦膠質瘤的治療。TTF可以幹擾實體腫瘤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某些關鍵分子,從而破壞細胞分裂。 早在2001年,以色列理工學院的榮譽教授尤蘭姆·帕耳提醫生(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