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梭樹屬藜科植物,為超旱生小喬木,呈高大灌木狀,植株高度一般在1-4 m,個別植株可高達8-10 m,又稱鹽木、瑣瑣樹。是徵服沙漠的先鋒。盛夏的中午,烈日炎炎,無邊無際的戈壁大沙漠被烤得滾燙,這時只有迎著熱風頑強挺立的梭梭樹叢,才給沙漠帶來了生命的活力。
梭梭樹能在自然條件嚴酷的沙漠上生長繁殖,迅速蔓延成片,這與它具有適應沙漠乾旱環境的本領是分不開的。梭梭樹的種子,是世界上壽命最短的種子,它僅能活幾小時,但是它的生命力很強,只要得到一點水,在兩三小時內就會生根發梭梭樹芽,這是世界上發芽最快的植物。
梭梭樹還有一個重要的貢獻,就是它培育了世界上著名的中藥材——肉蓯蓉。肉蓯蓉是一種稀有的寄生植物,其寄主為多年生沙漠植物——梭梭樹。梭梭樹根系深密,極耐旱耐風沙,成片生長,其根系有天然寄生物肉蓯蓉,但產量很少,產地僅限內蒙古少數沙漠地區。梭梭樹被人們稱為「沙漠之王」。
肉蓯蓉是多年生肉質草本寄生植物,寄生在梭梭樹的根上,莖肉質圓柱形,高40140釐米,為名貴藥材,因具有「滋腎壯陽、補益精血」之功能時被譽為「沙漠人參」。由於肉蓯蓉是梭梭樹的寄生植物,培育肉蓯蓉必須先培育梭梭樹。肉蓯蓉人工種植技術是在梭梭樹的根部人工播種肉蓯蓉種子,經過兩年的生長即可獲得肉蓯蓉。
傳說中,肉蓯蓉是天神派神馬賜給成吉思汗的神物。歷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戰」是鐵木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各部時的一次重要戰役,金明昌元年(1190年),鐵木真的結拜兄弟札木合,因嫉恨鐵木真的強大,聯合泰赤烏等十三部共三萬人,進攻鐵木真。鐵木真得報後,集結部眾三萬人,組成十三翼(營)迎敵。雙方大戰,鐵木真失利,被圍困於長滿梭梭林的沙山,饑渴難耐,筋疲力盡。札木合當眾殘忍地將俘虜分七十大鍋煮殺,激怒了天神。天神派出神馬,神馬一躍到成吉思汗前面後,仰天長鳴,將精血射向梭梭樹根,然後用蹄子趵出了像神馬生殖器一樣的植物根塊,成吉思汗與部將們吃了根塊,神力湧現,衝下沙山,一舉擊潰了札木合部落,為統一蒙古奠定了基礎。從此,成吉思汗拉開了一個徵服歐亞大陸的時代。
小植的螞蟻森林裡還種植了梭梭樹,等上面長了肉蓯蓉能郵寄給我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