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發布 | 神經反饋和人工智慧分析兒童性情和注意力水平

2020-08-28 宏智力

來自臺灣實踐大學的研究人員Maria R. Lee,Anna Yu-Ju Yen,和Lun Chang使用BrainLink Lite在神經反饋和人工智慧分析兒童性情和注意力水平的研究中採集腦電EEG信號。論文成果在學術期刊《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Acquisition for Intelligent Systems》August 26–27, 2019上發表。

注意能力發展是學齡前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重要的是要發現和識別早期的注意力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將兒童疾病的有害影響降到最低。本研究的目的是預測和分析4-7歲兒童的注意水平。用父母報告或主觀報告來分析兒童氣質的心理維度是一種常見的氣質研究方法,但可能存在偏見。腦電圖(EEG)是一種顯示腦電活動的方法。應用k均值算法、人工智慧(AI)無監督機器學習、聚類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種神經反饋技術(NFT)系統,對兒童氣質數據進行腦電信號數據和行為風格問卷(BSQ)的收集,觀察兒童的注意水平。

實驗結果不僅可以推斷氣質(Temperament)與EEG分類的價值是一致的,而且也為在特定時間段內對注意水平進行分類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將父母主觀報告與腦電圖數據相結合,為解決兒童注意力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有價值的方法。研究結果有助於早期發現注意力問題,並支持更好的親子理解和互動。


論文標題:Neurofeedback and AI for Analyzing Child Temperament and Attention Levels

作者:Maria R. Lee,Anna Yu-Ju Yen,and Lun Chang

URL: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3-030-30639-7_3

相關焦點

  • 神經反饋訓練知識講堂(1)腦電生物反饋訓練 提升注意力的原理
    這位家長問到點上了,腦電生物反饋訓練對注意力的改善,是經過近10年、數十萬學員驗證過;同時,作為國家射擊隊指定的注意力訓練機構,我們跟清華大學合作,在這方面也積累了大量數據;從科學角度看,腦電生物反饋訓練,主要通過兩種神經機制的變化來提升注意力。
  • 針對ADHD的神經反饋治療
    儘管他的學業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家長和老師注意到他的胃口和體重都有所下降。 當停止藥物使用時,男孩的注意力不集中和衝動行為出現「反彈」,這給布萊恩和家人帶來很多的困擾。他的父母考慮採用一種非藥物的、非侵入性的幹預措施——神經反饋。
  • 兒童神經調控技術,幫自閉症、多動症孩子更好康復
    2020年8月,我院特別為家長和孩子們策劃了一場Q博士暑期特別課堂「大咖來了」。 邀請6位大咖,從兒童康復技術、親子相處、多動症家庭幹預策略、語言能力提升、兒童生長發育營養和心理調節等方面,為家長帶來滿滿的乾貨。
  • 分析帖!怎樣辨別生物和人工神經網絡中的遞歸?
    感覺信息可以簡單地將網絡活動定位在不穩定的部分信息狀態,從該狀態  比區分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的有限遞歸(層內)與廣泛遞歸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數深度學習模型中缺乏反饋連接。在神經科學領域,「遞歸」一詞幾乎等同於反饋和前饋連接的混合,最近的研究為反饋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證據。
  • 學術發布 | 一項基於大腦生物電和神經網絡機器學習的交互研究
    近期,來自湖南大學、英國華威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 USA)、以及IBM人工智慧研究院(IBM Research AI, USA)的Di Wu、Huayan Wan、Siping Liu等研究人員在arXiv學術平臺發表了題為《DeepBrain: Towards Personalized
  • 全身麻醉對兒童神經心理和行為學預後的的影響——梅奧兒童麻醉...
    背景:很少有研究使用全面的神經心理學評估手段探究兒童暴露於全身麻醉與其神經發育之間的關係。本項研究旨在證明3歲以下兒童多次暴露於全身麻醉將會導致不良神經功能結局。方法:本研究採用傾向引導法的方式分別納入1994-2007年在明尼蘇達州奧姆斯特徳市出生、未經全麻暴露(對照)、曾單次暴露及多次暴露的兒童。這些兒童還需在其8至12歲或15至20歲時接受神經心理學測試。研究的主要結局指標是韋克斯勒簡化智力量表,次要結果包括綜合性的神經心理學評估和家長對兒童的行為學報告。
  • 腦電反饋 幫助中小學生提高注意力的有效性分析
    家長提問:我的孩子進行了腦電反饋測試,但是結果我看不太明白,能幫我講講嗎?這位家長提到的問題,也是很多學員家長希望了解的,所以我們今天來為大家講一講腦電反饋數據應該怎樣解讀?優秀學員的數據是什麼樣子的?
  • 利用人工智慧神經網絡助醫生診斷病情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莫斯科市政府網站日前發布消息稱,一種基於人工智慧的神經網絡模塊正在應用於莫斯科的醫療系統。神經網絡可以在三周的時間內分析10萬份的莫斯科醫療數據。消息說,在三周的時間內,神經網絡分析了10萬份醫療數據。莫斯科副市長阿納斯塔西婭·拉科娃表示,數位技術極大地節省了醫生的時間。目前,超過3000名專家正在使用醫療診斷支持系統,所有市立的非兒童診所都已經推廣人工智慧技術。 消息指出:首先,這套系統可以幫助醫生做出初步的診斷。
  • 《面向兒童的人工智慧北京共識》在京發布,關注兒童及家庭隱私等
    新京報訊(記者 蘇季)9月14日,一款針對兒童的人工智慧發展原則《面向兒童的人工智慧北京共識》在京發布,宣稱將用於降低人工智慧技術與產品對兒童產生的不利影響。「人工智慧應用在教育場景中會不會有風險?另外,當下許多人工智慧產品針對數據保護、授權範圍、隱私安全等問題的重視程度仍有待提升,而在全球範圍內,也缺乏與兒童有關的人工智慧倫理原則,因此有必要針對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接觸使用的人工智慧技術產品加以倫理研究和規制。
  • 通過腦電波控制注意力
    這是第一次發現這種因果關係,這表明人們有可能學會通過神經反饋來提高注意力。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所長Robert Desimone說:「 使用神經反饋來嘗試幫助患有各種腦部疾病和行為問題的人有很多興趣。」 「這是控制和測試不同類型的大腦活動的作用的一種完全非侵入性的方式。」
  • 神經元膜電位水平可調控反饋抑制強度
    3月22日,《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所舒友生研究組的最新成果:大腦皮層維持興奮和抑制動態平衡的新機制
  • 人工智慧意識的定義,測試和分級
    在所有的人工智慧測試系統中做得最好的是「ConsScale」,這是2008年西班牙的人工智慧研究員Raúl Arrabales Moreno和他的同事們開發出的評估程序。基於類人類意識只會出現在正確的組件中的假設,你只需要填寫一個從結構特徵開始的檢查表。這個系統有沒有身體?記憶?注意力控制能力?然後再去測試行為和交流:它能不能在鏡子中認出它自己?有沒有同情心?
  • 中文分級閱讀首個學術標準在第六屆北京國際兒童閱讀大會上發布
    本次發布的標準為小學階段的分級閱讀標準,強調標準基於學術研究之上的教育應用性,分為讀物水平與讀者水平兩項內容,每一項都分為1-16級,每一級與小學的學段設置緊密對應。業內專家認為,本次發布的學術標準符合當前兒童閱讀現狀,並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應用方式為分級標準的普遍使用提供實施途徑,促進學術服務社會的現實需求,將為中文閱讀教育提供基於科學研究之下的精準指導。
  • BrainCo賦思頭環號稱改善注意力,科學家不太同意……
    當EdSurge要求BrainCo提供一些科學發現作為他們努力的證據時,該公司指出,一項整合分析( meta-analysis)表明,神經反饋可以有效治療多動症。(整合分析是指對多項發表的研究進行評估和判定,不少研究者曾批評道,meta-analysis裡參雜了糟糕的研究,相當於引入錯誤的統計數據,會產生誤導;一些研究者甚至懷疑這項技術本身的科學性。)
  • TRiBS Online Talk 14期|基於神經反饋調控吸菸線索模式進而治療尼古丁成癮問題
    本文開發了新型閉環,即基於EEG的吸菸提示反應模式的神經反饋協議。在誘發吸菸線索反應任務中,對EEG通道數據進行多元模式分析,獲得參與者的大腦活動模式,通過自適應閉環訓練連續停用了吸菸線索反應性的EEG活動模式。在神經反饋訓練期間,通過P300來評估參與者對香菸的渴望程度來進行分析,長期通過隨訪通過每日的吸菸數量進行評估。研究表明,該種神經反饋訓練方法對菸癮和吸菸行為有很明顯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 人工智慧與設計(1):人工智慧的發展和定義
    前四章主要講了現在人工智慧的基礎知識、底層設計、網際網路產品設計以及人工智慧與設計的關係,後面會通過3~4章詳細分析人工智慧對不同行業設計的影響,目前考慮的領域是室內設計、公共設計和服務設計。人工智慧的發展歷史說起人工智慧這詞,不得不提及人工智慧的歷史。人工智慧的概念主要由Alan Turing提出:機器會思考嗎?
  • 研究表明:人工智慧的智商已達4歲兒童水平
    最近,一系列旨在測試一些世界上最好的人工智慧(AI)系統和人類智商(IQ)之間的勝負關係的試驗表明,人工智慧的智力目前已經達到了 4 歲兒童的水平。
  • 北師大攜手科大訊飛發布「訊飛教育腦計劃」!
    2中國兒童青少年腦智研究全國聯盟最新工作進展「中國兒童青少年腦智研究全國聯盟」成立於2017年9月,由北京師範大學牽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心理研究所、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科大訊飛等20餘家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代表、心理學與腦科學學術帶頭人共同參與,聯合攻關,以科學理解兒童青少年腦智發育規律,提升腦智發育水平,防治學習困難、情緒行為問題等腦智發育問題
  • 不一樣的「注意力」:人機互動注意力的測量指標與利用
    當注意力水平降低時,系統假設檢測到 VFOA 丟失。對於不同的任務,注意力水平檢測如下:S_l 表示自發觀看。如果檢測到自發觀看,則假定此人對某項任務沒有特別注意,即,表示檢測到低注意水平。對於閱讀和寫作任務,除了頭部姿勢的改變外,本文還考慮了「翻頁」(Pt)和「停止寫作」(Ws)等行為來檢測低注意水平。
  • 生物醫藥:我國醫療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人工智慧|醫藥|醫療|...
    為了解國內醫療人工智慧發展現狀與趨勢,探討人工智慧影響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未來前景,本書從醫療人工智慧政策制度、臨床應用、科研投入與人才培養、社會認知和倫理等方面進行專項研究,旨在了解各國醫療人工智慧政策的發布趨勢,把握我國在醫療人工智慧領域的科研投入現狀及科技產出能力,明晰當前醫療人工智慧領域的學科發展水平、人才培養情況及前沿技術,明確我國人工智慧的臨床應用現狀以及產業化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