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分級閱讀首個學術標準在第六屆北京國際兒童閱讀大會上發布

2020-11-25 人民網

近日,國內第一個中文分級閱讀學術標準(以下簡稱「分級學術標準」)在第六屆北京國際兒童閱讀大會主會場上發布。本次發布的標準為小學階段的分級閱讀標準,強調標準基於學術研究之上的教育應用性,分為讀物水平與讀者水平兩項內容,每一項都分為1-16級,每一級與小學的學段設置緊密對應。業內專家認為,本次發布的學術標準符合當前兒童閱讀現狀,並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應用方式為分級標準的普遍使用提供實施途徑,促進學術服務社會的現實需求,將為中文閱讀教育提供基於科學研究之下的精準指導。

近年來,隨著全民閱讀的深入開展,分級閱讀作為世界範圍內通行的科學閱讀範式,在全社會引發廣泛關注。早在2011年國務院頒布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就首次明確提出「推廣面向兒童的圖書分級制,為不同年齡的兒童提供適合其年齡特點的圖書,為兒童家長選擇圖書提供建議和指導。」在2016年《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中具體細化指出要「加強對少兒閱讀規律的研究和運用,科學研究不同年齡、不同群體、不同性別少年兒童的智力、心理、認知能力和特點,借鑑國外閱讀能力測試、分級閱讀等科學方法,探索建立中國兒童階梯閱讀體系,加快提高我國少年兒童的整體閱讀水平」。

兒童閱讀分級是兒童閱讀科學化發展的重要方向,但分級的難點在於分級標準的研究與制定,一些社會機構,如出版社、閱讀測評企業等從自身行業的角度出發,在分級標準的制定上做出過不少嘗試,也不同程度地推動了圖書分級工作的開展,但拘於一些條件的限制,如開發人員的專業水平、開發工作的經濟效益優先目標等,導致這些分級標準的客觀性、社會公信度、專業度等都有待提高。

2014年首都師範大學兒童文學教育研究基地主任王蕾博士帶領團隊承擔了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分級閱讀與兒童文學教育研究」,這是國內高校首個中文分級閱讀國家級學術項目,其核心研究內容就是以母語兒童文學分級閱讀標準研究與推廣為突破,帶動整個中文分級閱讀標準的研製。在剛落下帷幕的第六屆北京國際兒童閱讀大會上,王蕾博士發布了歷時三年的研究成果:母語兒童文學分級閱讀標準,這也是第一個中文分級閱讀的學術標準首次公布。

據發布現場項目主持人王蕾博士介紹,本次發布的標準為小學階段的分級閱讀標準,分為讀物水平與讀者水平兩項內容,每一項都分為1-16級,每一級與小學的學段設置緊密對應,如1級對應小學一年級上學期,2級對應一年級下學期,以此類推,但到三四年級,標準的級別增加為每學期兩級,即5、6級對應三年級上學期,7、8對應三年級下學期,這是因為三四年級作為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由短篇作品、橋梁書作品跨越到章回作品的閱讀階段,分級應該更細,以便給與這個階段兒童更細化的指導。

據了解,此分級學術標準跟之前的一些企業標準最大的不同,是強調標準基於學術研究之上的教育應用性。王蕾博士說,分級閱讀本身就是根據兒童閱讀水平為其匹配相對應的讀物與閱讀指導,讀物的提供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成人的指導,現在各類推薦書單層出不窮,也基本囊括了出版的佳作優品,但這些讀物如果只是簡單地提供給孩子,沒有教師與家長的指導,閱讀效果還是有限。標準的研究與推廣核心理念就是用科學的分級閱讀範式幫助每一個孩子學會閱讀,才能真正愛上閱讀,從而實現海量閱讀,最終持續終身閱讀。因此,標準的制定不是停留在學術層面上,是需要具體應用到閱讀教育的現場學校與家庭,具體而言,分級學術標準有以下教育應用性特徵:

一是標準的分級類別細分,直接對接小學階段兒童的閱讀需求。以往的一些分級標準會用一個籠統的文字描述分級內容,而這次發布的分級標準針對閱讀現實需求,讀物的分級與讀者的水平分級均按照不同閱讀資源的種類分為童話、小說、童詩、散文、繪本五大類,這五大類為當前小學階段兒童閱讀的主體內容,標準將這五類具體內容的讀物標準與閱讀水平標準進行了分門別類的陳述,比如童詩以其特有的韻文體形式,顯然在篇幅、形式、篇章結構上與非韻文體的小說、童話有很多不同,如果將這些文體分級標準籠統一概而論,勢必不能有效地建立為兒童選擇各類圖書的方法,也不能根據各自不同的文類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分級指導。

二是分級學術標準突出體現漢語語言與應用的特點,在分級細則上區別於英語分級體系。比如讀物的分級在字詞、篇章、形式上強調母語學習環境下的實際運用情況,如果照搬國外英文分級體系顯然是不適宜的,因為國外英文分級是以英文作為母語前提下制定的分級標準,而我們的母語是漢語,兒童從一出生就沉浸在漢語的環境裡,我們制定的分級標準必須考慮到他從小到大已積累的母語基礎,等到小學階段時兒童進入獨立閱讀的自讀體系後,他的漢語讀物分級標準與分級指導跟其母語學習環境緊密結合,如何用分級學術標準來匹配兒童的課外閱讀,以更好地補充拓展他的教材閱讀體系,這些都是母語分級閱讀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國外的分級體系用於我們漢語分級只能是借鑑,不能全盤照搬。

三是分級學術標準強調人工分析為主。標準的研發團隊以高校學者、教研員、一線教師為主體,整個研究過程以研究團隊的人工分析為主,機器分析為輔,如童話讀物的標準分類細則有人物、情節等要素,這樣的分析工作只能以研究團隊的專家解讀為主,機器是不可能完成這樣的高智能分析工作的。國外的一些分級標準,如藍思分級,以機器分析為主,從中文讀物的現實分析而言不太適用,中文讀物的篇幅、字數有時反倒不是分級的硬性維度,比如散文中的雜文,傳統文化中的古文,雖然短小,但內容深刻,並非短小的就適合初階讀者來閱讀,因此,專家的人工分析在中文分級標準制定中應該佔重要比例。

四是分級學術標準特別強調標準在實際閱讀教育現場的落地應用,因為分級閱讀範式本身就在於對實踐教學提供幫助。當前閱讀教育無論是學校閱讀教育,還是家庭閱讀教育,都有三大難點:讀什麼、怎麼讀、讀了怎麼評價,分級標準的研究根本就是為了來解決這三大問題。學術標準的制定本身就從教育現場的問題出發,依託大量課題校的數據支撐,同時研製之後又反過來支持現有的閱讀教育改進,並通過不斷的實踐改進對標準進行定期的修訂改進,這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學術閉環,讓學術真正服務於教育實踐,而並非停留於象牙塔裡。閱讀大會當天進行的分級閱讀課程啟動儀式,就是以學術標準為依託的實踐研究,下一步課題組會搭建包含測評、精讀、泛讀、朗讀、閱讀活動設計等整體分級閱讀課程體系,來推動標準在學校與家庭的實踐研究。

五是學術標準以兒童文學分級研究為突破,以期為下一步整個中文分級閱讀標準的研究夯實基礎。我們知道分級閱讀的核心讀者年齡為3-12歲,年齡越小越要進行精準分級與指導,而這一階段兒童閱讀主體的內容即為兒童文學,涵蓋童話、兒童小說、兒童散文、童詩、寓言、繪本等不同文類,本次分級閱讀標準以目前兒童閱讀最重要的五種文類為研究對象,希望籍此為兒童閱讀從讀物資源到閱讀指導進行科學引領。課題組也將作為核心研究團隊加入今年已經啟動的由中國書刊發行協會、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聯合發起的全國少年兒童分級閱讀標準研製工作中,兒童文學的讀物分級與讀者水平分級,將為漢語分級的整體拓展提供框架性研製理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分級閱讀學術標準的發布也引發學界相關專家的高度關注,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同時也是全國少年兒童分級閱讀研究標準研製專家組主任王泉根教授認為,此次分級閱讀學術標準的發布意義重大,不僅填補了分級閱讀標準學術研究的空白,更重要的是標準研製源於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未來又將服務於教育實踐,這才是分級閱讀標準研製最重要的價值,用學術標準推動中國閱讀教育的科學發展。

王泉根教授表示,以往的企業標準只是應用於企業內容的產品研發,其社會普適度較低,本次發布的學術標準分級內容分門別類,符合當前兒童閱讀現狀,並且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應用方式為分級標準的普遍使用提供實施途徑,這將極大地促進學術服務社會的現實需求,為中文閱讀教育提供基於科學研究之下的精準指導。

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著名出版家聶震寧認為標準的16級劃分科學地把握好了小學生從一年級至六年級的身心特點,每個年級段,甚至是年級段裡面再分層,共分成是16個階段。這16個階段分得非常科學、合理,讓對應的讀物得到很好的閱讀效果。 中國教育裝備協會學校圖書裝備分會理事長常汝吉認為此標準強調漢語的表達體系非常重要,我們現在很多引進的都是西方語系,漢語有它獨有的表達系統和表達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說,學術標準強調母語體系至關重要。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主席張明舟認為該標準不僅僅是在學術上研究,同時非常注重實踐,這樣對家長、老師在選書、推薦書的時候會起到指導的意義,能更好地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同時,他認為漢語語言有它自身的特點,比如引進的圖書,在英語語境中可能適合5~6歲的孩子讀;但是翻譯成漢語後,由於譯者的語言水平和傾向,譯文對於5~6歲的孩子來說,在漢語語境下會變得很難。所以標準的研製一定要充分考慮到母語的應用環境,在這一點上學術分級標準做得很好。

國家圖書館少兒館館長王志庚認為分級標準應該是體系化的,涉及到出版、文學創作、小學教育,也涉及到圖書館、教育界等,我們要為孩子們創造優質的語言文字環境,在這種跨行業、跨系統的最底層需要有一套中文分級的規範體系。此次發布分級閱讀學術標準可以看出課題組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特別是從教育的視角對於如何對現有的出版物進行分級,包括對於一些新的作品在標準的框架下進行文字的優化,都給出了非常好的建設性思路,也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分級閱讀標準此次在第六屆北京國際兒童閱讀大會上的開場發布也充分說明了學術前沿性與引領性歷來都是閱讀大會重要特色,連續召開的六屆北京兒童閱讀大會曾有多項國內外的學術成果進行過展示,如美國審辯性思維閱讀課程、牛津大學分級閱讀課型、清華附小整體閱讀活動探究、瀋陽皇姑區教育局區域閱讀推進研究等,本次大會上除教育部規劃基金課題成果分級閱讀學術標準重磅發布以外,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也進行了非常精彩的學術分享。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張立軍就閱讀聯結策略提出了具體解析思路,為小學新教材的閱讀教學提供了實操的建議。家庭閱讀教育在整個閱讀教育裡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本屆大會專門邀請家庭教育資深專家《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與著名閱讀教育專家王蕾博士就閱讀教育學校與家庭的平行連結進行了深入對話。兩位專家從家庭閱讀環境的打造、親子閱讀的具體方法、學校閱讀與家庭閱讀的關聯性等多方面給出了各自的參考建議。

大會同時邀請京城四所閱讀名校清華附小、朝陽區實驗小學、北大附小、呼家樓中心小學及兩所閱讀名園清華附屬潔華幼兒園、三教寺幼兒園的校長、園長與教學主任參與閱讀教育實踐之校長論壇與園長論壇,就閱讀教育的學校經驗、家校家園共育等方面進行了沙龍式交流。同時,閱讀教育產業代表智慧流企業就新近開發的橋梁書線上遊戲課程展示了網際網路與閱讀教育聯結產生的特殊價值。

大會除主會場活動外還進行了京城六所閱讀名校名園的分會場觀摩學習活動,分會場從學校閱讀活動整體介紹、不同課型的閱讀課觀摩、閱讀校園考察等不同方面向與會代表展示了閱讀教育在小學與幼兒園的最新經驗。

(責編:鮑聰穎、高星)

相關焦點

  • 考拉閱讀CEO趙梓淳:如何利用AI、語言學做出國內首個中文分級閱讀...
    趙梓淳向雷鋒網透露,對於考拉閱讀來說,做英語的分級閱讀標準並沒有太大的技術難度,但他們並不想做。原因很簡單,國外已有一套很成熟的英文分級閱讀標準系統,不僅運行了將近40年且已覆蓋了美國90%的學校,如Lexile分級(藍思分級)、GE分級等。
  • 童書分級閱讀有沒有必要?有人認為會扼殺閱讀積極性
    「全民閱讀,兒童優先;兒童閱讀,科學引領;分級標準,合力打造。」在剛剛閉幕的第七屆江蘇書展上,京、滬、江、浙全民閱讀辦共同發布《中國分級閱讀蘇州宣言》,提出根據國情自主打造中國兒童和青少年分級閱讀標準和測評體系,讓分級閱讀助力少兒健康成長。  童書市場浩如煙海,在書封顯著位置標明適宜兒童閱讀的年齡段為家長選書提供指示,已不鮮見。
  • 2020年「第六屆IEEE計算機與通信國際會議」(線上)成功舉辦
    2020年「第六屆IEEE計算機與通信國際會議」(線上)成功舉辦 2020-12-17 1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考拉閱讀趙梓淳:離開華爾街,用AI掘金中文分級閱讀大藍海
    「在國外,學生可以通過分級閱讀了解自己的閱讀水平,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內容;而在國內,學生的分級閱讀多數停留在以年齡為劃分的標準。」趙梓淳對鯨媒體表示,他想通過公司自研的中文分級閱讀測評系統解決學生學習語文的難題。
  • 尋找圖書的基因,考拉閱讀想給學生提供個性化中文閱讀體驗
    考拉閱讀希望用中文分級閱讀產品為K12學生提供適合的閱讀內容。趙梓淳從兩個方面來解釋「適合」的意思,「一方面是孩子看得懂,也就是文本難度適合;另一方面是孩子感興趣,也就是內容適合。」 細化內容顆粒度,用分級閱讀標準量化文本難易度要想給學生提供適宜的閱讀內容,考拉閱讀需要一套能夠同時測量文本難度與學生閱讀能力的標準,進而將學生與適宜難度的文本匹配起來。
  • 首發| 中文少兒分級閱讀平臺考拉閱讀獲2000萬美元B輪融資
    在中國,中文分級閱讀尚屬起步階段,相比而言,美國等歐美國家已經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分級閱讀標準比如藍思分級(LEXILE),由此也催生出一系列估值過億美元的分級教育產品公司,例如Renaissance、LightSail等。國內也有分級閱讀的嘗試者,但大都是依照英文閱讀分級標準,在英文閱讀領域進行實踐。
  • 學而思出版中心發布Highlights英文分級閱讀產品
    4月24日,好未來旗下學而思出版中心與美國Highlights出版公司共同發布了新款英語分級閱讀產品《我的Highlights美國科學分級圖書館》及配套的線上繪本課程「鸚鵡閱讀」。發布會後,雙方就「閱讀——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為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近年來,學而思積極拓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版圖,不斷嘗試與各大國際優質教育機構展開合作,特別是在內容引進、產品形態創新上積累了成功經驗。
  • 北京同仁醫院神經內科成功舉辦第六屆國際神經感染免疫暨腦血管病...
    8月28-29日,由北京同仁醫院神經內科成功舉辦了第六屆國際神經感染免疫暨腦血管病高峰論壇(NIC論壇)。NIC論壇是國內首個將神經感染、神經免疫、腦血管病、神經變性病等多學科會通整合的高端會議,今年已經是第6屆。
  • 第六屆形式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召開
    交流探索 學習共進第六屆形式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召開  清華新聞網11月20日電 11月8日至9日,第六屆形式語言學國際研討會暨語言獲得、語言障礙及語言評估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辦。來自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巴西、法國、美國、日本、匈牙利、義大利、伊朗、以色列、印度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本次會議分為大會發言和分組發言兩部分。大會發言在主樓接待廳進行,六位專家從不同的語言研究領域,介紹了目前語言學的最新動態和前沿課題。
  •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六分會:無機固態化學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六分會:無機固態化學 2020-12-30 1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首屆北京腦科學國際學術大會召開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北京腦中心」)主辦的202首屆北京腦科學國際學術大會(2020·Beijing Brain Conference)10月24-26日在線上舉辦。Thomas C. Südhof、Edvard I. Moser、Michael W.
  • 閱讀的力量-喬希家的書引領分級閱讀新概念
    尤其,在當今21世紀,人們已經遠離了滿足溫飽線的生活水準,也讓人們具備了尋求更高生活標準的物質基礎,也所以,青少兒教育事業尤為備受矚目,且將佔據越來越多家庭的精神與生活比重。那麼,在國外早已成熟的社會體系與教育環境之外,中國的青少兒閱讀又是怎樣的現狀?中國兒童閱讀現狀:家長和老師是否對青少兒閱讀教育得心應手?
  • 第五屆(2019)中國數字閱讀大會在杭州舉行 e閱讀讓生活更美好(上)
    原標題:第五屆(2019)中國數字閱讀大會在杭州舉行 e閱讀讓生活更美好(上)     本次中國數字閱讀大會有如下亮點:     亮點一:政府領導、業界精英共繪數字閱讀新藍圖     2019中國數字閱讀大會沿襲了前四屆大會規格高、規模大的特色,成為具有年度
  • 北美筆記:為什麼加拿大閱讀分級不用考核
    讀者潘晨來信,詢問加拿大的分級閱讀怎麼考核。據我所知,我所在的BC省目前從學前班到12年級的英語學習中,學生只參加12年級一次省考,成績還只與申請大學有關——而75%的學生畢業後工作或參加職業培訓、不直接入讀大學;對於25%直接申請大學的,也還要看綜合成績,即省考和平時成績的混合評分,省考成績只做參考之一。因此,分級閱讀沒有考核。
  • 2020北京腦科學國際學術大會將於10月「雲上」開幕
    2020 首屆北京腦科學國際學術大會(Beijing Brain Conference)由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主辦,並聯合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北京大學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清華大學麥戈文研究院、清華大學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劍橋英語百科分級閱讀》出版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卻詠梅)11月14日,以「面向未來的英語閱讀:探索 思考 創新」為主題的《劍橋英語百科分級閱讀》新書發布會亮相上海國際童書展。《劍橋英語百科分級閱讀》是中國和平出版社與劍橋大學出版社首次合作的產品,定位為科普百科類英語課外分級閱讀用書。
  • 向日葵閱讀榮膺「中圖-21世紀學習力研究院」在線閱讀實驗基地
    在成立大會上,K12在線雙語閱讀平臺「向日葵閱讀」榮獲中圖-21世紀學習力研究院授牌,成為研究院首批「在線閱讀實驗基地」。,旨在充分發揮主辦雙方特有的全球視野和資源稟賦,服務國家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戰略需求,以未來學習力研究為大方向,結合測評和閱讀開展專項科研活動,構建中國特色、中國標準的立體化、過程性的學習、測評和認證體系,推動中國學生的國際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和閱讀素養提升。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在CPA年會上公布精神醫學倫理審查學術標準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王雪芹,孫洪強,陸林2020年11月21日,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承辦的精神醫學倫理審查標準學術專題會在山東濟南召開的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分會第十六屆年會上成功舉辦。孫洪強副院長主持了本次會議,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公布了精神醫學倫理審查學術標準,多位領導、專家帶來了高水平的倫理講座與案例分析。領導致辭陸林院士首先,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進行大會致辭。
  • 兒童讀物內含殺人拋屍細節 圖書準確分級尚待探索
    八個小兵人,動身去德文;一個要留下,還剩七個人……」這是著名推理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無人生還》中的一段恐怖童謠,伴隨作品聞名世界。  「殺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人嚇死」「屍體不見了,你聽過這首歌謠嗎?」
  • 呱呱閱讀創新學習方式 科學引領兒童英語閱讀路線
    相信有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從小就重視孩子的英語啟蒙,孩子即便是表現的很有興趣,也學會了一部分英語,但在英語的閱讀和語法上有疏漏,導致只會認不會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