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筆記:為什麼加拿大閱讀分級不用考核

2021-01-14 北晚新視覺網

讀者潘晨來信,詢問加拿大的分級閱讀怎麼考核。據我所知,我所在的BC省目前從學前班到12年級的英語學習中,學生只參加12年級一次省考,成績還只與申請大學有關——而75%的學生畢業後工作或參加職業培訓、不直接入讀大學;對於25%直接申請大學的,也還要看綜合成績,即省考和平時成績的混合評分,省考成績只做參考之一。因此,分級閱讀沒有考核。

作者:辛上邪

閱讀,在加拿大是一項基本能力、愛好和素養

閱讀,在加拿大是一項基本能力、愛好和素養。如同禮貌、愛心、公益心、對家庭的關注一樣,如果說「曬」,加拿大人和朋友「曬」的是這些方面。在此只列舉人們對閱讀的重視。 我曾在飛機上與一位跳現代舞的女士相鄰,她染髮、打著耳釘鼻環、穿著很嬉皮,但是落座後,她從隨身包裡拿出來書在讀。一路四個小時,她幾乎都在閱讀。偶然聊了幾句,她說她家裡沒有電視機,平時有空就是讀書。不僅是她,飛機上很多其他乘客也在閱讀。溫哥華機場、天車上,經常能看到閱讀的人。有一次在溫哥華東區開車等紅燈時,我見到一位女士捧著書,邊讀邊過馬路。在去年房價飆升前,溫哥華東區被認為是「平民區」,那位過馬路看書的女士的服裝也很隨意、絕對不像白領、金領。更有甚者,數次見過街邊的無家可歸者,低頭看書或者看報,旁邊放著紙杯討錢。路人給了錢,他們一般會致謝,但有時候他們沉浸在閱讀中,便完全沒有反應。

他們不是作秀,閱讀是他們從小養成的習慣和愛好。前天我採訪一位88歲的老先生。老先生作了一輩子公益事業,我就這個話題和他聊天。聊天快結束了,老先生說:「你還沒有問我的興趣和愛好呢。我喜歡閱讀,每天都會抽空讀書。」我問他讀什麼書,他說歷史、文學,還有他喜歡的羽毛球和機械修理。我的朋友J很貧窮,靠低保度日。他唯一的消遣就是閱讀,每年可以讀幾十本書。他很窮,常常只能吃麵包度日,可他不覺得悽苦,因為閱讀帶給他豐富的感受。他從來不認為自己需要同情,活得相當有尊嚴。

閱讀的習慣是從小被培養起來的。

首先,整個社會都充盈著鼓勵孩子讀書的氣氛。圖書館有舒適的兒童閱覽區,有大量的可供借閱的書目。如果圖書館沒有的,讀者可以申請讓圖書館購買。借閱書的數量沒有上限,只規定還書時間。如果沒有讀完,還可以提前續借。我的孩子從二年級就辦了自己的閱覽證,每次去圖書館都會提十來本書回家。學校的圖書館內容也很豐富,還有各種各樣鼓勵孩子們讀書的手段。比如有的學校會放很多毛絨玩具,孩子們去讀書時,可以抱著玩具讀。小學的教室裡有老師自己準備的圖書角。這些書都是老師自行購買、或學生捐助的,老師代課的時間越長,書本數量會越多。學生們在完成課堂要求、有空餘時間時,都是去圖書角找本書自己讀。老師們花費心思,想了很多鼓勵孩子們閱讀的促進手段。低年級時,每周有一天早晨邀請家長去班裡和孩子一起讀書30分鐘。放學或周末,很多家庭都會帶孩子去圖書館消磨時間,幫助孩子借書、買書,家長陪孩子一起讀書。

其次,學校的語文課是以閱讀為主要教學方式。語文課沒有課本,老師通過讀小說來增加孩子們的詞彙、語法、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我的孩子在課外還請了一對一的英語輔導老師,輔導老師使用的方法也是同樣的。校內學習中,學生自然升級、不會留級。常是相鄰的兩個、甚至三個年級混班,閱讀分級其實沒有那麼嚴格區分。老師會選定幾本書作為課堂集體閱讀,學生自由閱讀時就更沒有限制了。課外輔導的老師自己有相對固定的閱讀書目,她會一本本讓孩子在補課時或課下閱讀,完成後便進入下一級書目的閱讀。單詞學習主要靠學生自己查閱,語法比較容易,很多是潛移默化地學習,不像我們在國內學習中文去作大量的練習題。閱讀時也會討論,卻絕對沒有標準答案,不用去歸納、背誦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閱讀分析完全是各抒己見。寫作訓練也同樣沒有模板。有時老師會規定寫多少單詞或者寫幾頁,改錯時會改拼讀、語法錯誤,但絕對不會讓學生按照什麼模板、定式去寫,更不會有老師希望的中心思想需要去靠攏。我的孩子六年級,上的是比較強調學術教育的「天才班」。他們今年開展的寫作訓練是參加一項在線寫作活動,在一個月內最少寫五千單詞,多多益善,題目、內容都是自己確定。老師在課堂上帶領他們看了兩集哈利波特電影,大致分析了小說引人入勝的技術層面原因,僅此而已。孩子說,他打算寫一個男孩在青銅時代的歷險記。這樣自由、沒有限制的語文教學,是保證閱讀在學校教育中佔主要地位、並長盛不衰的根本。

此外,升學、就業和社會形態保證了閱讀教育代替分數教育的可行性。加拿大人口壓力小,全國才三千三百萬人,相應的就業壓力便小,也不需要通過考生「考住」某些人,各種考試目的是為了讓考生掌握實際的內容。如果一個學生因為閱讀不好而不能就讀大學,未來之門也並未關閉,他還有很多可選擇的工作——絕大多數體力勞動者或者不需要太強學術性的職員都是高中畢業。他可以參加某些職業培訓,取得專門工作執照,從事一些技術性強的工作,比如暖氣修理工。一個暖氣修理工一年賺十萬加幣並非難事,而本地小康水平是家庭收入六萬加幣。社會資源配置較為平衡,公立教育、醫療、養老等與職業、職位、收入無關。大家互相尊重,至少表面沒有厚此薄彼,體力勞動者的社會地位極有保障,絕對不會見到消費者對服務人員頤指氣使。平和的社會風氣造就平和的心態,職業選擇便沒有那麼嚴重。況且,加拿大人普遍具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認為職業改變很正常,一生改換四五種職業是平常事兒。不僅有成人高中,大專、大學及碩士博士學位都沒有年齡上限,歡迎做好準備的人隨時申請。這些客觀條件也保證了加拿大基礎教育選擇公民教育而非分數教育的模式。

 

來源:北京晚報 北晚新視覺網

相關焦點

  • 北美為什麼如此重視閱讀? 不僅是因為智力開發
    ,甚至包括撕書、咬書、啃書、扔書等各種行為,幾任總統親自出馬不惜重金抓閱讀,北美這麼重視早期閱讀究竟想培養孩子什麼能力呢?網易教育訊在加拿大時曾聽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Leader is reader。由此可以看出在北美,終身學習者的培養靠閱讀,閱讀能力幾乎被認為是成功者必備的能力。
  • 《劍橋英語百科分級閱讀》出版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卻詠梅)11月14日,以「面向未來的英語閱讀:探索 思考 創新」為主題的《劍橋英語百科分級閱讀》新書發布會亮相上海國際童書展。《劍橋英語百科分級閱讀》是中國和平出版社與劍橋大學出版社首次合作的產品,定位為科普百科類英語課外分級閱讀用書。
  • 考拉閱讀趙梓淳:離開華爾街,用AI掘金中文分級閱讀大藍海
    「在國外,學生可以通過分級閱讀了解自己的閱讀水平,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內容;而在國內,學生的分級閱讀多數停留在以年齡為劃分的標準。」趙梓淳對鯨媒體表示,他想通過公司自研的中文分級閱讀測評系統解決學生學習語文的難題。
  • 閱讀的力量-喬希家的書引領分級閱讀新概念
    現象二:孩子期待「我的閱讀我作主」,而家長對孩子的自主選擇深感憂慮,從而導致了過多幹涉,不夠重視孩子興趣,而是以逐利性學識閱讀為主。現象三:「選書難」成為孩子、教師和家長共同的迷茫,雖然國內目前關於「分級閱讀」的概念已經興起,但對於分級閱讀的具體和專業落實卻仍在起步階段,中國孩子學習年齡段與英語閱讀中間的匹配沒有統一的體系和定論。
  • 步步閱讀為啥不請外教來帶娃讀牛津樹、學分級閱讀呢?
    首先,我們要強調的是,我們並不是沒有資源~~步步閱讀的兄弟產品葡萄英語,可是請來了美國華盛頓大學等北美名校的外教擔任課程老師~這裡我們需要注意,小朋友們學葡萄英語,使用的是英語學習教材,步步閱讀使用的是分級閱讀讀本,兩者的要求不同。
  • 分級閱讀如何選擇選擇,牛津樹,RAZ,紅火箭,教大家避坑……
    關於啟蒙,網站裡很多帖子寫的都特別好,總結來就是堅持,讓孩子保持源源不斷的興趣的堅持閱讀。下面分享下孩子讀分級的一些經驗和掉過的坑。"牛津樹,孩子地面課配合的閱讀就是牛津樹,三歲半開始讀,半年讀到stage5,還挑著做了配套練習冊(孩子說,我寫)。
  • 紐芬蘭為什麼放棄獨立,加入加拿大聯邦?
    1948年,英國再次給予紐芬蘭選擇的機會,紐芬蘭在公投中選擇放棄獨立,併入加拿大。▲1948年,加拿大郵政發行「歡迎紐芬蘭入加」郵票紐芬蘭的加入,使加拿大的國土面積增加了40萬平方公裡,達到998萬平方千米,奠定了世界國土面積第二大國的地位。紐芬蘭為什麼要放棄獨立,選擇加入加拿大呢?
  • 【世界對話】加拿大安大略省 追溯北美五大湖的家鄉
    濱崎先生現任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下屬機構加拿大安大略省旅遊局(OTMPC)亞洲區營銷與貿易顧問,是加拿大籍日裔, 濱崎先生出生於溫哥華,1984年畢業於卑詩省理工學院,主修營銷管理技術。他還曾為位於日本東京的日本旅行社亞太分部(Nippon Travel Agency Pacific)效力四年,負責國際市場方面的工作。
  • 考拉閱讀CEO趙梓淳:如何利用AI、語言學做出國內首個中文分級閱讀...
    因為國內做分級閱讀的雖然不多,但是做中文的分級閱讀,國內目前卻僅有他們一家。在創始人趙梓淳眼中,閱讀教育是一項非常龐大的產業,AI+教育的未來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考拉閱讀也還處於摸索階段。為什麼要做中文的分級閱讀標準?事實上,在國內,如好未來、VIPkid等一些在線教育企業已經在做英文的分級閱讀,雖有其物,但一直沒多大水花。
  • 試試「分級閱讀」,幫孩子趕跑「瞌睡蟲」
    跟小鈺聊了一個晚上,我發現她的寶寶在網上都是正常時間休息的,平時很有活力的孩子,為什麼一到上課就會睡覺呢?從中我們得到一個消息,孩子嗜睡只表現在課堂。除去了孩子睡眠時間不足,另外的原因應該就是家長和老師培育孩子的方式不對了。
  • 加拿大的CLB又怎麼對照雅思成績?
    託福:託福考試成績則更適合去北美國家留學的學生。 託福:託福考試需測試閱讀、聽力、寫作、口語四個部分,每個部分30分、總分120分。也就是說託福考試的最終成績是將四部分得分想加得到,而去英國留學託福成績要求至少達到80分-90分及以上。
  • 童書分級閱讀有沒有必要?有人認為會扼殺閱讀積極性
    「全民閱讀,兒童優先;兒童閱讀,科學引領;分級標準,合力打造。」在剛剛閉幕的第七屆江蘇書展上,京、滬、江、浙全民閱讀辦共同發布《中國分級閱讀蘇州宣言》,提出根據國情自主打造中國兒童和青少年分級閱讀標準和測評體系,讓分級閱讀助力少兒健康成長。  童書市場浩如煙海,在書封顯著位置標明適宜兒童閱讀的年齡段為家長選書提供指示,已不鮮見。
  • 五維立體閱讀法 打造專業英語分級閱讀
    英語閱讀能力是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中的重要一環,閱讀能力對學生英語水平的發展起制約作用。培養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十分必要,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科的四大重頭戲,這其中,閱讀教學的分量顯而易見。也正因為如此,英語教育行業提出了許多關於閱讀的理論,以期培養學生紮實的語言基礎能力,為學業成功創造優質條件。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確保有效閱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學習內容持有濃厚的興趣時他們才能最大限度上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全身心地投入到相關學習之中。由此延伸來講,要想獲取高質量的閱讀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首要前提。
  • 分級閱讀與藍思值、A-Z和 I Can Read
    I can read 的分級分級閱讀英語國家分級閱讀機制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好。藍思值、A-Z與I Can Read是我們在分級閱讀中接觸最多的概念。另外,奶爸後面還會定期分享親子領讀過的最有趣的圖書和繪本。
  • 倉儲管理筆記:績效考核、揀貨方式、效益背反...
    此篇為倉儲管理筆記的第四篇。 績效考核 提出離職的是名女員工,覺得倉庫績效考核不太合理,像是「大鍋飯」,於是老公幫著找了個新工作,每個月多200塊錢,準備跳槽。2013年,200塊錢能買6個紅燒豬蹄呢!王二無語凝噎,6個豬蹄走了個人! 受打擊了。
  • 學而思出版中心發布Highlights英文分級閱讀產品
    4月24日,好未來旗下學而思出版中心與美國Highlights出版公司共同發布了新款英語分級閱讀產品《我的Highlights美國科學分級圖書館》及配套的線上繪本課程「鸚鵡閱讀」。這兩款新產品歷經半年的籌備和研發,是繼2018年獨家引進美國Learning A-Z旗下分級閱讀教材《ABCtime美國小學同步閱讀》和電子圖書館「ABCreading」後,學而思出版中心2019年打造的全新戰略級英語教育新產品。
  • ...考試委員會推薦:《海尼曼科學英語》分級讀物來啦!提升英語閱讀...
    《海尼曼科學英語分級閱讀》Heinemann Explore Science,延續了海尼曼分級閱讀的特點,用簡單且不斷重複的單詞和句型,又在重複中不經意地輸入一些組句語法,讓孩子在沒有接觸語法的前提下,學會正確表達。
  • 首發| 中文少兒分級閱讀平臺考拉閱讀獲2000萬美元B輪融資
    考拉閱讀APP考拉閱讀成立於2016年9月,依託自主研發的中文分級閱讀系統ER Framework,將中文文本按照難度進行量化分級,並匹配學生不同的閱讀能力,進而提供個性化的閱讀內容及語文學習解決方案。在教育市場,英語和數學教育培訓相繼成為紅海賽道之後,長期不溫不火的大語文教育借勢新高考改革成為創業者和資本瞄準的下一個教育藍海。
  • 加拿大莎省大學留學費用簡介
    加拿大莎省大學留學費用簡介   薩斯卡切溫大學,簡稱薩省大學,成立於1907年,位於加拿大中部的薩斯卡通市,是加拿大15所醫學博士級大學之一,也是加拿大最大的教學和研究型大學之一。薩省大學治學嚴謹,有著很高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質量。建校近100年來,培養了超過13萬的畢業生,遍布世界各地。
  • 中文分級閱讀首個學術標準在第六屆北京國際兒童閱讀大會上發布
    ,帶動整個中文分級閱讀標準的研製。在剛落下帷幕的第六屆北京國際兒童閱讀大會上,王蕾博士發布了歷時三年的研究成果:母語兒童文學分級閱讀標準,這也是第一個中文分級閱讀的學術標準首次公布。,以更好地補充拓展他的教材閱讀體系,這些都是母語分級閱讀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國外的分級體系用於我們漢語分級只能是借鑑,不能全盤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