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出甲烷氣體引發「溫室效應」 奶牛打嗝地球發熱

2020-12-05 央視網

    新華網訊  奶牛每40秒鐘就要打一次嗝,這可能不太「禮貌」,但對於奶牛的食物消化來說卻是必須的。科學家們現在正在想辦法讓奶牛減少打嗝,因為奶牛打嗝時所排出的甲烷氣體,是除二氧化碳之外的第二大容易引發「溫室效應」的有害氣體。

    科學家指出,如果能夠找到阻止奶牛在打嗝過程中產生甲烷的方法,那將大幅度減緩地球溫度持續升高的趨勢,有利於人類的久生存。

    奶牛打嗝地球發熱

    奶牛每天要消化約68公斤的青草、乾草、青貯和9公斤的濃縮飼料。奶牛在消化食物時,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原蟲、真菌和古菌等,都在忙著打破其瘤胃內的纖維和其他營養素。奶牛在消化過程中會釋放出氫氣和二氧化碳,古生菌把這兩種氣體轉化為甲烷,每頭奶牛每天可產生最高達380升的甲烷,主要由打嗝排出。

    無味無色的甲烷氣體是一種導致溫室氣體的重要原因。據美國環境保護機構的調查,甲烷對大氣層的暖化效應較二氧化碳強2倍。每年全球反芻動物產生約8000萬噸的甲烷排放量,約佔每年人造甲烷排放量的28%。在紐西蘭,因為綿羊和奶牛打嗝產生的甲烷佔引發該國溫室效應氣體總量的43%。在法國,動物打嗝產生的甲烷也佔該國甲烷總產生量的15%。

    最近,日本國立禽畜和草原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計算了牛肉生產對環境的影響,相關結果發表在《新科學家》雜誌上。據紹,生產一公斤牛肉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36公斤二氧化碳。換句話說,人類每食用一公斤牛肉產生的溫室氣體,與一輛汽車行駛155公裡產生的溫室氣體相當。

    面對全球範圍內肉類需求穩步上升的趨勢,如何才能阻止奶牛打嗝呢?

    千方百計減少打「嗝」

    英國科學家已開始一項耗資150萬美元的政府科研計劃,試圖餵食奶牛利於消化的高含糖量青草,以減少甲烷的產生。這些青草為瘤胃內的微生物種群提供更為有效的均衡營養,從而將攝取的大部分碳和氮轉化為肉、奶、皮、毛。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如何培育含有較高糖分的青草,以及怎樣使它們在草場上長得更加茂盛。

    還有人建議在牲畜食譜中加入某些植物成分。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動物科學系的反芻動物營養組建議,可加入額外的源於子、粉碎的亞麻籽或向日葵種子等脂肪,以及豐富的鞣酸和皂苷提取物。與抗生素不同,這些植物型添加劑對牛奶或肉類不會產生副作用。

    為了控制奶牛呼吸,研究人員將奶牛關在呼吸室中48小時後再餵食它們,然後每隔幾分鐘測量呼吸室中的甲烷濃度。測量數據明,利用這種方法能夠減少20%的甲烷排放。但這樣做動物們似乎感覺不爽,它們不習慣吃更多的脂肪,皂苷的味道像肥皂,鞣酸則有些苦。

    此外,控制餵養的方法在有些地方也不太可能實施,尤其是在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阿根廷和印度這樣的國家。因為在這國家,牧群都是在龐大的放牧地自由放牧的。

    德國霍恩海姆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提出另一個辦法。可以給奶牛餵食一個包子大小的藥丸,裡面充滿降低甲烷的質,這些物質在幾個月的放牧時間裡會逐漸溶解在奶牛的腸道內。

    英國威爾斯大學農村科學研究所則正試驗在奶牛飼料中摻入大蒜。初步結果表明,此方法可減少高達50%的甲烷氣體產生,因為大蒜直接攻擊在奶牛的消化道中生產甲烷的有機物。但大蒜治療法不僅引發奶牛口臭,而且會使牛奶和牛肉產生異味。在個別國家如瑞士,在奶牛的日常餵食中添加大蒜和洋蔥則是法律禁止的。

    澳大利亞科學家提出的一個策略是,不僅改變奶牛的飲食,而且還要將奶牛的消化道環境改造得像袋鼠一樣。袋鼠肚子中的微物與奶牛截然不同,袋鼠的消化道微生物會產生醋酸來幫助消化,因此袋鼠不像奶牛一樣排放甲烷。研究人員從東部灰袋鼠的腸道中分離出了211個細菌,希望通過篩選,確定哪些對消化天然牧草是最佳的。最有前途的一些細菌將被放在試驗室中進行培養,然後引入奶牛體內。

    如果這個方法能夠獲得成功,將來有一天,空氣中的甲烷將大大減少。不過,那時的奶牛會不會看上去有點「袋鼠」味道呢?(記者馮衛東)

責編:劉立

相關焦點

  • 牛「打嗝」排出甲烷 為釀成溫室效應的兇手之一
    晨報訊 據統計,地球上的牛呼出的甲烷佔到了大氣中甲烷總量的20%。  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牲畜營養學家肯·奧爾森說,甲烷最初從牛的瘤胃(反芻動物的第一胃)中分泌出來,然後進入循環系統,最後從肺呼出,而剩餘的一小部分則通過打嗝排出體外。
  • 牛排放的氣體加劇了全球變暖?不,牛打嗝才是關鍵
    從這個角度來說,奶牛放的屁很可能比汽車尾氣對溫室效應的貢獻更大。這可並不是一句玩笑話,據聯合國糧農組織(AFO)發布的一項報告,畜牧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排放總量的18%,而所有交通工具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僅佔13%。 可別小瞧畜牧業所排放的氣體,據報導,德國中部小鎮拉斯道夫曾發生過一起牛棚爆炸事故,罪魁禍首就是這個。
  • 知否|牛羊打嗝放屁排出太多溫室氣體 科學家要用疫苗治治
    這些微生物在動物消化食物時產生甲烷,而甲烷是溫室氣體之一,其吸熱能力大約是二氧化碳的25倍。AgResearch的目標是,開發這種疫苗以及其他抗甲烷的方法,讓我們能夠繼續食用牛肉和乳製品的同時,減輕畜牧業對環境的影響。
  • 奶牛吃草不環保?科學家發現乳業碳排放高,溫室氣體來自奶牛打嗝
    ,這些氣體主要來自奶牛們打嗝和放屁時產生的甲烷。牛奶是奶酪的主要成分,而奶牛們打嗝和放屁排放出的甲烷量,則佔了整個動物乳製品碳排放總量的40%。事實上,每生產250克奶酪,奶牛們會產生1千克的碳排放,相當於開五公裡的汽油車。
  • 這些生物因素竟會顯著導致溫室效應
    這可並不是一句玩笑話,據聯合國糧農組織(AFO)發布的一項報告,畜牧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排放總量的18%,而所有交通工具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僅佔13%。可別小瞧畜牧業所排放的氣體,據報導,德國中部小鎮拉斯道夫曾發生過一起牛棚爆炸事故,罪魁禍首就是這個。90頭奶牛每日在這座牛棚生活,當然會打嗝、放屁,因此排放出了大量的甲烷和氨氣。
  • 科學家欲提升粉紅海藻產量 減少奶牛打嗝時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早在 2014 年的時候,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CSIRO)就已經發現 —— 通過將粉紅色海藻 Asparagopsis 添加到奶牛的飲食中,竟可將奶牛產生的溫室氣體數量減少 99% 。現在,科學家們希望在全球範圍內大規模培植這種海藻,從而將這項減緩地球變暖的有效舉措推廣到澳大利亞之外。陽光海岸大學(USC)副教授 Nicholas Paul 表示:只要種下的粉紅色海藻足夠多,就能夠將澳大利亞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10% 。
  • 科學家稱治癒牛羊「甲烷屁」有助溫室氣體減排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自從畜牧業對溫室氣體的「貢獻」引起全球關注以來,牛羊等牲畜就成為環保專家們的重點「整治」對象。日本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他們已經成功找到一種方法消滅牛羊腸胃中的甲烷,讓它們打嗝放屁更「環保」。
  • 溫室效應!甲烷是二氧化碳的28-36倍!甲烷含量仍在不斷上升
    如果世界能夠實現《巴黎協定》提出的全球變暖不超過2攝氏度的目標,那麼從理論上講,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將會下降。相反,自2007年以來,這一數字一直在上升,自2014年以來,增長速度甚至更快。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探討了地球上失控的甲烷的潛在原因和後果。
  • 英國科技公司研發「牛用口罩」:減少碳排放 緩解溫室效應
    據報導,英國科技公司Zelp開發了一種專門為牛設計的口罩,希望減少因打嗝而產生的甲烷,從而減少碳排放。根據以前的研究,全球牲畜排放量佔人造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4.5%,牲畜排放的44%是甲烷(Ch),此外還有一氧化二氮(29%)和二氧化碳(27%)。研究表明,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更危險的溫室氣體,對全球變暖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84倍左右。
  • 為減少溫室氣體甲烷:紐西蘭培育放屁少的羊
    資料顯示 紐西蘭人均擁有6隻羊,畜牧業佔該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三分之一。為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紐西蘭畜牧業宣布,將通過一項新型基因項目,培育甲烷排放量較少的綿羊,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據介紹,這是全球首個該類基因項目。
  • 溫室效應產生的十大氣體排名:水汽居首
    全球氣候轉暖已成為地球環境十分惡劣的問題,促進氣候轉暖的主要原因就是溫室氣體效應,目前,科學家列舉出構成溫室氣體的10種最主要氣體成份,其中水汽位居榜首,人們所熟知的二氧化碳排列第二,來自天然氣中的甲烷居第三。
  • 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創紀錄,科學家們警告:主要原因是牛打嗝!
    牛打嗝是強效溫室氣體甲烷排放的主要原因,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甲烷的排放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 全球甲烷排放的最新數據涵蓋2017年,當時地球大氣層吸收了近6億噸甲烷,在100年的時間裡,甲烷的吸熱能力是二氧化碳的
  • 牲畜釋放的氣體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15%,佔比最重是奶牛!
    關注一則最新消息,科學家稱全球變暖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奶牛放屁!目前全球各國科學家進入到了緊張的討論中,對全球變暖真是世界一大難題,不過真的要怪奶牛嗎?你還別說這跟奶牛的氣體排放真的有關係的。
  • 牛的屁竟然能影響溫室效應?專家:牛屁有大用處!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德國的一個叫拉斯道夫的小鎮,發生了一起離奇的爆炸事件,經調查竟然是奶牛放屁導致的,連農場主也懵了。,點燃了甲烷導致了爆炸,牛棚屋頂被掀飛,好多奶牛都受傷了。噴火效果圖牛不僅排出的屁中含有當量甲烷,打嗝出的氣體也一樣,這些氣體中甲烷含量很高,是人的好多倍。
  • 牛放屁打嗝汙染大過汽車尾氣
    金陵晚報記者 王君 於飛金陵晚報報導溫室效應,引發全球氣溫不斷上揚,多數人將主因歸咎於汽車、飛機等運輸工具排放的尾氣。但是聯合國糧農組織2006年底的一份調查報告卻顯示,全球10.5億頭牛排放的廢氣對於全球溫室氣體的貢獻率比汽車排放的還要多。
  • 減少溫室效應的三種猜想,第一條絕了!
    目前,科學家在降低溫室效應的研究上想出了很多奇思妙想,以下三種建議是比較有趣的。一、巨型太空濾鏡據了解,太陽會持續地發出各種各樣的光,其中包括可見光、紫外線及紅外線。此外,其中一些微生物會合成甲烷和氧化亞氮,這些都是可以造成嚴重溫室效應的氣體。因此,用數據演算後表明,其潛在的負面影響比溫室效應本身更為嚴重!三、餵牛吃海藻全世界都有飼養牛得牧場,牛打嗝時會產生大量的甲烷。
  • 溫室氣體的排放源於奶牛的「屁」?科學家:的確如此
    甲烷氣體排放持續走高該研究小組稱,甲烷氣體在過去的100年裡要比二氧化碳更具有捕捉熱量的能力,其中人類的社會活動佔甲烷氣體排放量的一半以上。自2000年以來,溫室氣體的年排放量已經上升了9%,這個數字相當於在全球範圍內增加3.5億輛燃油汽車的影響。
  • 奶牛排氣也是錯嗎?科學家:溫室氣體的排放或主要來源於此
    根據最新研究發現,甲烷(化學式:CH4;英語:Methane)氣體排放當前正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其中農業和化石燃料是兩大重要影響因素。全球碳排放項目的研究人員在近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根據氣候模型給出的數據,到2100年,由於地球上甲烷氣體含量的持續走高將可能導致全球氣溫上升3-4攝氏度。
  • 牛屁會造成溫室效應!科學家要來清理牛屁了
    但是牛屁(還有牛打嗝)卻真的有可能造成災難,因為牛放屁和打嗝會釋放溫室氣體甲烷,從而嚴重破壞氣候。現在,「英勇」的科學家們想要一勞永逸地終結這個「放屁」放出來的溫室效應。阻止一種生物放屁,聽起來可能是非常殘忍和不可思議的。但是如果允許這種氣體無節制的繼續下去,造成的後果可能更加殘忍。
  • 蛤蠣需要為相當大比例的溫室氣體負責
    credit:123RF科學家最近已經證明,海洋裡的蛤蜊正在釋放大量有害的溫室氣體到大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