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涼山」上犛牛坪:「逆流」之水成致富之源

2020-11-25 中國日報

(中國減貧故事)「小涼山」上犛牛坪:「逆流」之水成致富之源

中新社雲南麗江11月23日電 題:「小涼山」上犛牛坪:「逆流」之水成致富之源

作者 韓帥南

「現在吃水真方便!打開水龍頭,水就『譁譁』來!」22日,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犛牛坪村村民王務斤向記者演示他家裡的「寶貝」——庭院裡一隻鋥亮的不鏽鋼水龍頭。這位42歲的彝族漢子不斷撫摸著水龍頭,卻始終沒有打開——從小到大的缺水生活讓他捨不得浪費一滴水。

在外面的人們看來普通至極的自來水,在這裡需要跨越24公裡的橫向距離和半公裡的縱向距離,「逆流而上」才能到達村民家中。

王務斤回憶道,「其實,就在3年前,村裡還沒通自來水,那時候用水要麼靠下雨水窖蓄水,要麼靠人背馬馱到五六公裡外取回水。來回一趟三四個小時背回50公斤水,再怎麼省著用,也只夠一家五口人一兩天用的。」

王務斤的家坐落在曾經是中國最貧困的「小涼山」深處——滇西北寧蒗縣的犛牛坪。這個屬於高寒山區的壩子平均海拔近3000米,無常年地表徑流,每年3月至5月少雨乾旱明顯,缺水嚴重。

水是生命之源。但對於居住在壩子裡犛牛坪、爛泥箐等4個村的彝族民眾來說,缺水曾是一個世紀性難題。

犛牛坪村委會主任王成祥說,「那時候真的是『靠天吃水、靠背喝水』,一年中村民們最盼望的就是多下幾次雨。」於是每逢雨季就有了犛牛坪壩子裡獨特的場景——家家戶戶房簷下都架起了長長的管道,把落到屋頂的雨水匯集到一起,注入水窖,作為一家人的日常用水。

「雖然水窖裡的雨水飄著灰塵、草屑,甚至時間一長會長出青苔。但大家還是非常珍惜,一盆水都是先用來洗臉洗腳,再用來餵牲口或者澆菜。」王成祥說,「洗澡對於這裡的彝族人來說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必須是有重要的事情才捨得洗一次澡,比如結婚、重要節日。」

長期與缺水相伴的是貧窮與落後。世代居住在這裡的彝族民眾培育出優質的馬鈴薯、蕎麥,卻因為水源問題產量低下、無法擴大種植規模。

2017年,村民們終於盼來犛牛坪片區抗旱引調水工程項目。來自政府的扶貧資金和雲南省菸草專賣局(公司)捐贈投資的共計2300餘萬元(人民幣,下同)投入到該項目中。該工程從24公裡外的河流取水,經過高差400多米的泵站進入揚水管,再進入總長度為35公裡的供水主管,最後輸送到犛牛坪壩子的各家各戶中。工程完工後,犛牛坪片區4604人、4.2萬多頭牲畜的人畜飲水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當時別提大家有多激動啦,這麼幹淨衛生的水,每家都能用上!」提起村裡開通自來水時的情況,王成祥的聲音有些顫抖,「大家都說這是對犛牛坪老百姓的『二次解放』!」

1950年,寧蒗縣和平解放,從原始共耕制、奴隸制、封建領主制等多種社會形態「一步跨千年」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在犛牛坪民眾眼中這是「第一次解放」。

在如今的「二次解放」中,充足的水源還為當地的種植業和養殖業注入生機與活力。王成祥介紹,犛牛坪村連續3年為村民爭取到產業幫扶金融貸款,用於發展高山原生態綿羊養殖和馬鈴薯種植,並引進專家指導村民如何開展規模化、科學化種植和養殖。「現在水有了,政策有了,大家致富的膽子也大了。2018年我們村還沒有養殖大戶,但現在有8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都已經成為養殖大戶了。」

過去家庭條件較為困難的王務斤正是村裡的養殖大戶之一,他養下60隻羊,還種植20畝馬鈴薯,預計今年的收入可以達到15萬元。

「以前水不夠,別說洗澡,連衣服都不敢洗。」王務斤笑著說,「現在條件好了,吃穿都不愁,供兩個兒子讀書也綽綽有餘。」

對於未來,王務斤已有更遠大的規劃:「我想聯合幾個鄰居一起擴大種植和養殖規模,帶動更多的人一起過上好日子。」(完)

相關焦點

  • 「三原色」繪就「小涼山」絢美新畫卷
    下一代要過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這樣將來他們的發展就完全不同……」「學校硬體設施不斷改善,4676名中小學生留得住、學得好、住得來!」走進寧蒗縣小涼山學校,具有彝家特色的嶄新的教學樓、乾淨整潔的學生宿舍、功能齊全的教學設備、有序的校史陳列室讓人眼前一亮。2018年9月,這所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上新建的學校正式落成。
  • 備好紙巾 小涼山扶貧微電影《星星的旅行》溫情上線
    我的媽媽在高高的小涼山上工作,那個地方就叫星星村。」11月17日,一部反映小涼山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紀實性微電影《星星的旅行》正式在網絡上線。影片取材真實,由原型人物、星星村第一書記張月曦和她的一對兒女出鏡,演繹了一幕幕扶貧故事和真情片段。2018年,張月曦告別4歲女兒和1歲兒子來到小涼山上的星星村。
  • 32載接力支教,小涼山遍開「索瑪花」——記江蘇「時代楷模」海安市...
    從黃海之濱向著滇西北高原,跨越8000多裡,先後10批、281人次海安老師走進大山深處支教,「寧海模式」不僅成為引領雲南省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幟,更開啟了我國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的先河。&nbsp&nbsp&nbsp&nbsp9月7日,省委宣傳部在南京舉行發布會,授予海安市寧蒗支教教師群體江蘇「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 赤道逆流簡介 赤道逆流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北赤道流的「主力部隊」轉而「北伐」,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分別成為灣流和黑潮的主要流源,另一部分離開主力部隊,形成向南的支流。  南赤道流的「主力部隊」轉而「南徵」,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分別成為東澳海流和巴西海流,另一部分則與主力部隊「分道揚鑣」,形成向北的支流。
  • 大洄遊,是逆流而上的生命交響曲
    這種魚就是鮭魚,出生在淡水溪流,成長在廣闊的大海,四年後洄遊到出生之地產卵繁殖新一代,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洄遊,從海洋回到溪流,全程逆流而上,要戰勝湍急的水流,頑強的鮭魚只要有一口氣就要奮不顧身向前,而且不再進食,遇到水流臺階處則要拼命跳躍,經過長途跋涉,美麗的鮭魚全身傷痕累累,那是每一次逆流而上的撞擊留下的
  • 末日危機之源
    末日危機之源 休閒
  • 大堡薦|影響福特、蓋茨等的成功學家:何為致富之道?
    《致富之道》與《思考致富》《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頂級財富圖書。它將告訴你一個全新的致富理念,徹底變革你對傳統致富方法的認識……華萊士·D·沃特爾斯1860年出生於美國,著名新思想運動創始人之一。
  • 逆流而上,踏水尋源——WWF明星溯源紀錄片《水的旅程》
    位於長江中遊的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對鯨豚類動物實施遷地保護的唯一成功案例,保護區內長江江豚數量從1992年的5頭增長至80餘頭,是整個長江江豚種群保護的希望之地。這次,張靚穎與工作人員一起,為網箱繁育研究江豚準備食物,參與智慧巡護和魚類資源調查等工作。
  • 劉媛媛的成長課:逆流而上,才能成為命運的逆襲者
    在經歷了《超級演說家》的蛻變後,她攜新書《逆流而上》再次走進世人視線,在有些雞湯的文字中,充滿勵志故事和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變化。從北大到參加《超級演說家》再到登上福布斯中國30的精英榜單,她沒有漂亮的外表,沒有良好的家境,但是她擁有別人沒有的優勢:最強最硬的努力,逆流而上的孤勇,成為她受益終身,源源不斷的資本。
  • 《陰陽師》源博雅炳煥之矢怎麼獲取 源博雅皮膚炳煥之矢獲取方法
    導 讀 陰陽師源博雅炳煥之矢怎麼獲得?痒痒鼠全新陰陽師皮膚已經正式曝光了。
  • 「殷商之源」的「商丘畫卷」
    「殷商之源」飽滿厚重,「通達商丘」步履鏗鏘。一、商源風華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殷商之源的商丘,亦稱「城之源」。商丘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城市建設史不間斷的城市,商文明與中華聖人文化傳承,是華夏文明發祥地的聖城之一。河南省副省長、商丘市委書記王戰營說:「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作出商丘得天獨厚、獨一無二、濃墨重彩的貢獻。」
  • 水能逆流而上?!這真的不是電影特效
    紫色的顆粒沿著水流向上爬升  看到木有,水面的粉末隨著逆行的水流回到了上方的容器裡。  倒水時,如果壺嘴和下方液面距離很近,茶葉就會逆流而上,來到水壺裡。  Bianchini 的導師也沒見過這種操作,於是後來 Bianchini 同學用這個做了畢業論文,然後順利畢業了。
  • BBC紀錄片(14)生命之源
    《生命之源》(The Trials of Life)是BBC 於1990年發行的一部紀錄片,內容是記錄地球上不同生物的有趣行為,例如誕生方式
  • 尋找生命之源:染色體
    長者亡逝而去,新長者賢能居之。那時人們沿水而居,依蔥鬱繁衍。生活是愜意的,部落聚居在一起,習慣也一樣,便成了民族。民族唱歌又跳舞,還有交流的文字,還有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口口流傳的故事。國的最高長者叫國王,也很勤勞,領著人們勤勞致富。國王死後,仍然是賢能者居之,我們謂之禪讓。那時發大水,一發不可收。國王親歷親為,三顧家門而不入。水患治理好了,仍是一代一代,賢能者居之。
  • Glossy汲華之源秋冬上新,一盅金湯暖身心,開啟鮮的極致味覺體驗
    (原標題:Glossy汲華之源秋冬上新,一盅金湯暖身心,開啟鮮的極致味覺體驗)
  • 《殷商之源·十祖聖地》之農祖:朱襄氏
    《殷商之源·十祖聖地》之農祖:朱襄氏 2020-04-22 1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孩子生命之源怎麼玩?我的孩子生命之源新手攻略
    我的孩子生命之源是一款模擬養成手遊,在遊戲中我們需要去收養一個戰後的孤兒,故事是很打動人的同時也讓人心碎。對於還不清楚我的孩子生命之源怎麼玩的萌新們,不妨來看看這篇新手攻略,這裡為大家羅列了幾個普遍關注比較高的難點問題的解惑,一起來看看吧。
  • 萬病之源是基因受損
    HGH萬病之源告訴你你會愛上了我的!靚健未來編輯 /芭莎灣月1987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獲獎者利根川進指出:萬病之源是基因受損,而屬於量子醫學範疇的順勢療法,能夠修復受損有缺陷的基因。2017年在」乘夢想、再遠航「慶典上,加拿大籍華人,順勢醫學專家陳樹禎博士作了精彩的發言,向大家展示了納米科學、量子技術的應用等人類最新的科研成果,陳博士的發言雖簡短,卻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和認知。
  • 航拍青浦:從「上海之源」到「上海之門」
    在這668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曾經演繹著上海最早先民的生活場景,擁有上海最早的對外貿易港口。從上海灘的汽笛「隆隆」聯想到漕港灘上的機船「突突」,清晰可見這裡曾經的繁華與榮光。青浦這座上善之城不曾停止前進的步伐,正以其海納百川、開拓進取的人文基因努力從「上海之源」走向「上海之門」。
  • 披荊斬棘 逆流而上 帝亞一維寧波總部啟用
    揭幕現場領導(左起):何坤先生、高浩孟先生、嶽思紅女士、吳迎秋先生 在啟用儀式上,寧波奉化經濟開發區相關領導表示 帝亞一維小維品牌純電動車 帝亞一維在創立之初,就確立了聚焦於城鎮中短途出行領域的企業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