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黑科技:原來微軟是這樣把 Hololens 的全息交互畫面拍攝出來的...

2020-12-06 愛範兒

真·黑科技:原來微軟是這樣把 Hololens 的全息交互畫面拍攝出來的

如果你看過微軟去年 10 月份的發布會,你一定會對 Surface Studio 正式發布之前的 Hololens 展示環節有很深的印象:戴上 Hololens 眼鏡之後,大手一揮,一個虛擬窗口出現在牆壁上,然後就可以進行交互……

但仔細一想,實際上只有那個佩戴 Hololens 眼鏡的人才能夠看到全息虛擬窗口;如果不是通過微軟官方拍攝的實時視頻畫面,你只能看到他在揮舞手臂。所以,視頻中的一切都是由下圖中微軟這臺特殊、複雜而又神秘的攝像機呈現出來的。

微軟在發布會中所用的攝像機

這種呈現方式,被微軟命名為 Spectator View(中文可翻譯為旁觀者視角)。

Spectator View 其實是一整套解決方案

Spectator View 與其說是一種視頻拍攝方式,不如說是一整套解決方案。根據微軟官網的描述,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人們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在 2D 屏幕上看到 Hololens 用戶眼中的一切。

圖自:微軟

要想實現 Spectator View,至少準備好以下四樣東西:

  • 一款基於分享式全息體驗(shared holographic experience)開發的、專門用於支持 Spectator View 的 app;
  • 一位佩戴著 Hololens 眼鏡使用該 app 的用戶;
  • 一臺能夠拍攝第三人稱視角的 Spectator View 成套器械;
  • 一臺桌面 PC,要求能夠運行上述 app,並能夠將全息圖(Hologram)轉化成旁觀者視角的視頻。

由此可知,Spectator View 的實現需要通過軟體和硬體的緊密配合。目前微軟已經公開了相關硬體的配置建議列表,並且在 Github 上開源了軟體方面的解決方案。

Spectator View 的硬體設備

整個 Spectator View 的拍攝器械如下圖:

圖自:微軟

微軟詳細介紹了各個硬體組件,並給出了相關建議:

  • 一臺 PC 設備。需要搭配 Hololens 模擬器,用以合成最後的全息圖。
  • 一臺擁有 HDMI 輸入接口或圖像捕捉 SDK 的相機。在圖片和視頻的拍攝過程中,微軟測試過佳能 EOS 5D Mark III 相機;在展示時,微軟測試過 BlackMagic Design Production Camera 4K。不過,理論上任何擁有 HDMI 輸出接口的設備(包括 GoPro)都可以運行。微軟表示它所拍攝的視頻使用的是佳能 EF 14mm f/2.8L USM 超廣角鏡頭,但開發者自己可以自主選擇。
  • 用於 PC 的視頻採集卡。能夠將相機捕捉到的畫面顯示在顯示器上,以便用戶校正設備和預覽畫面。
  • 連接線。接口標準為 HDMI to Mini HDMI,目的是將相機和採集卡連接起來。
  • 特製鋁合金支架。主要作用是將 Hololens 和相機連接起來,也就是說,在拍攝過程中,鏡頭也需要 「佩戴」 Hololens 眼鏡。
  • 3D 列印出來的適配器。用來連接掛載在相機熱靴上的 Hololens 眼鏡。
  • 熱靴固定器(Hotshoe fastener)。用來掛載熱靴適配器(Hotshoe adapter)。
  • 螺絲等小部件。

圖自:微軟

為了配合上述硬體,微軟還列出相應的軟體組件,以及更多的安裝、校準等更多技術細節;感興趣的可以自行點此查看,這裡不再贅述。

微軟為什麼要公開 Spectator View?

實際上,在 2015 年 1 月 Hololens 首次對外宣布時,微軟就已經在內部開始了 Spectator View 的部署,只不過整個解決方案非常專業,對硬體的要求很高,價格也非常昂貴。

直到最近,微軟才在官網上公開了 Spectator View 的具體技術細節,並邀請一批媒體來到位於西雅圖的微軟總部來體驗。

圖自:theverge

從價格成本和操作難度來看,Spectator View 似乎並非是主要面向普通用戶,而是針對 Hololens 應用的開發者。而且經過一番折騰之後,它能夠實現的結果還只是向人們展示 Hololens 的實際應用效果。

在愛範兒(微信 ID:ifanr)看來,微軟走出這一步,主要還是為了推動 Hololens 應用生態的發展。

通過 Spectator View 拍出的效果圖

畢竟,從 2016 年開始,Hololens 開發版已經陸續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愛爾蘭、紐西蘭、英國、日本等諸多國家售賣;由於是開發者版本,微軟自然希望開發者能夠在 Hololens 上快速開發應用。

而 Spectator View 的推出,則更有利於開發者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對自己開發出的應用進行測試,當然後續的記錄、宣傳和展示也會方便很多。

Hololens 開發者版本的售價為 3000 美元,這不是一個小數目(不過願意出 3000 美元購買 Hololens 的開發者,也應該不會特別介意配置一套 Spectator View 套件)。此外,在 1 月 27 日的一次採訪中,微軟方面的相關負責人 Roger Walkden 表示已經賣出了數千臺 Hololens。

目前來看,Hololens 賣得並不是很好,但微軟表示並不擔心;畢竟微軟的最終目的是打造一個 Windows 10 Holographic 的作業系統,而且微軟也已經在暗示惠普、戴爾、聯想等合作夥伴推出它們自己的低價 Hololens 同類產品。

聯想在今年初 CES 上發布的虛擬實境頭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 12 月,微軟曾在 WinHEC 大會上表示 Hololens 將於 2017 年上半年登陸中國市場;目前微軟 Hololens 已經開通微博帳號和微信公眾號,相信 Hololens 也快要在中國開賣了。

微軟 Hololens 微信公眾號

題圖來自:微軟

相關焦點

  • 微軟正式發布全息虛擬實境眼鏡 HoloLens
    微軟最新Win10預覽版公布時間確定》IT之家訊 微軟Win10/WP10發布會正式落下帷幕,微軟在本次發布會上在軟硬體平臺全面發力。針對桌面和移動平臺,微軟分別拿出了全新的Windows10以及Windows10 For Phones系統。而在硬體方面,微軟同樣不甘示弱。針對近來大熱的可穿戴智能設備,微軟也拿出了自家的黑科技進行應對,該設備被叫做Windows HoloLens。
  • 王小川:為什麼說微軟全息眼鏡HoloLens具備革命意義?
    王小川稱:「全息眼鏡將成為類似手機一樣普通消費者人手一部的產品,並帶領人類進入新紀元」。很久沒有心情澎湃到提筆寫一篇技術評論,直到看了微軟的全息眼鏡HoloLens原型發布。這些都沒錯,但我想說的是,這樣的評論,並不足以表達HoloLens的革命性與顛覆性,HoloLens如果成功面世,將帶領人類進入新紀元。對於信息技術的紀元劃分,我是以大眾能夠使用的終端來區隔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個人電腦(PC)」->「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往下簡稱Phone)」->「全息眼鏡(HoloGram Glass,往下簡稱Glass)」。
  • 微軟全息眼鏡Hololens配置揭秘 黑科技竟如此親民!
    微軟黑科技眼鏡HoloLens開發者版近日已經發布,此前微軟一直對這個設備的功能和演示已經宣傳的非常熱鬧,不過對於HoloLens的硬體卻一直諱莫如深,為了解開它的神秘面紗,近日windowscentral使用移動版AIDA64對這個價值三千美元的昂貴設備進行了測試,我們來看看它究竟使用了哪些硬體。
  • 栩栩如生的黑科技 解析3D全息投影技術
    大家把這項技術稱之為「全息投影」,關於這個黑科技你了解多少?栩栩如生的黑科技 解析3D全息投影技術      全息投影技術是一種記錄被攝物體反射(或透射)光波中全部信息(振幅、相位)的照相技術,通過不同方位觀察都可以看到被拍攝物體的不同角度,因此可以實現立體效果,讓被拍攝人或物像真的一樣。
  • MRTK V2 演示視頻中展示了微軟HoloLens 2神奇的手動交互
    上周末,微軟首席用戶體驗設計師Dong Yoon Park錄製了一段HoloLens 2視頻,並在YouTube MRTK頻道上分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HoloLens 2有多麼的強大。Park的視頻並沒有在工作中展示該設備及其軟體的商業化演示,而是給了我們一個令人耳目 一新的第一人稱視角,通過微軟的開源混合現實工具包(MRTK)手動交互組件來了解該系統 的真正性能。視頻的一部分展示了我今年早些時候描述的邊界框交互。
  • 眼鏡也可以革PC的命 解讀微軟Hololens
    2015年4月底的微軟開發者大會(Build)上,微軟再次演示了被粉絲們稱為黑科技的Hololens。這一次微軟展示了更多硬體和應用的細節,看起來,Hololens已經接近一個完整的產品了。那麼,這個與PC看起來完全不同的設備,在以PC起家的微軟手裡出現,我們該怎麼看呢?
  • 吊打Magic Leap,微軟HoloLens 2不只為炫技
    關於吐槽HoloLens 1視場角太小的問題,加之其採用16:9的顯示比例,曾有媒體形容使用HoloLens 1就像是「通過一道細縫來看全息畫面」。果不其然,微軟此次將視場角從34°提升至52°,同時採用了3:2的顯示比例,效果就是增加了縱向顯示區域,人眼不用像此前要上下移動來查看未被顯示出來的虛擬畫面。
  • 不一樣的3D全息投影,看這黑科技驚豔到你了嗎
    不久前的2020嗶哩嗶哩晚會上,毛不易在演唱《得過且過的勇者》時,導播巧妙地切到了臺下觀眾席教主和洛天依在聊天的畫面,這個夢幻聯動令眾粉絲尖叫連連。不過看到洛天依恐怕不混二次元的人可能會有人疑問它是真人麼,為何特效如此逼真?
  • 微軟全息投影HoloLens技術解謎(上):還原三維場景
    HoloLens 是微軟發布的可穿戴式增強現實計算設備,它擁有這麼幾個關鍵要素:  它是增強現實產品,即 Augmented Reality(AR),AR 技術將計算機生成的圖像與真實的世界相疊加。類似的產品有圖像投射到視網膜上的 Google Glass,以及疊加在手機攝像頭畫面上的手機 AR 應用。
  • 黑科技!白雲機場「全息投影」交互電梯來了,按鈕「飄」在空中
    南都訊屏幕懸浮在眼前,手指戳戳空氣就能操縱設備,以前在科幻片和科技館裡才能看到的「全息投影」,已經應用到廣州白雲機場的電梯裡啦!4月23日,廣州白雲機場首臺可交互全息投影操控的電梯正式投入使用,該直立電梯位於T2航站樓與交通中心的連接部位。
  • AR中的全息投影技術原來是這麼回事
    這項技術從發明開始就一直應用於電子顯微技術中,在這個領域中被稱為電子全息投影技術,但一直到 1960 年雷射的發明後,全息投影才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微軟 Hololens 和 Magic Leap 所謂的神秘黑科技就是運用了這項技術。今天,我們來為大家深入剖析一下全息投影技術。
  • 聚焦黑科技 我們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
    提到全息投影,大家首先會想到演出中的類似場景,最著名的就是日本虛擬偶像初音演唱會。但遺憾的是,這種顯示方式只是一種視覺欺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還相去甚遠,那我們現在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呢?全息投影技術的實現分為兩步,首先是利用幹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也就是拍攝過程。被攝物體在雷射輻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雷射作為參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疊加產生幹涉,把物體光波上各點的位相和振幅轉換成在空間上變化的強度,從而利用幹涉條紋間的反差和間隔將物體光波的全部信息記錄下來。
  • 聚焦黑科技,我們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
    但遺憾的是,這種顯示方式只是一種視覺欺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還相去甚遠,那我們現在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呢?■舞臺上的「初音」是真正全息投影嗎?全息投影技術的實現分為兩步,首先是利用幹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也就是拍攝過程。被攝物體在雷射輻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雷射作為參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疊加產生幹涉,把物體光波上各點的位相和振幅轉換成在空間上變化的強度,從而利用幹涉條紋間的反差和間隔將物體光波的全部信息記錄下來。
  • 微軟發布全息技術、全息眼鏡
    微軟今天的猛料真多啊。原本以為不過Windows 10的最新預覽,沒想到還有重磅級的硬體產品。如果說4K 84寸的Surface Hub只是個高科技白板,接下來就是未來派了。全息技術,科幻小說中常見的玩意兒,微軟將它帶入了現實:「Windows Holographic」。
  • 微軟UX設計師展示HoloLens 2高精度手部交互
    實際上,這是微軟首席UX設計師樸東允(音譯:)所拍攝,並通過YouTube頻道Mixed Reality Toolkit進行了分享。樸東允的視頻並非商業大會風格的演示內容,而是真正的第一人稱使用體驗,真正說明了Mixed Reality Toolkit (MRTK)手部交互組件的性能。
  • 四大問題解析全息投影
    這就是全息投影技術,而作為一款全新的黑科技,全息投影受到的關注度也是越來越高,今天筆者就用四個問題來和大家剖析一下這個黑科技的前世今生。       全息投影早在70年以前就被人提出了,1947年,英國匈牙利裔物理學家丹尼斯·蓋伯在研究電子顯微鏡過程中,首次提出了全息術這一全新的成像概念,而蓋伯也因此項工作獲得了197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發明之初這個黑科技一直被應用於電子顯微技術中。
  • 未來就在身邊,只是尚未普及——無介質全息投影
    在5G應用的環境下將每個畫面進行數位化3D建模,通過光場重構技術原理完成納米級的光學材料的製作,實現了裸眼可視的無介質成像,成像畫面具備可實時交互屬性並通過空間算法完成人與影像深度交互的體驗,當以上場景真正實現並進入了生活場景中應用將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別灰心,雖然距離科幻還有一點距離,但是本文向大家介紹一種新的顯示技術——無介質浮空投影。
  • 5G全息展示系統黑科技助力進博會,微美全息引領AR+AI全息通訊直播...
    整套全息系統通過現場放置的相機、麥克風、揚聲器採集等單元組成,形成的3D物體虛擬數據非常龐大,鋼琴的紋路以及演奏時的按鍵都能清晰展現,這項黑科技正是依託於5G大帶寬、低延時的特性。中國聯通上海分公司文旅行業中心副總監康嘉瑋介紹:「全息影像的傳輸涉及到的帶寬特別大,傳統的4G網絡可能不太行,現在依託於5G網絡大帶寬的特性就能保證到大的實時採集信息,能夠傳送到前方演播室,同時由於它是現場直播的實時畫面,低延時的特性也是十分重要。」除了運營商等通信企業的「秀肌肉」,其他工業企業也積極藉助5G等科技智能手段轉型升級。
  • 割腎狂魔上線 改變生活的高能科技產品(全文)_Microsoft HoloLens...
    只要有新產品發布通常都伴隨著黑科技,在創新、改進以及變革的基礎上促使著科技向前發展。而那些以「黑科技」之名存在的產品正在或是即將改變、顛覆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可否認,各項新發明新科技層出不窮,其中就隱藏著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力量。今天,編輯為大家盤點那些正在或可能顛覆人類的科技產品,當然,都是朋友們可以買到的產品哦。
  • 微軟發布虛擬實境眼鏡HoloLens 主打全息體驗
    DoNews 1月22日消息(記者 薛飛)微軟在昨日凌晨推出了一款虛擬實境設備HoloLens,與市面中虛擬實境設備不同,微軟HoloLens將為用戶帶來全息式生活體驗服務,並且形成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