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裡,哪類不文明行為最令市民反感?記者從全省首個「網際網路+群防群治」平臺「星城園丁」APP上了解到,從今年3月28日上線到7月8日,該平臺共接到不文明養犬相關投訴共1578次,是所有不安全、不文明、不健康、不方便等「四不」類型投訴中,投訴量比較多的一類。
1578人投訴不文明養犬行為
「星城園丁」APP今年3月28日上線運行,目前有效用戶註冊人數已經突破了180萬。除了可以通過該平臺報警之外,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各類不安全、不文明、不健康、不方便等「四不」問題,均可通過星城園丁的「民眾呼聲」板塊反映情況,收到投訴後,相關部門會及時進行處理。
根據警方的數據統計,截止到7月8日,該平臺共收到「四不」工單22216次,其中不文明養犬相關投訴1578次,在所有「四不」類型投訴工單中,投訴量居第三位。這些投訴意見,主要集中在遛狗不牽繩、任由狗隨地大小便等方面。
其中,反映遛狗不牽繩的投訴共有551條,佔總投訴的34.92%;投訴狗隨地大小便的有249條,佔總投訴的15.78%;投訴狗亂叫導致的噪聲擾民有236條,佔總投訴的14.96%;反映狗咬人、存在安全隱患的投訴有57條,佔總投訴的3.61%;反映流浪狗的投訴共有102條,佔總投訴的6.46%;其它相關投訴共有383條,佔總投訴的24.27%。
不文明養犬影響小區和諧
另外,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平臺上,反映不文明養犬的投訴也比比皆是。不少不文明養犬的行為發生在小區,一些市民告訴記者,在一些小區中,甚至形成養狗業主和不養狗業主之間的嚴重對立,影響了小區和諧。
「遛狗為什麼不拴繩子呢?小區裡很多老人帶著小孩子出來玩,要是被狗咬到了怎麼辦?這些人太不負責任了。」長沙河西麓谷一小區女業主抱怨說,她不反對養狗,在家裡養狗只要狗不叫、別擾民,她沒意見。但是在公共場所就該遵守公德和公共秩序。這位業主介紹,在她所居住的小區電梯裡,經常會有一些氣味很大的黃色液體,後來調監控才知道原來是一些主人任由狗在電梯裡大小便。「一些業主很氣憤,在電梯裡張貼了『警告』的帖子,把所有養狗的業主批評了一番,讓我們這些文明養犬的人看了很不舒服。」一位養狗的業主說。
在長沙河東一小區,一些業主打出了「你又不是二郎神,遛狗為啥不牽神」的橫幅,對養狗的業主進行嘲諷,還有一些小區業主在群裡公然討論投放異煙肼,引起了養狗業主的緊張。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針對不文明養犬的現象,比較無奈的是物業。如果放任不管就會被大多數業主指責,可是真管又管不了,只能兩頭受氣。於是,在很多小區都有規勸文明養犬的橫幅和告示。「除了打橫幅貼告示外,我們能做的真的不多。」一位物業負責人無奈地說。(全媒體記者 鄧豔紅 實習生 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