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洪荒之力而作——新教材《分子與細胞》變化圖解

2021-01-16 生物銘師堂

往期精彩回顧

  仍沿用舊教材的省市的同仁,閱讀以下變化圖解,對您的教學有一定的借鑑作用。如細胞骨架從小字移至正文,那麼我們是否應該在平時教學中稍微重視這個知識點,而對於植物細胞溶酶體的問題進行弱化,甚至不提呢?

  科學家訪談:更新

  細胞學說:內容(第3點:新細胞是由老細胞分裂產生的)有微調;命名細胞的科學家名字由「虎克」改為「羅伯特·虎克」,為了區分「列文·虎克」(觀察到真正的細胞者)。增加細胞學說的意義的具體內容:細胞學說解釋了動物和植物的統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一性。同時,對細胞學說的3個方面具體內容做了詳細的解釋。

  藍藻:更名為藍細菌。「色球藍細菌」「顫藍細菌」和「念珠藍細菌」念起來是不是有點兒拗口?

  水:「組成細胞的主要化合物及相對含量」中水的含量有變化:85%~90%→70%~90%(但總和不為100%,值得注意);增加水是細胞內良好溶劑的原因以及水的比熱容較高的原因(從分子角度考慮)。學科交叉。

  多糖:增加幾丁質內容,補充多糖的種類。


  二糖的定義:植物細胞可以吸收蔗糖,膜上也有相應載體。

  脂肪:增加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和甘油內容;脂肪的檢測刪掉蘇丹Ⅳ和勻漿法。

  胺基酸:組成人體的胺基酸有21種,多了硒代半胱氨酸(組成生物體的胺基酸有22種,又多了吡咯賴氨酸)。不必糾結數字,「約20種」是最準確的說法。這裡有兩個變化:一是沒有強調嬰兒是9種了,二是給出了8種必需胺基酸的名字。

  蛋白質:肽鍵更改為連接兩個胺基酸的化學鍵。以圖示的形式增加了蛋白質的四級結構。

  細胞膜:又稱質膜。

  糖被:與蛋白質或脂質結合的糖類分子叫作糖被。

  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圖中不再有溶酶體。

  細胞骨架:進入正文。科研熱點。

  分泌蛋白的合成與運輸:新增「粗面內質網」和「光面內質網」概念。更詳細,增加了游離核糖體如何參與反應。新教材對分泌蛋白合成過程的表述更具體更準確更科學,基本與高等教材無縫對接。

  同位素標記法:明確指出15N、18O為穩定同位素,糾正錯誤認識。

第4章  細胞的物質的輸入和輸出

  轉運蛋白:增加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的介紹,明確了協助擴散有兩種形式。

  協助擴散:也叫易化擴散。

  水分子的跨膜運輸:明確水有兩種運輸方式,更多是協助擴散。



  胞吞與胞吐:改為宋體字,強調其意義。明確胞吞胞吐屬於跨膜運輸,需要膜蛋白的參與。 

  ATP:更名為腺苷三磷酸,廢除「~代表高能磷酸鍵」的說法,增加ATP為主動運輸供能的機制。

  新教材沒有提到「高能磷酸鍵」,而是作出了解釋「這是一種特殊的化學鍵,不穩定,具有較高的轉移勢能。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時脫離下來的末端磷酸基團與其它分子結合,從而使其它分子變化」,並以圖示形式詳細描述了ATP如何為鈣離子載體蛋白提供能量。這一部分知識改變較大,需要老師予以特別關注。

  以前曾稱化學鍵「~」為「高能磷酸鍵」,但實際上該名稱是不確切的,因為一種化合物水解時釋放自由能的多少取決於化合物整個分子的結構,以及反應物自由能與產物自由能的差異,而不是由哪個特殊化學鍵的破壞所致,實際上並不存在「鍵能」特別高的高能鍵,因此「高能磷酸鍵」的概念被棄用。


  有氧呼吸:釋放能量的數據,舊教材是1161KJ,新教材是977.28KJ。

  細胞呼吸:以小字形式補充了細胞呼吸是代謝的樞紐的一段話,突出細胞呼吸的意義。

  增加了一個思維訓練的欄目,其實就是線粒體的內共生起源學說。

  光合作用:新增光譜概念,及陽光穿過三稜鏡圖。

  光合作用發現歷程:刪除。

  光合作用原理:增加關於希爾反應的內容,增加了阿爾農的實驗,在正文中直接提及氧化型輔酶II,光反應將光能轉化為ATP和NADPH中的化學能不再用【H】這種簡化形式表示NADPH。與大學教材接軌,增加了光合作用這一知識點的難度。

  暗反應:也叫碳反應。小字部分提到了C3和C5的化學本質。

  化能合成作用的內容:改為小字內容,弱化了這一知識點。

  著絲點:改稱為著絲粒。(筆誤:下移2行)

  有絲分裂:不包含分裂間期。分裂間期獨立,有絲分裂不包含分裂間期,描述為「分裂間期結束後,開始進行有絲分裂」。分裂間期+有絲分裂,分裂間期+減數分裂(減數分裂Ⅰ+減數分裂Ⅱ)。

  無絲分裂的知識:改為一段小字,弱化了這一知識點。 

  細胞癌變的內容:調整到了必修二中。

  龍膽紫:改稱為甲紫溶液。

  細胞分化:內容中明確提出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的用語,增加了一個非洲爪蟾的核移植實驗。

  細胞全能性的定義:修改為「細胞經分裂和分化後,仍具有產生完整有機體或分化成其它各種細胞的潛能和特性」。並明確指出「受精卵也是具有全能性的。」提到了「臍帶血幹細胞」的概念。

  細胞衰老:將「自由基學說」和「端粒學說」升級為正文內容,顯示了這一知識的重要性。

  細胞死亡:明確指出包括凋亡和壞死兩種方式。

  細胞自噬:以一大段小字的形式增加了關於「細胞自噬」的知識。

  《分子與細胞》模塊教材的知識體系是以生命的系統觀為基本統領,分別介紹了系統的組成、結構、功能和發展。在第1章中建立的是生命的系統觀(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和系統的層次性),體現生命系統的層次性,第2~5章分別從生命系統的組成、結構、功能的方面對細胞這個基本的生命系統進行了介紹,體現了生命系統的整體性和開放性。第6章回到了系統的發展,闡述了細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的機制和特徵,體現了生命系統的動態性。

  下圖展示了《分子與細胞》模塊教材的框架結構體系和組織主線。

  文末,播一則消息:近期,生物銘師堂開通了教師教學研討群,僅幾天就爆滿啦,研討氣氛融洽。現開通教學研討二群,歡迎教師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或聯繫微信13576001762加入,不建議重複入群。

  新老教材《分子與細胞》目錄對照圖

相關焦點

  • 洪荒之力是什麼意思
    洪荒之力是什麼意思,估計很多人是看了熱播劇和傅園慧在奧運賽場上的採訪,現在很多年輕人想要表達自己要做出成績做出表現或者你已經取得非常好的成績後的話語——我用的是洪荒之力!個人是80後,在我們小的時候,經常會說要爆發我的小宇宙,大家知道是源於何嗎?
  • 新高一丨新教材內容的16個變化!生物新教材詳解
    高中生物學新教材在課程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與課程內容等方面均有所變化。
  • 「力」之排行榜|「洪荒之力」竟然不是最大的力
    12、洪荒之力  要說「洪荒」二字的起源,那還是有史料可查。在南北朝時期,梁武帝為了普及教育,命周興嗣編撰的《千字文》,裡面的頭一句便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天地初開之時,足以毀滅世界的力量,與之類似的大概是盤古爺爺的開天闢地之力。
  • 洪荒之力原來是這個意思
    中國遊泳女隊的傅園慧憑藉率真「表情」、幽默「段子」加奧運女子100米仰泳銅牌火爆全球,尤其是那句「我已經使出了洪荒之力」讓人頓時失去了招架之力。
  • 「洪荒之力」火了,英語怎麼說?
    賽後,傅園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這次比賽,自己沒有保留實力,已經用了「洪荒之力」。於是「洪荒之力」一詞迅速走紅。 傅園慧口中的「洪荒之力」究竟是什麼「力量」? 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給出了科學的解釋: #地震微科普#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早期狀態,一切都在混囤蒙昧之中,那時候的地殼很薄,地震頻發,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了多次大洪水。經過幾輪造山運動後,地球上的大氣環流逐步建立,地殼也趨於穩定。可見,洪荒之力,確實很強大。 愛學習的同學們就問了,這個「洪荒之力」用英語怎麼表達呢?
  • 【科普】「洪荒之力」究竟是什麼東東?
    但疑問也來了:這個最新「成語」洪荒之力到底是啥意思?它有多厲害呢?畢竟,「洪荒之力」可不是傅園慧自己隨口亂講,而是出自2015年那部熱播電視劇《花千骨》。根據劇中的情節:只要集結了十方神器,就可以使洪荒之力重現,傳說洪荒之力可以改天換地,所以,得到洪荒之力的人就是天下最厲害的人!
  • 【尚文名師】生物新教材內容的16個變化詳解!
    高中生物學新教材在課程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與課程內容等方面均有所變化。總體而言,新教材從創設真實情境、聚焦大概念、滲透學科思想等方面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使教師在教書育人中做到把「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的根本任務。本文對2019人教版必修1與舊版人教版必修1教材進行了詳細對比,總結出16個重要變化。
  • 「洪荒之力」與卑微生命
    他拍攝的一個小昆蟲百折不撓頑強執著的六分鐘活動,由耦合論壇製作為《洪荒之力》的短紀錄片,在數百名科學家召開的盛會上放映時,科學家們從這個小蟲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精神,全場千餘人屏息靜觀,鴉雀無聲。紀錄片以黃頭蛛蜂的精神,致敬科學探索過程中的人們。        觀影之後,曾是霍金的著作搭檔的美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蒙納德.蒙洛迪諾,與木南有這樣搭肩相親的動作。這是內心的精神認同自然促成的。
  • 傅園慧所說的「洪荒之力」源於此地!!!
    作為遊泳界的一股泥石流,傅園慧和她的「洪荒之力」火火火火了!關於洪荒之力國家地震局給出了這麼一個「科學解釋」洪荒,指地球形成後早期狀態,一切都在混囤蒙昧之中,那時地殼很薄,地震頻發,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多次大洪水。經幾輪造山運動後,地球上大氣環流逐步建立,地殼也趨於穩定。
  • 傅園慧口中洪荒之力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國家地震臺回應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洪荒之力」?中國地震臺在其個人社交平臺隔空回應,為網友們作出權威解釋:#地震微科普#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早期狀態,一切都在混囤蒙昧之中,那時候的地殼很薄,地震頻發,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了多次大洪水。經過幾輪造山運動後,地球上的大氣環流逐步建立,地殼也趨於穩定。可見,洪荒之力,確實很強大……  此刻,網友才恍然大悟,這「洪荒之力」果然不一般。
  • 當美少女擁有宇宙洪荒之力是什麼樣?這個攝影師給出了他的答案
    古人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傳說天地初開之時,曾經有過一次大洪水,幾乎毀滅了整個世界。著名遊泳運動員傅園慧在採訪時說:「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讓洪荒之力成為了網絡熱詞。那麼擁有洪荒之力的美少女用圖像表現是怎麼樣的?
  • 「洪荒之力」究竟是什麼力量?用英語咋說?丨新聞熱詞
    傅園慧口中的「洪荒之力」究竟是什麼「力量」?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給出了科學的解釋:#地震微科普#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早期狀態,一切都在混囤蒙昧之中,那時候的地殼很薄,地震頻發,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了多次大洪水。經過幾輪造山運動後,地球上的大氣環流逐步建立,地殼也趨於穩定。可見,洪荒之力,確實很強大。愛學習的同學們就問了,這個「洪荒之力」用英語怎麼表達呢?
  • 吳成軍:人教版《分子與細胞》模塊教材部分知識內容修訂說明
    人教版《分子與細胞》模塊教材部分知識內容修訂說明 吳成軍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 100081) 摘要: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新教材緊跟時代的發展,對原教材中的部分知識內容和相關概念的表述進行了調整和修改,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需要。
  • 《我們來了》釋放"洪荒之力" 收視逆襲登榜首
    本周的節目中,十位嘉賓開啟了天府之國成都的體驗,在杜甫草堂內,汪涵再次展現「行走的百科全書」神技能,向大家介紹大詩人杜甫的生平事跡;到了成都當然也不能錯過美食體驗,一道道製作精美的當地小吃不僅讓嘉賓們垂涎不已,電視機前的觀眾更是「吐槽」《我們來了》簡直是深夜報復社會,引誘出大家的饞蟲,更讓觀眾驚喜的是,一向優雅的趙雅芝釋放「洪荒之力」,為了團隊獲勝不顧形象拼命狂奔,成為最大的驚喜之一;這次嘉賓們的文化體驗不僅學習了繪畫
  • 什麼讓傅園慧說出「洪荒之力」四個字,博覽群書是她安靜的另一面
    說到傅園慧,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那個「洪荒之力」的「行走的表情包」說的就是她。·體弱多病進體校1996年出生在杭州一個普通家庭的傅園慧,自小就體弱多病,而且還患有哮喘病。5歲時,父母將傅園慧送進了體校,希望她可以通過學習遊泳增強體質,減少哮喘病的復發。
  • 新教材解讀: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實驗結果表明死細胞會被染成藍色,而活細胞不會著色。為什麼活細胞不能被染色,而死細胞能被染色?教師用書的參考答案是:活細胞的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染料臺盼藍是細胞不需要的物質,不易通過細胞膜,因此活細胞不被染色;死細胞的細胞膜失去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臺盼藍能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死細胞能被染成藍色。
  • 怎樣的洪荒之力才塑成一個「傅園慧」?
    人們被不一樣的傅園慧所吸引,也好奇這個小女子背後所擁有的「洪荒之力」,究竟是什麼讓她甩開一個運動員的包袱,能夠在鏡頭前自如地做她自己?   一個真實的人比好人更可愛  傅園慧的魅力在於,她很真實,真實到讓你想要抱一抱她。  2016年8月,裡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
  • 南極的洪荒之力 有錢人的豪華體驗
    第一次與企鵝面對面聊天,第一次與古老冰川相對無言,南極的至靜與至動讓人有靈魂震顫之感,筆者生命裡的洪荒之力仿佛被激發了。
  • 顧大宇:用性召喚宇宙洪荒之力,再用直播留住它
    這是一股巨大的洪荒之力,把顧大宇這個昔日的陽光型男從bong的創業之路中拉了出來,重新灌入到了一個新的項目中去。它的名字叫「秒播」。從在阿里做「來往」開始到現在兜兜裝轉,今天,這個懷胎三年的的社交小哪吒終於降生了。抓住那跟最粗壯的——信息流從去年十月份開始,大宇就在研究「直播」這個神奇的領域。
  • 快下水釋放「洪荒之力」吧
    從「洪荒少女」上線之後,被圈粉的網友們紛紛表示,「看完奧運好想學遊泳啊!」「遊泳隊好可愛,燃起了我學遊泳的熱情~」……要向傅園慧借點「洪荒之力」,下水high起來。  浙江省立同德血管外科主任王曉棟告訴記者,遊泳池裡是有水壓的,越往深處水壓越高,「 靜脈血流方向與地心引力方向是相反的,遊泳池裡水壓的變化能阻止地心引力,對於靜脈回流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