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E無襟翼飛機演示新技術 號稱可顛覆傳統航空器設計

2020-12-0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5月2日,英國防務巨頭BAE系統公司公布了其與曼徹斯特大學共同開發的一款無襟翼技術驗證無人機的最新進展。

這款名為Magma的無人機在威爾斯北部的蘭貝德機場實施了數次測試飛行。BAE宣稱,該機演示的2種新穎飛行控制技術有望「徹底改變航空器的設計理念」。

傳統飛機依賴於襟翼、副翼、升降舵、方向舵等完成各項飛行動作。但是這一套複雜的機械部件笨重、昂貴且難以維護,另外對於目前極力追求隱身的作戰飛機而言,其也是很大的「累贅」。

F-22、F-35等隱身戰機在飛行操縱面(襟翼、尾翼、方向舵等)向下或者向上偏轉的瞬間,會更容易被敵方雷達捕獲。為了製造更輕巧、隱身、易維護的航空器,一些航空企業就想到了去除傳統飛行操縱面的設計。

Magma測試了2種無襟翼技術,第一種是將發動機的部分高壓噴氣引導至機翼後緣狹槽中,然後以超音速「噴出」,第二種則是利用多股從狹縫中吹出的空氣偏轉發動機噴氣。

兩者相結合,飛行員通過控制機體內部氣流即可實現對飛機的飛行控制,省去了用於協助飛控的傳統機械部件。由此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減重的同時,很多繁瑣的維護工作也不再必需,另外其還為打造「極致隱身」戰機打下良好基礎。

儘管BAE表示,Magma演示的技術使用起來簡單、可靠、經濟,但是該技術在應用上仍有諸多限制(比如目前只適用於單引擎飛機),而且考慮到該技術尚未成熟,直接用在有人飛機上仍顯得太過「大膽」。據英媒報導,Magma的部分技術可能會在BAE參與研製的新型無人機上率先得到應用。

相關焦點

  • 顛覆傳統設計,讓你坐在飛機翅膀上旅行
    來源:創下一個新(ID:cxygx1)話說之前介紹過一種新型飛機,名字叫做Flying-V。由荷蘭的皇家航空公司與代爾夫特技術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設計未來還考慮使用液態氫為燃料,使其成為環保飛機。總之,這絕對是顛覆傳統的設計
  • 淺談飛機結構設計新技術
    航空工業是一個高技術密集型的領域,除了結構生存力設計以外,飛機結構作為平臺,對飛機性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除了作文題目中所涉及的統計學的應用,各種新技術在結構方面的應用更是層出不窮,如增材製造(3D列印)、複合材料、AI等。增材製造技術是近年來十分流行的技術。在航空領域,增材製造技術大放異彩,為飛機結構設計帶來了技術手段的革新。
  • 繼剃鬚刀之後,雷軍又跨界出「重拳」,小米電吹飛機顛覆傳統概念
    不過,不甘於現狀的雷軍似乎並不滿足,如今繼剃鬚刀之後,雷軍再次跨界出「重拳」,小米吹飛機的誕生,再次顛覆傳統概念。在一般情況下,吹風機無論是對於男性還是女性用戶而言,基本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畢竟較為潮溼的頭髮也會讓個人的整體形象大打折扣。倘若帶著溼淋淋的頭髮入睡,甚至還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影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吹飛機的重要性也變得不言而喻。
  • 「新將」加入輕型運動飛機市場 自由飛行時代迫近
    LSA:顛覆以往的天空運動輕型運動飛機(LSA,Light Sport Aircraft)是FAA於2004年推出的一個飛機類別,同時,FAA還創建了「運動飛行員執照(SPL)」的監管法規,這在當時被稱為「美國航空界50年來最大的變化」。
  • 飛機襟翼故障 空管引導航班更換跑道安全著陸
    考慮到航空器發生異常情況,機組資源較為緊張,且從進近狀態改出需要較多的操作,管制員除了必要的管制指令之外,並未與機組過多通話,而是根據特情處置中的「Silence」(靜默)原則,給予其充足的時間來操縱飛機和進行相關的檢查單工作。2分鐘後,機組報告襟翼故障仍未排除,需要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進一步檢查。隨後,管制員按照特情處置程序,合理調配空域,指揮特情航班進行故障檢查。
  • 空客發明新技術,顛覆飛行模式,15年內現在所有飛機全被淘汰?
    空中巴士公司希望我們在短短15年內就可以採用其一項激進的新設計,將天空一飛沖天,從而將噴氣式發動機汙染和飛行偽裝的日子拋在腦後。但是,Covid-19的到來及其對航空業的影響本來可能會無意中消除了人們重新思考使世界飛速發展的技術的機會。空中巴士公司為其新計劃ZEROe洗禮。所揭示的設計不是原型,而是探索開始建造第一架與氣候無關的商業飛機所需技術的起點。
  • 本月底飛向火星,地球以外的第一架航空器將會是直升機而非飛機
    火星直升機項目主要是由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負責的,此次無人直升機登陸火星對他們來說主要還是一次技術上的演示驗證——他們希望知道如此設計的旋翼類飛行器是否真的能夠在這顆紅色星球上面飛行。如果此次測試時成功的話,那麼NASA勢必會藉助此次研製的經驗和試飛的數據來打造一架更大的火星直升機,以便搭載各種科學儀器來推進火星探測工作。
  • 英國設計了世界上最大的混合動力飛機,可搭載70名乘客
    最近,英國的一家公司發布了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商用混合動力飛機」的設計。Aviation Group)表示,電池技術的改進可能會使這一航程在2030年後延長至1381英裡(2223公裡)。重要的是,這架飛機可以搭載70名乘客,這對於全電動飛機來說尤為困難。要知道,更大的電池會佔據額外的尺寸和重量,這也意味著可承載的乘客會更少。
  • 顛覆傳統!原來「保險絲」還可以這樣設計~
    不過今天我們秉承「發現電子元器件新物種」的好奇心,為大家尋找到了一款「不一樣」的保險絲,它顛覆了我們對於傳統保險絲的認知,在3.00×3.00mm的小身材中融聚了諸多「想不到」……這就是Toshiba新近推出的TCKE8xx系列電子熔斷器IC(eFuse IC)。這款器件究竟有何與眾不同之處,且聽我們慢慢道來。
  • 飛機設計中用到哪些仿生學原理?
    天鵝絨、鯊魚皮與飛機在空氣動力學設計上的創新有何相干?在航空學領域,越來越多的新想法都來源於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結構、器官和材料。在未來,這些在大自然中經過無數次嘗試與檢驗洗禮的設計仍將成為激發我們創意的巨大源泉。
  • 俄新客機準備首飛,用國產發動機,號稱比C919先進,卻已落後三年
    目前飛機正在進行最後的檢修和準備,試飛即將進行。配備PD-14發動機的飛機的名稱已從MC-21-300更改為MC-21-310,這標誌著與早期配備美國普惠P&W發動機的飛機的重大變化。其餘的變化包括本地製造的複合機翼以及從當地公司採購的若干電子組件和系統。
  • 俄新客機準備首飛,用國產發動機,號稱比C919先進,卻已落後三年
    目前飛機正在進行最後的檢修和準備,試飛即將進行。 配備PD-14發動機的飛機的名稱已從MC-21-300更改為MC-21-310,這標誌著與早期配備美國普惠P&W發動機的飛機的重大變化。其餘的變化包括本地製造的複合機翼以及從當地公司採購的若干電子組件和系統。
  • 超靈敏磁力傳感技術顛覆傳統反潛理念
    原標題:超靈敏磁力傳感技術顛覆傳統反潛理念 但傳統磁異常探測技術存在兩個致命缺陷,導致傳統磁異常探測技術沒能成為主流的反潛技術手段。一是磁異常探測距離有限,隨著距離的增大,磁信號的強度逐漸下降。二是磁探測信號的強度易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地球磁場因太陽風暴等引發的變動,或是潛艇耐壓艇殼的材料變化,都會嚴重影響其探測精度。
  • 中國新型火箭將顛覆傳統,像飛機一樣飛行,還能回收兩級火箭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研發的可重複利用運載火箭——獵鷹火箭,以超強性能和絕佳性價比一舉打破了多項世界紀錄,在火箭領域引起了轟動。眾所周知,火箭的發射成本很高,發射一顆幾噸重的衛星,通常需要花上萬億美元,換算下來每公斤的發射價格便達到了數萬美元。為什麼會這麼貴?這主要就是因為傳統火箭都是一次性消耗品,只能使用一次。
  • 英國BAE系統公司發展出新穎超材料平面天線
    /article/259487.htm英國BAE系統公司和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可用來製造新類型天線透鏡的新穎複合材料,它使電磁波能通過平面天線透鏡聚焦,看上去似乎顛覆了物理定律。
  • 這架波音737 Max私人飛機內飾設計像未來宇宙飛船而不是私人飛機
    波音公司在停飛前不久公布了737 Max飛機的設計概念,顛覆了傳統的飛機內部設計。創世紀概念由阿根廷公司SkyStyle設計,為飛機內部引入了未來派的外觀,將技術融入家具中。來自阿根廷設計公司 SkyStyle 的概念非常具有空間時代,增加了板載技術和 LED 燈的使用,併集成到家具中,以補充新的設計功能。布局絕不是普通的,偏離了傳統的配置,並將波浪線融入到布局中。不過,還有五個隔間,包括廚房、用餐區、客廳、辦公室和臥室。
  • 新譽宇航挑戰者850飛機試飛成功
    試飛現場該機由新譽宇航旗下具有CCAR-145維修資質的江蘇新高瑞航空技術有限公司,基於成熟的支線客機龐巴迪CRJ200型飛機進行公務機VIP改裝、升級,將原本50座的常規支線客機客艙布局,改裝成15座的超豪華公務機俱樂部客艙布局,並增加輔助油箱以提升航程,另升級航電系統至最新版本。
  • 中國太陽能飛機,號稱永不落地飛行器,德國美國承認已經落後
    中國太陽能飛機,號稱永不落地飛行器,德國美國承認已經落後,經過多年的自力更生,彎道超車,中國太陽能飛機技術,已經處於世界金字塔頂尖的地位。此後的二十幾年中,由於相關技術的落後,太陽能飛機發展緩慢。直到20世紀末,隨著太陽電池效率、二次電源能量密度的提高,以及微電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的發展,太陽能飛機終於駛上了飛速發展的快車道。太陽能飛機以太陽能為能源,對環境無汙染,使用靈活、成本低,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 一場飛機設計革命,戰機無尾時代到來,AFC將取代垂直尾翼和襟翼
    新型效應器控制飛機計劃(CRANE)就是DARPA推進的具體項目,旨在尋找一款依靠新流體控制技術和獨特的設計理念來構建、一款顛覆常規認知的飛機。通俗的講就是飛機的飛行姿態不再依靠舵面操控,而是利用改變機體和機翼上氣流的速度和方向來實現飛行姿態的調整。這樣不但可以去掉不必要的翼面,最大程度地降低飛機阻力,同時光潔無異物的機身也能夠將飛機的隱身性能最大化。
  • 空客的新「混合翼體」飛機設計亮了
    自去年以來,這家歐洲飛機製造商一直在法國中部的一個秘密地點進行一架3.2米寬(10.5英尺)的技術演示飛機(代號為最近,這架演示房價終於在新加坡航展上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混合翼體」設計的概念在20世紀40年代就出現了,著名的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