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陽能飛機,號稱永不落地飛行器,德國美國承認已經落後

2020-08-27 極致世界

太陽能飛機以太陽輻射作為推進能源的飛機。太陽能飛機的動力裝置由太陽能電池組、直流電動機、減速器、螺旋槳和控制裝置組成。

由於太陽輻射的能量密度小,為了獲得足夠的能量,飛機上應有較大的攝取陽光的表面積,以便鋪設太陽電池,因此太陽能飛機的機翼面積較大。中國太陽能飛機,號稱永不落地飛行器,德國美國承認已經落後,經過多年的自力更生,彎道超車,中國太陽能飛機技術,已經處於世界金字塔頂尖的地位。

1974年11月4日,世界上第一架太陽能飛機Sunrise I在4096塊太陽電池的驅動下緩緩地離開了地面,這次成功的飛行標誌著太陽能飛行時代的來臨。此後的二十幾年中,由於相關技術的落後,太陽能飛機發展緩慢。直到20世紀末,隨著太陽電池效率、二次電源能量密度的提高,以及微電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的發展,太陽能飛機終於駛上了飛速發展的快車道。太陽能飛機以太陽能為能源,對環境無汙染,使用靈活、成本低,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最先提出「永不著陸」設想的是德國人,這種飛機能進行長時間滯空巡邏,時間可達數月乃至數年。我國在多年前就已成為光伏大國,利用太陽能發電已經不是什麼高科技,但「永不著陸」的飛機對機電系統的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即使是在機電領域擁有極高水平的德國也沒有實現。

美國在航空航天領域一直都遙遙領先世界各國。在新能源方面,如今的美國更是將太陽能與飛機完美結合,製作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飛機,更是號稱只要部件不老化,這架飛機能都在空中永久飛行,還不要燃料。

美國方面對於這架世界山最大的太陽能飛機有些無限的信心,美國聘請了瑞士探險家獨自駕駛。為了證明陽光動力2號的太陽能續航能力,它將開始進行全球巡航。

飛機在阿布達比起飛,開始首次環繞世界飛行旅程,經過阿曼、印度、緬甸、中國、日本、美國夏威夷等地,因沒有緊急停靠的陸地,從夏威夷到舊金山的跨太平洋飛行是最危險的。不過,不得不說美國在這方面的技術之成熟,陽光動力2號已經成功完成了環球巡航。

在上海臨港研發近兩年的新型太陽能驅動「墨子Ⅱ型」長航時飛機,首飛浙江德清莫幹山通航機場,並獲得成功。

墨子Ⅱ型設計翼展達15米,覆有12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帶有4臺螺旋槳發動機,起飛重量僅45千克,可在6到8千米高空飛行,在6000米高空的巡航速度65千米/時完全利用光能轉換電能驅動,飛行過程無任何廢氣排放。

我國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推出了一款太陽能技術驗證機,它是目前最大尺寸的太陽能無人機驗證機,更是幾乎滿足了「永不著陸」的要求。在得知消息後,俄網友驚呼:俄羅斯又落後中國了!

太陽能無人機」聽起來技術含量也不高,但其實它在技術上同樣是非常複雜的。目前算上我國,全世界也僅有三個國家能夠造出太陽能無人機。

中國製造並設計這款無人機的目的,就是為了進行短時間的通訊中監控方面。如果這款飛機推出之後,那麼必然會改變整個無人機市場的格局。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天再次突破!「永不著陸」不再是夢,美國:中國動真格了
    中國航天再次有了重大的突破!「永不著陸」也不僅僅只是夢想了,現在也可以成為現實了,美國對此表示:中國要動真格了!現在我們國家已經進入到了雙航母時代了,五代機的發展也是不遜色其他國家的,但是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國家的發展腳步一直未停歇過,眾多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每天也在背後默默付出著,克服了各種各樣的難題。現如今我們國家在航天領域也有了重大的突破,「永不著陸」也已經成為現實了,其實「永不著陸」這一想法是德國先提出來的,飛機的出現改變的人們的出行方式。
  • 中國航天再次突破,「永不著陸」的彩虹飛機,領先世界
    見此,德國人突然想到,如果有一架飛機能飛得更遠,不加油,不降落,那麼提升國家的戰略威懾力將是一大助推器,「永不著陸」的概念已經初步形成。事實上!這也就是無人駕駛飛機對普通飛機有一個大的優勢,即續航時間和安全性。一般情況下,當遇到極端危險或人力難以完成的任務時,無人機便可正式出動,目前,已應用於航空攝影、災害救助、新聞報導等領域。
  • 我國航天取得重大突破,「永不著陸」已成現實,美:中國動真格了
    實際上,「永不著陸」這一奇思妙想是由德國提出來的,飛機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不管是民用還是軍用,都需要從地面上起飛,到燃油耗盡,最後再次回到地面。而德國卻想打破常規,想讓飛機在不加油不降落的情況下實現滿世界不停歇的飛行。
  • 中國永不著陸飛行器成功首飛,將搭載5G技術
    最近又傳出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有媒體報導,中國製造出了著陸的太陽能飛行器,這是繼北鬥之後的另一大喜訊,他代表著中國在太陽能領域已經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這個太陽能飛行器被命名為墨子II號,據專家表示,墨子II號比北鬥衛星更加的先進,而且根據有關媒體表示,墨子II號還會搭載目前最為先進的5G技術,5G基站目前在中國的基站還不完善,但是它已經應用於航天技術了,這代表著中國的5G技術已經完善。
  • 中國造永不著陸飛機,將搭載5G技術,比北鬥衛星還強大
    飛機自從發明以來,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隨著科技手段的不斷提高,飛機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尤其是在無人機領域,各國更是爭相展現出自己的實力,我國在無人機領域則展現出了自己的優勢,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自主研製出一款永不著陸飛機。
  • 美國被曝光的「反重力飛行器」,德國早就研製了
    ,外部塗層能夠對電子刺激做出反應,並能改變顏色、反射和吸引雷達波,所以,使得這種飛行器看起來像一架小型飛機或飛行筒,甚至會欺騙雷達,使其誤判為一種新型飛機,或者什麼也看不到。早在1940年末,德國就成立了一個名為「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機構,其任務是專門研究、製造秘密飛行器。其活動代號為「烏蘭努斯行動」。1940年,德國工程師施裡維爾和哈貝莫爾製造出第一個飛碟式飛行器—1號模型。後來他們通過對1號模型改進,造出了代號為「垂直飛機」的2號模型。其飛行速度可達到每小時1200公裡,並能像現代直升飛機那樣作空中停留和水平飛行。
  • 中國航天獲得關鍵突破,「永不著陸」已實現,各國紛紛拋出橄欖枝
    現如今中國在航天領域上又取得了關鍵的突破,永不著陸已經成功實現,其實第一個有這個想法的國家是德國,他們的航天技術一直都很優秀,但大家也都知道,一般飛機的使用都是需要燃油的,而當油被耗盡之後就需要落地加油,這樣才能夠繼續飛行,而德國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才提出了永不著陸的想法。
  • 我國造出永不著陸飛行器,比北鬥衛星還厲害
    前段時間,中國科技領域再傳來好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墨子Ⅱ型太陽能無人機首飛成功,在網絡上掀起一小股討論。網友們討論地火熱朝天,但有關於這個飛行器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它是什麼?能做什麼?未來又能有什麼新的可能呢?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太陽能無人機到底能做什麼?
  • 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完成美國旅程 已環繞大半個地球(圖)
    PHASA-352月1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兩家致力於電動城市空中交通(UAM)的航空公司正聯手研發太陽能飛機,這種無人駕駛飛行器只需有陽光充當能源,就可以在平流層懸浮一整年。這架由英國國防科學技術實驗室(DSTL)和澳大利亞國防科學技術集團(DSTG)支持的飛行器是一種高空長航時(HALE)飛行器,旨在填補飛機和衛星之間的差...
  • 人類首次實現在太陽能飛機上跳傘
    人類首次實現在太陽能飛機上跳傘8月25日,瑞士帕耶訥,平流層太陽能飛行項目發起人實現世上首個太陽能飛機跳傘。機身上覆蓋著22平方米太陽能電池,當飛行到1520米高度時他終身一躍,最終安全落地。該團隊計劃將來駕駛著這架飛機到達平流層,並在2022年實現讓太陽能飛機在2萬米高空飛行的目標。
  • 中國科研再做突破,「永不著陸」成果豐碩,外媒:這是真本事
    「中國製造」是近年來國際上非常火爆的關鍵詞,而我們也不負眾望,又一款讓美國也動容的「黑科技」現身,讓外媒頻頻讚嘆:實在太厲害。所謂厚積薄發,經過大半個世紀的積累,我國的總體實力在近年來終於開始了井噴式的爆發,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軍事實力突飛猛進,世界上已經少有國家敢說能夠超越我國。而此前,我國科學家再度攻克一道難關,成功實現「永不著陸」的夢想,讓外媒紛紛讚嘆這才是真本事。
  • 難以置信,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黑科技飛機,放現在也不落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戰爭形勢對納粹德國越來越不利,特別是對戰爭形勢至關重要的空中優勢完全掌握在美國和英國空軍的手中。這使得納粹空軍指揮官戈林焦頭爛額。為了重新控制制空權,戈林寄希望於新武器,這包括Go-229轟炸機。
  • 國產空天飛行器在軌僅兩天就落地,是落後嗎?後來居上勢不可擋
    難道又落後了?放眼全球掌握太空飛行器再入返回技術的國家並不在少數,但掌握帶翼太空飛行器再入返回技術的國家截至國產空天飛行器發射前僅有大洋彼岸一家。暴風雪號太空梭已經沉入歷史的悠悠長河,曾經擁有它的國家也已經退出歷史舞臺,歐空局2015年時曾經發射IXV太空梭,但最終返回時不是滑跑著陸而是直接濺落大西洋。
  • 國產空天飛行器在太空待兩天就落地,是落後嗎?後來居上勢不可擋
    難道又落後了?放眼全球掌握太空飛行器再入返回技術的國家並不在少數,但掌握帶翼太空飛行器再入返回技術的國家截至國產空天飛行器發射前僅有大洋彼岸一家。暴風雪號太空梭已經沉入歷史的悠悠長河,曾經擁有它的國家也已經退出歷史舞臺,歐空局2015年時曾經發射IXV太空梭,但最終返回時不是滑跑著陸而是直接濺落大西洋。
  • 科工力量:既是飛機又像衛星,我國臨近空間太陽能無人機打破美英壟斷
    這是我國首次成功研製的大型長航時臨近空間太陽能無人機,尺度和重量僅居美國之後,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空白,核心關鍵技術和設備全部實現國產化,是支撐我國臨近空間開發利用的重要基礎手段,標誌著我國已成為繼美、英之後第三個掌握臨近空間太陽能無人機技術的國家,是中國製造的又一經典之作。
  • 我國太空飛機成功返航,美媒:只是X37的仿製品,技術落後太多
    而美國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也證實了我國太空飛機在太空中飛行的消息,並且消息人士透露,這次的飛行計劃看上去非常順利,很顯然我國準備了很長的時間,以保證整個飛行計劃順利開展。而目前,國外軍事專家認為,我國這款新型太空飛機是一款類似於美國太空梭的飛行器,可以利用其機翼和機體產生升力的飛行器,它既可以像傳統飛機那樣一樣在地球大氣層內飛行,也可以像太空飛行器一樣在太空中進行機動機動。
  • 首發 | 臨近空間飛行器—改變未來戰場規則的新型武器
    臨近空間中沒有雨、雲和大氣湍流現象,閃電、雷暴也比較少,溫度變化不大,在此空間運行的飛行器會更平穩和安全,還可以藉助太陽能、大氣浮力和風力等自然資源,在執行長時間偵察任務時可降低能耗。該項目因為結構超重問題,首次飛行遲遲未能進行,已經遠遠落後於計劃進度(原計劃2013年試飛)。高空哨兵飛艇2010年11月放飛,因動力出現故障,未能實現最終目標。此外,其他平流層飛艇項目也都因為技術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形成大規模應用。
  • 俄科學家正在研製無人駕駛太陽能地效翼飛行器
    現在,俄羅斯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較小的無人駕駛地效翼飛行器,它是由太陽能驅動的。 地效翼飛行器有點像介於飛機和船之間,它利用前進速度產生升力,同時在相對短小粗壯的機翼下產生一個氣墊。這使得它們能夠在水面上飛行,移動速度比船快得多,而使用的燃料卻比傳統飛機少。
  • 中國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後 美國X-37B飛機內部構造「恰巧」曝光
    據美國The Drive網站「戰區」專欄9月15日報導,近日美國X-37B太空飛機的艙門開啟的畫面首次曝光,人們得以一睹這款神秘太空飛行器的內部構造。報導稱,在最新曝光的這段視頻畫面中,29英尺(約8.8米)長的X-37B太空飛機被豎直放置,然後機身上的艙門打開,裡面裝著的是太陽能電池板,隨後太陽能電池板也慢慢展開。
  • 中國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後 美國X—37B飛機內部構造「恰巧」曝光
    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據美國The Drive網站「戰區」專欄9月15日報導,近日美國X-37B太空飛機的艙門開啟的畫面首次曝光,人們得以一睹這款神秘太空飛行器的內部構造。報導稱,在最新曝光的這段視頻畫面中,29英尺(約8.8米)長的X-37B太空飛機被豎直放置,然後機身上的艙門打開,裡面裝著的是太陽能電池板,隨後太陽能電池板也慢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