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俄羅斯在試驗地效翼飛行器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最著名的是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的巨大的ekranoplans。現在,俄羅斯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較小的無人駕駛地效翼飛行器,它是由太陽能驅動的。
地效翼飛行器有點像介於飛機和船之間,它利用前進速度產生升力,同時在相對短小粗壯的機翼下產生一個氣墊。這使得它們能夠在水面上飛行,移動速度比船快得多,而使用的燃料卻比傳統飛機少。
這款新地效翼飛行器由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的工程師製造,由研究員Alexei Maistro領導。它被稱為 "風暴-600"( Storm-600)。它被設計為自主運行,放棄了車載駕駛員,採用基於GPS的導航,傳統的基於無線電波的雷達,以及LiDAR(光探測和測距)系統,使其能夠探測和避開障礙物。
其電動馬達的電池電力由其頂部的光電板陣列提供,可能使該飛行器能夠長時間部署而無需返回基地加油。它目前的理論最高時速為200公裡/小時(124英裡/小時),不過其設計者希望將這一數字提升到300公裡/小時(186英裡/小時)。
研究人員計劃在今年夏天晚些時候,在聖彼得堡的涅瓦河上對 "風暴-600 "進行測試。它最終可用於巡邏、搜救或貨物運送行動,此外,它還可能被用作空中和水下無人機的移動充電平臺。
地效飛行器
地效飛行器,也稱作翼地效應機,是一種利用翼地效應飛行的飛行器。地效飛行器主要在地效區飛行,也就是貼近地面、水面飛行。
地效飛行器除了機翼、機身產生的升力外,在機翼與地面或水面之間還能產生一股向上的託力。這股託力能輕而易舉地託舉飛機離開地面或水面。地效飛行器在飛行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比船在水中航行受到的阻力要小得多,因此其速度也快得多。
地效飛行器,作為貼海面或水面高速行駛的運載工具,兼具艦船及飛機的特點,在近海軍事行動中,有廣泛的用途。
在1980年代,前蘇聯實驗的噴射推進的Ekranoplan就是地效飛行器,極限飛行重量可以達1000噸,還在冷戰時期的隱密情況下測試,被美國稱為裏海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