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正研製新型地效飛行器 未來將成為「海上巨獸」

2020-11-23 網易軍事

(原標題:俄媒:俄正研製新型地效飛行器 未來將成為「海上巨獸」)

俄媒稱,俄羅斯軍工企業正在研製新型地效飛行器。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月18日報導,俄羅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水翼船設計局新聞處人士表示,該設計局正在建造數艘新一代地效飛行器,其中包括「海鷗-2」。

俄媒稱,美國出版物《We Are the Mighty》此前曾透露,俄羅斯正在建造的A-050「海鷗」重型事故救援地效飛行器將成為真正的「海上巨獸」,這款氣墊船計劃於2020年投入使用。

資料圖片:俄羅斯研製的地效飛行器

俄中央水翼船設計局的消息人士稱,「俄羅斯專家正在研發新一代地效飛行器,其中包括曾在多個國際展上亮相的『海鷗-2』型。這款飛行器的技術參數已經公開,該局領導層沒有提及新一代地效飛行器的建造問題。」

該局官網消息顯示,「海鷗-2」地效飛行器可在沿海地區運送旅客和物資,執行俄緊急情況部專項任務。

本文來源:參考消息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為何重建地效飛行器艦隊?
    近年來,隨著俄羅斯國力逐漸恢復,對地效飛行器的歷史感情和全新認識使其重新「發現」了地效飛行器的功用。2014年,俄羅斯宣布正在制定2050年前地效飛行器研製計劃。2017年9月18日,俄新社以《「裏海怪獸」的魅影:俄羅斯重造地效飛行器》為題刊文表示,俄羅斯數家設計單位已經開始研製輕型和重型地效飛行器。
  • ...地效飛行器|伊朗_軍事|高超音速飛彈|俄羅斯_軍事|阿列克謝耶夫...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月22日報導,俄羅斯軍事專家、《祖國軍械庫》雜誌編輯阿列克謝·列昂科夫對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羅斯目前正在積極研發新一代地效飛行器,世界上還沒有一款武器能夠與之有效對抗。裝備有先進的「鋯石」高超音速飛彈的地效飛行器將成為守衛俄羅斯太平洋和北極疆域的強力「盾牌」。
  • 從裏海怪獸到海鷗號:俄羅斯重啟高速地效飛行器,中國有強烈興趣
    《2018-2027國家武器裝備新計劃》擬採購阿瑪塔坦克、蘇-57戰鬥機、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系統RS-26「邊界」、洲際戰略彈道飛彈RS-28「薩爾瑪特」和「巴爾古津」飛彈列車。軍事政治領導層承諾在軍事裝備和研發所需的研發資金之間取得平衡,在此情況,一些很夢幻的軍備項目引發了熱烈討論,特別是設計師多年來試圖研製,但因為預算原因沒有得到軍方回應的項目。
  • 俄羅斯研製出「海鷗」地效飛行器
    來源:科技日報原標題:「海鷗」地效飛行器可部署水面或機場俄羅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水翼船設計局成功研製出「海鷗」地效飛行器。這種飛行器重54噸,有效載荷15噸,最大飛行距離可達3000公裡,可部署在水面、坡度不大的岸邊甚至機場的運輸通道上。阿列克謝耶夫中央水翼船設計局董事長格奧爾吉·安採夫稱,「海鷗」可用於開發北極,因為與直升機相比,地效飛行器受天氣條件的影響要小得多。除巡邏海岸外,還可藉助「海鷗」開展救援行動,向大陸架油氣田運送專家。「飛行器貨艙內可放一艘救生艇,開展救援行動。
  • 前蘇聯的「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放到現在還有用麼?
    當時蘇聯有兩間設計局研製地效飛行器,分別是別裡也夫飛機設計局和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前者主要研發水上飛機,後者則製造船隻。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的地效飛行器主要是軍事用途。它可以用來發射飛彈、反潛和突擊登陸。1963年,設計局的伏爾加工廠應海軍要求,開始建造地效飛行器。1966年,飛行器首飛成功,體積亦不斷擴大。西方國家到了80年代初,才通過偵察衛星發現這種飛行器。
  • 中國最厲害的無人機曝光,將成為巨艦殺手
    提到無人機,中國的彩虹、利劍、翼龍總能讓人眼前一亮,這些無人機先進,還能大量出口為國家創匯,都是世界性的頂尖武器,而彩虹的地面效應無人機卻極有可能成為我軍未來的一款戰略性的武器。地面效應飛行器最早研製成功的是俄羅斯,以較高的速度在低於十米的高度穩定飛行,而且具備攜帶大量武器的能力,對於絕大多數雷達來說具備極強的隱身效果。
  • 地效飛行器究竟是什麼"黑科技"?
    ,就有一種十分神奇的飛行器,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體積最大、噸位最重的飛行器記錄保持者,它就是地效飛行器。最著名的地效飛行器是前蘇聯的&34;,極限飛行重量高達1000噸,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即使是超級運輸機,也僅數百噸,想讓上千噸的地效飛行器能夠懸浮在水面上,其中的技術難度之高可想而知,所以即使至今美國等國家也未能仿造出像&34;這麼龐大的地效飛行器。
  • 外媒評中國新型地效無人機:載荷達1噸 可集群掠海突襲敵航母編隊
    圖為美國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 網站5月4日報導的中國新型地效飛行器宣傳圖。(環球網軍事5月12日報導)前段時間出現在中國網絡上的地效無人機圖片最近引發國外媒體關注。有外媒將它視為區域拒止的利器,甚至是航母殺手。中國航空專家王亞男認為,這種飛行器非常適合島礁作戰,既可以作為攻擊和偵察平臺,也可以將其尺寸放大,作為向島礁投送兵力的特種裝備。
  • 地效飛行器究竟是什麼「黑科技」?
    、滑翔傘等等,其中在動力固定翼類別中,就有一種十分神奇的飛行器,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體積最大、噸位最重的飛行器紀錄保持者,它就是地效飛行器。最著名的地效飛行器是前蘇聯的「裏海怪物」,極限飛行重量高達1000噸,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即使是超級運輸機,也僅數百噸,想讓上千噸的地效飛行器能夠懸浮在水面上,其中的技術難度之高可想而知,所以即使至今美國等國家也未能仿造出像「裏海怪物」這麼龐大的地效飛行器。
  • 永久保存,紅色蘇聯的最後產物,從「裏海怪物」看地效飛行器的前世...
    將停在該國卡斯皮斯克,已經廢棄了20多年的MD-160,綽號"花尾鴿號"的地效飛行器做永久保存。地效飛行器,大家可能不明就裡,但說起"裏海怪物"你一定聽過。"裏海怪物"曾經讓美國大為震驚,如今它的告別意味著什麼?地效飛行器今後將會面臨怎樣的發展?
  • 中國新型地效應無人機曝光,可攜帶魚雷打擊敵方航母
    近日,網上流傳的圖片披露了中國研製中「彩虹」系列最新產品——新型地效應無人機。說起地效應飛機,不少人可能還感到有些陌生,它其實是一種介於飛機、艦船和氣墊船之間的一種新型高速飛行器。地效飛行器飛行時機翼下表面離地面(水面)很近,形成氣流的堵塞,使機翼升力增加,稱為地面效應。
  • 這才是真正海上霸主!8臺發動機起飛重量500噸,美航母都甘拜下風
    但航母也有剋星,有一種地效飛行器就可以對其產生壓制。難道美軍航母的優勢將就此消失?它是一種海上反艦飛彈艦載機平臺,攜帶最新式的反艦飛彈,可在海面航行、又能在低空飛行。在地效區飛行的飛行器就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柔和託起,因此「地面效應」也被稱之為「上帝之手」。 到現在為止,將在2027年正式列裝的新式地效飛行器目前還沒有提供新的細節,但作戰區域已經擬定:所有俄羅斯海域,包括北冰洋、裏海、黑海、靠近挪威的海岸以及日本方向的海域。當然,這是作戰時期的規劃。如果在非作戰時期,還可作為救援船使用。
  • 讓美國航母見了繞道走的怪物飛行器,緊貼水面飛,8臺發動機驅動
    有這樣一種怪物飛行器,美國航母見了都得繞道而行,由8臺發動機驅動,可以緊貼水面飛行,它究竟是何方神聖呢?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導,俄羅斯海軍要推出一款海戰武器——A-050地效飛行器,專家分析認為,這款地效飛行器實質上是「裏海怪物」的升級版。
  • 全球首款無人駕駛地效翼船在浙江安吉試飛調試(圖)
    ,此次試飛時間將持續半個月左右。若試飛成功,該地效翼船將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可廣泛應用於軍事、民用領域。地效翼船又名地效飛行器,是利用地面效應原理製成的船隻。它既可以在水面行駛,又可以在水面上飛行,就像「會飛行的船」一樣,具有海上巡邏、海事救援、海洋勘探等廣泛用途。
  • 俄科學家正在研製無人駕駛太陽能地效翼飛行器
    現在,俄羅斯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較小的無人駕駛地效翼飛行器,它是由太陽能驅動的。 地效翼飛行器有點像介於飛機和船之間,它利用前進速度產生升力,同時在相對短小粗壯的機翼下產生一個氣墊。這使得它們能夠在水面上飛行,移動速度比船快得多,而使用的燃料卻比傳統飛機少。
  • 【科普】地效翼船--會飛的船
    地效翼船的學名應該叫「空氣動力地效翼船」,最先被稱為「衝翼艇」(衝氣機翼的意思),上世紀60年代至今,還被稱作「地效翼飛行器」、「
  • 常熟專家研製會飛的地效翼船:最快時速210公裡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2研究所所長翁震平及其科研團隊研製,被譽為世界上航速最快、外形酷似飛機的「翔州1」號地效翼船,近日在無錫太湖水上試驗基地試航成功。 為了讓船在水上航行時所受阻力更小、航速更快,各國科學家想盡了各種辦法,先後研製出了滑行艇、水翼艇、氣墊船等多種船舶。但這些船舶又各有劣勢,比如水翼艇容易產生空泡,氣墊船顛簸非常厲害。此次由中國研發成功的「翔州1」號地效翼船最快的時速可達到210公裡,比普通船隻快6至7倍,甚至比直升機都快一倍。而且其在高速行駛過程中更加安全穩定,需要的動力也更加節省。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 雙體地效穿浪船
    美國海軍相關的研究機構曾經針對未來海戰發展的趨勢提出過「100節海軍」的構想,可見在未來世界海戰戰場上戰艦的航速是何等的重要。數十年來,各國造船界在艦艇的速度方面尋找新的突破。如澳大利亞設計建造的新型高性能靠排水航行的雙體穿浪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在靜水中的航速可以達到甚至是超過50節。
  • 前沿科技解讀丨又像飛機又像船的翼地效應飛行器
    ,簡稱地效飛行器。說起地效飛行器,最著名的是蘇聯的「裏海怪物」,當時蘇聯在實驗這款飛機時被美國間諜衛星拍到,而拍到的圖像不是很清晰,看上去即像飛機又像船,所以美軍將其命名為了「裏海怪物」。蘇聯於1923年便開始研製研究翼地效應,但開始時並未得到很大的投入,其研究也主要是為了輔助研製水上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