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噸的巨船也會飛!地效飛行器究竟是什麼"黑科技"?

2020-09-05 天俊之劍

要知道,會飛的可不只是鳥兒,憑聰明的人腦,也能打造出能夠飛行的機器來。

飛起來,一直是人類數千年都在不懈追求的目標,以至於在我們的潛意識中,&34;是飛機的專利,但其實這個世界上會飛的機器可不僅僅只有飛機這一個。

按照空氣動力學分類,飛行器可分為利用空氣浮力的飛艇和熱氣球以及利用空氣動力的飛機、滑翔傘等等,其中在動力固定翼類別中,就有一種十分神奇的飛行器,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體積最大、噸位最重的飛行器記錄保持者,它就是地效飛行器。

地效飛行器,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一定很陌生,它也被稱為飛翼船,是一種利用地面效應原理實現飛行的飛行器,它和氣墊船有著很大的共同之處,不過歸根結底原理還是不同的。我們熟知的氣墊船是通過自身動力在船和水之間形成一層氣墊,從而快速推進;而地效飛行器則是利用地面效應。

何為地面效應?通過減小飛行器的誘導阻力從而獲得比在空氣中飛行時更高的升阻比,在飛行器極其靠近地面的時候,飛行器受到的升力就會大幅增大,以至於可以懸浮起來。

是不是很神奇?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的確有利用到地面效應,比如說我們常看見的F1賽車拉力賽,賽車就是反向利用了地面效應,增大了向下的力,讓賽車輪胎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顯著提升,進而改善賽車抓地效果。

不過畢竟地效飛行器噸位普遍較大,加之地面效應僅保持在數米之下,所以地效飛行器在&34;時仍然限制頗多,無法隨意改變高度,不能夠真正一飛沖天。

最著名的地效飛行器是前蘇聯的&34;,極限飛行重量高達1000噸,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即使是超級運輸機,也僅數百噸,想讓上千噸的地效飛行器能夠懸浮在水面上,其中的技術難度之高可想而知,所以即使至今美國等國家也未能仿造出像&34;這麼龐大的地效飛行器。

不過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地效飛行器對燃料的耗費更低,比飛機更省油,所以將其打造成廉價的交通工具,似乎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因為水面上幾乎不存在障礙物,所以說應該能夠替代遊輪和渡船等等水上載具。英國的斯坦利·胡克爵士曾經提出過比&34;還要龐大得多的地效飛行器概念版,噸位超過2000噸,能夠搭載1000名乘客,堪比火車的運載量。

但其實地效飛行器越大,飛行穩定性越低,如果飛行到一半突發風浪,地效飛行器就有墜入水面以下的風險;另外水面上運行的地效飛行器可能會受到鹽分的腐蝕和水的鏽蝕,這對於追求&34;的地效飛行器而言是不可接受的,所以考慮再三,2000噸的超級地效飛行器的相關研究還是以失敗告終。

如今地效飛行器又有了新的作用,可能將成為突破航母警戒,完成對敵方航母&34;的神器,根據科學研究證明,低空小體積慢速接近的物體容易被海洋噪聲所淹沒,所以只要地效飛行器攜帶彈頭以慢速突破預警機探測圈後,就能夠快速投放反艦飛彈完成對航母戰鬥群的奇襲,即使最後地效飛行器因此折損,但無人化操作和低成本設計,和敵方航母的損失比起來,簡直就可以低到忽略不計。

相關焦點

  • 千噸的巨船也會飛!地效飛行器究竟是什麼「黑科技」?
    飛起來,一直是人類數千年都在不懈追求的目標,以至於在我們的潛意識中,「飛」是飛機的專利,但其實這個世界上會飛的機器可不僅僅只有飛機這一個。、滑翔傘等等,其中在動力固定翼類別中,就有一種十分神奇的飛行器,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體積最大、噸位最重的飛行器紀錄保持者,它就是地效飛行器。
  • 俄羅斯為何重建地效飛行器艦隊?
    此舉表示,俄羅斯正在努力恢復地效飛行器這一傳統優勢技術的地位,試圖讓地效飛行器在俄羅斯的海上戰略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地效飛行器的性能獨特地效飛行器是介於飛機、艦船和氣墊船之間的一種高速飛行器,通過機身/機翼與水面之間衝擊水流產生的地面效應,能以最少的燃料消耗在水面平穩滑行。地效飛行器不僅可以在水面,還能在冰面、雪地或草地上飛行。
  • 俄羅斯研製出「海鷗」地效飛行器
    來源:科技日報原標題:「海鷗」地效飛行器可部署水面或機場俄羅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水翼船設計局成功研製出「海鷗」地效飛行器。這種飛行器重54噸,有效載荷15噸,最大飛行距離可達3000公裡,可部署在水面、坡度不大的岸邊甚至機場的運輸通道上。阿列克謝耶夫中央水翼船設計局董事長格奧爾吉·安採夫稱,「海鷗」可用於開發北極,因為與直升機相比,地效飛行器受天氣條件的影響要小得多。除巡邏海岸外,還可藉助「海鷗」開展救援行動,向大陸架油氣田運送專家。「飛行器貨艙內可放一艘救生艇,開展救援行動。
  • 【科普】地效翼船--會飛的船
    地效翼船的學名應該叫「空氣動力地效翼船」,最先被稱為「衝翼艇」(衝氣機翼的意思),上世紀60年代至今,還被稱作「地效翼飛行器」、「
  • 俄正研製新型地效飛行器 未來將成為「海上巨獸」
    (原標題:俄媒:俄正研製新型地效飛行器 未來將成為「海上巨獸」)
  • ...地效飛行器|伊朗_軍事|高超音速飛彈|俄羅斯_軍事|阿列克謝耶夫...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月22日報導,俄羅斯軍事專家、《祖國軍械庫》雜誌編輯阿列克謝·列昂科夫對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羅斯目前正在積極研發新一代地效飛行器,世界上還沒有一款武器能夠與之有效對抗。裝備有先進的「鋯石」高超音速飛彈的地效飛行器將成為守衛俄羅斯太平洋和北極疆域的強力「盾牌」。
  • 從裏海怪獸到海鷗號:俄羅斯重啟高速地效飛行器,中國有強烈興趣
    在安-225"夢幻"巨型運輸機出現之前,KM地效飛行器是世界上最重的飛機。緊隨其後生產研製了A-90「小鷹」號兩棲作戰地效飛行器,可搭載150人,還有反航母型雌鷂地效飛行器。時至今日,俄羅斯「海鷗-2」地效飛行器早有所聞,但還沒進入測試階段。
  • 前蘇聯的「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放到現在還有用麼?
    當時蘇聯有兩間設計局研製地效飛行器,分別是別裡也夫飛機設計局和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前者主要研發水上飛機,後者則製造船隻。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的地效飛行器主要是軍事用途。它可以用來發射飛彈、反潛和突擊登陸。1963年,設計局的伏爾加工廠應海軍要求,開始建造地效飛行器。1966年,飛行器首飛成功,體積亦不斷擴大。西方國家到了80年代初,才通過偵察衛星發現這種飛行器。
  • 讓美國航母見了繞道走的怪物飛行器,緊貼水面飛,8臺發動機驅動
    有這樣一種怪物飛行器,美國航母見了都得繞道而行,由8臺發動機驅動,可以緊貼水面飛行,它究竟是何方神聖呢?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導,俄羅斯海軍要推出一款海戰武器——A-050地效飛行器,專家分析認為,這款地效飛行器實質上是「裏海怪物」的升級版。
  • 科技手抄報:「會飛的船」通過認證
    我國首型商用地效翼船「翔州1」在海南三亞順利完成海上試驗,3日獲得中國船級社檢驗證書。這標誌著該型地效翼船已完成入級登記手續,正式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  地效翼船是世界上航速最快的船舶,俗稱「會飛的船」,兼有飛機速度快和船舶經濟性好的特性,具有安全、舒適、快速、便捷、航態多樣等特點,在公務執法、搜索救援、旅遊娛樂、短途客運等領域具有廣闊市場前景
  • 全球首款無人駕駛地效翼船在浙江安吉試飛調試(圖)
    中新網湖州12月23日電(記者 李婷婷 實習生 陳潔 通訊員李佳)23日記者了解到,全球首款無人駕駛的地效翼船在浙江省安吉縣天子湖畔進行下水試飛調試若試飛成功,該地效翼船將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可廣泛應用於軍事、民用領域。地效翼船又名地效飛行器,是利用地面效應原理製成的船隻。它既可以在水面行駛,又可以在水面上飛行,就像「會飛行的船」一樣,具有海上巡邏、海事救援、海洋勘探等廣泛用途。
  • 永久保存,紅色蘇聯的最後產物,從「裏海怪物」看地效飛行器的前世...
    將停在該國卡斯皮斯克,已經廢棄了20多年的MD-160,綽號"花尾鴿號"的地效飛行器做永久保存。地效飛行器,大家可能不明就裡,但說起"裏海怪物"你一定聽過。"裏海怪物"曾經讓美國大為震驚,如今它的告別意味著什麼?地效飛行器今後將會面臨怎樣的發展?
  • 前沿科技解讀丨又像飛機又像船的翼地效應飛行器
    美國波音公司應五角大樓要求研製的「鵜鶘」運輸機其實就是地效飛行器,該機機翼展超過150米,身長110米,載重量為1 270噸。一次可以運載17輛M-1主戰坦克,或者3 00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鵜鶘」的飛行高度為6米,加滿油後在海面上航行的航程可達1.85萬千米,可以從美國直接飛到中國。
  • 踢館:可否用地效飛行器搞一款對付航母的超大地效魚雷?
    那個地效飛行器可不可以搞對付航母的超大地效魚雷?   別念想有人裝備改無人攻擊裝備這種了,老裝備這麼改效益很低的。老飛機說一千道一萬,本身也是飛機,而且是基於多次使用設計的,也就是每次飛行都要進行複雜的維護和保養、檢測,平時也要有人伺候,增加編制的成本比利用機體帶來的那點好處小多了。
  • 什麼是地效翼船?
    原標題:什麼是地效翼船?   【新聞背景】國首艘商用海上飛船「翔州1」今天在三亞順利完成海上試驗,取得中國船級社檢驗證書,完成入級登記手續。填補了國內民用地效翼船的空白。普通艦船的航速一般在30節左右,氣墊船為40~140節,地效飛機則為100~320節;載重量從載重量上看,由於地面效應使得飛行升力大大提高,從而它的升阻比可以達到20~25,較一般飛機有更大的載重量。地效飛行器的有效載重最大可達其自重的50%,而著名的波音747飛機載運量僅為20%。   地效飛行器具有較好的抗浪性,小型機可抗浪1米左右,中型機可抗3米左右的浪,大型機則可抗5米的浪。
  • 中國地效無人機亮劍,貼海飛行千裡,航母想攔都攔不住
    在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間諜衛星無意間發現蘇聯境內裏海中一架奇特的飛行器,飛行速度極快,說它是飛機它卻好似船一樣在海面上航行,並且連雷達都難以波捉到,為此這個奇特的飛行器人送外號「裏海怪獸」。那麼為什麼這個外形和飛機一樣的怪獸,會貼著海面飛行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地面效應,在很早的時間,人們駕駛飛機起降時發現,貼近地面或海面飛行時,受到的阻力要小得許多,為此在這種狀態下速度也要快得多,同時地效這種現象也被人們稱之為「上帝之手」。
  • 雙體地效穿浪船
    我的這艘「雙體地效穿浪船」(參見右圖)正是為這種「高速船舶航空器化」的理念而設計的。它的滿載排水量為2 000噸,航速可以達到120節以上!中間船身為流線型的類似於飛行器裡的飛翼形布局,可以在高航速下產生相當可觀的氣動升力。兩側的船體為艏部尖利艉部寬大的穿浪船線型,船底由艏部的「極深V」線型逐漸過渡到艉部的平面構型。在動力方面,它採用了未來的高效率的核動力發電機和可以在120節航速下正常工作的電動噴水推進器。       最下邊的圖示為它在低速航行時的狀態。
  • 俄科學家正在研製無人駕駛太陽能地效翼飛行器
    現在,俄羅斯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較小的無人駕駛地效翼飛行器,它是由太陽能驅動的。 地效翼飛行器有點像介於飛機和船之間,它利用前進速度產生升力,同時在相對短小粗壯的機翼下產生一個氣墊。這使得它們能夠在水面上飛行,移動速度比船快得多,而使用的燃料卻比傳統飛機少。
  • 駁「飛行汽車」偽概念,前瞻車用技術如何「師從飛行器」
    但是,無論是誰表達出對「飛行汽車」的興趣,眼下都沒有任何一款值得量產的產品拿出來,諸多企業更多關注的是在未來技術的框架之下,這種能飛又能跑的交通工具會帶來哪些獨特的價值?從工作效果說,地效飛行器有點兒類似磁懸浮列車,但二者的工作原理完全不一樣:地效飛行器除了機翼、機身產生的升力外,在機翼與地面或水面之間還能產生一股向上的託力。
  • 手抄報圖片:會飛的船_手抄報圖片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這種力量是什麼呢?空氣動力學家給出答案:研究結果表明,當運動的飛行器掉到距離平靜的地面或水面很近時,整個機體的上下壓力差增大,升力會陡然增加。這可使飛行器誘導阻力減小,同時能獲得比空中飛行更高升阻比的物理現象,被科學家稱為地面效應。  中船重工702所黨委書記蔡大明介紹,地面效應是指機翼貼近地(水)面飛行時,其升力增加而誘導阻力減小,從而使機翼升阻比大幅度增大的物理現象。「通過地面效應,機翼和水面之間的空氣被壓縮,從而產生更大的升力,能有效提升飛機飛行時的燃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