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地效翼船--會飛的船
地效翼船的學名應該叫「空氣動力地效翼船」,最先被稱為「衝翼艇」(衝氣機翼的意思),上世紀60年代至今,還被稱作「地效翼飛行器」、「
-
俄科學家正在研製無人駕駛太陽能地效翼飛行器
現在,俄羅斯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較小的無人駕駛地效翼飛行器,它是由太陽能驅動的。 地效翼飛行器有點像介於飛機和船之間,它利用前進速度產生升力,同時在相對短小粗壯的機翼下產生一個氣墊。這使得它們能夠在水面上飛行,移動速度比船快得多,而使用的燃料卻比傳統飛機少。
-
伊朗首款無人地效翼飛行器 可貼地面或水面飛行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正在研發的無人地效翼飛行器。蘇聯曾經建造出了最大起飛重量高達544噸「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地效翼飛行器是一種利用「地面效應」飛行的動載工具,能貼近地面或水面飛行。地效翼飛行器在飛行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比船在水中航行受到的阻力要小得多,因此其速度也快得多,早已受到軍方的青睞。外媒近日報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正在研發世界上第一款無人地效翼飛行器,可以用作遠程武器的搭載平臺。專家估計,這款無人飛行器還不能發射飛彈,但是可以攜帶炸彈等武器,打擊海上艦艇和地面目標。
-
我國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AR-500C在四川稻城成功試飛
9月27日上午,我國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AR-500C,從世界上最高的民用機場——海拔4411米的稻城亞丁機場騰空而起,成功開展首次高原試飛。 此次試飛,刷新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也驗證了AR-500C無人直升機基本具備我國海拔5000米以下的全疆域飛行能力。
-
前沿科技解讀丨又像飛機又像船的翼地效應飛行器
眾所周知,飛機雖然具有速度快的優點,但其載重量十分有限,而船雖然載重量大,但其航行速度實在太慢,當需要快速大量運輸物資時,傳統的飛機和船均無法滿足需求,這時地效飛行器就應運而生。說起地效飛行器,最著名的是蘇聯的「裏海怪物」,當時蘇聯在實驗這款飛機時被美國間諜衛星拍到,而拍到的圖像不是很清晰,看上去即像飛機又像船,所以美軍將其命名為了「裏海怪物」。蘇聯於1923年便開始研製研究翼地效應,但開始時並未得到很大的投入,其研究也主要是為了輔助研製水上飛機。
-
億航宣布將在奧地利試飛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8月14日,中國智能自動駕駛飛行器科技企業億航智能通過官方消息宣布,將在奧地利第三大城市林茨市開展空中交通試飛,試飛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億航智能歐洲首席市場官Andreas Perotti在參加「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線上論壇」時分享了億航自動駕駛飛行器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案例,並正式公開了億航智能將在奧地利林茨市開啟空中交通試飛的計劃。Andreas Perotti認為,隨著城市人口不斷增長,全球各大城市交通堵塞日趨嚴重,城市空氣品質每況愈下。
-
科技手抄報:「會飛的船」通過認證
我國首型商用地效翼船「翔州1」在海南三亞順利完成海上試驗,3日獲得中國船級社檢驗證書。這標誌著該型地效翼船已完成入級登記手續,正式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 地效翼船是世界上航速最快的船舶,俗稱「會飛的船」,兼有飛機速度快和船舶經濟性好的特性,具有安全、舒適、快速、便捷、航態多樣等特點,在公務執法、搜索救援、旅遊娛樂、短途客運等領域具有廣闊市場前景
-
從裏海怪獸到海鷗號:俄羅斯重啟高速地效飛行器,中國有強烈興趣
下諾夫哥羅德的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是А-050-742D「海鷗-2」地效飛行器的研發單位,該項目約10年前就開始研發了,2011年首次推出展覽,原型機可能在本世紀中葉完成。地效飛行器結合了飛機和船的優點,它通過機身/機翼與水面之間衝擊水流產生的地面效應,能以最少的燃料消耗在水面平穩高速滑行。
-
手抄報圖片:會飛的船_手抄報圖片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中船重工702所黨委書記蔡大明介紹,地面效應是指機翼貼近地(水)面飛行時,其升力增加而誘導阻力減小,從而使機翼升阻比大幅度增大的物理現象。「通過地面效應,機翼和水面之間的空氣被壓縮,從而產生更大的升力,能有效提升飛機飛行時的燃料效率。」他說,「比如紙飛機在落地前能滑翔較長距離,這就是典型的地面效應。」
-
全球首款固態雷射雷達無人物流車,定位於末端低速無人配送
其中,全球首款固態雷射雷達無人物流車,定位於末端低速無人配送。菜鳥在今年年初提出要量產商用無人車。 這一次,阿里菜鳥與速騰聚創正式聯合對外發布了全球首款應用固態雷射雷達的無人物流車G Plus。 來自速騰聚創的RS-LiDAR-M1Pre也成為全球首款搭載到無人駕駛車輛的固態雷射雷達。
-
首批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公布,翼眸科技空中交通運行計劃全面提速
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以下簡稱「中國民航局」)公布首批13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名單,以加快推進中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事業發展和保持國際領先地位。北京市延慶區、上海市金山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四川省自貢市、河南省安陽市、江蘇省南京市、天津市濱海新區、陝西省榆林市、遼寧省瀋陽市、山東省東營市、安徽省安慶市、江西省贛州市入選。
-
國產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世界海拔最高民用機場試飛成功
9月27日,航空工業研製的我國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AR-500C首次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海拔4411米的稻城亞丁機場成功開展試飛,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驗證了AR-500C無人直升機基本具備全疆域飛行能力。
-
空客電動垂直起降無人駕駛飛機進行拓展試飛
中國航空報訊:空客公司的CityAirbus電動垂直起降無人駕駛飛機(eVTOL)驗證機抵達德國曼興,將進行進一步試飛,以拓展飛行包線。CityAirbus(城市空中巴士)驗證機長寬約8米,全電動,無人自動駕駛,配備4副共軸反槳螺旋槳,可搭載4名乘客,飛行15分鐘航程,可比乘車出行快3倍。該機的研發目的是作為城市共享通勤工具,以緩解城市路面交通擁堵。
-
中國首個高原無人直升機試飛,最高五小時航程,一次運30人口糧
大到先進的無人自動化科技碼頭,小到民用的無人駕駛汽車,可以說無人化這個概念在現代社會是越來越趨於普及了。當然,無人化科技受歡迎的其實不只是民間,在軍事相關的產品上面,無人化則更為普及和全面,例如中國著名的「翼龍」無人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中國研製的自動駕駛飛行器在韓國首爾試飛
韓國首爾市政府11日在首爾汝矣島上空開展了「空中計程車」無人試飛活動。一款中國研製的自動駕駛飛行器參加試飛。韓國首爾市政府11日在首爾汝矣島上空開展了「空中計程車」無人試飛活動。一款中國研製的自動駕駛飛行器參加試飛。
-
前蘇聯的「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放到現在還有用麼?
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種小型地效翼艇的是德國人,而前蘇聯在50年代起開始研究地效飛行器。 目前,世界各大國都非常重視地效翼艇的研製和開發。俄羅斯在這一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擁有10餘艘各型地效翼艇,其中包括1972年建造的「幼鷹」級小型地效翼艇、1982年建成的「裏海怪物」、1987年建成的「鷂」級飛彈地效翼艇。雖然俄羅斯經濟困難,但對地效飛行器的研究工作卻一直未停止。
-
國產全球首款兩棲智能無人艇"海蜥蜴"通過28項試驗 正式交付
圖為在2018年第十二屆珠海航展上拍攝的國產全球首款兩棲智能無人艇"海蜥蜴"。(千龍網軍事頻道記者 馬群 攝)(保存本圖可查看大圖)(科技日報4月29日報導)日前,由民營企業青島無疆技術有限公司與國有大型現代化綜合性軍工企業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模塊公司自主研發製造的全球首款水陸兩棲智能無人防務快艇「海蜥蜴」正式交付使用。
-
國產首型 「會飛的船」,時速比直升機快 1 倍
4月3日,由中船重工集團702研究所研製的我國首艘商用海上地效翼船——「翔州1」在海南三亞順利完成試驗,獲得中國船級社頒發的檢驗證書,完成入級登記手續。海上地效翼船由此踏上了在我國商用的徵程。
-
我國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AR-500C首飛成功
我國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AR-500C首飛成功,該機型是由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製,AR-500C無人直升機在全球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稻城亞丁機場完成首次高原試飛。我國自主研製的AR-500C無人直升機是屬於高原型無人直升機,主要應用場景是以高原地區為主,並實現全疆域覆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