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永不著陸飛機,將搭載5G技術,比北鬥衛星還強大

2020-09-07 春蘭秋菊999

飛機自從發明以來,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隨著科技手段的不斷提高,飛機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尤其是在無人機領域,各國更是爭相展現出自己的實力,我國在無人機領域則展現出了自己的優勢,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自主研製出一款永不著陸飛機。

它就是墨子II型太陽能無人機,它的誕生讓中國在無人機領域展現出自己特有的優勢,而這款無人機甚至被稱為是比北鬥衛星還要強大,而且據稱它還將搭載5G技術,這是要把5G基站搬上天?相關專家表示,如果後續這款永不著陸飛機的各項測試能夠正常運行的話,這一願景實現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自從飛機出現以來,各國對於飛機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對於它的分類也更加細化,而在人類有了永不著陸飛行器的想法後,就成為各國所研究的熱門話題,這種想法主要體現浮空艇和太陽能無人機這兩種成果上。

雖然浮空艇配備動力裝置也可以實現高空飛行,但是這個高度是有限的,而且即使它突破極限升空也只會讓本身破損,之後會急速下墜。而且浮空艇飛行的時候需要藉助氫氣的力量,因為容積有限,所承載的氫氣容量有限,隨著飛行時間的加長,氫氣也會慢慢消耗而盡,浮空艇必須在這之前返回地面。

而不同於浮空艇的是,太陽能無人機只需要藉助機上的太陽能板收集太陽能,就可以為飛機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而且它所需成本低,可以實現長時間的飛行。而我國研製的墨子II型太陽能無人機可以在空中持續飛行12個小時,如果是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滯空時間也將會更長,而如果將它的飛行高度提升到萬米高空上,所接受的陽光充足,就能實現永不著陸的願景。

至於搭載5G基站這一想法,太陽能無人機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來滿足基站的運行,並且使用的能源並不會造成環境的汙染,即使需要維護,它降落在機場後還可以重複利用。而通訊衛星就沒有那麼方便了,他們不僅成本高,還無法自動返回地球,等到使用壽命到了的時候,會變成太空垃圾。這也是它比北鬥衛星還強大的一點,而太陽能無人機未來將會引領通訊領域的發展潮流。

相關焦點

  • 5G基地或能上天?我國造出永不著陸飛行器,比北鬥衛星還厲害
    有網友將北鬥衛星和這個無人機放在一起比較,其實無人機可能比北鬥衛星還要厲害一些。雖然不是同一個領域,但無人機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5G技術的搭載了。5G技術現在華為是全世界的領導者,中國的5G技術不可小覷,這是一個新的嘗試,也是5G技術拓展的一個方式,通過5G技術在無人機的搭載可能會把5G基地搬到天上去。專家表示,在完成後續性能測試後或許這是個能夠實現的想法。把5G基地搬到天上去?
  • 北鬥後又一喜訊傳來?中國永不著陸飛行器成功首飛,將搭載5G技術
    2000年10月31日第一顆北鬥衛星發射成功,到2020年6月29日,最後一顆北鬥衛星發射成功,代表著中國科技力量的進步,技術的進步,也表現出了中國國力的增強。最近又傳出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有媒體報導,中國製造出了著陸的太陽能飛行器,這是繼北鬥之後的另一大喜訊,他代表著中國在太陽能領域已經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這個太陽能飛行器被命名為墨子II號,據專家表示,墨子II號比北鬥衛星更加的先進,而且根據有關媒體表示,墨子II號還會搭載目前最為先進的5G技術,5G基站目前在中國的基站還不完善,但是它已經應用於航天技術了,這代表著中國的5G技術已經完善。
  • 中國航天再次突破,「永不著陸」的彩虹飛機,領先世界
    現在我國航天領域也有了重大突破,「永不著陸」也成了現實,其實「永不著陸」這個概念是德國首先提出的,飛機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旅行方式見此,德國人突然想到,如果有一架飛機能飛得更遠,不加油,不降落,那麼提升國家的戰略威懾力將是一大助推器,「永不著陸」的概念已經初步形成。事實上!這也就是無人駕駛飛機對普通飛機有一個大的優勢,即續航時間和安全性。一般情況下,當遇到極端危險或人力難以完成的任務時,無人機便可正式出動,目前,已應用於航空攝影、災害救助、新聞報導等領域。
  • 中國航空大動作來了,比華為5G範圍更大,比北鬥導航的衛星還多
    ,還沒有正式完成組網之前,我國只能使用美國的GPS系統,而美國的GPS導航系統甚至在世界範圍內能夠達到壟斷,這對於我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很可能遭受到來自於美國的控制,而此前我估計的確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 五問北鬥:中國衛星將如何影響中國汽車?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經成為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 空間段,北鬥系統空間段由若干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等組成。
  • 造出永不著陸的飛機,專家:作用超越北鬥
    隨著人工智慧和航空技術的發展,無人機逐漸走入我們的生活,如今的無人機性能相當優秀,具備有執行多種任務的能力,我國的無人機技術發展相當快速,其中大疆無人機更是在行業內擁有壟斷地位,對我國無人機事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 重慶造「鋁鋁」上天 和北鬥天問神州嫦娥長徵一起飛
    重慶造鋁材和它的北鬥三號小夥伴6月23日9時43分,隨著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升空,北鬥全球衛星系統從中國走向了世界,服務範圍覆蓋全球。與普通用於工業的鋁材不同,「北鬥三號」衛星所採用的高合化鋁材對規格、生產工藝等都有極高要求。
  • 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開幕 成都造「北鬥」裝備驚豔亮相
    基於北鬥的智能網聯汽車11月23日上午,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成都開幕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後,我國首次舉辦的大型衛星導航交流盛會。年會共吸引3000餘位代表參會,來自國內衛星導航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和產業界優秀人才,圍繞衛星導航當前熱點話題、核心技術以及社會關注的科學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這也是年會首次進入四川。
  • 中國科研再做突破,「永不著陸」成果豐碩,外媒:這是真本事
    而此前,我國科學家再度攻克一道難關,成功實現「永不著陸」的夢想,讓外媒紛紛讚嘆這才是真本事。那麼,這個所謂的「永不著陸」的夢想究竟是什麼呢?這還要從飛機的出現說起。飛機這種東西的面世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民眾生活的便利性,而各種戰鬥機的出現,也迅速將各國的軍事實力提升了起來,「永不著陸」就是在有關飛機的基礎概念上,提出的一種全新「黑科技」。
  • 技術突破,我國北鬥衛星系統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反超
    其中一項科學技術便是5g技術的研發,5g技術的研發是先於美國的,並且正是因為5g技術在中國的研發,美國才會或多或少對我國進行制裁。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中國的科學技術確實有提高。再者,我們國家科學技術的另一項突破便是北鬥衛星系統技術的研發
  • 北鬥衛星遙感產業園引關注更多「儀徵造」衛星未來將升空
    總投資超百億元的中星北鬥衛星遙感產業園落戶揚州。資料圖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去年8月落戶揚州的中星北鬥衛星遙感產業園項目再次引起廣大市民的關注。這個百億級的大項目與北鬥系統有著怎樣的關係?如今項目建設和研發進展如何?昨天,記者赴揚州儀徵市經濟開發區進行了探訪。
  • 中國為什麼要發這麼多衛星?答案沒有出乎意料
    11月2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配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兩顆北鬥三號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07次發射,也是該系列運載火箭今年的第11次發射。
  • 中國為什麼要發這麼多衛星?
    未來10年中國還將發射超過3600顆衛星放眼全球擁有這種發射能力的國家屈指可數請橫屏觀看 ▲ 中國在軌衛星分布圖要這麼多衛星有什麼用?>我們不僅可以在飛機、高鐵、郵輪上使用衛星WIFI還可以在戶外隨時進行地面基站網絡與衛星網絡之間的切換從此以後「信號不好」「您撥打的用戶不在服務區」都將成為歷史
  • 中國航天再次突破!「永不著陸」不再是夢,美國:中國動真格了
    中國航天再次有了重大的突破!「永不著陸」也不僅僅只是夢想了,現在也可以成為現實了,美國對此表示:中國要動真格了!現在我們國家已經進入到了雙航母時代了,五代機的發展也是不遜色其他國家的,但是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國家的發展腳步一直未停歇過,眾多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每天也在背後默默付出著,克服了各種各樣的難題。現如今我們國家在航天領域也有了重大的突破,「永不著陸」也已經成為現實了,其實「永不著陸」這一想法是德國先提出來的,飛機的出現改變的人們的出行方式。
  • 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將在成都開幕!今天這場論壇,「北鬥」「5G」成...
    今日(11月22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配套活動——四川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論壇暨座談會在成都舉行,行業專家齊聚,共話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趨勢及四川導航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11月23日至25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將在成都舉辦,這也是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首次進入四川。
  • 北鬥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搭載的原子鐘等都是「西安造」
    2020年3月9日19時55分,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在舉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又一個來自中國航天的振奮人心的消息。位於西安航天產業基地的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為該衛星提供了導航分系統、天線分系統、轉發器分系統等有效載荷產品。
  • 我國航天取得重大突破,「永不著陸」已成現實,美:中國動真格了
    如今我國在航天領域又取得重大突破,「永不著陸」已成現實,美:中國動真格了。實際上,「永不著陸」這一奇思妙想是由德國提出來的,飛機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不管是民用還是軍用,都需要從地面上起飛,到燃油耗盡,最後再次回到地面。而德國卻想打破常規,想讓飛機在不加油不降落的情況下實現滿世界不停歇的飛行。
  • 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答疑:中國的北鬥,牛在哪兒?
    由於國外技術封鎖,星載原子鐘成為北鬥系統建設的技術瓶頸。「星載原子鐘哪裡來?最初,我們也想過購買或引進。」謝軍說,「但要麼是發達國家不賣給我們,要麼是價格貴得我們買不起。」 最終,五院北鬥衛星研製團隊聯合國內多家優勢研究機構,歷經多年努力,成功突破技術難關,拿出了中國造原子鐘。
  • 北鬥衛星組網核心部件,中國自製氫原子鐘,幾代人心血終成偉業
    北鬥全球組網第55顆衛星組終於完成發射的動作,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們在發射到第30顆衛星的時候,我們突然改變了原先的發射計劃。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所採用的銣原子鐘是進口的,我們非常擔心在這個技術點上被國際「友人」卡了脖子。於是才有了後面自主研發的氫原子鐘取代了原來進口的銣原子鐘。
  • 中國聯通、北鬥衛星技術將打造 5G+MR 全息投影展示項目:沉浸式...
    IT之家4月10日消息 中國聯通官方今天宣布,4月7日,江西聯通與江西北鬥衛星技術運營有限公司籤約全國首例5G+MR及全息投影展示項目,填補了5G+MR及全息投影技術在展廳應用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