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取得重大突破!造出永不著陸的飛機,專家:作用超越北鬥

2020-11-14 臨界觀察眼

隨著人工智慧和航空技術的發展,無人機逐漸走入我們的生活,如今的無人機性能相當優秀,具備有執行多種任務的能力,我國的無人機技術發展相當快速,其中大疆無人機更是在行業內擁有壟斷地位,對我國無人機事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近日外媒報導,我國又有一款無人機騰空而起,即墨子II型長航時無人機,根據數據,墨子II型無人機翼展15米,是一款中大型無人機,其最大的技術特點就是採用太陽能為動力,太陽能電池可以為4臺發動機提供動力,令墨子II型無人機可以在6000-8000米的高空飛行,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留空時間高達12小時,而且由於採用太陽能為動力,因此,墨子II型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不會排放汙染物。



由於墨子II型的光電轉換、飛行時間等性能已經達到了接近商業化運營的標準,因此,目前已經有移動運營商和墨子II型無人機的研發公司,即上海奧科賽飛有限公司進行接觸,打算將5G設備搬上墨子II型無人機,讓墨子II型無人機搖身一變成為可以移動的5G基站


目前的通訊信號主要有通訊衛星和中繼衛星進行傳輸,雖然覆蓋範圍很大,但是有很多缺陷,首先是經濟耗費極大,製造衛星、發射衛星的成本居高不下,其次衛星也有壽命周期,一旦報廢,無法自行返回地球,只能成為太空垃圾,雖然在現階段看不會造成影響,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太空垃圾增多,以後勢必成為人類需要面對的大問題。


而像墨子II型這樣的太陽能無人機不一樣,其具備有持續運行、清潔能源、不造成環境汙染等優點,而且一旦出現問題,無人機可以降落回地面,方便地面人員進行維修,不論經濟性還是環保性都比人造地球衛星要強得多,甚至有專業人員表示,這款無人機在未來的作用超過北鬥衛星。因此,墨子II型首飛之後,立馬有移動運營商上門接觸,希望將5G技術和太陽能無人機技術結合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墨子II型無人機並不是成品,我國的科學家正在對太陽能技術和無人機技術進行深挖,日後的目標就是建造出可以永不落地的太陽能無人機,這樣一來,可以更加方便和未來移動通訊技術結合,建設功能更加強大的網絡,未來潛力近乎於無限,有助於我國改寫全球無線電領域規則。

相關焦點

  • 我國航天取得重大突破,「永不著陸」已成現實,美:中國動真格了
    如今我國在航天領域又取得重大突破,「永不著陸」已成現實,美:中國動真格了。實際上,「永不著陸」這一奇思妙想是由德國提出來的,飛機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不管是民用還是軍用,都需要從地面上起飛,到燃油耗盡,最後再次回到地面。而德國卻想打破常規,想讓飛機在不加油不降落的情況下實現滿世界不停歇的飛行。
  • 我國造出永不著陸飛行器,比北鬥衛星還厲害
    前段時間,中國科技領域再傳來好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墨子Ⅱ型太陽能無人機首飛成功,在網絡上掀起一小股討論。網友們討論地火熱朝天,但有關於這個飛行器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它是什麼?能做什麼?未來又能有什麼新的可能呢?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太陽能無人機到底能做什麼?
  • 中國造永不著陸飛機,將搭載5G技術,比北鬥衛星還強大
    飛機自從發明以來,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隨著科技手段的不斷提高,飛機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尤其是在無人機領域,各國更是爭相展現出自己的實力,我國在無人機領域則展現出了自己的優勢,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自主研製出一款永不著陸飛機。
  • 中國航天再次突破,「永不著陸」的彩虹飛機,領先世界
    除了高鐵的巨大貢獻外,我國在航空領域也取得了不少成績。現在我國航天領域也有了重大突破,「永不著陸」也成了現實,其實「永不著陸」這個概念是德國首先提出的,飛機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旅行方式見此,德國人突然想到,如果有一架飛機能飛得更遠,不加油,不降落,那麼提升國家的戰略威懾力將是一大助推器,「永不著陸」的概念已經初步形成。事實上!這也就是無人駕駛飛機對普通飛機有一個大的優勢,即續航時間和安全性。一般情況下,當遇到極端危險或人力難以完成的任務時,無人機便可正式出動,目前,已應用於航空攝影、災害救助、新聞報導等領域。
  •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晶片晶圓切割保護 發表於 2021-01-08 10:31:56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
  • 中國科研再做突破,「永不著陸」成果豐碩,外媒:這是真本事
    所謂厚積薄發,經過大半個世紀的積累,我國的總體實力在近年來終於開始了井噴式的爆發,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軍事實力突飛猛進,世界上已經少有國家敢說能夠超越我國。而此前,我國科學家再度攻克一道難關,成功實現「永不著陸」的夢想,讓外媒紛紛讚嘆這才是真本事。
  • 中國航天再次突破!「永不著陸」不再是夢,美國:中國動真格了
    中國航天再次有了重大的突破!「永不著陸」也不僅僅只是夢想了,現在也可以成為現實了,美國對此表示:中國要動真格了!現如今我們國家在航天領域也有了重大的突破,「永不著陸」也已經成為現實了,其實「永不著陸」這一想法是德國先提出來的,飛機的出現改變的人們的出行方式。不管是軍用飛機還是民用飛機,都是需要從地面起飛的,最後再飛回地面,而德國卻想打破常規,提出了想讓飛機在不用加油就能夠實現滿世界飛行的想法。
  • 北鬥後又一喜訊傳來?中國永不著陸飛行器成功首飛,將搭載5G技術
    2000年10月31日第一顆北鬥衛星發射成功,到2020年6月29日,最後一顆北鬥衛星發射成功,代表著中國科技力量的進步,技術的進步,也表現出了中國國力的增強。最近又傳出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有媒體報導,中國製造出了著陸的太陽能飛行器,這是繼北鬥之後的另一大喜訊,他代表著中國在太陽能領域已經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這個太陽能飛行器被命名為墨子II號,據專家表示,墨子II號比北鬥衛星更加的先進,而且根據有關媒體表示,墨子II號還會搭載目前最為先進的5G技術,5G基站目前在中國的基站還不完善,但是它已經應用於航天技術了,這代表著中國的5G技術已經完善。
  • 中國航天獲得關鍵突破,「永不著陸」已實現,各國紛紛拋出橄欖枝
    現如今中國在航天領域上又取得了關鍵的突破,永不著陸已經成功實現,其實第一個有這個想法的國家是德國,他們的航天技術一直都很優秀,但大家也都知道,一般飛機的使用都是需要燃油的,而當油被耗盡之後就需要落地加油,這樣才能夠繼續飛行,而德國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才提出了永不著陸的想法。
  • 重大突破,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這不是國產X-37B嗎?
    新華社9月6日發布了一條消息:我國於9月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並且在軌運行兩天後,成功返回指定著陸點!這次試驗成功,意味著我國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外界猜測:中國新型空天飛機可能已經測試成功!
  • 技術突破,我國北鬥衛星系統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反超
    ,也是可以從近期的國際關係變化看出來,即近期美國對我國的高端科學技術的制裁可以看出來,我國的科學技術已經讓美國等發達國家心存忌憚。再者,我們國家科學技術的另一項突破便是北鬥衛星系統技術的研發中國在5g技術和北鬥衛星系統的突破,都表明了中國的科學技術領域確實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 成功突破「永不著陸」,美:阻擋不住了
    但在這次我國也是再亮出一個「殺手鐧」,那就是成功突破還實現了「永不著陸」,而美國看到之後坦言道:阻擋不住了。國產太陽能無人機取得突破而這次我國成功突破的技術,那就是我國自己研發的彩虹太陽能無人機。而我國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一些國家的認可,比如俄羅斯。而利用太陽能原理的設備並不止有這個無人機,而我國自主研發的啟明星再次驚豔全球。
  • 中國太陽能飛機,號稱永不落地飛行器,德國美國承認已經落後
    中國太陽能飛機,號稱永不落地飛行器,德國美國承認已經落後,經過多年的自力更生,彎道超車,中國太陽能飛機技術,已經處於世界金字塔頂尖的地位。最先提出「永不著陸」設想的是德國人,這種飛機能進行長時間滯空巡邏,時間可達數月乃至數年。
  • 我國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證券網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科大-北大聯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理論提出並實驗實現超冷原子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測定了由自旋軌道耦合導致的新奇拓撲量子物性。
  • 中國北鬥已經超越美國GPS? 日媒驚嘆: 中國北鬥已經世界第一!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科技水平還比較落後,和西方國家有較大差距。不過隨著近些年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國的科技水平已經了明顯的進步。比如在導航衛星方面,如今我們已經可以完全靠自己。關於在導航衛星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日本也是深有感慨。
  • 中國航天自主創新的重大突破
    本報特約評論員今日社評從「嫦娥」奔月到「天問」探火,從「北鬥」造福人類到空間站開門納客,中國航天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在一些前沿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的跨越。嫦娥五號一次次精準入微的操作,創造了我國深空探測任務領域新的技術高度,標誌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並在一些尖端科學領域取得了領先優勢。
  • 我國又一次攻克世界難題,石墨烯取得了重大突破,時長縮短一千倍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的,我們國家自從經過改革開放到現在的幾十年的積澱,現在我們國家的國家實力都已經是大幅度的提高了,這其中就集中表現在科學技術領域的突破。而在近期我國竟然又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這是怎麼回事?
  • 已取得兩大核心成就,又將迎重大任務
    此前已經完成了兩大核心任務,即中國已實現北鬥三號系統在全球聯網,以及中國的「空天飛機」將完成發射和回收任務。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這兩項核心成就。另外,火星探險發射成功任務有序進行,可重複試驗太空飛行器計劃也獲得了成功,而嫦娥5號的下一階段任務無疑將是2020年太空大戰的收官之戰。
  • 2020年中國航空航天的重大高光時刻
    在這一年裡,從北鬥衛星系統的全球組網到嫦娥五號探月取土成功返回,中國航天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不斷地突破進取,在航天航空事業上不斷書寫神奇。在連續兩年摘得全球航天發射榜冠軍頭銜之後,今年中國航天又繼續開啟超級模式。下面我們就來回顧2020年航天的重大高光時刻。新年航天開門紅。
  • 技術突破周:國產大飛機首飛,中國造出世界首個光量子計算機 | 一周...
    原標題:技術突破周:國產大飛機首飛,中國造出世界首個光量子計算機 | 一周AI關注 精彩內容 商業 | 騰訊任命俞棟博士為AI Lab副主任 前沿 | 英特爾和寶馬合作的高度自動駕駛車輛發布 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