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月22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配套活動——四川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論壇暨座談會在成都舉行,行業專家齊聚,共話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趨勢及四川導航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11月23日至25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將在成都舉辦,這也是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首次進入四川。
現場,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張魯進介紹了成都衛星導航產業發展願景,指出:成都將立足西南,著眼全球,聚焦產業基礎優、市場價值高、應用前景廣的重點方向,多措並舉,精準發力。到2030年左右,在衛星導航領域,將成都及周邊地區打造成中西部產業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國家綜合PNT系統建設重要支撐,面向歐亞的應用技術創新中心,為世界貢獻「成都力量」。
▲11月22日,四川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論壇暨座談會在成都舉行
專家觀點:北鬥+5G可以改變時代
「北鬥+5G可以改變時代。」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劉經南在現場表示。在他看來,未來北鬥技術將與各行業滲透結合,「北鬥+5G」作為一種融合基礎設施,可為自動駕駛和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並在新基建中發揮重要作用。
以自動駕駛為例,劉經南表示,自動駕駛需要智能網聯汽車、車聯網和高精度地圖的支撐以實現「車路協同」,但目前僅靠5G技術並不能完全實現。「這時候就需要加上北鬥」。他表示,在「北鬥+5G」的支持下,智能網聯汽車內部設備有了高精度時空同步,提升了車輛對環境的感知、決策與執行協同性,即使在信號被遮擋的場景下,也能為汽車自動駕駛提供精準的實時定位定速。
「四川不僅聚集了大院大所和高校,還聚集了大量人才資源,這為北鬥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他提出,北鬥技術已經滲透到衣食住行各個領域,但目前尚處於「隱身」階段,如何讓大眾知曉北鬥系統,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數據是企業的糧食。」從政府層面來講,劉經南建議政府可以開放一些數據資源,以幫助企業創新創造。
釋放數據資源,也是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科學委員會執行主席蔡蘭波的觀點。他認為,讓北鬥發揮作用的,在於其實際產生的數據能否形成整合規模並產生價值。他以北鬥技術在智慧交通領域發揮的作用舉例,提出當下北鬥技術可以讓駕駛員感知城市擁堵節點,但並沒有解決城市擁堵問題,原因在於數據大多掌握在少數企業手中。因此他建議,政府可以和企業聯手,找到一個解決方案,讓數據大量釋放。「只有當這些數據被社會大量運用並創造價值,北鬥產業所涉及的硬體、軟體和服務等產業經濟才能真正被帶動起來。」
打造四川品牌
四川北鬥產業如何做大做強?
「四川北鬥產業要和國際上的龍頭先行者競爭,就要去學習其政府和市場的產業政策,突破北鬥產業市場發展瓶頸,引導市場發展。」蔡蘭波表示,北鬥產業在強調泛在、融合、智能的同時,還要往下滲透。「北鬥的時空信息要想真正發揮作用,重點在於其能否發揮獨特功能。」他以無人駕駛汽車為例,提出其核心在於基於視覺的感知。結合北鬥全球性、高精度、全天候的時空基準,可以來解決無人駕駛中最核心的時空感知問題。因此他建議,聚焦高端核心產品領域,政府可以和企業聯手,先期進入市場。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則從政策層面建議四川儘快制定北鬥發展應用規劃路線圖和應用清單,同時將川內大院大所、企業高校整合,建立一個北鬥產業的區域聯盟,按照區域特色打造四川品牌,構建四川北鬥應用創新服務支撐良性生態體系。
助力四川北鬥導航產業再升級
年會首次進入四川
據了解,2020年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提供全球化服務的關鍵之年。在此背景下,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將於2020年11月23日至25日在成都舉辦,這也是衛星導航年會首次進入四川。
本屆年會主題為「衛星導航,全球新時代」,共設置高峰論壇、學術交流、成就博覽、高端論壇及科學普及五大板塊。第十一屆年會打造「雲上導航年會」,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辦會新模式,通過5G、視頻直播、視頻會議等技術手段聯通線上線下會議論壇,邀請多個國家主管部門報告人介紹各大衛星導航系統進展情況和前景計劃。
同時,年會結合今年發展形勢特點,新增「北鬥系統未來發展」高峰論壇、「北鬥+載人航天」高端論壇,以及地方主導的四川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論壇和衛星導航人才培養論壇等。
據悉,成都市在衛星導航產業集聚發展態勢上,已構建形成以成都高新西區北鬥產品製造產業集聚區和金牛區西部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區為核心,成都芯谷產業園、天府新區盟升電子北鬥產業基地等為支撐的「雙核多點」北鬥產業園區布局體系。在推進核心技術產品示範應用上,已在地震預警、氣象監測、警力調配等多個領域得到推廣應用,正在加快建設基於北鬥的智慧景區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和物流配送信息服務平臺。在夯實企業和人才基礎上,成都基於北鬥系統的載荷、運載、關鍵器件、測控、終端、平臺等全產業鏈企業已超過300家,建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8個,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等院校在衛星應用方面教學科研實力雄厚,為北鬥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編輯 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