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於世界來說,一定是個十分熱鬧的年份。前不久外媒爆出消息,說是在西澳大利亞的雅加拉加地面衛星站不讓中國用了,雖然西方媒體暫時沒有對此事進行深入報導,但是普遍共識是澳大利亞此舉與科研無關。
雅加拉加衛星地面站的所有權是瑞典空間研究中心的,早在幾年前,我國就和瑞典空間研究中心達成了合作協議。讓我國在瑞典基律納航天中心建設一個衛星地面站,主要負責我國航空發射任務的地面測控任務。協議內容還包括讓我國有償使用瑞典空間研究中心的雅加拉加地面衛星站。
雅加拉加地面衛星站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是在南半球數量不多的地面衛星站之一。其實這個衛星站我國使用的次數並不多,上一次使用還要追溯到2013年,也就是發射神舟10號的時候。在那之後,我國再也沒有使用過這個衛星站。
可能會有一些人覺得,我國失去了這個地面衛星站,會讓我國航天事業遭受重創。其實根本不會,因為這個衛星地面站對於我國而言其實是可有可無,有了這個地面衛星站可能在某些時候會方便一些,但是沒了它也沒什麼大不了,因為我國在神舟10號任務以後再也沒有使用過該衛星站,而我國的航空航天任務依舊在繼續。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衛星地面站的作用是什麼。在這裡我和大家聊一聊,衛星地面站其實就是在衛星發射的過程中,進行衛星軌道跟蹤測量、軌道控制、還有衛星姿態的調整。還有就是衛星發射成功以後,進行的衛星和地面之間的數據傳輸。可如果要想在地面始終見到衛星並且保持通訊暢通,那就需要大量的地面衛星站。因為一個地面衛星站能夠觀測到衛星的時間只有短短的10分鐘。
很多年前,每當我們要發射衛星的時候,總是能夠看到;遠望XX號航天測量船已經開赴X海域執行航天測控任務,那個時候大家都會感慨,要是我們的衛星地面站和美國一樣多就好了。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衛星地面站多確實有很多好處,可是時至今日也沒有那個國家的衛星地面站能實現全覆蓋,原因很簡單,一個衛星測控站能看到的天空區域太小了。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繼衛星就誕生了,因為地面衛星站觀測距離十分有限,那就把觀測站搬到天上去。
中國的中繼衛星的名字叫天鏈,2016年中國成為全世界第二個太空測控和中繼衛星全球覆蓋的國家。自從有了天鏈以後,就很少再看到遠望航天測量船開赴X海域的新聞了。
那麼海外衛星站就真的可有可無嗎?其實也不是,因為中國還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建設了海外地面衛星站。那為什麼在之前我說澳大利亞的地面衛星站對於我國而言是可有可無呢?因為那個地面測控站的衛星天線直徑太小了,已經沒有辦法滿足我國現階段的航空航天任務了,加上我國天鏈中繼衛星的成功定位,就已經不需要很多地面站了。所以澳大利亞在這個時候玩這一手,只能是自作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