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澳大利亞衛星站,中國有何損失嗎?
據英國路透社獨家報導,自2011年以來,瑞典空間研究中心的澳大利亞分部,曾與中國方面籤訂了合作協議,同意讓其設在該國的一處衛星站為中國的太空探索科學項目提供支持。但該中心近日卻宣布,他們將在合約到期後不再與中方續約。
粵讀圈是由一批資深媒體人撰寫。
今天我們談談中國失去澳大利亞衛星站一事。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嗎?
一、
我們先來回顧事情的來龍去脈。
2011年,中方與瑞典航天公司(SSC)籤署了一項合同,自2011年起,將可租用位於西澳大利亞太空跟蹤站(衛星地面站)進行太空探索。
據悉,沒有合同到期的時間表。但到了今年的9月21日,也就是昨天,澳洲財經見聞突然刊發了一篇報導,報導稱:瑞典航天公司似乎無意繼續將該太空跟蹤站租給中國。也就是說,屆時,中國將無法使用澳大利亞太空跟蹤站。
當我們看到這個衛星是瑞典的,還是澳大利亞太空跟蹤站,那就什麼都明白了。
瑞典對中國一直不友好。滿滿的優越感,看不起中國人。最近兩次關於瑞典的事件中,中國遊客一家人受辱,瑞典電視臺播放侮辱中國人的節目,節目中不僅是辱華,還故意在地圖中把臺灣和西藏也拿掉了,惡意滿滿。
澳大利亞更不用說了,跟隨美國來挑戰中國。從路透社對此事的報導行文來看,此事可能是澳大利亞在幫助美國打擊中國。
話說回來。這個太空跟蹤站對中國有什麼用呢?據了解,太空跟蹤站主要是指與太空船建立聯繫的衛星地面站,將為航天飛行器往返太空提供遙測、跟蹤、指揮等多項技術支持。
翻查資料,我們發現,我國曾在2013年6月成功完成空間對接測試的神舟十號飛行任務,就有SSC的澳大利亞太空跟蹤站的助力。
儘管租用位於西澳大利亞太空跟蹤站中國要給錢的,但對於我們當時的北鬥系統還沒完善的情況下,這種合作模式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用的。
二、
中國失去澳大利亞衛星站有兩個原因:一是上述已經提及,中國的發展,讓瑞典和澳大利亞兩個西方先進國際看著不是滋味:當年那個窮親戚現在都開豪車了,我心裡那個酸呀。
另一個原因是,我國的衛星地面站技術已經十分強勁,強大到他們害怕。
首先,我國的遙感衛星作為國際資源衛星地面站網成員地面站,在全球地面站衛星信號接收與處理數量中名列前茅。之所以加入地面站,目的是希望衛星信號精度會更準。
同時,我國除了租用瑞典的澳大利亞太空跟蹤站,還在國內建立了5個地面站,還建了一個環境一號A/B星澳大利亞地面站。
所以,這次瑞典澳大利亞太空跟蹤站停止租賃給我國,對我國影響不算大,我們有能力克服。
三、
由於我國在太空探索和衛星定位系統方面都與美國存在激烈的競爭關係,尤其是中國的北鬥衛星系統與美國的GPS系統的競爭。因此,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一直在太空領域與美國合作,加上目前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出現了斷裂,因此,就有了這個結果。
又由於我國的北鬥系統相當牛,已經可以達到全面挑戰美國的GPS系統。美國認為,衛星地面站可以用於協調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衛星,如果繼續讓中國租用,對中國的北鬥系統更是如虎添翼。
據財聯社8月21日的報導,全球已經有130個國家每天可以看到的北鬥衛星,其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的GPS。
美國害怕啊。
當然了,我們就喜歡看到美國害怕。
根據計劃,我國將於2022年前後建成自主空間站。空間站的規模或為100噸,可載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