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分區賽生死戰,一場1比6的脆敗,坦帕灣光芒結束了2019賽季的最後一戰,韓國打者崔志萬那不甘又倔強的神情或許是光芒留給人們最後的眾生相。這個賽季留給光芒球迷太多美好的回憶,卻又是一個「無法複製」的賽季。
本季光芒取得了96場勝利,對於這支成軍僅22年的聯盟新軍而言幾乎創歷史紀錄——距離2008年隊史紀錄僅差一個勝場,不過這已經是光芒隊時隔六年後重返季後賽舞臺。
省錢為主、贏球為輔的建隊模式
不知不覺間,少帥凱文-卡什也度過了執教光芒的第五個賽季,如今的他已經成為了一名「四旬老漢」,本季他將聯盟薪資最低的隊伍——開季薪資5200多萬,現今總薪資6400多萬,僅僅是紅襪的1/4——贏得美聯第二張外卡,並成功晉級美聯分區賽,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成功。
總薪資6400萬,這意味著球隊不可能擁有大投手、巨星打者,可這樣一支球隊是如何走到現在的呢?
自家選秀培養:賽揚左投布雷克-斯內爾、金手套外野手基爾邁爾、二壘手布蘭登-洛、二刀流布蘭登-麥凱。
其他球隊交易:
——2014年「731交易截止日」通過大衛-普萊斯的交易得到遊擊手威利-阿達梅斯;
——去年「731交易截止日」通過克裡斯-阿徹的交易得到先發投手泰勒-格拉斯諾和年輕看板打者奧斯汀-梅多斯;
通過不起眼籤約和交易得到:指定打擊阿維塞爾-加西亞、捕手德阿諾、一壘手崔志萬、三壘手揚迪-迪亞斯、外野手湯米-範、捕手邁克-祖尼諾、後援投手埃米裡奧-帕剛、查茲-羅和尼克-安德森。
去年冬天光芒球團極為罕見地送出了一份兩年3000萬、均薪1500萬的「巨大合同」,而且是給予一位35歲的老投手查理-莫頓,一份佔據球隊所有薪資將近1/4的大合同,也是球隊唯一一份「老將合同」。
今年「731交易截止日」光芒做的最大一筆交易也僅僅是從藍鳥交易得到「書呆子」埃裡克-索加德。
看得出這是一支極少大刀闊斧花錢建隊的球團,球隊糟糕的經營狀況讓老闆斯圖爾特-斯特恩伯格捉襟見肘,更別說給球隊投資了。近年來輸多贏少的美東勁旅逐漸將球隊的王牌先發交易送出去,從而得到一大批生力軍,此外球團獨特的選人準則又能讓他們得到一大批「低薪高能」的球員,就這樣一支以省錢為主、贏球為輔的球隊,又是如何能夠在刀山火海的美聯、美聯東區脫穎而出呢?
投手擅用假先發和車輪戰
球員時期的凱文-卡什曾遊歷過美聯東區四強:藍鳥、魔鬼魚、揚基和紅襪,短暫的大聯盟捕手生涯後,36歲的卡什去往特裡-弗蘭科納手下擔任助教,兩年後最終來到光芒擔任總教練,身為少帥的卡什或許是新世紀的第一批改革家,如今全聯盟「假先發」戰術的盛行,與卡什等一批少帥的勇敢嘗試分不開關聯。
本季在斯內爾、莫頓和格拉斯諾三大先發輪值時,光芒隊保持正常輪轉,其中斯內爾和格拉斯諾遭受不同程度的傷病,莫頓成為了事實上的王牌,其各項數據比太空人時期還要更上一層樓,三人合計先發362.1局、貢獻28場勝投、463次三振,以及自責分率低至3.20。
一旦三人以外的輪值,例如萊恩-亞布羅和尤尼-奇裡諾斯預備「先發」時,卡什教練便經常會讓瑞恩-斯塔內克、安德魯-基特雷吉、迭戈-卡斯蒂略擔任「假先發」、在比賽前段控場,針對性抓對手的前段棒次,同時避免「真先發」開局慢熱的毛病。常規賽的43場「假先發」嘗試中,光芒贏得了其中的26場比賽,這些短先發交出了自責分率3.39的好成績。
至於牛棚部分,賽季末段光芒擁有帕剛、卡斯蒂略、尼克-安德森、科林-波切、奧利佛-德雷克、基特雷吉、斯塔內克等多位實力不錯的牛棚,賽季後段卡什教練又收起了假先發的套路,經常讓預定先發只投三局,剩下六局推派七八位牛棚展開車輪戰,根據對方打線布陣實施針對性布置。
無論是「假先發」還是「牛棚車輪戰」,卡什總教練將團隊的自責分率控制到美聯第一的3.65、大聯盟僅次於道奇;平均每局上壘數控制在1.17,大聯盟第三;平均每九局僅僅只丟1.10發本壘打,美聯第一,出色的防禦能力是球隊能屹立大聯盟的最強資本。與太空人動輒推派「輪值四大天王」不同,光芒出色的防禦成績完全來自於卡什總教練出色的培養和調度。
打線培養年輕虎狼軍
打線部分,24歲的奧斯汀-梅多斯已經成長為球隊的看板打者,本季常規賽個人多項數據領跑團隊,但放眼全聯盟很是難堪:33發本壘打只排名大聯盟三十名開外;89分打點只排名大聯盟四十名開外;進攻指數.922隻排名大聯盟第20位。其他球員的數據更是不值一提,所以光芒團隊大多數打擊數據只能排名大聯盟中遊,甚至中下遊,缺乏高薪強打者的缺陷在此無情地體現。
可事實上光芒打線擁有九名雙位數字本壘打的打者、八位打點數超過50分的打者,缺乏巨星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就是打線人人能開火,梅多斯、阿維塞爾-加西亞、阿達梅斯、崔志萬、布蘭登-洛、德阿諾和基爾邁爾均是完成了生涯最佳或接近生涯最佳的單季打擊表現,卡什總教練對於年輕打者的培養又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對於光芒這樣一支缺乏巨星打者的球隊,他們通常用出色的投手戰力將比賽拖入防守戰,正是因為打線沒有突出一環,對手無法重點針對,光芒打線總會有人忽然站出來一棒解決戰鬥,這就是小市場球隊的贏球之道。
季後賽:進攻缺陷暴露
本季五場季後賽的脈絡梗概:
美聯外卡戰依賴莫頓前五局的宰治力,以及單場四發本壘打解決綠帽軍團;美聯分區第一戰遇上維蘭德,全場光芒只擊出5支安打,卻吞下10K;第二戰遇上格裡特-科爾,全場光芒只擊出6支安打,卻整整吞下17K。
第三戰遇上連連失投的「Z魔神」,光芒單場狂轟四發一吐怨氣;第四戰再遇「短休息」的維蘭德,首局灌下三分一解首戰怨氣;生死戰格拉斯諾開局丟4分,打線又再度遇上金槍不倒的科爾,最終無力回天。
可以看到,卡什教練的牛棚車輪戰相當有效,六場季後賽自責分率僅2.82,安身立命的本事讓他們幾乎每場比賽都戰到最後一刻,可打線羸弱的毛病,在季後賽裡完全被對手掌握:進攻打得好便宜將勝勇追窮寇,打得不好便整場被K得滿頭包。
不誇張的說,如果老闆在未來不加大對球隊的投入,這支省錢球隊的極限演出便僅僅只是如此,北美職業體育妄圖不花錢拿冠軍?痴人說夢!
球隊未來:上演雙城記
1998年,魔鬼魚剛剛成軍之初,坦帕灣的球市曾經一度短暫火爆,可最近二十餘年,坦帕灣的球市一直是不溫不火,甚至可以說是相當低迷,純品康納球場大塊的空白座位暗示了光芒在這座城市的地位和受關注度。
今年六月下旬,老闆斯特恩伯格召開記者招待會,向棒球世界宣告了即將在蒙特婁舉辦主場比賽的決定,當然,光芒隊並未決心短期內搬家,斯特恩伯格說到:「這絕對不是我們要向北搬遷的前兆,我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搬家這件事,我們在好幾年前就已經拒絕了這個提議。」畢竟光芒隊與純品康納球場的合同還剩八年,不過斯特恩伯格也直言不諱,或許坦帕灣並不適合舉辦81場主場比賽。
在南海岸的坦帕灣,光芒的各項經營指數都排名聯盟下遊,大聯盟總裁曼弗雷德也是干著急。自從2004年蒙特婁博覽會隊搬遷至華府,這座加拿大城市已經暌違棒球十五年之久,如今恰逢此時光芒在南海岸經營不善,蒙特婁市又舉雙手歡迎大聯盟回歸,加上專業團隊運作,這才最終讓光芒隊擁有了在加拿大主場作戰的機會。
有傳言認為,光芒在蒙特婁舉辦主場的數量將超過坦帕灣,這意味著球隊將耗費更多的財力和時間在舟車勞頓之中,球員和各自的家人也將變得越發的辛勞,從炎熱的坦帕灣去往相對涼爽的北國,光芒球員是否能適應?來到一座新的主場進行比賽,光芒球員對於主場的熟悉度是否能幫助他們獲得主場優勢?
搬至蒙特婁從經濟角度上很有可能挽救光芒的危局,可去往一座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主場,能夠複製本賽季的神奇表現?很難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