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星學」的歲差現象,非常重要

2020-11-24 騰訊網

地軸有23.5度的傾斜,因此就有了黃道面與赤道面的不同,太陽在黃道上運動。每年太陽會跟赤道面在春、秋交會二次,這就是春分點與秋分點。

相對於其它恆星,太陽每次交會到春分點時,位置是不同的。每年春分點平均向西退行50.2弧秒(一年相差20.396分鐘),就是所謂的"歲差"。如此約需時兩萬六千年左右繞完一周。

從一開始制訂春分點為白羊座,到二千多年後的今天,現在的春分點已退行將近30度,現在的春分點坐落在雙魚座,正接近雙魚和寶瓶的交界處。這也就是所謂的寶瓶世紀將到的原因。

因歲差的原因,造成星座方位的變動,所以世界上的星座圖,每隔25年或50年更改1次,你可以買一個星座圖回去看看,你會發現現在春分點是指向雙魚座。但是佔星術仍沿用以白羊座作為春分點,隨著時間的推移,佔星術與天文學的關係越來越遠,現在佔星術所用十二星座的命盤,會變成是一種虛擬的意象,這是不是爭議之根本?

不同的系統 :

你可以說在大系統(天體12星座)下另一個屬於地球的中系統(太陽12星座),在這系統下又依個人出生時產生小系統(12宮位)。

大系統是整體性的,中系統是屬於地球全體的(如果一個住在金星上的人,他的中系統就該以金星的春分點來訂吧!),小系統則是個人的。

因此,如果說你是雙魚座,代表的是中系統的分類模式,它跟地球與太陽之間的關係(四季)息息相關……

星座小知識

恆星年:地球公轉360度所需時間,365.256354平太陽日

回歸年:地球兩次經過春分點所需時間,365.24219平太陽日

(365.256354─365.24219)×24×60=20.396分

(365.256354─365.24219)/365.256354×360×60×6050.25弧秒每年

從制訂黃道十二星座距今已移動:50.25秒×2120年(大約)/60分/60度29.59度

相關焦點

  • 歲差(天文學)
    例如,地球自轉軸的方向逐漸漂移,追蹤它搖擺的頂部,以大約25,800年的周期掃掠出一個圓錐(在佔星學稱為大年或柏拉圖年)。「歲差」這個名詞通常只針對長期運動,其他在地軸準線上的變動 -章動和極移- 規模要小了許多。
  • 天文知識:歲差
    例如,地球自轉軸的方向逐漸漂移,追蹤它搖擺的頂部,以大約26,000年的周期掃掠出一個圓錐(在佔星學稱為大年或柏拉圖年)。"歲差"這個名詞通常只針對長期運動,其他在地軸準線上的變動 -章動和極移- 規模要小了許多。地球的歲差被稱為分點歲差,這是因為 分點沿著黃道相對於背景的恆星向西移動,與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相反。
  • 蛇夫座為何不在佔星學中出現
    其實不管黃道上到底有多少個星座,這個事實一點兒也影響不了佔星學的基礎。之前所說的十四個星座,是天文學上實際觀察的現象,與佔星學的十二個星座基礎無關。 在天文學上,星座的英文是「CONSTELLATION」,意思是「星座」、「星群」;而佔星學中所指的星座是「SIGN」,意思是「記號」、「標記」、 「象徵」。
  • 問吧精選|佔星學是不是偽科學?中西佔星有何異同?
    總體上來說,佔星學是人們想從天界影響的角度努力把握地上事物的複雜變化,從自然事物擴展到人間事務。而西方佔星最具影響力的一支是巴比倫傳到希臘的,它除了想把握天地間影響外,也努力對整個宇宙有所理解,這裡面當然有許多古希臘哲學流派的影響。古代佔星學毫無疑問是人類的重要理性成就,但要正確理解它並非易事。
  • 初學者必看:學習佔星學的步驟
    對佔星有興趣又想自學的小白有下列的幾點建議要想學習佔星學的小可愛們,千萬別直接跳到太過於艱深的部份,甚至對佔星學的基礎知識及影響層面還處在相當薄弱的時候,這樣去學習佔星可是會造成觀念上的偏差,會對星盤解讀出現錯誤哦。1.
  • 什麼是佔星學?佔星學簡介
    佔星學將人類看作是,不僅僅受到遺傳因素和環境影響的生靈,同時還受到出生時我們所處的太陽系的狀態的影響。行星被看作是基本的生命動力,是我們用以生活的道具,同時也是我們存在實質的基石。通過解讀這些演員(行星)所扮演的角色和它們所呈現出的特質(元素,星座和宮位),並作出綜合的判斷,基於出生圖,佔星學能夠展現出一幅完整而全面的個人圖景,以及他所蘊含的潛能。
  • 好簡單的歲差!
    這次就先給大家介紹一個簡單的小知識點——歲差。歲差歲差很簡單,又很重要。天文上很多現象都是歲差引起的。沒有歲差,天文模型會簡單很多。歲差引起春分點沿黃道西移,致使回歸年短於恆星年。古代有記載,西漢時期的官員鄧平、東漢時期的大儒劉歆、天文學家賈逵等人,都曾觀測出冬至點後移的現象。晉代天文學家虞喜,在曆法分析古星圖「恆星時」與「太陽時」發現恆星的位置略有偏移,定出冬至點每五十年後退一度。
  • 歲差、節氣與月將
    導致歲差的原因是「地軸進動」,而歲差又造成了二十八宿的度差。讀者也許會疑惑,就算我們混淆了歲差與度差的概念,但既然承認有差度,難道就沒有必要調整日躔或鬥建麼?那麼就請讀者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地軸進動,什麼是歲差吧。所謂地軸進動,是地球自轉軸以黃道極為軸心所作的圓錐形運動。將地軸進動放射到天球面上,就是南、北天極繞黃道軸所作的圓錐運動。
  • 二十四節氣,歲差、歲差紀年法
    歲差和章動引起天極和春分點在天球上的運動,對恆星的位置有所影響,西前二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是歲差現象的最早發現者。圖 黃道歲差和赤道歲差在19世紀的前半世紀,由於對行星之間引力計算能力的改進,人們體認到黃道本身也有輕微的移動,在1863年之際這稱為行星歲差,而佔主導地位的部分稱為日月歲差(lunisolar precession)。它們合起來稱為綜合歲差,並且取代了分點歲差。
  • 行星的定義與符號,在佔星學中的定義
    行星的定義與符號太陽(Sun)太陽系的中心,在佔星學上視為重要的發光星體之一,傳統佔星學中的太陽象徴著男性、君王、自我、父親、丈夫等,在現代佔星學當中,太陽代表自我、自我呈現丶精力活力,心理層面上常描泚著個人追求的事物丶對於想要成功的憧憬,在世俗佔星學中代表國家元首,在醫療佔星學當中代表著心臟、背部丶脊椎和脾臟。
  • 佔星百科:海王星在佔星學當中代表什麼?
    海王星在佔星學當中扮演比較迷幻的特質,像對自己的人生的感到迷茫,一般都是由海王星引起的。像這樣找不到方向目標的人,我們在他們的命盤上,往往可以發現到大部分是因為「海王星過運」的關係。如果你目前也面臨如此「非常」的時期,請不要像劇中的女主角般,以為找個體面的戀愛對象,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實際上只會讓自己的心情更糟!因為人不能因為自己茫然或孤獨或需要就去談戀愛。如果自己不能真正的堅強起來,奮力對抗心理的障礙,那麼別人也無法接受你的愛情。
  • 歲差-乾坤大挪移
    2.歲差產生的表觀現象 所謂表觀現象,簡單說就是看上去的表面現象。比如說太陽一年中,在天球上的軌跡就是表觀現象。從表面來看,很容易讓人認為太陽圍繞地球在轉動。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的任務則是透過現象,看清天體運動的本質。
  • 自在佔星 我所了解的佔星學 —— 十大行星
    如果一個人真的理解了上述定義,他對佔星學就有了概略的了解。 阿若優的這段話稍微難理解一些,我們慢慢學習,慢慢理解。 對於初學者,行星的符號是必須要掌握和熟悉的,下面先講一下佔星學基本象徵符號。 「○」 圓圈:心靈能量圓圈代表宇宙所有能量的總合,同時也象徵著永恆與無限。
  • 從新月與滿月看傳統文化與現代佔星學、天文學的聯繫
    天文學中的新月與滿月在佔星學與天文學中,新月與滿月均為月亮周期的一種相位。新月代表開始,又稱「朔」,傳統文化中對應農曆初一,此時月球恰好運行到與太陽黃經相等的合相位置。滿月是指月亮和太陽的黃經差達到180度時的瞬間,也稱望月。基本上每次新月後約14天左右,就會出現一個滿月,因此在傳統文化中對應農曆十五。在佔星學中,滿月往往象徵一種巔峰或結果。
  • 紫微鬥數科普:想了解中國人的佔星秘術?看完這些再說
    在常人眼中,佔星術往往帶著「玄妙」「神秘」甚至「迷信」「不靠譜」的色彩。可佔星術真的是這樣麼?在《中國國家天文》選用的兩篇文章中,講到了不少傳統佔星術使用的手段。其中,無論是「候氣」的試驗,還是「星宿」的取象。讓這些看似玄之又玄的佔星學表現出了嚴謹的一面。
  • 佔星學有說服力或理論支撐嗎
    舉例來說,很久以前,流體力學在解釋一些類似於空氣和水的物體是如何運動的時候是非常好的,但同時,它也「證明」了沒有任何物體是可以飛的。另一個經典例子是在1900年代附近困擾著地質學家們的一個謎題。地質學家們又一籮筐證據能證明地球至少有上億年的歷史(這在後來被證明為真,甚至事實上地球的歷史比這個更悠久),然而封底計算結果顯示在上億年前地球的內核應該是非常冷的,所以火山和其他地熱現象都不可能發生。
  • 佔星資料|重要恆星一覽表
    恆星佔星術是西洋佔星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某顆重要恆星落在個人星盤中的優良格局裡時,盤主往往有能力達到人生的至高點。這些重要恆星都有各自象徵的品質,各有屬性,比如軒轅十四(Regulus)象徵著高貴、榮譽、野心、突然的衰落,屬性為火、木、天王。下面的資料對你研究自己的星盤很有幫助,請一一對照解讀。
  • 關於歲差、章動
    本科老師在課堂上給出的定義:在日月和其它天體引力對地球隆起部分的作用下,地球在繞太陽運行時,自轉軸不再保持不變,從而使春分點在黃道上慢慢產生西移,此現象在天文學中稱為歲差在歲差的影響下,地球自轉軸在空間繞北黃極順時針旋轉,因而使北天極以同樣的方式繞北黃極順時針旋轉。古人對於年的定義有兩種:第一種,地球公轉一圈,叫一恆星年,周期是365.25636天;第二種,太陽連續兩次直射北回歸線(或者直射南回歸線)的周期,叫做一回歸年,大概是365.2422天。
  • 北極星與歲差
    如果你玩過陀螺,應該會發現陀螺旋轉時往往不是僅僅豎直地站著旋轉,而是傾斜地繞著自身的對稱軸旋轉,同時對稱軸又繞著豎直方向的一條看不見的軸旋轉,掃出一個圓錐面,這個現象叫做進動。因此地球的自轉軸也會在宇宙中掃出一個巨大的圓錐面,或者相應地,天極在天球上畫出一個圓,這種現象被稱作歲差,這就是前面所說的北天極正在接近北極星原因。到這裡,我們已經可以想到,「北極星」並不是某一顆特定的星星的名字,而是類似於一種「職位」——運動的北天極離哪一顆亮星最近,它就是北極星。
  • 【佔星】霸權神話——閒談軒轅十四
    說起霸權,熟悉十二星座的佔星愛好者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Leo獅子座。的確,在古典佔星中,火象星座被稱為Royal Signs皇權星座。而獅子座作為太陽的廟宮,更是具有霸權色彩。由於黃道歲差,原本在黃道上的獅子座內的一些恆星已經發生了變動,其中進入了黃道上的處女座的恆星軒轅十四Regulus(古稱Cor Leonis獅心),和北牛眼畢宿五Aldebaran、蠍心Antares及北落師門Fomalhaut在近代並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