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無論東西方文化之中只要提到開天劈地的神仙故事,其中都有一個重要的女神,如中國的女媧煉五彩玉補天,西方「愛」之母維納斯 ( 此名為後人所稱 ),古希臘稱為阿弗洛狄忒,也稱之為「人類之母」,奉以為神,為了崇拜方便或作護身之用,因之遂有可隨身配戴的小型裸體人形的出現、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為舊石器時期的末期之作品 ( 約公元前三萬年至一萬年 ),有石雕、泥塑、頭、手、足都縮小而簡化、只有乳房與下身明顯突出,在歐洲及中國皆有出土。據考古家推測,當時是母系社會、人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由此可見遠古時期女性的社會地位是很顯赫的,在人們的心目中「神」應該是能製造生命與哺育生命的女人,因之所雕塑出來的神像皆是裸裎的女身,特別誇張與孕育生命有關的部位,頭與四肢都縮得混沌不清。
人類進入父系社會 ( 約新石器時期 ),性器官神化更明顯,這時候人類開始供奉男性祖先、如我國象形文字中的「且」字就是從陰莖的形狀演變而來,後來才演變成「祖」字,西方也有許多炫耀男性器官的古遺蹟,古希臘早期男神的雕像,生殖器都是刻意展現出來以示其雄威。現今的紀念碑,即陰莖演化而來,在此無法一一枚舉。
由遊牧進化到畜牧,人類逐漸有了社會組織,人們也就具有佔有欲的觀念,男人因體力勝過女人,所以就強取豪奪,將女人佔為己有,其腦際裡是「我的女人別人不可以碰」的限制,遂形成用布將女人裹起來的習俗,人類文化發展到古希臘的初期 ( 公元前五百多年 ) 男人的腰間還是掛塊丁字布,而女人在古埃及的時候 ( 約公元前三千年 ) 就必須穿上衣服了,只有女奴和歌舞妓是裸身的 ( 可在古埃及墓穴壁畫中見到 ) 直到現在亞洲中東的婦女還是只能露出兩隻眼睛在外面,可見裸裎的現象人類自有文明之始在女人身上就有所限制了。
我們現在自看到許多古希臘的美好高貴女性裸體雕刻 ( 多為古羅馬時期的仿製品 ) ,請注意她們都被冠上了「女神」二字,並非指世間的女人;當時在迎神賽會的奧林匹斯競技會上祭拜宙斯天神祇準男人參加,女人是不可參賽與觀看的,違者必處重刑,高貴健美的男子才可以選去參賽,本來自腰間到下身是有塊布擋著的,有一次參賽者不慎在中途時腰間那塊布脫落了,只好裸體在觀眾前繼續比賽,大家非常讚賞他的健美雄姿,爾後遂變成裸體出賽,勝者是全家族的光榮,共同出資為其打造形象以作永久的紀念,顯現出男體的力與美。( 如米濃所作擲鐵餅的人 )
後來為了祭拜天后赫拉就有了專屬女子的運動會 ( 非裸體 ),優勝者同樣地被畫或雕下出賽時的英姿,日久成為一種風氣,一如我們現在攝影留念一樣。
在古希臘認為健美的身體是無上光榮 ( 我想與愛琴海的氣候溫和無需多穿衣服有關 ),所以他們所推崇的「神」都要選最健美的人體來作模特兒,希臘的「神」多得不計其數,當時最被讚揚的就是美與愛之神-維納斯,自古希臘文化的開始 ( 約公元前五世紀-一世紀 ) 其間出現的維納斯有:立正、稍息、起步到蹲下、由著衣,半裸到全裸; 由窈窕少女到健壯的少婦等等變化,真是各有不同的風情與姿色,每一座都是傲世佳作、( 如同中國人塑造的觀世音之形象因時代的不同而有許多不一樣的造型 ) 而十九世紀在米蘭島出土的《斷臂維納斯》 ( 現存在羅浮美術館 ),更是佳作中的佳作,將女子的「性」升華到只有美與情,真與善的具體表現,直到目前世間還沒有超越此一作品的出現。
在政治上來說是古羅馬人徵服了希臘,但是在文化上來說則是古希臘人徵服了羅馬人。所以羅馬時代的人體藝術不僅延續了希臘的技巧與風格,並且更進一步人性化、現實化了。只可惜中古時期 ( 約公元四世紀-十四世紀 ) 的到來,基督教的興起與約束,使這朝氣蓬勃美不勝收的人體藝術完全埋沒了一千多年。( 古希臘羅馬的人體藝術作品空前的破壞 )。
迄至十四、十五、十六世紀文藝復興 (Renaissance) 的興起、人性的醒覺、人生的需求才再抓起人體藝術的高潮,不過仍然裹著宗教、神話故事的外衣出現。然而大師們都站在「人」的本位上來畫神畫得是合情合理;大師們都精通人體解剖而又變化多端各創新格。如波堤舍利 (Botticelli 1444-1510) 的《維納斯的誕生》,《春神的誕生》既典雅又哀怨,那種淡淡的少女情懷的氣氛,使觀賞者氣蕩腸回至今無人能出其右。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1475-1564) 無論是雕刻或繪畫、其人體造型既悲且壯有雷霆之勢、千鈞之力震撼千古。拉斐爾 (Raphael 1483-1520) 的聖母 ( 著衣 ) 與裸體的小耶穌,真是和諧柔美無比、傳為後世的典範。提善 (Titian 1488-1576) 的作品是百分之百的打著「神」字旗號畫美麗的人體,舉凡古希臘的神話故事都是他描寫的對象,其中無論男女老幼都裸露得恰如其分,其色彩造型都深藏無盡的美妙,溶入在大自然的光與色中,影響深遠直至十九世紀末的印象主義。當時巨匠倍出,達到世界人體藝術顛峰時期。接下來是十七世紀的巴洛克 (Baroque) 藝術風格的出現:殖民勢力的擴張,助長了人的七情六慾的需求,帝王貴族更是日日宴飲,夜夜笙歌,神話的故事更能迎合他們的胃口 ( 多用來裝飾宮殿、別墅、官邸 )。當時也有王公貴族僱用畫師畫「生活畫」,一如現在的生活攝影。為求逼真,此時的繪畫技巧非常嫻熟,人體的描繪巨細無遺,精緻非凡氣勢雄偉,祇是缺少創意。巨匠有魯本土 (Rubens 1577-1640),林布蘭 (Renbranat 1609-1669)。林大師後來走出這華麗人體畫的洪流,另創新格為後世造型藝術的演變作了開路的先鋒。當時常見的畫是將人與神組合在一起,而神是裸露的。
十八世紀人體藝術陷入一種纖細嬌柔、欲語還羞不健康的途徑,稱之為洛可可 (Rococo) 藝術,又稱「歡樂主義」。無論神、人、男、女都要畫得細柔、嬌、媚、男女不分。 當時上流社會男女關係非常靡爛,私會,偷情的風月畫非常多。畫家為了安身立命不得不跟著流行走,我想這是西方人體藝術走向危險絕境的階段。 所幸「巴士底牢獄」的一把火燒滅了這股歪風,再加上工業革命的開採煤鐵等礦石、架橋修路,自地層下挖出了許多的古希臘、羅馬時期鏗鏘有力的人體作品,雖然殘缺不全,但仍然予當時有心的藝術家當頭棒喝,使他們警覺到藝術尊嚴的重要性如:戴維(1748-1835)、安格爾 (Ingres 1780-1867) 師徒二人的人體作品中尋回那典型理想的造型是為新古期主義 (Neoclass icism),隨即又出現了熱情澎湃的浪漫主義 (Romanticism),如德拉克瓦的《為自由而戰》,將爭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以具象的人體表現出來。自此西方的人體藝術脫去了神的外衣,坦然的以凡人出現,並依大師們的理想,感情而呈現於世。 如雕刻家羅丹 (Rodin 1840-1917) 每一座作品都融入了人的七情六慾、血肉命脈的跳動與循環,體溫升降與變化,真是妙不可言,深不可測,親切無比。印象派的馬奈 (Manet 1832-1883) 將裸女與紳士們畫在一起,他們悠然自得的在草地上用餐,在水中沐浴,當時被評為「有傷風化」,但大師只不過是想將人體生活化。羅特列克 (Lautrec 1873-1910) 盡畫些鶯鶯燕燕,殘花敗柳的女體,可是大師卻將悲天憫人的情懷賦託在她們身上以作人不平之鳴。高更 (Gauguin 1848-1903) 唾棄文明社會虛偽,他要找回人類先天的純樸與真誠,遠赴大溪地島畫了許多「老實」人,將人體還原到原味真是太健康了。
結語:人體藝術不可只用狹義的男歡女愛的色情來評論;而是要以廣義的有情有愛、有理想的心懷來欣賞。造型、光色、詩情畫意揉為一體,展現出創作者特有的智慧、情意、風格的結合、您能不震撼與動心嗎!人體藝術在早期它是為眾人的信仰而生,現在它是為個人的理想而存。所以懇請觀賞諸君不要只是浮光掠影的走馬看花、而要緩緩賞玩、洞察深思品評其義,定能在您的生活中憑添幾許清澈的詩意與漫妙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