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鵬
花朵的芳香、食物的香味,我們的鼻子可以分辨出成千上萬種氣味。其中不只有讓你感到愉悅的香味,也包括其他一些難聞的氣味。但是如果我問,你自己身上是什麼氣味時,你多半回答不出來,或者說「沒什麼味道」。
雖然這個問題你回答不出來,別人可是非常清楚的。請試想一下,當你吃過大蒜或韭菜水餃後與別人面對面交談時,雖然你自己渾然不知,但對方很有可能被你的「口氣」燻得夠嗆。你會非常不解,為什麼別人都聞得到,只有你自己什麼都感覺不到呢?
這需要從我們的嗅覺是如何產生談起。無論是花朵,還是食物都是由不同種類的分子構成的,雖然我們看不見分子,但是它不僅構成了我們眼睛所見萬物,還包括一些擴散到我們周圍空氣中的氣味分子。
當我們聞到某種氣味時,是因為氣味分子進入了我們的鼻腔。我們的鼻腔中有一些能感知氣味分子的細胞,每種氣味分子都對應著一種細胞。當氣味分子進入了我們鼻子附著在相應的感知細胞上後,就會觸發神經信號,神經信號傳傳遞給我們的大腦經過處理後,我們就知道那是什麼氣味了。
當然我們所說的某種氣味常常並不只對應一種氣味分子,很可能是許多種氣味分子組合而成。因此,即使我們鼻子中只有少數感知不同氣味分子的細胞,也能通過不同的組合使我們分辨出上萬種氣味。
那麼我們經常遇到的嗅覺失靈是什麼原因呢?當氣味分子附著在細胞上而觸發了神經信號之後,神經信號並不會一直觸發和傳播,而是只能持續一段很短的時間。之後,如果還有相同的氣味分子進入,也不會激發神經信號了。
因此,與其說我們的嗅覺「失靈」了,不如說它適應了某種特定的氣味,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聞不到自己身上的氣味了。而這種嗅覺適應恰恰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好地分辨出環境中的其他氣味。這樣我們才不會沉浸於自己身體的氣味中,而無法感受到其他可能代表著「危險信號」的氣味。
我們身體的嗅覺適應機制雖然能夠讓我們及時發現周圍環境中的有害氣體而迴避危險。但是對在乎面子、社交性強的人類來說卻常常造成困擾,因為我們可能會因為體味或口臭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卻不自知。對此也沒有特別好的解決辦法,如果你對一種氣味產生了嗅覺適應,只有儘可能脫離這種環境使它恢復。
下一次當你準備與別人見面,而又在意自己身上的氣味或口臭時,也不用哈一口氣讓自己聞聞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請教他人。如果羞於開口的話,請儘量做好口腔和身體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