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如鑽石的番茄、五顏六色的彩色辣椒、長度超過2米的冬瓜、植株高大像小樹的捲心菜、航天黑珍珠苦瓜畝產過萬斤……11月26日~12月2日,惠州市農作物新品種暨航天品種展示會將在我縣農業科技示範場舉行,屆時市民可免費參觀1100多個新品種以及航天育種品種,還可現場觀摩植物撲殺昆蟲。
酥醪菜經航天誘變
「這種航天酥醪菜,最重的一棵有11斤,畝產量可達8000斤左右。」我縣農業科技示範場工作人員展示航天酥醪菜時興奮地介紹道。這是一種形似芥菜的蔬菜,其葉脈肥厚,顏色翠綠欲滴,從葉柄量起菜葉片長度足有1米多。
據了解,航天酥醪菜是原產羅浮山酥醪村的680粒芥菜種子,於2002年12月30日搭載我國返回式衛星「神舟四號」後經篩種培育而得。本品種經航天誘變後農藝性穩定,抗病耐旱產量高,味道清,纖維含量少,品質特佳,適宜鮮菜食用也可曬乾煲湯和淹制鹹菜。播種後70天左右採收,最低畝產量達2692公斤,目前已在惠州市內推廣種植,總面積已超過3000多畝。
黑珍珠苦瓜最長超2米
航天黑珍珠苦瓜畝產過萬斤,航天冬瓜更是體型彪悍,最長的超過2米,最大單瓜重可達45千克。據介紹,博羅縣航天育種基地自2004年成立以來,已經培育了15個系列73個航天育種品種,推廣面積超過30萬畝。其中,僅青粉佳人、鵝蛋南瓜、飛碟南瓜、玩偶南瓜等南瓜品種就有十多種,因其瓜果型奇特,瓜色豐富多彩而極具觀賞價值,而「板慄南瓜」更是因其粉甜的板慄口感而深受消費者歡迎,一般每畝產量在3000公斤左右。
植物如何捕殺獵物?
除了航天品種,還將推出食蟲草、捕蟲草等食肉植物展示。食肉植物將如何捕殺獵物?當一隻昆蟲誤入到食蟲茅膏菜的黏性觸鬚上時,後者的葉子會捲成一種外胃式的樣子,並於中消化這些獵物。據我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植物病毒和生物技術專業博士陳秀介紹,食蟲植物是一種會捕獲並消化動物而獲得營養(非能量)的自養型植物,其一般生長於土壤貧瘠,特別是缺少氮素的地區,例如酸性的沼澤和石漠化地區。其中穗葉藤屬植物會分泌黏液,但其葉片不能作出向獵物捲曲的動作,因此穗葉藤屬植物的捕蟲器屬於被動捕蟲器。相反,茅膏菜的葉片通過快速伸長而獵物捲起。這種快速的伸長是通過細胞分裂將實現的,而非細胞伸長。因此茅膏菜的捕蟲器屬於主動捕蟲器。
科普
航天育種也稱為空間技術育種或太空育種,就是指利用返回式太空飛行器和高空氣球等所能達到的空間環境對植物的誘變作用以產生有益變異,在地面選育新種質、新材料,培育新品種的農作物育種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