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酥醪菜乘「神舟四號」歸來 單棵重達11斤

2020-12-05 三秦網

核心提示: 形如鑽石的番茄、五顏六色的彩色辣椒、長度超過2米的冬瓜、植株高大像小樹的捲心菜、航天黑珍珠苦瓜畝產過萬斤……11月26日~12月2日,惠州市農作物新品種暨航天品種展示會將在博羅縣農業科技示範場舉行,屆時市民可免費參觀1100多個新品種以及航天育種品種,還可現場觀摩植物撲殺昆蟲。

航天酥醪菜。

黑珍珠苦瓜。

食蟲茅膏菜。

形如鑽石的番茄、五顏六色的彩色辣椒、長度超過2米的冬瓜、植株高大像小樹的捲心菜、航天黑珍珠苦瓜畝產過萬斤……11月26日~12月2日,惠州市農作物新品種暨航天品種展示會將在博羅縣農業科技示範場舉行,屆時市民可免費參觀1100多個新品種以及航天育種品種,還可現場觀摩植物撲殺昆蟲。

酥醪菜經航天誘變

「這種航天酥醪菜,最重的一棵有11斤,畝產量可達8000斤左右。」11月21日上午,博羅縣農業科技示範場工作人員展示航天酥醪菜時興奮地介紹道。記者看到,這是一種形似芥菜的蔬菜,其葉脈肥厚,顏色翠綠欲滴,從葉柄量起菜葉片長度足有1米多。

據了解,航天酥醪菜是採用原產博羅羅浮山酥醪村680粒芥菜種子,於2002年12月30日搭載我國返回式衛星「神舟四號」,上天而得名。本品種經航天誘變後農藝性穩定,抗病耐旱產量高,味道清,纖維含量少,品質特佳,適宜鮮菜食用也可曬乾煲湯和淹制鹹菜。播種後70天左右採收,最低畝產量達2692公斤,目前已在全市推廣種植,總面積已超過3000多畝。

黑珍珠苦瓜最長超2米

航天黑珍珠苦瓜畝產過萬斤,航天冬瓜更是體型彪悍,最長的超過2米,最大單瓜重可達45千克。據介紹,博羅縣航天育種基地自2004年基地成立以來,已經培育了15個系列73個航天育種品種,推廣面積超過30萬畝。其中,僅青粉佳人、鵝蛋南瓜、飛碟南瓜、玩偶南瓜等南瓜品種就有十多種,因其瓜果型奇特,瓜色豐富多彩而極具觀賞價值,而「板慄南瓜」更是因其粉甜的板慄口感而深受消費者歡迎,一般每畝產量在3000公斤左右。

植物如何捕殺獵物?

除了航天品種,還將推出食蟲草、捕蟲草等食肉植物展示。食肉植物將如何捕殺獵物?南都記者看到,當一隻昆蟲誤入到食蟲茅膏菜的黏性觸鬚上時,後者的葉子會捲成一種外胃式的樣子,並於中消化這些獵物。據博羅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植物病毒和生物技術專業博士陳秀介紹,食蟲植物是一種會捕獲並消化動物而獲得營養(非能量)的自養型植物,其一般生長於土壤貧瘠,特別是缺少氮素的地區,例如酸性的沼澤和石漠化地區。其中穗葉藤屬植物會分泌黏液,但其葉片不能作出向獵物捲曲的動作,因此穗葉藤屬植物的捕蟲器屬於被動捕蟲器。相反,茅膏菜的葉片通過快速伸長而獵物捲起。這種快速的伸長是通過細胞分裂將實現的,而非細胞伸長。因此茅膏菜的捕蟲器屬於主動捕蟲器。

採寫/攝影:

南都記者 黃海林 通訊員 陳秀

科普

航天育種也稱為空間技術育種或太空育種,就是指利用返回式太空飛行器和高空氣球等所能達到的空間環境對植物的誘變作用以產生有益變異,在地面選育新種質、新材料,培育新品種的農作物育種新技術。

相關焦點

  • 【今日推薦】航天酥醪菜單棵重達11斤
    形如鑽石的番茄、五顏六色的彩色辣椒、長度超過2米的冬瓜、植株高大像小樹的捲心菜、航天黑珍珠苦瓜畝產過萬斤……11月26日~12月2日,惠州市農作物新品種暨航天品種展示會將在我縣農業科技示範場舉行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中國航天飛船都在這裡
    北京時間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時41分,神舟一號飛船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著陸場。飛船在太空中共飛行了21個小時。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神舟四號神舟四號飛船於2002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衛星發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中國神舟七號航天員飛行乘組確定(圖)
    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從左至右)組成飛行乘組執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圖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   中新網9月24日電 中國「神舟七號」航天員乘組24日下午在酒泉衛星中心與媒體見面。
  • 神舟四號飛船
    神舟四號飛船是在神舟一號飛船、神舟二號飛船、神舟三號飛船飛行試驗成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     「神舟」四號飛船的返回艙運回北京後,由科研人員對飛船及試驗項目進行技術分析和科學研究。飛船軌道艙將繼續在軌運行並進行有關的空間科學和應用試驗。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專家稱,「神舟」四號飛船的成功發射和返回,表明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技術日臻成熟,為最終實現載人飛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 神舟11號什麼時候返回?神舟11號航天員明天回家!
    神舟十一號發射視頻直播  爽不爽?爽!神舟11號航天員艙內私房話首次曝光  =====全文閱讀=====  至誠財經網(www.zhicheng.com)11月16日訊  10月17日一早,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搭乘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太空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
    「神舟」一號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返回艙於次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這次發射,首次採用了在技術廠房對飛船、火箭聯合體垂直總裝與測試,整體垂直運輸至發射場,進行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國在原有的航天測控網基礎上新建的符合國際標準體制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也在這次發射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
  • 圖說中國載人航天——「神舟七號」航天員與記者見面
    圖說中國載人航天——「神舟七號」航天員與記者見面 (11/1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 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神舟十一號飛船,是中國於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FY11運載火箭發射的載人飛船,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
  • 百年瞬間:「神舟」四號飛船成功返回
    」四號開始從南大西洋上空向著祖國大地返回,按照設計軌跡,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在內蒙古中部草原。您現在聽到的是「神舟」四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現場。「神舟」四號在寒風中起航,刷新了我國航天史上低溫發射的紀錄,也創造了世界航天火箭低溫發射的奇蹟。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飛行乘組與記者見面會...
    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2005年,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2013年4月,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
  • 築夢新徵程——神舟十一號太空人人選的猜想
    據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最新消息,神舟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完成定選,正進行任務強化訓練,但並未透露具體詳情。按照計劃,天宮二號將於今年三季度發射,四季度將擇機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其交會對接,並搭載兩名男航天員在軌駐留30天。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資料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是誰?在今天早上我國的神舟十一號進行的升空,這是我國的航天領域的有一次突破。不少網友還不清楚本次的航天員是誰,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神舟十一號航天員的資料吧~  神舟十一號飛船是指中國於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神舟載人飛船,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神舟十一號由長徵二號FY11運載火箭發射。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圖)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神舟」一號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返回艙於次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我國在原有的航天測控網基礎上新建的符合國際標準體制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也在這次發射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   「神舟」二號飛船於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軌飛行7天後成功返回地面。這是我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的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領域的實驗,各種儀器設備性能穩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數據。
  • 【關注】來自太空的紅茶,「英紅九號」航天種子育苗成功
    圖:英德發布經現場了解,神舟十一號帶回的「英紅九號」種子共30顆,通過茶葉專家和英德市老一隊茶業有限公司共同努力,經過近三個月的精心培育,目前有4顆種子已發芽成活,四棵當中一棵高近12釐米,另一棵高近9釐米,第三棵高近2釐米,第四棵剛破土發芽。
  • 「神舟」四號飛船成功返回
    「神舟」四號飛船成功返回 2021-01-07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來看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如何一路走來
    伴隨著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於11月18日13時59分成功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載人航天的腳步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摘星攬月上九天。
  • 神舟七號飛船
    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曾入選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梯隊。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航天載人飛行乘組梯隊成員。2008年6月,入選「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乘組。
  • 與神舟十一號相關的11個細節
    ­  10月17日7時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搭載著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飛向浩瀚宇宙,將與等候在太空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交會對接。­  神舟十一號本次飛行有哪些特點?「神舟」到底「神」在何處?對此,相關專家向記者講述了與神舟十一號相關的11個細節。
  • 成功飛向「天宮」:神舟九號發射過程全記錄
    神九航天員乘組景海鵬、劉旺、劉洋身著乳白色航天服,從問天閣南側門依次走出。    指令長景海鵬走在最前面。距離神七飛天過去近4年,45歲的他腳步更顯穩健。「棕黃的陸地,奇峻的高山,緞帶似的江河,要多美有多美。」神七歸來後,景海鵬一直對太空裡看到的祖國美景念念不忘。而今,他終於得到機會再飽眼福。    43歲的航天員劉旺走在景海鵬左邊。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升起了中國夢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而是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成熟的標誌,就像小孩子成長在標記身高,神一到神十,就是中國航天的一個個新高度,標記在浩渺太空。從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神舟系列飛船十次升空,載著夢想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