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圖)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神舟」一號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返回艙於次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神舟」二號飛船於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軌飛行7天後成功返回地面。這是我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的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領域的實驗,各種儀器設備性能穩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數據。與「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相比,「神舟」二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升起了中國夢
【PConline 品科技】從1999年我國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成功發射至今,載人航天走過了從無人到有人,從航天員出艙到兩個太空飛行器組合飛行等多個跨越。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而是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成熟的標誌,就像小孩子成長在標記身高,神一到神十,就是中國航天的一個個新高度,標記在浩渺太空。從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神舟系列飛船十次升空,載著夢想出發。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組圖)
上世紀90年代初,他開始參與了飛船的研究,參加了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的飛行試驗工作。「神五」、「神六」飛天時,他先後出任副總指揮和總指揮。如今,他擔任著「神七」飛船系統總指揮的重任並成功地實現了飛船遨遊太空、航天員出倉行走。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中國航天飛船都在這裡
北京時間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時41分,神舟一號飛船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著陸場。飛船在太空中共飛行了21個小時。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神舟四號神舟四號飛船於2002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衛星發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視頻]回首"問天"之路: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
中國第一艘不載人的試驗飛船――神舟一號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中國第一艘不載人的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神舟一號飛船座艙內放置有一個高1.70米左右、身著航天服的男性模擬人。這個模擬人是一個感應器,用於收集返回艙在太空中的溫度、溼度、氧氣等各種試驗數據。 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列入國家計劃。
-
[央視新聞]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
[央視新聞]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
-
背景資料:從神舟一號到天宮一號
新華網北京9月29日電(記者鞏琳萌)從神舟一號到天宮一號,一圈數字輪迴的背後,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一個戰略階段的跨越。短短12年間,中國,正在以令世界驚詫的「中國速度」飛向太空。
-
神舟四號飛船
神舟四號飛船是在神舟一號飛船、神舟二號飛船、神舟三號飛船飛行試驗成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著陸區最先捕捉到目標的一號測量站激動的報告聲,打破了短暫的沉寂。 「回收二號發現目標!」當飛船距地面30多公裡時,二號測量站的雷達穩穩地鎖定了目標。 在兩個固定測量站緊張忙碌的同時,地面搜索分隊和空中搜索分隊早已冒著嚴寒向飛船預定著陸點集結。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來看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如何一路走來
神舟飛船系統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說。 「登天階梯」 中國的載人航天,走的是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 從火箭研製的高標準到飛船設計的高起點,從獨具特色的航天醫學工程體系的建立到先進的航天測控網的形成…… 一系列高技術、新創造、新成果,無不是航天人自主創新的智慧結晶。 從神一到神四,搭建了中國人的「登天階梯」。
-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 交會對接_中國網
神舟八號是神舟飛船的最新執行任務的飛船,沿用了神舟七號飛船的返回艙、推進艙和軌道艙三艙結構,增加了交會對接測量設備,以實現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月20日凌晨,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經過21小時的飛行後順利返回地面。
-
神舟一號20年·記憶
>有了重大突破更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如今,20年過去從無人到載人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空間出艙到交會對接中國載人航天用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人體代謝模擬裝置和假人被安置在飛船上以檢驗飛船生命保障系統的功能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資料圖)2002年神舟三號與神舟四號
-
背景資料:從神舟一號到天宮一號(二)
神舟四號:創造低溫發射紀錄發射: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返回:2003年1月5日19時18分僅僅在神舟三號成功發射9個月後,太空的大門再次被中國人的飛船叩響。
-
追隨神舟飛船軌跡:神舟十一號邁入第四階段
從1999年11月神舟一號誕生到此次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該家族一共產生了11代成員,它們一脈相承,卻又代代出新,正是這個家族成員的不斷更替反映出我國航天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在新成員誕生之際,本版編輯帶領大家走進它們的世界,盤點一下這個家族中的每一位成員。
-
「神舟」號系列飛船
與「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相比,「神舟」二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與「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相比,「神舟」二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
-
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完成近距離交會
新華社e哥有話說:【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完成近距離交會】25日上午,神舟十號飛船從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上方繞飛至其後方,並完成近距離交會,中國首次太空飛行器繞飛交會試驗取得成功。 根據計劃安排,神舟十號飛船將於26日上午8時許返回地面。
-
神舟八號飛船:模擬人 與天宮一號對接
《神舟八號飛船:模擬人 與天宮一號對接》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神舟八號飛船:模擬人 與天宮一號對接神舟八號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架飛船,飛船為三艙結構,由軌道艙
-
神舟一號到十號發射時間地點、返回時間著陸點和航天員匯總
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發射著陸時間和地點 下面一起來回顧一下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發射時間、發射地點、著陸地點和航天員。神舟一號 發射時間: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7秒 返回時間: 11月21日凌晨3點41分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 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評論反應:此間評論高度評價中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稱其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邁出重要步伐,對突破載人航天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
神舟一號飛船發射過程
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上百臺終端微機的顯示屏上跳動著令人眼花繚亂的數字;四個大屏幕顯示著試驗飛船進入太空的運行狀態曲線,三維動畫把一組組數字變成形象逼真的圖像投影於巨幅屏幕上……。神舟號升空之後,一場探索太空奧秘的科學試驗,在距發射場千裡之遙的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展開了。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6月13日拍攝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顯示,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王永卓 攝 6月13日拍攝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顯示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的模擬畫面(上)正在接近天宮一號(下)。
-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發射已制訂200餘種故障預案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全過程按照計劃,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後,經兩次變軌進入高度約為350公裡的近圓軌道,進行在軌測試。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前,天宮一號降軌至高度約343公裡的近圓軌道,等待神舟八號飛船。神八發射入軌後兩天內,完成與天宮一號的第一次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組合體飛行12天左右,擇機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結束後,飛船於1天內返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