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一號到十號發射時間地點、返回時間著陸點和航天員匯總

2020-12-02 閩南網

  神州十一號飛船17日7時30分成功發射,兩位航天員將展開為期33天的太空之旅,這是中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航天飛行。

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發射著陸時間和地點

  下面一起來回顧一下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發射時間、發射地點、著陸地點和航天員。

神舟一號

  發射時間: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7秒

  返回時間: 11月21日凌晨3點41分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 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評論反應:此間評論高度評價中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稱其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邁出重要步伐,對突破載人航天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神舟二號

  發射時間: 2001年1月10日1時03秒

  返回時間: 2001年1月16日19時22分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 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評論反應:此次航天飛船發射,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飛行試驗,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新的進展,向實現載人航天飛行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神舟三號

  發射時間: 2002年3月25日22時15分

  著陸時間: 2002年4月1日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 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評論反應: 這次發射試驗,運載火箭、飛船和測控發射系統進一步完善,提高了載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神舟四號

  發射時間: 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

  著陸時間: 2003年1月5日19時16分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 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航行任務: 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

  評論反應: 中國第一艘可載人的處於無人狀態的飛船。

神舟五號

  發射時間: 2003年10月15日9時

  著陸時間: 2003年10月16日6時28分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 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區

  航行任務:考核工程載人環境,獲取航天員空間生活環境和安全的有關數據,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統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系統間的協調性。

  評論反應:除了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外,「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內還搭載有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一面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旗、一面聯合國國旗、人民幣主幣票樣、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紀念郵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紀念封和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的農作物種子等。

  航 天 員: 楊利偉

神舟六號

  發射時間: 2005年10月12日9時

  著陸時間: 2005年10月17日4時07分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 內蒙古四子王旗的主著陸場

  航行任務: 攻克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考核和完善工程七大系統的功能和性能。

  航 天 員: 費俊龍、聶海勝

神舟七號

  發射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

  著陸時間: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 內蒙古中部

  航行任務:開展空間對地觀測、空間科學及技術實驗。

  航 天 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

神舟八號

  發射時間: 2011年11月1日05時58分10秒

  著陸時間: 2011年11月17日19點32分30秒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 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航行任務: 與天宮一號對接

  航 天 員: 無人飛行器

神舟九號

  發射時間: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

  著陸時間: 2012年6月29日10時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 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航行目的:中國第一個宇宙實驗室項目921-2計劃的組成部分,天宮與神九載人交會對接將為中國航天史上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

  航 天 員:景海鵬、劉 旺、劉 洋(女)

神舟十號

  發射時間: 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

  著陸時間: 2013年6月26日8時7分許

  發射地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 內蒙古中部草原上「神十」任務主著陸場預定區域

  航行目的:在神九標誌我國突破和掌握了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的基礎上,神十將進行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首次應用性飛行。神十發射並完成與天宮一號空間交會對接等任務後,我國載人航天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將完美收官,全面進入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研製階段。

  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女)

相關焦點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升起了中國夢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而是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成熟的標誌,就像小孩子成長在標記身高,神一到神十,就是中國航天的一個個新高度,標記在浩渺太空。從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神舟系列飛船十次升空,載著夢想出發。
  • 2013年神舟十號什麼時候發射?(具體時間)
    【導語】:神舟十號在哪裡發射?神舟十號什麼時候發射?神舟十號最新消息:昨日,記者從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獲悉,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船箭塔組合體的聯合測試正在有序進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將於6月11日17時37分零窗口發射。
  • 神舟系列飛船著陸大事記:十七年來均實現順利返回
    【神舟三號】神舟三號在神舟二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載人設備。首次裝入了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設備和與航天員形態、結構、質量、質心基本一致的"形體假人"。2002年4月1日16時54分神舟三號成功返回著陸場。神舟三號的成功發射,表明我國在技術上已經完全可以載人飛行。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全著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全著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來源: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      齊魯網6月26日訊 據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報導,經過15天的在軌運行,搭乘三名中國航天員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今天順利返回地面。
  • 神舟系列飛船著陸大事記:17年來均實現順利返回
    【神舟三號】  神舟三號在神舟二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載人設備。首次裝入了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設備和與航天員形態、結構、質量、質心基本一致的"形體假人"。2002年4月1日16時54分神舟三號成功返回著陸場。神舟三號的成功發射,表明我國在技術上已經完全可以載人飛行。
  • 神舟11號返回著陸時間地點 主著陸場資料介紹
    據央視新聞消息,我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近日結束30多天的「太空之旅」,兩位航天員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中的任務也已經接近尾聲,17日,景海鵬和陳冬將開始進行撤離天宮二號的準備工作,並進入神舟飛船,之後將返回地面。  按計劃,神舟十一號返回艙將著陸在位於內蒙古四子王旗的主著陸場區。
  • 獨家:十七年來神舟系列飛船這樣著陸
    神舟系列飛船著陸大事記:從1999年神舟一號安全著陸以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從無人試驗飛船到單人、多人載人飛船,都實現了順利返回。神舟六號飛船,搭載費俊龍、聶海勝執行"多人多天"任務,返回時氣象難以準確預測,大風氣象對返回艙的降落安全影響很大,為此地面共設置了13個著陸點。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2名航天員安全返回
    vid=397383  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於子茹)記者今天從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明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號返回艙正式落戶韶山
    我國計劃2021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而後接續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完成測試的全部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周建平說:「核心艙發射入軌以後,我們還將相繼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據了解,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將對空間站的新技術進行全面驗證,如再生生保技術、機械臂技術等,航天員還將進行多次太空出艙活動。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湖南韶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20日上午10時20分許,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簡稱「神十」返回艙)是兩天前從北京出發的。12月18日上午,記者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見證了「神十」返回艙啟運。在負責承運的平板運輸車上,返回艙被安放在一個鋼製底座架上,四周由綁帶牢牢固定住。返回艙長約2.6米、直徑約2.4米,重量是2噸多。
  • 神舟十號發射失敗預案:漁網回收墜海返回艙
    在航天員穿過大氣層,順利升空的時候,在西北太平洋的一支隊伍接到指令開始返航。在過去的兩個月間,他們一直在等待這一時刻。他們的任務很明確:一旦「神舟十號」發射失敗,載有航天員的返回艙墜落入海,這支隊伍需要在第一時間找到返回艙,進行打撈,快速有效地救援航天員。  他們是由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部署在相應海域上的海上應急保障隊伍。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韶山市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韶山12月20日電 (付敬懿)12月20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經過兩天的運輸,順利從北京運抵湖南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李國利、郭心濱)記者從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了解到,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圖)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神舟」一號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返回艙於次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這次發射,首次採用了在技術廠房對飛船、火箭聯合體垂直總裝與測試,整體垂直運輸至發射場,進行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國在原有的航天測控網基礎上新建的符合國際標準體制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也在這次發射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   「神舟」二號飛船於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軌飛行7天後成功返回地面。這是我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
    「神舟」一號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返回艙於次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這次發射,首次採用了在技術廠房對飛船、火箭聯合體垂直總裝與測試,整體垂直運輸至發射場,進行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國在原有的航天測控網基礎上新建的符合國際標準體制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也在這次發射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
  • 神舟一號飛船
    神舟一號飛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30分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承擔發射任務的是在長徵-2F捆綁式火箭的基礎上改進研製的長徵2號F載人航天火箭。在發射點火十分鐘後,船箭分離,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中國航天飛船都在這裡
    北京時間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時41分,神舟一號飛船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著陸場。飛船在太空中共飛行了21個小時。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神舟三號在軌運行7天,各系統工作正常,運行狀態良好,完成了預定的全部科學實驗和探測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這次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為把中國的航天員送上太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神舟十號航天員離開天宮一號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電 (歐陽開宇 宗兆盾)北京時間6月25日晨,天剛蒙蒙亮,北京航天城的科技人員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今天,是神舟十號航天員離開天宮一號的日子。  截至25日,神十航天員已在天宮一號工作生活了12天。從凌晨開始,航天員們就同地面科技人員天地協同開展工作,撤收放置在天宮一號艙內的試驗裝置和重要物品。
  • 神舟十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 航天員踏上返回之旅
    軍報記者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韓阜業、段江山)北京時間11月17日12時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施分離,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即將踏上返回之旅。截至目前,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組合體分離前,航天員在地面科技人員的配合下,撤收了天宮二號艙內的有關試驗裝置和重要物品,放置到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中。離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前,景海鵬、陳冬向地面科技人員和關心支持航天事業的人們表達了他們的感謝和敬意。
  • 大盤點|你看過幾艘神舟飛船發射?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從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成功到2013年神舟十號任務圓滿完成實現「十全十美」,載人航天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功——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定運行,並突破了載人天地往返、太空出艙、空間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你是從哪一年任務開始關注神舟飛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