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回首"問天"之路: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

2020-12-04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點擊觀看視頻>>>

     神舟一號:橫空出世

中國第一艘不載人的試驗飛船――神舟一號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中國第一艘不載人的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經過21小時的飛行,在完成預定的科學試驗後,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中國人成功實現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神舟一號飛船座艙內放置有一個高1.70米左右、身著航天服的男性模擬人。這個模擬人是一個感應器,用於收集返回艙在太空中的溫度、溼度、氧氣等各種試驗數據。

    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列入國家計劃。在全國各有關部門和科技人員的大力協同下,航天科技人員僅用7年的時間就攻克了載人航天的三大技術難題,即研製成功了可靠性很高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載人飛船的安全返回技術,建造了載人太空飛行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統。

    短短七八年的時間,中國航天人走完了發達國家三四十年所走過的路。

    中國第一艘神舟號無人飛船的發射升空,揭開了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展新的一頁。

==================================================

    神舟二號:全新亮相

神舟二號

    神舟二號雖是第二艘無人飛船,但卻是中國第一艘正樣飛船,也可以說是載人飛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種技術狀態與載人時基本一樣。

    飛船在軌飛行7天後返回地面。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的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領域的實驗,各種儀器設備性能穩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數據,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

    美國一家報紙發表評論說,隨著2001年1月10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二號飛船,「中國古老的飛天夢想將不僅僅是傳說,中國航天員離上天的日子更近了。」

相關焦點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組圖)
    上世紀90年代初,他開始參與了飛船的研究,參加了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的飛行試驗工作。「神五」、「神六」飛天時,他先後出任副總指揮和總指揮。如今,他擔任著「神七」飛船系統總指揮的重任並成功地實現了飛船遨遊太空、航天員出倉行走。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升起了中國夢
    【PConline 品科技】從1999年我國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成功發射至今,載人航天走過了從無人到有人,從航天員出艙到兩個太空飛行器組合飛行等多個跨越。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而是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成熟的標誌,就像小孩子成長在標記身高,神一到神十,就是中國航天的一個個新高度,標記在浩渺太空。從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神舟系列飛船十次升空,載著夢想出發。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 神舟七號,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在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4秒988毫秒由長徵2F火箭發射升空。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中國航天飛船都在這裡
    ,該飛船是在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飛行任務成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神舟七號神舟七號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新型長徵二號F遙七火箭發射,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七號飛船進入太空,實現了航天員出艙活動和小衛星伴飛,成功完成了多項技術試驗,開啟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新篇章。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圖)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神舟」一號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返回艙於次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神舟」二號飛船於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軌飛行7天後成功返回地面。這是我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的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領域的實驗,各種儀器設備性能穩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數據。與「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相比,「神舟」二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
    「神舟」一號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返回艙於次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這次發射,首次採用了在技術廠房對飛船、火箭聯合體垂直總裝與測試,整體垂直運輸至發射場,進行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國在原有的航天測控網基礎上新建的符合國際標準體制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也在這次發射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
  •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
    2008年9月25日至9月28日,神舟七號搭載三名中國航天員五載光陰,三度跨越,從神舟五號到神舟七號,從中國人首次問天到首次漫步蒼穹,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太空出艙技術的國家。這是9月25日21時10分,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火,神舟七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來看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如何一路走來
    神舟飛船系統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說。  「登天階梯」  中國的載人航天,走的是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  從火箭研製的高標準到飛船設計的高起點,從獨具特色的航天醫學工程體系的建立到先進的航天測控網的形成……  一系列高技術、新創造、新成果,無不是航天人自主創新的智慧結晶。  從神一到神四,搭建了中國人的「登天階梯」。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25日下午,胡錦濤和周永康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聽取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有關情況匯報。胡錦濤充分肯定了各參研參試部門和單位為完成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所做的大量準備工作。胡錦濤說,現在,任務準備已全部就緒,飛船發射已進入倒計時。
  • 神舟七號飛船
    19時24分:神舟七號飛船飛行到第31圈時,成功釋放伴飛小衛星。這是中國首次在太空飛行器上開展微小衛星伴隨飛行試驗。    20時16分許:伴飛衛星完成對神舟七號的20分鐘拍照,圖像十分清晰。中繼衛星「天鏈一號01星」在「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中得到了首次應用,使得「神舟七號」飛船的測控覆蓋率將由原來的12%大幅提高到60%左右。中繼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中國航天應急和管理能力又有新進步。
  • [央視新聞]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
    [央視新聞]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
  • 背景資料:從神舟一號到天宮一號
    新華網北京9月29日電(記者鞏琳萌)從神舟一號到天宮一號,一圈數字輪迴的背後,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一個戰略階段的跨越。短短12年間,中國,正在以令世界驚詫的「中國速度」飛向太空。
  • 神舟二十載 問天不停歇
    1999年11月20日清晨,神舟一號飛船發射,我國載人航天大幕徐徐開啟。  ——編 者   歲末年初,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的大樓裡,神舟團隊的科研工作者們步履匆匆。  去年7月,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完成任務、順利返回,神舟團隊又立刻投入到下一項研發任務中。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中國人三度登太空
    荊楚網消息 (湖北日報) 北京時間9月25日21時10分04秒,我國航天事業又迎來一個歷史性時刻,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1時19分43秒準確進入預定軌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親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場觀看飛船發射。  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等領導同志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飛船發射實況。
  • 神舟一號20年·記憶
    >有了重大突破更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如今,20年過去從無人到載人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空間出艙到交會對接中國載人航天用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兩人在太空中停留了5天之久費俊龍與聶海勝在神舟六號返回艙內進行演練(資料圖)2008年9月25日搭載著三名太空人的神舟七號宇宙飛船成功發射
  •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 交會對接_中國網
    神舟八號是神舟飛船的最新執行任務的飛船,沿用了神舟七號飛船的返回艙、推進艙和軌道艙三艙結構,增加了交會對接測量設備,以實現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月20日凌晨,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經過21小時的飛行後順利返回地面。
  • 浙江硬核女航天工程師: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
    徜徉過高山大海,最終還要到人山人海裡尋找答案。小時人物,給你奉上與眾不同的人物故事。在這裡,讀懂世相。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曦易欣在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飛控現場。她曾監聽到來自天上的火警聲迢迢天路充滿奧秘,卻也遍布風險。對於長期高度緊張工作下的「天地通」崗位而言,輝煌的背後是鮮為人知的驚心動魄。在易欣的記憶中,最為緊張的一次任務是「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出艙。
  • 中國「神舟」七號飛天全記錄
    (電視截圖)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視頻報導特輯  「神七」飛天之旅精彩圖片回放  中新網9月28日電 題:神舟七號飛天全記錄  作者:張哉麟 朱鵬英  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國成功實施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
  • 神舟七號發射成功的意義
    社會事件: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請你談談神舟七號發射成功的意義  參考答案:神舟七號飛天成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取得突破性進展。
  • 神舟二十載 問天不停歇(講述·特別報導)
    1999年11月20日清晨,神舟一號飛船發射,我國載人航天大幕徐徐開啟。  ——編 者         歲末年初,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的大樓裡,神舟團隊的科研工作者們步履匆匆。  去年7月,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完成任務、順利返回,神舟團隊又立刻投入到下一項研發任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