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太空2個月的
「英紅九號」航天種子
目前育苗成功啦
「英紅九號」航天種子育苗的成功是繼今年3月16日在廣東英德紅茶「英紅九號」航天育種新聞發布會暨「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授牌儀式後又一個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的重大好消息。
第一棵(右)和第二棵(左)。圖:英德發布
經現場了解,神舟十一號帶回的「英紅九號」種子共30顆,通過茶葉專家和英德市老一隊茶業有限公司共同努力,經過近三個月的精心培育,目前有4顆種子已發芽成活,四棵當中一棵高近12釐米,另一棵高近9釐米,第三棵高近2釐米,第四棵剛破土發芽。
據馮平董事長介紹說,目前表面觀察到「英紅九號」航天種子育活的苗葉片呈橢圓形與普通「英紅九號」的呈長條形葉片略有所差異,詳細情況有待茶葉專家具體研究比較。
葉片對比。左圖為「英紅九號」航天種子 葉片,稍呈橢圓形,右圖為普通「英紅九號」葉片。圖:英德發布
當天在老一隊公司調研的清遠市農業局局長張偉傑也現場見證了「英紅九號」航天種子成活的育苗,並指出,此次英紅九號航天育種的成功,對英德紅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一定要對培育出得幼苗嚴加管理,為培育新品種努力工作。
據英德市老一隊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平介紹說,英德紅茶「英紅九號」是名優產品,品質好、產量高,得到了中國航天基金會的高度認可。通過此次航天育種的成功,將會使這個產品種子儲備更加優化,希望將英德紅茶「英紅九號」推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50克英德紅茶「英紅九號」航天種子。資料圖
據悉,2016年9月15日,由英德市老一隊茶業有限公司採集於英紅鎮茶園生產基地的50克英德紅茶「英紅九號」茶樹種子,隨「天宮二號」進入太空進行航天育種,並於11月18日隨「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遨遊太空63天。英德紅茶「英紅九號」航天育種成為我國茶樹航天育種的先行者,也為英德紅茶開發更高品質的新品種和新產品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網絡圖片
據廣東省農科院茶研所所長、廣東省茶樹資源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操君喜介紹,所謂的航天育種,是集航天技術、生物技術和農業育種技術於一體的育種新途徑,是當今世界農業領域中最尖端的科學技術之一。
事實上,這並非英德紅茶種子首次乘座飛船登上太空。廣東省農科院茶研所在2000年和2015年都曾與中國航天基金會合作將英德紅茶種子送上太空,但最終回收的種子因為發芽率低而宣告失敗。
操君喜指出,航天育種與傳統的地面誘變育種相比,具有變異幅度大、有益變異多、穩定性強、周期短等特點。作為英德紅茶當家品種的英紅九號,是繼西湖龍井、武夷大紅袍等之後進入太空開展空間生物多樣性科學實驗時間最長、搭載量最多的又一個名茶品種。
這次老一隊進行的航天育種的嘗試,是廣東茶樹育種研究由傳統常規育種向航天誘變育種領域進軍的一次探索,也能為廣東茶樹育種創造了新的材料,對於在品種選育方面提升英德紅茶核心競爭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操君喜介紹說。
清遠發布編輯部
編輯:方寸
來源:英德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