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最近,49歲的郭女士剛經歷了一場「生死疾跑」,所幸,在自貢市婦幼保健院婦科醫護團隊的幫助下,終於成功擺脫困擾自己多時的「大肚子」。這個比多數雙胞胎還重的子宮肌瘤重達15斤,讓郭女士驚訝不已,如今想來都不經後怕。
一拖再拖,身懷「巨胎」行動不便
9個月前,郭女士感覺到腹中有一個包塊,起初不痛不癢,也沒有太在意。直到5個月前,腹脹越來越明顯的郭女士在當地診所多方診療,沒想到腹中這個「東西」卻越長越大,就像身懷一個「巨嬰」。
11月11日,郭女士專程找到自貢市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覃正文看診,見到郭女士隆起的腹部如身懷了一個足月大小的「胎兒」,覃正文主任初步判斷其為多發性子宮肌瘤,建議郭女士立即入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治療。
12日一早,郭女士突然出現陰道大出血,婦科醫生立即給予止血對症治療,但因腫瘤巨大,宮頸不能暴露,診刮止血遇到困難,無法進行。由於郭女士病情變化快,時間緊急,自貢市婦幼保健院婦科立即組織病情討論並制定手術方案,啟動多科聯動,爭分奪秒調配血源,做好充足的術前準備。
此時,另一道難題擺在醫護人員面前,郭女士家庭情況特殊,膝下無子女,與83歲老母親相依為命。郭女士母親年邁,在與郭母的溝通中,醫護人員發現,郭母有嚴重的聽力障礙,溝通困難。為爭取手術時間,覃正文主任表示,立即上報醫院,生命大於一切,確認方案,立即手術!
(覃正文為郭女士主刀手術)
仁心仁術,專家妙手「拆彈」
手術由自貢市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覃正文親自主刀,術中發現郭女士最大的瘤體位於子宮前壁,佔據整個盆、腹腔,器官擠壓嚴重,手術難度相當大。
考慮到郭母年事已高,婦科專門安排了醫生潘虹在旁照顧安慰,擔心郭母的身體和情緒不支,潘虹提前帶郭母回到病房休息等待。
(潘虹攙扶郭母回病房休息)
時間以分秒在飛奔,手術團隊已經奮戰快五個小時了,在團隊的密切配合下,憑藉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術,覃正文主任成功精確剝離腫瘤,切除子宮。
儘管術前有預估,但肌瘤取出後,仍讓在場的醫護人員感嘆——除了最大的肌瘤重達11斤外,周圍還附著有其他大小不一的肌瘤,共重15斤。
(郭女士腹中腫瘤)
特殊照護,患者治病更暖心
由於郭女士家庭困難,且老母親年邁,術後無人在床前照顧,她成了婦科醫護人員最牽掛的對象,大家輪番照顧,並主動為郭女士送飯。特別是術後第一天,郭女士還未真正脫離危險,護士劉珊對郭女士進行特級護理,每15分鐘測一次血壓,每1小時記一次尿量,每2小時測一次體溫……那天她的微信步數刷新到34000步的新高。
(護士劉珊為郭女士護理)
(醫生潘虹特意買飯送到郭女士病床前)
婦科醫護人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深深感動著郭女士,「麻醉醒過來,我下意識摸了下我的肚子,哎呀,終於解脫了!」。如今郭女士在醫護人員的照顧下,傷口逐漸癒合,身體恢復良好,下床活動也愈發輕鬆。
「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感謝婦科全體醫護人員對我的照顧,他們不僅治好了我的病,還暖了我的心。」
小科普: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也是人體中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又稱為纖維肌瘤、子宮纖維瘤。多數患者無症狀,僅在盆腔檢查或超聲檢查時偶被發現。所以醫生提醒,女性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很重要,一旦發現,要聽取醫生意見,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新聞來源丨
自貢市婦幼保健院
監製 丨 王曦
主編 丨 餘靈 陳祺
編審 丨 李天萍
編輯 丨 王寒
▼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下載看度·自貢
▼
更多新聞請關注
每晚19:35(首播)
自貢電視臺綜合頻道《自貢新聞》欄目
每晚20:00(首播)
自貢電視臺公共頻道《直播鹽都》欄目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女子腹大如「懷孕」 手術取出腫瘤重達······》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