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胎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遺傳學上又稱「胎內胎」,發病率在五十萬分之一,是指完整胎體的某部分寄生有另一個或幾個不完整的胎體。
淮安市民李先生的妻子懷孕兩個月時,在淮安市婦幼保健院做篩查,發現胎兒腹中有腫塊,後被確診為畸胎瘤。該院主任醫師王壽青介紹,苗苗腹中的胚胎屬於「寄生胎」,如果不及時手術,會發生感染、分散性惡化等後果,可能危及生命。今年4月13日,女嬰苗苗通過剖宮產順利降生。降生第二天,苗苗便在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接受術前準備。4月19日,在經歷數小時的手術後,醫生順利從苗苗腹中取出了已經長了雙腳和頭顱的胎兒。嬰兒懷「胎」,聽起來極其地不可思議,實際上,它是一種十分罕見的先天性疾病。
什麼是寄生胎?
寄生胎又稱胎內胎或包入性寄生胎,是指一完整胎體的某部分寄生有另一具或幾具不完整的胎體,在臨床上較少見。遺傳學家認為寄生胎是由於遺漏孿生症造成的。通俗地講,這是孿生雙胎在母體孕育中形成的一種寄生胎現象。
形成寄生胎的原因
孿生又分為真孿生與假孿生兩種。凡是母體一次排出兩個卵細胞,受精後發育成兩個胎兒的,稱真孿生;由一個卵細胞受精後發育成兩個胎兒的,也稱真孿生。一般寄生胎發生在真孿生胚胎中,它是由胚胎期的內細胞群分裂為兩團細胞,形成兩個發育中心。若兩個內細胞群的細胞團同樣大小,且持續正常,便發育成雙胞胎;如果兩個細胞團一大一小,且小的發育不良,就有可能被包入另一團的內細胞群所發育的胎兒體內,成為包入性寄生胎,又稱「胎中胎」。因此,寄生胎與寄主都是孿生的兄弟或姐妹。
寄生胎的不同類型
寄生胎分為同卵寄生和異卵寄生。同卵寄生時,二者基因相同。同卵寄生佔絕大多數,異卵寄生世界範圍內僅有零星報導,如奈及利亞l例6個月女嬰,其腰背部寄生有一個男性寄生胎,有睪丸。
寄生胎發育程度差別很大,有不同的類型。若兩個孿生胎分離不完全,則形成連體胎兒;若小胎兒寄生在大胎兒體內,這種寄生胎稱為胎中胎,大多寄生於腹腔內,有的外形近似胎兒,有的器官發育不完整。寄生胎實為被正常胎兒包裹在體內發育不全的小胎。寄生胎與體內畸形瘤有很大區別,畸形瘤是胚胎發育過程中由三胚層的衍生物所構成的腫瘤。 因此寄生胎往往帶有器官、組織、毛髮等人體特徵。
通常,寄生胎較小,包在胎兒體內時,難以發現。有的等到孩子長到幾歲甚至到成人以後,因病到醫院診治時才被意外地發現。這就是民間常傳說「小孩生小孩,男子懷胎兒」的原故。